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成都凹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1:57
热度:

成都凹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摘要】:本次论文以成都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等最新理论和方法,运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等分析资料,

【摘要】:本次论文以成都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等最新理论和方法,运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等分析资料,对成都凹陷地区沉积相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研究区各构造区块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对成都凹陷的天然气基本地化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碳同位素与镜质体反射率的关系式进行分析,得出在成都凹陷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下覆的须五段和下侏罗统的白田坝组。通过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对成都凹陷内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认为成都凹陷内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具有一定厚度,分布面积相对须五段烃源岩比较有效,有机质主要为Ⅲ型有机质,处于成熟演化阶段,白田坝组烃源岩现今生气强度足以满足形成大气田的需要。 在成都凹陷内储层测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侏罗系各层系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储层砂体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成都凹陷蓬莱镇组砂岩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组成,遂宁组砂岩主要由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沙溪庙组砂岩主要由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组成,与蓬莱镇组和遂宁组相比,石英平均含量明显较少,长石平均含量较多。成都凹陷侏罗系储层总体上具有低-特低孔、低-特低渗的特点。 通过对生、储、盖等成藏条件的综合研究,研究成都凹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成都凹陷侏罗系天然气的成藏模式。 【关键词】:成都凹陷 侏罗系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1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8
  • 1.2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8-9
  • 1.2.1 主要研究内容8-9
  • 1.2.2 研究思路9
  • 1.2.3 技术路线9
  • 1.3 主要成果9-10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0-11
  • 第二章 地质背景11-17
  • 2.1 成都凹陷局部构造与断裂发育特征11-14
  • 2.1.1 马井构造11-12
  • 2.1.2 什邡地区12-13
  • 2.1.3 新都-洛带地区13
  • 2.1.4 广汉-金堂地区13
  • 2.1.5 崇州-郫县地区13-14
  • 2.2 成都凹陷侏罗系岩石地层划分及岩石类型14-17
  • 2.2.1 侏罗系地层划分14-15
  • 2.2.2 岩石类型特征15-17
  •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17-27
  • 3.1 侏罗系烃源岩分布特征17-20
  • 3.1.1 侏罗系暗色泥岩纵向分布特征17-19
  • 3.1.2 侏罗系暗色泥岩平面展布特征19-20
  • 3.2 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20-25
  • 3.2.1 有机质丰度20-23
  • 3.2.2 有机质类型23-24
  • 3.2.3 有机质成熟度24-25
  • 3.3 须家河组上段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25-27
  •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保存条件27-55
  • 4.1 岩石学特征27-35
  • 4.1.1 蓬莱镇组27-32
  • 4.1.2 遂宁组32-33
  • 4.1.3 沙溪庙组33-35
  • 4.2 储层物性特征35-47
  • 4.2.1 蓬莱镇组35-43
  • 4.2.2 遂宁组43-44
  • 4.2.3 沙溪庙组44-47
  • 4.3 储层成岩作用47-51
  • 4.4 保存条件51-55
  • 第五章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分析55-67
  • 5.1 天然气组分特征55-59
  • 5.2 天然气稳定同位素特征59-61
  • 5.3 天然气轻烃特征61-63
  • 5.4 天然气成熟度分析63-64
  • 5.5 天然气成因综合判识64-65
  • 5.6 气源分析65-67
  • 第六章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67-72
  • 6.1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67-69
  • 6.2 成藏模式69-72
  • 6.2.1 下生上储成藏模式69-70
  • 6.2.2 自生自储成藏模式70-72
  • 结论72-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8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川西坳陷断裂活动期次、热流体性质和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郑荣才,彭军,高红灿,柯光明

天然气气-源对比的地球化学研究    刘文汇,张殿伟,王晓锋,南青云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判别标志    刘文汇,徐永昌

油气运移基础理论与油气勘探    李明诚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异常压力演化与天然气成藏模式    王震亮,孙明亮,张立宽,李耀华,张健

川西坳陷南段天然气来源与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樊然学,周洪忠,蔡开平

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郝芳,邹华耀,方勇

油气初次运移理论新探    李传亮;张景廉;杜志敏;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    郝芳,邹华耀,王敏芳,杨旭升

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气源对比研究    沈忠民;刘涛;吕正祥;刘四兵;

江苏复杂小断块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及其关键技术    肖秋生;陈凤良;严元锋;娄国泉;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石炭系生屑灰岩段储层特征研究    蒋凌志,于德龙

中国油气二次运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多丽,关平

Q型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吕红华;任明达;柳金诚;李有利;

松辽盆地东岭地区早白垩世小型断陷的充填特征与演化过程    张弛;吴朝东;谢利华;张玺;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登二段泥质岩盖层封气能力综合评价    薛永超,程林松,付广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中生代砂岩碎屑组分及其构造意义    郭战峰;梁西文;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特征    李志明;秦建中;廖宗廷;施伟军;罗月明;范明;朱樱;刘伟新;尹伟;

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初步应用    卢双舫;李吉君;薛海涛;徐立恒;

地震泵抽吸作用与油气运聚成藏物理模拟    孙永河;付晓飞;吕延防;付广;阎冬;

页岩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特征    李建秋;段永刚;

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冯志亮;姚亚明;崔树军;周继军;陈建军;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胡明毅;魏国齐;胡忠贵;杨威;胡九珍;刘满仓;吴联钱;向娟;

中国天然气勘探的2个新领域:根缘气和页岩气    张金川;聂海宽;薛会;卞昌蓉;王艳芳;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    胡明;

对龙门山中生代和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讨论    王二七;孟庆任;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在四川盆地的地热学响应    朱传庆;徐明;袁玉松;赵永庆;单竞男;何志国;田云涛;胡圣标;

氢同位素质谱分析法平衡常数取值的研究    纪存兴;石磊;王钢;

氢同位素气体分析进展    石磊;李金英;纪存兴;赵志军;唐占梅;

高温助燃空气双燃料喷枪在玻璃纤维池窑的应用    闫金山;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特超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方式提高采收率研究    曲同慈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与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    金惠

白音查干凹陷隐蔽油藏预测技术研究    梁国胜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    李军

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    王权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    闫建萍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阿雷斯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    王胜利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体系及资源潜力    徐忠美

廊固凹陷大兴砾岩体天然气藏评价预测研究    王连山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    慕小水

李子垭井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预测    王永周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    刘文伍

鲁班山井田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    崔鹏飞

临清坳陷石炭—二叠系储层沉积及成藏条件研究    孟兆磊

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徐淑娟

北二区东高台子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王子

马东油田板O-板Ⅲ油组沉积学研究与储层地质建模    孙婧

BD块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研究    赵亚男

路44断块低渗储层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赵黎明

川西拗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天然气成藏模式和盖层封闭机理    王允诚,朱永铭

川西上三叠统高压封存箱与天然气成藏关系研究    徐国盛,刘树根

川西前陆盆地碎屑岩天然气跨层运移过程中的相态演变    徐国盛,刘树根,李国蓉,王敏杰

龙门山彭灌地区大鱼洞-九甸坪-龙溪滑覆体的变形特征及形成    马永旺,刘顺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地层应力场测井分析    刘金光,李涛,何传亮

中原,华北油气区《煤型气》地化特征初探    徐永昌,沈平

沉积岩钾、氩分布与天然气氩同位素——以渤海湾、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刘文汇,徐永昌

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赵靖舟,戴金星

“西气东输”探明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势    徐永昌,沈平,刘全有

川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槽台”沉积体系及演化    魏国齐,陈更生,杨威,杨雨,胡明毅,张林,吴世祥,金惠,沈珏红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典型油气藏解剖——以PY34-1和PY29-1为例    刘昭茜;于大维;

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及其成藏动力学特征    赵会民;刘雪松;孟卫工;陈振岩;韩宏伟;

初论华北盆地的油气共生窗    周兴熙;

松辽盆地南部CO_2气藏的形成条件    云金表,庞庆山,徐佰承,赵荣,李玉喜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富气的主控因素分析    卢双舫,赵孟军,付广,王朋岩

百色盆地古潜山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分析    蔡勋育;罗毅;陈元状;

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张成,魏魁生

烃类成因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控制    付少英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扇特征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王存武;陈红汉;陈长民;庞雄;施和生;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潘建国;谭开俊;杨志东;唐勇;任培罡;尹路;

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沉积成藏条件初探    于兴河;张志杰;苏新;陈芳;李杨;

我国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和有利开发区分析    张群;

“兴凯”和“峨眉”地裂运动对改善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和储集层的重要作用    罗志立;

松辽盆地新生界生物气聚集及成藏条件    张顺;冯志强;林春明;张海燕;吕茜;

页岩气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对比    邵珠福;钟建华;于艳玲;吴琼玲;孙红华;

砂砾岩体油气藏勘探实践——以辽河坳陷为例    李晓光;

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杨伟利;夏斌;姜在兴;吕宝凤;

川西龙门山造山带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前景    李书兵;罗啸泉;陈洪德;赵锡奎;陈昭国;陈兰;

东濮凹陷深层凝析气藏成藏模式研究    武晓玲;

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再认识    马财林;权海奇;王前平;张玉玲;

东部老区二氧化碳气成藏研究展开    江其勤

年轻人挑起科研项目大梁    王明毅 特约记者 汪端

吐哈两个研究项目通过集团公司验收    记者 师啸

川西海相勘探全面提速    陈明泉 郭望

西南油气田发展呈现四亮点    记者 张勇林

“世界屋脊”蕴藏丰富油气资源    杨建超

滨海地区下第三系勘探获重大突破    记者 汪亚萍通讯员 蒲秀刚 黄连珠

锐意开拓谱华章    白军平 白晓英 温宝元 记者 张吉祥

上扬子地区下组合成藏条件研究项目启动    江其勤 黄泽光

深入一线 携手攻坚 实现多赢    李静

埕岛油田东斜坡区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研究    鹿洪友

二连盆地乌里亚斯太凹陷中洼沉积体系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刘晓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长6浊积岩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    张惠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盆山耦合与油气聚集    李小军

济阳坳陷CO_2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研究    郭栋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及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窦伟坦

川东南地区构造变形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研究    吕宝凤

济阳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与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刘朝露

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    程喆

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分析    孙平

廊固凹陷中西部成藏条件研究及有利目标分析    陈令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昌27井区天燃气成藏条件研究    吴慧

东濮凹陷深层凝析气藏成藏模式研究    武晓玲

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成藏条件差异性研究    朱丽

乐安油田西区孔店组火成岩成藏条件评价    巩真武

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    李国永

塔河地区西南部志留系—石炭系油气运聚及成藏特征研究    高为超

汤原断陷北部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储量计算    李照永

贝中次凹基岩潜山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    徐涵

绥滨坳陷构造演化及城子河组成藏条件研究    张立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