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及其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6:10
热度:

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及其应用【摘要】:成藏机理是天然气成藏研究的基础,但各类型天然气的研究程度不尽相同。现阶段,吸附类天然气的成藏机理以及各类型天然气之间的机理序列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摘要】:成藏机理是天然气成藏研究的基础,但各类型天然气的研究程度不尽相同。现阶段,吸附类天然气的成藏机理以及各类型天然气之间的机理序列关系有待深入研究,因此,对该方面内容的深入探讨,可以进一步完善天然气成藏机理理论认识,并为含多类型天然气盆地的综合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造成游离相天然气运移方式发生改变的因素为地层流体的连续性程度,而造成吸附相天然气赋存相态发生改变的因素为介质对天然气的吸附程度(吸附能力)。综合考虑以上两种因素,进一步完善了天然气成藏(运移)动力连续方程,并根据该方程建立了复杂介质条件下煤层气和页岩气之间的成藏动力平衡方程。 煤层气与页岩气成藏机理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介质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上,具有煤岩吸附能力高于页岩的特点。根缘气与常规储层气成藏机理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介质的流体连通性上,具有常规物性砂岩流体连通性高于致密砂岩的特点。从煤层气到页岩气、根缘气,再到常规储层气,吸附气含量逐渐减少,天然气成藏(运移)动力平衡由吸附动力系统向游离动力系统转换,运移方式则是由扩散式向活塞式,再向置换式转换。 吐哈盆地为中生代前陆盆地,辽河东部凹陷为新生代裂谷凹陷,两个地区为我国东西部碎屑岩盆地的典型代表。成藏条件分析认为,两个地区均具有多类型天然气发育特征。吐哈盆地不同地区形成了多种气藏分布序列类型,但整体上形成了由深到浅、由凹陷中心到凹陷边缘,依次发育煤层气、页岩气、根缘气和常规储层气的气藏分布序列。辽河东部凹陷整体上形成了下部发育煤层气和页岩气,中部发育根缘气,上部发育常规储层气的气藏分布序列格局。同一套源岩所生成的天然气也形成了由下至上、由源岩内到源岩外连续分布煤层气、页岩气、根缘气和常规气的类型分布序列。而在不同层位之间,天然气总资源量和各类型天然气资源量均形成了由下至上依次递减的规模序列。 与吐哈盆地和辽河东部凹陷相似,我国很多碎屑岩盆地都具有多类型天然气同时发育的特点,因此,成藏机理序列的研究对于这些盆地天然气的综合勘探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天然气 成藏机理 机理序列 分布序列 吐哈盆地 辽河东部凹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22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8
  • 1.2.1 天然气研究现状12-15
  • 1.2.2 天然气成藏序列研究现状15-18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18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8-19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8-19
  • 1.3.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19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9-20
  • 1.5 主要创新点20-22
  • 2 天然气储集介质类型22-30
  • 2.1 常规物性砂岩22-24
  • 2.2 致密砂岩24-25
  • 2.3 页岩25-27
  • 2.4 煤岩27-30
  • 3 天然气成藏动力特征30-45
  • 3.1 常规砂岩中的圈闭气30-32
  • 3.2 致密砂岩中的根缘气32-35
  • 3.3 泥页岩中的页岩气35-43
  • 3.4 煤岩中的煤层气43-45
  • 4 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45-53
  • 4.1 天然气成藏动力连续方程45-47
  • 4.2 典型气藏间的机理序列关系47-49
  • 4.3 天然气成藏分布序列49-53
  • 5 天然气成藏序列应用53-115
  • 5.1 吐哈盆地天然气成藏特征53-69
  • 5.1.1 基本地质条件53-59
  • 5.1.1.1 地层发育特征53-54
  • 5.1.1.2 构造演化54
  • 5.1.1.3 气源岩特征54-58
  • 5.1.1.4 储层58-59
  • 5.1.2 不同类型天然气的存在59-65
  • 5.1.2.1 常规储层气59-60
  • 5.1.2.2 根缘气60-63
  • 5.1.2.3 页岩气63-64
  • 5.1.2.4 煤层气64-65
  • 5.1.3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特征65-69
  • 5.1.3.1 常规储层气65
  • 5.1.3.2 根缘气65-67
  • 5.1.3.3 页岩气67
  • 5.1.3.4 煤层气67-69
  • 5.2 辽河东部凹陷天然气成藏特征69-107
  • 5.2.1 东部凹陷基本地质条件69-78
  • 5.2.1.1 地层及沉积特征69-71
  • 5.2.1.2 构造演化71-72
  • 5.2.1.3 烃源岩72-76
  • 5.2.1.4 储层物性76-78
  • 5.2.2 不同类型天然气的存在78-90
  • 5.2.2.1 常规储层气78-81
  • 5.2.2.2 根缘气81-84
  • 5.2.2.3 页岩气84-89
  • 5.2.2.4 煤层气89-90
  • 5.2.3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特征90-107
  • 5.2.3.1 常规储层气90-93
  • 5.2.3.2 根缘气93-98
  • 5.2.3.3 页岩气98-105
  • 5.2.3.4 煤层气105-107
  • 5.3 天然气成藏分布序列模型107-115
  • 5.3.1 吐哈盆地107-108
  • 5.3.2 辽河东部凹陷108-115
  • 6 结论115-118
  • 致谢118-119
  • 参考文献119-127
  • 附录12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综述    刘影,史謌

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高波,马玉贞,陶明信,马根喜

晚期成藏对大气田形成的重大作用    戴金星,卫延召,赵靖舟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程及发展趋势    张文亮,贺艳梅,孙豫红

D指数在泥岩裂缝储层解释中的应用    李守田,汪玉泉,袁伯琰

中国油气资源企盼二次创业    刘光鼎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富集地质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    王新民,赵应成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郝芳,邹华耀,姜建群

深盆气成藏机理    金之钧,张金川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    郝芳,邹华耀,王敏芳,杨旭升

基于范德华力的碳纳米管系统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吕卫帮

中国油气二次运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多丽,关平

密切值法下的哈尔滨市工业节能减排效果评价    汪中华;梁慧婷;

我国开发页岩天然气大有前途    王跃利;

桦甸盆地古近系桦甸组油页岩矿床沉积特征    王永莉,刘招君,荆惠林,张海龙,张建

泥质岩盖层对水溶相天然气封闭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付广;康德江;段海凤;

布达特群热流体活动及其对火山碎屑岩的改造作用——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    李春柏;张新涛;刘立;任延广;孟鹏;

沁水盆地煤岩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特征    杨光;刘俊来;马瑞;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成因机理与模式    杜春国;邹华耀;邵振军;张俊;

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    刘招君;董清水;叶松青;朱建伟;郭巍;李殿超;柳蓉;张海龙;杜江峰;

国内外油页岩资源现状及综合开发潜力分析    柳蓉;刘招君;

页岩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特征    李建秋;段永刚;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输导层量化表征及有效性评价    赵健;罗晓容;张宝收;赵风云;雷裕红;

南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胡卫剑;江为为;郝天珧;徐亚;赵百民;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三段泥页岩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朱日房;张林晔;李政;李钜源;王秀红;张蕾;

温度对平衡水分煤样吸附常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程根银;陈绍杰;

中国天然气勘探的2个新领域:根缘气和页岩气    张金川;聂海宽;薛会;卞昌蓉;王艳芳;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序列    唐玄;张金川;

渤海残留盆地分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徐亚;郝天珧;戴明刚;赵百民;李军;涂广红;赵玉合;

渤海湾地区前第三系构造样式分布特征研究    周建生;杨长春;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环渤海残留盆地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郝天珧;吴健生;徐亚;王家林;宋海斌;黄松;王真理;

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    杨宏民

东海陆坡海底滑坡识别及致滑因素影响研究    胡光海

辽河油田水陆过渡带高精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    周陆扬

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    肖知国

白音查干凹陷隐蔽油藏预测技术研究    梁国胜

枣园复杂断块低流度油藏特征及稳产措施研究    夏国朝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    闫建萍

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杨侃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魏永刚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体系及资源潜力    徐忠美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新安井田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王晓彬

冻土带可燃冰成因机理研究    李彬彬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构造特征与圈闭评价研究    高仁安

留楚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研究与应用    田小川

姬塬地区长1油藏控制因素研究    刘哲

基于间歇性双边无功率扰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研究    张俊

苏码头蓬Ⅲ气藏难动用区块开发    付蓉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沉积物及岩心热释光特征初探    杨旭

吐哈盆地鄯勒地区西山窑组成岩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    崔立伟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综述    刘影,史謌

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生储盖组合的层序分析    郑荣才,吴朝容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    雷怀彦,王先彬,房玄,郑艳红

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地质意义——以沁水盆地为例    张建博,陶明信

莺歌海盆地海相生物气特征及生化成气模式    黄保家,肖贤明

辽河盆地埋藏史及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的数值模拟    秦承志,王先彬,林锡祥,妥进才,周世新

吐哈盆地水溶气组分与同位素特征形成机理及意义探讨    张晓宝,徐永昌,刘文汇,沈平,吉利明,马立元

川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槽台”沉积体系及演化    魏国齐,陈更生,杨威,杨雨,胡明毅,张林,吴世祥,金惠,沈珏红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演化特征及对形成水合物的影响    陈多福,冯东,陈光谦,陈先沛,Lawrence M Cathles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判别标志    刘文汇,徐永昌

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    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张杰

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召开    陈玉强;孟萦;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与思路    张一伟,金之钧,曾溅辉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    郝芳,邹华耀,王敏芳,杨旭升

国内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现状    白净;路晓飞;程晓辉;杨富颖;李媖;

南八仙油气田成藏机理再认识    颉永琛;关平;杨国军;保吉成;

西部斜坡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分析    薛慧智;

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成藏机理    何登发,陈红英,柳少波,朱如凯,邓兴梁

砂岩透镜体成藏机理    陈冬霞,庞雄奇,邱楠生,姜振学,张俊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成藏机理分析    刘玉魁,胡剑风,闵磊,郑多明,冯游文

天然气成藏机理类型与机理序列    张金川;

深盆气成藏机理研究    金之钧;张金川;张金功;

大型气田天然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    

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机理与类型划分    姜振学;庞雄奇;李峰;王鹏威;李卓;李艺;许野;

附录Ⅳ 专著和教材简介(1999~200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研究    林景晔;门广田;张革;

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普光大气田的发现    马永生;郭旭升;朱铉;郭彤楼;蔡勋育;

沁水无烟煤煤层气成藏机理    杨陆武;

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召开    记者 陈玉强 实习记者 孟萦

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油大学举行    记者 赵凤华

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预测获奖    记者 张立岩通讯员 李湘萍

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预测入选    李湘萍

发展中国找油理论 实现油气创业辉煌    夏少清

中国石油大学科研实现新跨越    孙兴文

我发现最大海相整装气田 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胡木成

惠民凹陷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杨子成

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及其应用    边瑞康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古压力演化及天然气成藏机理    罗荣涛

惠州凹陷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吴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