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9:15
热度:

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正 地热能,在目前世界新能源年总产值40余亿美元中约占40%。60年代,意大利、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成一批大型地热电站,地热直接利

【摘要】:正 地热能,在目前世界新能源年总产值40余亿美元中约占40%。60年代,意大利、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成一批大型地热电站,地热直接利用量及应用范围也迅速扩大。地热资源的利用,具有能源、医疗保健、饮用、提取伴生元素等多重性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个大热库,它存在的45亿年中,表面逐渐冷却并形成几公里至三四十公里厚的地壳后,仍旧时刻在向地表散发着巨大的热能。据科学家们推算,地球的散热量总计达到每年1.52HFU(1HFU=4.1868微焦/厘米~2·秒=41.868毫瓦/米~2)。其中:每年全球地壳散热10.26×10~(18)焦;火山喷发散热9.21×10~(18)焦(O.Kapmane和R.Hiner,1974)或达32.66×10~(18)焦(上田诚也,水谷仁等,1978);温泉地热带散热20.93×10~(17)焦;地震释放的能量10.05×10~(17)焦,而地球内部 【作者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地热资源 羊八井地热电站 地热发电 地热带 高温地热 干热岩 地球内部 地壳 地热井 低温地热
【正文快照】: 地热能,在目前世界新能源年总产值40余亿美元中约占40%。60年代,意大利、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成一批大型地热电站,地热直接利用量及应用范围也迅速扩大。地热资源的利用,具有能源、医疗保健、饮用、提取伴生元素等多重性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个大热库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研究    白义奎

空气经地下风道凝湿冷却的降温动态模拟    忻尚杰

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设计    白义奎;王铁良;迟道才;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张波,陈晨,刘明利,陈藻

水平碳粒填充床上方气体热辐射对阴燃影响    郭晓平,解茂昭,孙文策

燃池内的阴燃过程的实验分析研究    孙文策,解茂昭,郭晓平,郑艺华

电热泵用于蔬菜温室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吴静怡,金鼎,王如竹

集中供热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研究    雷玉成,陈希章,王忠海,杨继昌

自然通风地道最佳长度的确定    冉茂宇

地源热泵地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刘宪英,王勇,胡鸣明,魏唐棣

地道风通风降温的优化设计及运行效果预测    刘泽华

江西地热发电的开发前景及对策    钟志勇;温志华;

    

    

    

    

    

    

    

    

    

地热双工质发电系统的研究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

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的应用    曲勇;骆超;龚宇烈;

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

西藏羊易地热电站开发    鲍玉明;

腾冲地热开发要走以发电为主综合利用的道路    吴晓青;李村生;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地热发电及综合利用(电热联产)    吴方之;王涛;

西藏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2000年地热发电潜力展望    刘时彬;佟伟;任湘;

运用螺杆发电技术加快西藏地热低碳电力建设    胡亮光;施延洲;胡达;吴方之;

发展西藏地热电力 低碳能源大有可为    廖志杰;吴方之;

用全流发电系统开发我国藏滇地热资源    胡亮光;吕灿仁;

利用地热资源改善生存条件    张西安

冬日暖阳融冰雪    杨国胜

开发地热资源 造福西藏人民    本报记者 丛丽娜

共同建设清洁家园    新华社记者 李诗佳 李国荣

雪后菜苗绿油油    张新民 李晓春

德国多渠道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胡小兵

反季节果蔬获丰收    张新民

荷兰矿城供热“地道战”    杨舒怡

国华瑞丰(荣成)风电项目投产    记者 王玲

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    周婷

我国分散发供电与集中供电协调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    杨素萍

交变热源自然温差发电原理与系统动态仿真    刘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