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和保存条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6:15
热度: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和保存条件研究【摘要】:松辽盆地深层主力烃源岩埋藏深度大,钻遇的探井少,因此其厚度及分布范围预测是一直存在的难题。本文在层序地层学研究基础上,结合

【摘要】:松辽盆地深层主力烃源岩埋藏深度大,钻遇的探井少,因此其厚度及分布范围预测是一直存在的难题。本文在层序地层学研究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预测了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烃源岩的分布。研究区主力气源岩为沙河子组,75%的样品有机碳值大于1.0%,有机质以Ⅲ型为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样品中,大部分甲烷占烃气95%以上。甲烷碳同位素范围主要分布在-26‰~-30‰之间。从分析结果看,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序列既有局部倒转,也有完全反序,正常序列并不多见。断陷内各地区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序列有明显差异,徐中、徐东、徐南地区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几乎全部倒转,升平-安达地区大部分样品甲烷-乙烷未发生倒转。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较重,且部分天然气呈现出碳同位素反序现象。因此,该地区烃类天然气的成因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的成因,开展了费-托合成实验,合成用的原始物质二氧化碳采自断陷内芳深9井(幔源)。合成的甲烷碳同位素变化范围为-17.91‰~46.36‰,多数产物的甲烷碳同位素轻于-30‰,说明无机成因甲烷碳同位素不一定重于-30‰。在检测出的33组甲烷-乙烷-丙烷产物中,只有一组碳同位素反序,其它碳同位素序列均为正常或局部倒转。由此可见,费-托合成的烃类并不一定出现碳同位素反序现象。 为了验证有机成因天然气混合是否能使碳同位素反序,客观地解释徐家围子断陷碳同位素反序天然气的成因机制,选取松辽盆地深层低成熟泥质烃源岩和煤,进行生气模拟实验。选定端元气,并通过连续变化比例,将泥岩生成的烃气产物和煤生成的烃气产物进行理论上的混合。结果表明,两种正常碳同位素序列的端元气混合,可以使碳同位素反序。这从另一角度说明,用碳同位素反序判断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为无机成因是不合适的。 正确判断现今气藏中的天然气是源岩在哪一成熟阶段生成的,可以为客观地评价深层天然气资源潜力提供重要依据。根据干酪根裂解生气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原理,建立判断气藏中天然气生成期的方法,并据此分地区分析了深层天然气的保存状况。徐中和徐东地区气藏中天然气为源岩在Ro大于1.0%阶段生成的,早期散失的气平均只占总生气量的5%左右。断陷边部天然气保存条件略差,徐西地区早期散失了25%左右。 【关键词】:徐家围子断陷 成因 费-托合成 天然气混合 碳同位素反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21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10-17
  • 1.2.1 天然气成因10-14
  • 1.2.2 气源对比14-16
  • 1.2.3 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16-17
  • 1.2.4 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17
  • 1.3 存在问题17-18
  • 1.3.1 理论上存在的问题17-18
  • 1.3.2 研究区天然气勘探生产上存在的与本研究领域相关的难题18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8-19
  • 1.5 论文创新点19-21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21-25
  •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25-46
  • 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25-35
  • 3.1.1 有机质丰度25-29
  • 3.1.2 有机质类型29-31
  • 3.1.3 有机质成熟度31-35
  • 3.2 烃源岩分布35-46
  • 3.2.1 沉积相分布35-40
  • 3.2.2 烃源岩厚度确定的方法40
  • 3.2.3 暗色泥岩平面分布特征40-44
  • 3.2.4 煤层平面分布特征44-46
  • 第4章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46-60
  • 4.1 化学组成46-50
  • 4.1.1 烃类气46-49
  • 4.1.2 二氧化碳49
  • 4.1.3 稀有气体49-50
  • 4.2 碳同位素特征50-60
  • 4.2.1 总体特征50-51
  • 4.2.2 平面上的差异51-53
  • 4.2.3 甲烷、乙烷、丙烷碳同位素的关系53-56
  • 4.2.4 碳同位素序列56-60
  • 第5章 天然气成因研究60-93
  • 5.1 费托合成实验60-80
  • 5.1.1 样品制备与实验过程60-63
  • 5.1.2 实验结果63-68
  • 5.1.3 实验结果讨论68-80
  • 5.2 混合烃气的碳同位素变化机制研究80-87
  • 5.2.1 生烃模拟实验80-83
  • 5.2.2 天然气碳同位素反序机制研究83-87
  • 5.3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分析87-93
  • 5.3.1 有机成因天然气占主导地位87-88
  • 5.3.2 天然气成类型划分88-89
  • 5.3.3 二氧化碳成因分析89-93
  • 第6章 天然气保存状况分析93-102
  • 6.1 样品及实验93-95
  • 6.2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态演化模型的建立95-97
  • 6.3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保存状况分析97-102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102-104
  • 致谢104-105
  • 参考文献105-110
  • 附录110-11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无机成因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王连生,郭占谦,马志红,王璞珺,袁士江

利用甲烷碳同位素研究混合气的混合体积    高先志

松辽盆地继承性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    云金表,金之钧,殷进垠

乙烷稳定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地质应用    帅燕华;邹艳荣;彭平安;张水昌;熊永强;刘金钟;

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机制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付广;石巍;

汪家屯—升平地区深层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    孟庆武,蔡希源,李悌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无机成因天然气及其成藏模式    杨玉峰,张秋,黄海平,陈发景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马永生;戴金星;李剑;周国源;

长白山天池火山近期气体地球化学的异常变化    高玲;上官志冠;魏海泉;武成智;

大庆兴城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张永忠;何顺利;甯波;王建国;舒萍;

碳黑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中阳;吕文英;迟玉广;彭平安;

贵州水城晚二叠世树皮体成烃的演化特征    孙旭光,王关玉,金奎励

华南晚二叠世“树皮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特征及意义    余海洋,孙旭光,焦宗福

贵州盘县晚二叠世煤的生烃潜力与生烃模式    王真;郭怀成;孙旭光;张蕤;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异常压力分布及其成因    王宏语,康西栋,李军,程日辉,刘文龙

大庆油田齐家-古龙地区扶余油层储层敏感性分析和预测    闫建萍,刘立,张革,林景晔,杨庆杰

无机成因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王连生,郭占谦,马志红,王璞珺,袁士江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三维结构模拟研究    陈圣波

松辽盆地农安地区上白垩统油页岩含油率影响因素    孟庆涛;刘招君;柳蓉;王永莉;

火山岩相的岩屑识别——以松辽盆地南部东岭探区为例    边伟华;陈玉魁;唐华风;杨帝;王璞珺;

长白山火山区温泉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    张茂亮;郭正府;成智慧;张丽红;郭文峰;杨灿尧;付庆州;温心怡;

中国典型高温热田热水的锶同位素研究    赵平;多吉;谢鄂军;金建;

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朱传庆;田云涛;徐明;饶松;袁玉松;赵永庆;胡圣标;

THE EFFECT OF EMEISHAN SUPPER MANTLE PLUME ON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SICHUAN BASIN    

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石油与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化石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

大庆油田西部地区姚一段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    雷裕红;罗晓容;潘坚;赵建军;王鸿军;

试论火山岩油气藏成藏机理    刘嘉麒;孟凡超;崔岩;张玉涛;

松辽盆地南部白兴吐地区油气后生还原对铀成矿的作用    张振强;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样式特征的成因机制分析    蔡周荣;刘维亮;万志峰;梁正中;郭峰;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沙河子组末期反转构造及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    刘维亮;蔡周荣;梁正中;万志峰;

准噶尔盆地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地质学研究    边伟华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属性量化表征及其储渗单元刻画    吴颜雄

汶川Ms 8.0地震后川西地区的气体地球化学    周晓成

中国大陆莫霍面深度与变化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熊小松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肖骏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    叶礼友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大庆西部稠油潜力评价及开发方式优化研究    王明学

大安沿江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模式研究    李婷婷

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萨葡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剩余油研究    范广娟

不同结构水钠锰矿催化氧化对苯二酚腐殖化反应的特点    曹星辉

煤氧化的反应机理函数和热效应的研究    郑艳敏

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    李伟

松辽盆地松科1井北孔磁性地层学    成洪江

松辽盆地“松科1井”南孔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特征研究    李顺

松辽盆地树25-尚2区块构造演化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何志勇

改进的非常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反演四川盆地主要构造界面形态    陆晓芳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演化、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研究    杨艳芳

松辽盆地中部断陷期构造演化与地壳伸展    葛荣峰

四川黄龙转花池温泉稀有气体分析    陈后华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    王璞珺,迟元林,刘万洙,程日辉,单玄龙,任延广

中国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分布特征、分类及其成因探讨    戴金星

中国最古老的气藏——四川威远震旦纪气藏    徐永昌,沈平,李玉成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杨家静,王一刚,王兰生,文应初,刘划一,周国源

两种热模拟体系下有机质生气特征对比    胡国艺,李志生,罗霞,李剑,蒋助生,王春怡

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种类型气源岩气态烃产率的求取    姜正龙,罗霞,李剑,胡国艺,王春怡,李志生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_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马永生;周国源;戴金星;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判别标志    刘文汇,徐永昌

川东石炭系储层有机包裹体、储层沥青与烃类运聚关系    王一刚,刘志坚,文应初

天然气中硫化氢硫同位素组成及沉积地球化学相    沈平,徐永昌,王晋江,王兰生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结构形成与演化的探讨    张尔华;姜传金;张元高;李自安;冯肖宇;吴杰;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地质特征研究新进展    张元高;陈树民;张尔华;姜传金;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现今地温特征及其与天然气生成关系研究    周庆华;冯子辉;门广田;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挤压变形特征    张文婧;任延广;陈均亮;朱德丰;包丽;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边界断裂生长过程的定量分析    张军龙;蒙启安;张长厚;高战武;

徐家围子断陷徐深31井地质条件研究及失利分析    周玥;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断裂变形特征及控藏机理    历玉英;付晓飞;张明学;

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王贵文;惠山;付广;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异常高孔带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孟元林;刘文慧;孟凡晋;梁伯勋;王建伟;潘雪梅;田伟志;王维安;丁桂霞;周振东;肖丽华;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致密砂砾岩优质储层预测    肖丽华;张磊;田伟志;吴晨亮;王建伟;潘雪梅;魏巍;胡安文;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样式特征的成因机制分析    蔡周荣;刘维亮;万志峰;梁正中;郭峰;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    殷进垠;刘和甫;迟海江;

勘探尖兵    本报记者 王治军

2009年原油产量再上4000万吨    记者 裴丽 幸福

大庆油田发现超深天然气井    萧寒 马立臣

大庆油田年产原油4020万吨    任民

大庆实现原油四千万吨持续稳产    记者 朱伟光 通讯员 王平太

大庆油田强化自主创新成果丰    王志田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地质特征与天然气聚集规律    任延广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天然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门广田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来源与成藏研究    霍秋立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和保存条件研究    李景坤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    张学娟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地质结构及演化研究    侯启军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特征研究    贾晨

徐家围子断陷中部深层构造特征研究    迟禹

徐家围子断陷断裂构造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    谢昭涵

徐家围子断陷榆西三维深层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张卫东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西部深层地层格架研究    王丽静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储层研究    沈占锋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成岩作用与异常高孔带成因分析    潘雪梅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    潘昊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    门广田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层水成因研究    王正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