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沉积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0:53
热度:

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沉积预测方法研究【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高含硫气田有助于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其在整个天然气工业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高含硫气田有助于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其在整个天然气工业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高含硫天然气不仅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剧毒性,还具有特殊的PVT性质以及独特的相态变化特征。高含硫天然气在集输过程中,随着压力、温度等条件的变化,溶解在气体中的元素硫可能会在集输管道中以固体颗粒形态析出并发生沉积。硫沉积会造成地面集输管道出现“硫堵”,引起钢材的腐蚀,最终影响气体的正常输送。因此,研究集输管道中的硫沉积对于保障高含硫天然气安全、高效地集输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沉积预测方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研究元素硫在集输管道中沉积的机理有助于弄明白硫沉积发生的本质,同时也是建立集输管道硫沉积预测模型的基础和前提。为此,首先对元素硫的存在形式、密度、黏度、比热和凝固点变化规律等物理性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然后对计算高含硫天然气物性参数的方法进行了优选,得到:DPR模型结合WA校正法是计算高含硫天然气压缩因子的最佳方法,同时BWRS状态方程计算压缩因子时也具有较高的精度;Dempsey模型结合Standing校正法是计算高含硫天然气黏度的最佳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硫化氢是元素硫来源的物质基础,根据化学反应平衡原理确定了元素硫的溶解与沉积主要以物理溶解与沉积为主。元素硫的沉积主要考虑溶解度的变化,而压力、温度和气体组分是影响元素硫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2)分析评价了现有典型预测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预测硫在高含硫气体中的溶解度。设计了该模型的计算步骤,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设置,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遗传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 (3)根据水平管道中气固运移特征和气固两相流动理论,对管道内析出的固体硫颗粒进行了受力分析,应用固体颗粒群临界流速计算模型分析了元素硫固体颗粒在管道中发生沉积的条件。运用FLUENT软件中的RSM模型和DPM模型研究了析出位置不立即发生沉积的硫颗粒在直管段、水平弯管以及阀门等处的运移沉降规律,硫颗粒在直管段中的沉积率随着气流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硫颗粒在水平弯管中的沉积率随气流流速、颗粒直径和弯曲比的增大而增大;硫颗粒在阀门处的沉积率随气流流速和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阀门开度的增大而减小。 (4)基于(1)~(3)的研究成果,结合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压力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建立了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析出位置、硫沉积条件判定以及硫沉积量计算的预测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国内某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的硫沉积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 【关键词】:高含硫天然气 集输管道 硫沉积 预测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8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0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高含硫天然气物理性质的研究12-13
  • 1.2.2 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的研究13-16
  • 1.2.3 集输管道中硫颗粒运移沉降规律的研究16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6-18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3.2 技术路线17-18
  • 1.4 论文的创新点18-20
  • 第2章 元素硫在集输管道中沉积机理研究20-41
  • 2.1 元素硫的物理性质20-24
  • 2.1.1 硫的存在形式20-21
  • 2.1.2 硫的密度21-22
  • 2.1.3 硫的黏度22-23
  • 2.1.4 硫的比热23-24
  • 2.1.5 硫的凝固点变化规律24
  • 2.2 高含硫天然气的物理性质24-34
  • 2.2.1 高含硫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24-30
  • 2.2.2 高含硫天然气黏度的计算30-33
  • 2.2.3 高含硫天然气密度的计算33-34
  • 2.3 硫溶解与沉积机理及影响因素34-40
  • 2.3.1 元素硫的来源34
  • 2.3.2 硫溶解与沉积机理34-36
  • 2.3.3 硫溶解与沉积影响因素36-40
  • 2.4 本章小结40-41
  • 第3章 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预测研究41-58
  • 3.1 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预测方法评价41-46
  • 3.1.1 实验测试41-42
  • 3.1.2 理论预测模型42-46
  • 3.2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46-53
  • 3.2.1 数据选取与预处理47-49
  • 3.2.2 BP神经网络的建立49-51
  • 3.2.3 BP神经网络的训练与预测51-53
  • 3.3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预测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53-57
  • 3.3.1 遗传BP神经网络的建立54-55
  • 3.3.2 遗传BP神经网络的训练与预测55-56
  • 3.3.3 模型精度的验证56-57
  • 3.4 本章小结57-58
  • 第4章 硫颗粒在集输管道中运移沉降规律研究58-84
  • 4.1 硫颗粒在管道中沉积的判断准则58-66
  • 4.1.1 硫颗粒的受力分析59-61
  • 4.1.2 硫颗粒悬浮临界速度计算模型61-65
  • 4.1.3 悬浮临界速度计算实例65-66
  • 4.2 管道中硫颗粒运移沉降数值模拟模型66-71
  • 4.2.1 气相模型及控制方程67-68
  • 4.2.2 颗粒相模型及控制方程68-69
  • 4.2.3 边界条件69-70
  • 4.2.4 模拟参数选取70-71
  • 4.3 直管内硫颗粒运移沉降数值模拟实例71-74
  • 4.3.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71-72
  • 4.3.2 流场分析72
  • 4.3.3 硫颗粒运移沉降规律72-74
  • 4.4 水平弯管内硫颗粒运移沉降数值模拟实例74-78
  • 4.4.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74
  • 4.4.2 流场分析74-76
  • 4.4.3 硫颗粒运移沉降规律76-78
  • 4.5 阀门处硫颗粒运移沉降数值模拟实例78-83
  • 4.5.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78-79
  • 4.5.2 流场分析79-81
  • 4.5.3 硫颗粒运移沉降规律81-83
  • 4.6 本章小结83-84
  • 第5章 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沉积预测84-95
  • 5.1 集输管道压力温度分布预测84-85
  • 5.2 集输管道硫析出位置预测85-86
  • 5.3 集输管道硫沉积判定及计算86-89
  • 5.3.1 基本假设86-87
  • 5.3.2 集输管道硫沉积条件87-88
  • 5.3.3 集输管道硫沉积量计算88-89
  • 5.4 集输管道硫沉积预测实例分析89-94
  • 5.4.1 实例一89-91
  • 5.4.2 实例二91-94
  • 5.5 本章小结94-95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95-97
  • 6.1 结论95
  • 6.2 建议95-97
  • 致谢97-98
  • 参考文献98-10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10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Dean-Stiel粘度模型的改进    宁英男,张海燕,刘春天,刘玉华

富硫化氢酸性天然气相态行为的实验测定和模型预测    里群,谷明星,陈卫东,邹向阳,郭天民

人工神经网络中隐含层节点与训练次数的优化    高大文,王鹏,蔡臻超

固体硫在超临界/近临界酸性流体中的溶解度(Ⅱ)热力学模型    谷明星,里群,陈卫东,郭天民

气力输送中悬浮速度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海运学院起重运输机械教研组气力运输小组

不同粒径固体颗粒的悬浮速度计算及测试    吕子剑,曹文仲,刘今,吴若琼

两相流管道中颗粒悬浮速度理论公式及其实验验证    关光森;章琛;翟庆良;

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胡德栋;王威强;魏东;郭建章;

一种关联元素硫在酸性气体中的溶解度新模型    卞小强;杜志敏;陈静;李明军;

特高压力下天然气压缩因子模型应用评价    郭绪强,阎炜,陈爽,郭天民

气固两相流中微细颗粒沉积与扩散特性的数值研究    刘洪涛

含硫化氢天然气泄漏事故的硫化氢中毒灾害分析    雷达;张建文;冯文兴;

半导体桥点火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模拟    刘明芳;张小兵;

膨胀波火炮两相流内弹道性能分析与数值模拟    王颖泽;张小兵;

高阶近似黎曼解模型在火炮内弹道两相流中的应用研究    程诚;张小兵;

激光多点点火二维两相流数值模拟    李海庆;张小兵;李筱炜;袁亚雄;

串联多药室火炮内弹道两相流数值模拟    李海庆;张小兵;王艳;

高含硫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方法评价    张奕;李长俊;李倩;艾绍平;

酸性天然气偏差因子计算方法优选    徐朝阳;熊钰;谢恩;郭宇航;杨东凌;

膨胀波在火炮膛内传播规律的捕捉计算分析    王颖泽;张小兵;袁亚雄;

大口径高速平衡炮不同发射药应用探讨    徐流恩;李永池;高乐南;

炸药驱动惰性颗粒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王仲琦;陈翰;刘意;郭彦懿;

基于cup-burner的超细粉体灭火性能研究    陈涛;傅学成;黄鑫;

爆炸驱动颗粒运动的三维建模及数值求解    王宏亮;田宙;郭永辉;姚成宝;

日盲型紫外探测和直升机着舰光电助降技术的研究    杨承

高过载下装药及爆轰点传火技术试验与理论研究    张丁山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麻疯树籽的开发利用研究    闵江

天然气离心压缩机腐蚀分析与控制方案研究    韩烨

高含硫碳酸盐岩气藏低伤害酸压技术及压后硫沉积规律研究    曾平

高含硫气藏特殊流体相态及硫沉积对气藏储层伤害研究    杨学锋

高含硫气藏硫微粒运移沉积数值模拟研究    张勇

小口径火炮内弹道规律及优化设计研究    王敬

火炮首发初速偏差形成原因及机理研究    彭志国

膨胀波火炮发射原理及其在常规结构枪炮中的应用    张帆

湍流通道内柴油机排气微粒运动特性的研究    白振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落叶松木材材性预测的研究    张鸿富

刨花板热压位置伺服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魏盈盈

稳态依序替换法的研究及应用    郭镜

新薛河人工湿地污染物净化效果与水质预测应用研究    谭晓慧

氧化亚氮喷嘴流动过程与流量特性研究    吴里银

基于神经网络的车牌牌照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孙梦

普光高含硫气田集输工艺研究    孙菲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状态的研究    杨蕾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研究及解耦应用    胡林文

两相流方柱绕流的离散涡模拟    徐晓亮;黄海明;章梓茂;

中国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分布特征、分类及其成因探讨    戴金星

基于Matlab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结合的函数逼近实现和测试    何正大;许玫;

锅炉一次风煤粉气流流过弯管时的数值模拟研究    潘卫国,池作和,岑可法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_2S成因研究    王一刚,窦立荣,文应初,张静,刘划一

圆管流动的二次转捩    陈健,崔桂香,许春晓,张兆顺

90°弯道内紊流的试验研究    马材芬,史峰,徐忠

粘性涡方法在多圆柱绕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刘晶昌,KitLam,徐建中

旋流两相流动的DSM—PDF两相湍流模型    周力行,李勇

可压缩流动离散涡方法    吴文权,居江宁

气固两相自由剪切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罗坤

气固两相绕方柱流转捩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    刘兰

高含硫气藏元素硫沉积预测及应用研究    曾平

油田集输管道介质多相流腐蚀数学模型研究    黄雪松;姜秀萍;刘强;

集输管道阴保效果分析及措施研究    黎洪珍;徐立;庞宇来;蒋晓蓉;

油气集输管道管体缺陷修复技术研究    刘光中;台熙鑫;孙志强;

寒区油气集输管道合适埋深数值计算    郑平;吴明;张国忠;

含二氧化碳天然气集输管道管材的优选    易成高;宫敬;杨勇;李晓冬;

油田集输管道腐蚀行为分析    徐宝军;姜东梅;王金波;杨悦;李雪松;

油气集输管道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    鞠虹;王君;唐晓;王丽飞;

油田集输管道腐蚀行为分析    郭海刚;刘小宁;郭逸飞;

塔河油田集输管道腐蚀机理及防治    廖崇;

普光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腐蚀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    时冲锋;

胜利油田典型区块腐蚀严重原因及规律研究    龙媛媛;考军;彭海泉;

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腐蚀与泄漏定量风险研究    章博

高含硫天然气湿气集输管道系统运行风险评价及控制    付建民

含酸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规律研究    张宏阳

川中气矿湿天然气集输管道内腐蚀预测方法研究    刘钊

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沉积预测方法研究    陈磊

聚合物驱油集输管道内腐蚀机理研究    马蔚东

油气集输管道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陈兆雄

油田集输管道CO_2腐蚀规律和预测模型研究    刘伟伟

石油集输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翟云皓

CO_2驱水平集输管道气液两相流热力水力数值计算及应用    刘鑫

原油集输管道腐蚀及剩余寿命研究    刁照金

采油五厂埋地集输管道保温技术研究    陈丰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