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徐深气田断裂及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8:49
热度:

徐深气田断裂及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摘要】:徐深气田是徐家围子断陷的重要产气区块,但是其内断裂复杂,对气藏的控制作用还不够清楚,因此本文开展了徐深气田断裂对天然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

【摘要】:徐深气田是徐家围子断陷的重要产气区块,但是其内断裂复杂,对气藏的控制作用还不够清楚,因此本文开展了徐深气田断裂对天然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徐家围子连片工区的地震解释资料,同时利用测井、录井和试气等其他资料,对徐家围子断陷深部的构造演化规律和构造控藏作用进行了研究。根据钻井、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利用断裂几何学特征(断层走向、断裂密度、垂向断距、延伸长度等)、运动学特征(断裂生长指数、断裂活动速率、剖面伸展率及构造演化剖面),厘定徐深气田断裂主要活动时期,在此基础上划分断裂系统。根据断裂系统划分结果得到遮挡和输导类型断裂,对于遮挡类型断裂进行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首先,分析徐深气田营一段顶盖层和登二段盖层的分布和发育与断裂的匹配关系,其次,研究了断裂与火山锥及火山岩储层分布的关系,再次,分析了断裂附近发育的裂缝对储层改造,最后,通过断裂侧向封闭性的研究,分析了断裂对构造-岩性气藏圈闭有效性的控制。 通过以上的研究成果可知:徐深气田断裂主要活动时期由古至今依次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一段、营三段、泉头组末-姚家组沉积时期;气田内断裂可划分为早期伸展断裂系统(Ⅰ)、早期走滑伸展断裂系统(Ⅱ)、晚期伸展断裂系统(Ⅲ)、晚期张扭断裂系统(Ⅳ)、早期走滑伸展-晚期伸展断裂系统(Ⅴ)、早期走滑伸展-晚期张扭断裂系统(Ⅵ)、走滑断裂系统(Ⅶ);Ⅴ、Ⅵ、Ⅶ型断裂系统是构成气源断裂的主要断裂系统类型;断裂对营一段顶盖层破坏程度大于登二段盖层,致使营一段顶部盖层封闭天然气的能力弱于登二段盖层,天然气在营一段和营四段均有分布;徐中断裂的发育控制了火山岩体(锥)的分布,同时断裂附近发育的裂缝对火山岩储层有良好的改造作用,使得断裂附近的火山岩对天然气有着良好的储集性能;气源断裂与构造高部位控制着天然气平面分布的位置,现今发现的工业气流井均分布在距源断裂3km范围内的火山岩区域内;火山岩与断裂对盘致密岩性或营四段砾岩对接情况下,能够形成有效的圈闭。根据以上断裂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建立了徐深气田营城组的天然气控藏模式。 【关键词】:徐深气田 断裂 天然气 成藏 断层侧向封闭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0
  • 前言10-17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10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0.2.1 断裂系统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现状10-14
  • 0.2.2 徐深气田勘探现状14
  • 0.3 研究内容及思路14-15
  • 0.3.1 主要研究内容14-15
  • 0.3.2 研究思路15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5-17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17-23
  • 1.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17-22
  • 1.1.1 断陷阶段18
  • 1.1.2 坳陷阶段18-21
  • 1.1.3 构造反转阶段21-22
  • 1.2 地层与沉积特征22-23
  • 第二章 断裂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23-39
  • 2.1 断裂几何学特征23-25
  • 2.1.1 断裂发育特征23-25
  • 2.1.2 断裂组合模式25
  • 2.2 断裂形成及其演化历史25-39
  • 2.2.1 断裂形成活动时期25-31
  • 2.2.2 断裂形成演化历史31-39
  • 第三章 断裂系统划分及其气源断裂厘定39-50
  • 3.1 断裂系统划分39-48
  • 3.1.1 断裂活动性质39-46
  • 3.1.2 断裂系统发育特征46-48
  • 3.2 气源断裂厘定48-50
  • 第四章 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50-56
  • 4.1 断层侧向封闭机理50-51
  • 4.2 断层侧向封闭性方法51-53
  • 4.2.1 Allen 图基本原理及编制51-52
  • 4.2.2 Knipe 图解基本原理及编制52-53
  • 4.3 徐深气田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53-56
  • 4.3.1 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标准53-54
  • 4.3.2 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结果54-56
  • 第五章 断裂对天然气成藏控制作用及控藏模式56-67
  • 5.1 断盖配置控制天然气垂向分布56-59
  • 5.1.1 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的评价56-58
  • 5.1.2 断盖配置与天然气垂向分布关系58-59
  • 5.2 断裂与有效储层形成及改造作用59-61
  • 5.2.1 断裂对火山岩及火山锥分布的控制作用59-60
  • 5.2.2 断裂变形特征控制着火山岩体裂缝的发育程度60-61
  • 5.3 气源断裂控制天然气成藏平面范围61-63
  • 5.3.1 气源断裂与构造高背景控制天然气平面富集区域62
  • 5.3.2 强充注断裂较弱充注断裂更有利于天然气成藏62-63
  • 5.4 断裂对天然气藏圈闭有效性63-65
  • 5.5 断裂控藏模式65-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3
  • 发表文章目录73-74
  • 致谢74-75
  • 详细摘要75-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断块结构与断块封闭性间的关系    鲁兵,孔宪政,黎冰,郭玉杰

对油气运聚研究中一些概念的再思考    李明诚

渗透率级差对透镜状砂体成藏的控制模式    邱楠生,万晓龙,金之钧,曾溅辉,张善文,姜振学

松辽盆地“T_2”断层系及青山口早期伸展裂陷    胡望水

层间干扰与油气差异充注    吴胜和,曾溅辉,林双运,郭燕华

砂泥岩薄互层段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研究    吕延防;黄劲松;付广;付晓飞;

非线性映射分析判断断层封闭性    吕延防,陈章明,陈发景

断层封闭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吕延防,李国会,王跃文,宋广建

兰聊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东濮凹陷构造样式的影响    漆家福;王德仁;陈书平;赵衍斌;程秀申;解宸;徐政强;

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柳广弟,李剑,李景明,朱筱敏,王震亮,王雅星,谢增业

断层面形态对中浅层石油运移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姜素华,曾溅辉,李涛,姜雨

苏里格西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王涛;范立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运移与油砂成矿分析    刘兴兵;黄文辉;

惠民凹陷临商断层封闭性特征    赵蕾;倪金龙;隋岩刚;袁杰;

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浅析    张新荣,王东坡

含油气盆地成藏动力学研究综述    褚庆忠,张树林

升平气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与预测    康冶

东北及华北含油气盆地岩浆活动对碎屑岩的改造与成岩作用贡献    刘立,彭晓蕾,高玉巧,马锋,尹微,董福湘,杨庆杰,于均民

黏土涂抹充填方法评价断层封闭性研究    杨智,何生,李奇艳,王芙蓉

含油气盆地中热流体活动的流体包裹体依据    彭晓蕾;高玉巧;刘立;

盆地含气远景评价的可供聚集气法    柳广弟,庞雄奇,郝石生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李明诚

正韵律砂层中渗透率级差对石油运移和聚集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曾溅辉

流体包裹体常规特征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王红军,蔡迎春

现今地应力与断层封闭效应    周新桂,孙宝珊,谭成轩,孙宏斌,郑荣植,马常星

断层涂抹层分布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吕延防,张发强,吴春霞,王亚明

东濮凹陷长垣断层系中转换斜坡的特征与油气勘探    孙思敏,彭仕宓,汪新文,昝新

松辽盆地断裂纵向导流性浅析    雷茂盛,林铁锋

层间非均质砂层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研究    曾溅辉,王洪玉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    赵忠新,王华,郭齐军,甘华军,韩晋阳,田晓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