首页 > 学术论文

青藏高原地区低温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20:12
热度:

青藏高原地区低温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摘要】:针对青藏铁路沿线列车站段生活污水在低温(≤4℃)、缺氧条件下的处理要求及特点,研究了强化混凝、催化电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高原地区低温生活污水

【摘要】:针对青藏铁路沿线列车站段生活污水在低温(≤4℃)、缺氧条件下的处理要求及特点,研究了强化混凝、催化电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高原地区低温生活污水的机理,提出了青藏高原地区低温生活污水处理的最佳工艺组合。深度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混凝处理技术即在投加无机絮凝剂PAC50mg·L-1后,再投加有机絮凝剂PAM0·5mg·L-1,可对COD一次性去除50%以上,之后再施以催化电氧化技术,通过电场与催化活性填料协同作用,低温生活污水的COD一次性去除率可达95%,NH3-N去除率80%左右;经此组合工艺处理,可使低温生活污水达到地面水源水质二级标准。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青藏高原 低温生活污水 强化混凝 催化电氧化
【基金】:中国铁道关于青藏铁路建设重大攻关课题(2003G045-C)~~
【分类号】:X799.3
【正文快照】: 引言青藏高原位于北半球热带、温带气候过渡带,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且寒冷,属于典型的高寒自然生态系统[1-2]。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格尔木至拉萨段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青藏铁路所经过的长江源区的清水河、楚玛尔河、沱沱河等河流水体为《地表水环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观测世界最高峰上的冰川    邓佳;

亚丁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青藏高原啤酒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实践    付永胜;鄂铁军;熊春梅;

全球变暖趋势下青藏高原沙漠化发展趋势    靳鹤龄;李明启;

全球变暖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姚檀栋;

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侯世全;水春雨;程学友;

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侯世全;水春雨;程学友;

青藏铁路站段生活污水低温条件下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李德生;赵永志;郑辉;王宝山;

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特性分析与政策支持    赤旦多杰;淡乐蓉;

青海高原生态气象监测系统研究    伏洋;张国胜;李凤霞;肖建设;校瑞香;

西藏拉萨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张天华;陈利顶;黄琼中;徐建英;

中国多介质环境中PCBs的分布规律    李文龙;齐虹;马万里;刘丽艳;张志;张凤;李一凡;

青藏高原是吸收二氧化碳聚集地    罗晖

为青藏高原地区植被保护恢复建言献策    本版编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关君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冯宗炜 中科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 蒋有绪 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 盛炜彤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祝列克 西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 阴法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刘更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尹伟伦 中国林科院院长、首席科学家 张守攻 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 郭亨孝 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 尚振潭 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 冷华 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 黄正秋 青海省林业局副局长 王谦 本版文章整理 本报记者 齐联

雪豹会在中国绝迹吗?    本报记者 张宪

青海无人区生态保护仍任重道远    侯德强

探测珠峰    本报记者 任建民

青藏高原地区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出台    记者 吴晓燕

青藏铁路生态环境将更好    马书平 段博 冯昌勇

应规范外国人在我特殊地区的活动    中国林业科学院 苏化龙

我区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记者 李成业

致力环保事业 创造美好未来    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办事处亚洲项目主任 Jon Miceler

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张继承

低温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韩晓云

耐冷菌的分离及其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的研究    段静静

青藏高原地区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于胜民

MBR工艺处理低温污水试验研究    张进

基于遥感技术的若尔盖高原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王利花

拉萨市城区段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研究    丁海容

强化低温污水A~2/O处理系统效能的调控技术研究    郭亚琼

青藏高原热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耿艳

中国近三十年气溶胶变化特征及与降水关系的研究    孙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