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7:16
热度:

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摘要】:如何定量研究天然气形成、运移和聚集是当前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以干酪根(煤或原油)热解实验为基础,借助生

【摘要】:如何定量研究天然气形成、运移和聚集是当前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以干酪根(煤或原油)热解实验为基础,借助生烃动力学模 型和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结合具体盆地演化史,能定量地预测地质历史时期盆地 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天然气的成藏史。本研究利用黄金管限定体系对 四类不同类型有机质(正十八烷、煤、泥岩、碳酸盐岩)进行了生烃动力学模拟, 并结合具体地质条件探讨了天然气的生成过程。 限定体系下正十八烷裂解动力学研究显示,大量的气态烃并非直接来源于正十 八烷的裂解,而是主要来源于中间产物的二次裂解,裂解残余正构烷烃与初始正十 八烷相比存在较大的碳同位素分馏;正十八烷在相对低温条件下的裂解和聚合作用 与高温阶段导致轻烃和多环芳烃生成的歧化反应可能是造成热解实验中普遍存在 的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发生倒转的主要原因;甲烷生成动力学研究显示,由正构烷 烃裂解生成甲烷的最低门限在170℃,大量生成要到200℃,说明在地质条件下, 饱和烃是很难转化成气的。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两套烃源岩的热解实验表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和下古 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都具有较强的生气能力,烃源岩热解气中以干气为主(甲烷占 90%以上),其中二叠系煤的生气能力最强,甲烷最高产率约为270 mL/g TOC。经 动力学计算,二叠系煤的甲烷生成活化能分布范围为40-63 kcal/mol,频率因子为 1.01×10~11s~-1:二叠系泥岩的甲烷生成活化能分布范围为40-64 kcal/mol,频率因子 为1.51×10~11S~-1:奥陶系灰岩的甲烷生成活化能分布范围为39-63 kcal/mol,频率因 子为6.51×10~10S~-1,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样品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 结合盆地具体埋藏史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的主生气期集中在 晚侏罗-早白垩世末期;盆地中部奥陶系灰岩主生气期集中在中侏罗-早白垩世末 期。在抬升过程中,二叠系煤系源岩在一定的时段内仍有一定量的气体生成。中部 气田C-P层位天然气为煤成气,源岩为C-P的煤系地层;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属混源 气,以石炭一二叠系煤成气为主,奥陶系油型气为辅,定量计算表明,在中部气田大 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系来源的天然气比例大于70%。 【关键词】:热成因天然气 动力学模拟 碳同位素 鄂尔多斯盆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2
  • 第一章 天然气生成热模拟实验技术及其数学模型12-24
  • 第一节 热模拟实验技术12-16
  • 第二节 干酪根生烃动力学研究及其数学模型16-19
  • 第三节 碳同位素动力学数学模型19-21
  • 第四节 天然气生成过程动力学模拟21-23
  • 第五节 小结23-24
  • 第二章 正十八烷裂解动力学实验:对原油裂解的启示24-39
  • 第一节 概述24-25
  • 第二节 实验结果25-33
  • 第三节 正十八烷裂解动力学过程及其地质意义33-35
  • 第四节 甲烷生成动力学及其对原油裂解气的启示35-38
  • 第五节 小结38-39
  • 第三章 煤及干酪根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39-54
  • 第一节 实验样品及实验方法39-41
  • 第二节 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结果41-48
  • 第三节 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48-52
  • 第四节 小结52-54
  • 第四章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在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54-75
  • 第一节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特征54-59
  • 第二节 烃源岩生烃史研究59-69
  • 第三节 烃源岩生气模式与产气性69-71
  • 第四节 中部气田气源判识71-74
  • 第五节 小结74-75
  •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75-78
  • 参考文献78-88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88-89
  • 致谢89-90
  • 声明9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原油裂解成气反应机理、介质影响因素与判识评价    郭利果;田辉;靳永斌;甘华军;肖贤明;

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    吴艳艳

盐湖沉积剖面有机质分子、碳氢分子同位素与高硫干酪根的生烃特征研究    秦艳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气源对比新探索    蒋助生,胡国艺,李志生,罗霞,张英,李剑,谢增业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天然气来源及混源比计算    夏新宇,赵林,戴金星,张文正,李剑峰

煤岩显微组分的活化能研究    孙旭光,秦胜飞,罗健,金奎励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标志与评价    李贤庆,胡国艺,李剑,张爱云,侯读杰,唐友军

利用生烃动力学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抬升后上古生界源岩生气作用结束时间    米敬奎,李新虎,刘新华,杨孟达,杨荣丰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史    任战利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与地质应用新进展    帅燕华,邹艳荣,彭平安

塔里木盆地熟化有机质成烃动力学模型原始参数的恢复及意义    卢双舫,付晓泰,李启明,刘晓艳,冯亚丽

原油族组分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卢双舫,付晓泰,陈昕,曲佳燕,薛尚义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烃源岩生成甲烷的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李贤庆,肖贤明,米敬奎,TANG Yongchun,肖中尧,刘德汉,申家贵,刘金钟

中外地学期刊平均引文率对比与分析    孙群,汪海英,王文瑚,杨秀霞,杭爱华

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初步应用    卢双舫;李吉君;薛海涛;徐立恒;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与资源潜力研究    卢进才;李玉宏;魏仙样;魏建设;

川东北固体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    王涌泉;熊永强;王彦美;

应用化学动力学法评价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生气潜力    王民;卢双舫;高松;李吉君;王乃军;

阿拉善右旗杭乌拉地区下二叠统埋汗哈达组烃源岩特征    卢进才;魏仙样;陈高潮;魏建设;李玉宏;

海相油页岩的生烃动力学特征——以燕山地区下马岭组油页岩为例    刘岩;钟宁宁;宋涛;田永晶;韩辉;朱雷;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系有机显微组分特征与生烃潜力    敖卫华;黄文辉;姚艳斌;

鄂尔多斯盆地长9烃源岩发育与排烃效率    李吉君;吴慧;卢双舫;薛海涛;黄振凯;王克;师磊;王雪飞;

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期研究    黄文彪;卢双舫;江涛;宋立忠;薛海涛;李吉君;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序列    唐玄;张金川;

Meso-Cenozoic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Ordos basin,central China:Insights from newly acquired vitrinite reflectance data and a revision of existing paleothermal indicator data    

From deep basin gas to diagenetic trap—An example from the Yulin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研究进展:回顾和展望    饶松;胡圣标;汪集旸;

Hydroge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s for individual n-alkanes in plants and sediments from Zoige marsh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混源天然气的混源比例判识方法    金强;程付启;刘文汇;

中国北方沉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    任战利;张世焕;

恒温时间对煤热解实验开放性的影响    关平;伍天洪;

近年来我国地热学的研究与展望    汪集旸;

胜利油田奥陶系顶部风化壳:一个潜在的天然气藏,有机包裹体新证据    李荣西;胡瑞忠;方维萱;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    闫建萍

子北油田理79井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曹金舟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    邓秀芹

靖边气田马五段储层小幅度构造及水平井评价研究    黄进腊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    王建强

致密气藏的储层特征与流体识别    倪根生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李明瑞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王国茹

沾化凹陷孤北潜山中、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煤成气判识标志研究    郭春清

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    吴艳艳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    李振鹏

砂、泥岩压缩、回弹、破裂实验与裂缝成因的初步分析    雷宇

子长油田延长组油气藏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梁宇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构造—热演化史研究    黄志刚

鄂尔多斯盆地ZC地区长4+5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郑锐

吴起薛岔地区长6段储层的物性演化及其对油水分布的影响    邓杰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烃源岩铀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张本浩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张文选

煤层气分馏机理    陈润

滇东黔西上二迭统峨嵋山玄武岩中的煤系及其地层意义    干晓锐;

从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观点探讨我国某大型自然硫矿床的成因    傅家谟,盛国英

威远、资阳震旦系干酪根与油裂解气的鉴别    尹长河,王廷栋,王顺玉,林峰

煤岩及其主显微组份热解气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刘文汇,宋岩,刘全有,秦胜飞,王晓锋

矿物在油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祖小京;妥进才;张明峰;马万云;

正构二十四烷裂解成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靳永斌;肖贤明;唐永春;田辉;张同伟;

中国低熟油的几种成因机制    王铁冠,钟宁宁,候读杰,包建平,黄光辉,李贤庆

石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研究    沈平,徐永昌

关于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省资源勘查的几个问题    朱炳泉

茂名油页岩中生物输入的标志化合物    傅家谟,徐芬芳,陈德玉,刘德汉,胡成一,贾蓉芬,徐世平,A.S.Brassell,G.Eglinton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应用研究    贾望鲁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与成藏研究    田辉

定量表征原油裂解程度的模拟实验研究    韩金平;黄光辉;张敏;李碧;唐小强;

准噶尔盆地浅层天然气多种成因地球化学研究    孙平安;王绪龙;唐勇;万敏;曹剑;

中国煤层气成藏作用研究进展与述评    秦勇;

硫对原油裂解气组成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尹琴;宋之光;刘金钟;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古油藏原油裂解型天然气的生成动力学地质模型    王铜山;耿安松;李霞;徐兆辉;王红军;汪泽成;

原油裂解的动力学及控制因素研究    何坤;张水昌;米敬奎;

基于荧光机理的水中油类污染物检测识别技术研究    吕江涛

原油中金刚烷系列化合物定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闫燕

塔里木盆地原油高温高压热解性能研究    张家瑞

中原,华北油气区《煤型气》地化特征初探    徐永昌,沈平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气源对比新探索    蒋助生,胡国艺,李志生,罗霞,张英,李剑,谢增业

未熟—低熟油生成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卢双舫,刘晓艳,付晓泰,冯亚丽,王振平,薛海涛

吐哈盆地煤成烃研究新进展    程克明,熊英,J M Moldowan,J Greene Todd

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    任战利,赵重远,张军,于忠平

陕甘宁盆地奥陶系源岩及碳酸盐岩生烃的有关问题讨论    陈安定

利用甲烷碳同位素研究混合气的混合体积    高先志

台北凹陷煤中有机质的成烃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卢双舫,陈昕,付晓泰

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地温场对比研究    任战利,赵重远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天然气来源及混源比计算    夏新宇,赵林,戴金星,张文正,李剑峰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张海祖;耿安松;熊永强;王铜山;刘金钟;

莺歌海盆地LD8-1构造古压力热动力学模拟    高秋丽,陈红汉

概论有机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倒转的成因问题    戴金星;

磁通运动的电压噪声频谱分析和动力学相变    徐海英,赵志刚,刘楣

山西沁水盆地煤生烃动力学研究    段毅,吴保祥,郑朝阳,王传远,张辉,陶明新,刘金钟,张小军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中—新生代沉降埋藏史模拟    闫法堂;吕嵘;

库车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以及成因类型剖析    刘全有;秦胜飞;李剑;刘文汇;张殿伟;周庆华;胡安平;

原油热演化程度与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关系    王涵云;杨天宇;

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分离和碳同位素组成(摘要)    

青藏高原北部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特征    陈拓,杨梅学,冯虎元,徐世健,强维亚,何元庆,安黎哲

金刚石碳同位素组成和成因    刘观亮;韩友科;翟丽娜;高善继;汪雄武;连大炜;苗青;车锋;

正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Ⅰ)-气态烃组分与碳同位素特征    张海祖;耿安松;熊永强;刘金钟;耿新华;刘金萍;赵青芳;

利用化石苔藓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古大气CO_2浓度的原理及方法    林志成;孙柏年;

广西晚泥盆系石灰岩碳同位素组成与全球的一致性    许冰;顾兆炎;刘强;胡滨;

磷灰石裂变径迹多元动力学模拟    杨蓉;

生物降解天然气碳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    王万春;张林晔;刘文汇;康晏;任军虎;

沼泽沉积环境中植物和沉积脂类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关系研究    段毅;张辉;郑朝阳;吴保祥;郑国东;

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测定~(13)C自旋一晶格弛豫时间与随机动力学模拟结合研究短杆菌肽S的内部运动    吴季辉;施蕴渝;徐英武;王绮文;沈伟;

塔里木盆地深层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张中宁;刘文汇;郑建京;王琪;杨辉;

凝析油轻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及应用    把立强;李广友;

中国地质科学院举办汶川地震专题报告会    记者 张丽华

我国入地计划先锋项目获突出进展    司徒瑜 于莘明

让“他”替你吃药挨刀    本报记者 陈磊

药物分子设计成为药物研究核心技术    刘莉 赵雪

我国应加快开发钢材强韧化创新技术    徐庭栋 李庆芬 杨尚林

颚式破碎机三维模型系统通过鉴定    盛晓明 姚海飞

视觉基地中的刀片服务器应用    黄海 牛聪 金忠勤

巧学3D爆炸场景制作    吉林 刘春鹏

“海底生物圈”藏匿全新物种    申 彦

你所不知道的 超级计算机    深圳电大 楼剑

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张海祖

煤层甲烷变压吸附浓缩的研究    杨明莉

贵州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    朱书法

季风气候对南海北部珊瑚钙化和氧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苏瑞侠

腾冲火山区现代幔源氦释放特征及深部岩浆活动研究    赵慈平

反应跟随性人体动画生成研究    唐冰

DNA电子结构与极化子传输的紧束缚方法研究    郑斌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A凹陷油气运聚历史与成藏规律    甘华军

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内流动和燃烧污染物生成数值模拟研究    曹玉春

中国西南地区深部脱气(地质)作用与碳循环研究    沈立成

柴达木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张辉

柱塞气举动力学模拟研究    张凤东

基于DSP的机械负载动力学模拟研究    丁桂林

大气层中臭氧与烯烃氧化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模拟    许秀芳

基于VPT的挖掘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    丁寿滨

三维环境下的角色动作规划    曹文杰

气压盘式制动器物理建模与仿真分析    向上升

生物芯片DNA杂交动力学的模拟    金磊

HIV-1整合酶全酶结构模拟及其抑制剂筛选    吴可柱

基于驱动电机—负载电机实验平台的机械负载动力学模拟控制算法研究    李宗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