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标志与评价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7:15:16
热度: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标志与评价【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问题是迄今尚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气田天然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问题是迄今尚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志,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了气藏的气源。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具有高—过成熟干气的组分和同位素特征。天然气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以石炭—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又有以下古生界来源为主的油型气。该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关键词】奥陶系风化壳 天然气藏 气源 中部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ZCX-110)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9-110-01-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2031282)
【分类号】:P593
【正文快照】: 0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气田之一。它位于靖边-横山一带的中央古隆起北端东侧,其主力产气层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第一层、第二层(O1m51、O1m25,合称上部气层组)和第四层(O1m45,称下部气层组),其次为石炭—二叠系(C—P)产气层犤1~2犦。自发现鄂尔多斯盆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氧化作用对气态烃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于林平,潘长春,刘金钟,傅家谟

天然气气源对比研究方法进展    申宝剑;黄智龙;刘洪文;李向博;林治家;许成;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的运移特征    李贤庆,胡国艺,侯读杰,李剑,熊波,唐友军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分析    熊波;李贤庆;胡国艺;董鹏;仰云峰;宋志宏;

利用包裹体中气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源岩生气模拟实验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天然气来源    米敬奎;王晓梅;朱光有;何坤;

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张海祖

储层中矿物与油气组分相互作用研究    于林平

鄂尔多斯盆地与能源矿产有关的一些地球化学研究    潘爱芳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成岩作用的成矿约束    樊爱萍

川东北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分析    王积宝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气源对比新探索    蒋助生,胡国艺,李志生,罗霞,张英,李剑,谢增业

利用甲烷碳同位素研究混合气的混合体积    高先志

长庆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奥陶系气藏成因    夏新宇,赵林,李剑锋,张文正

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混合气的实质    陈安定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陈安定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关德师,张文正,裴戈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及作用    黄海平,许晓宏

陕甘宁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发现    杨俊杰;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气源及勘探方向    张士亚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

气藏盖储层压力配置类型及与储量丰度的关系    付广;庚琪;王有功;杨永亮;

气藏天然气聚集速率计算方法的改进——以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为例    付广;庚琪;

徐家围子断陷不同储量丰度气藏形成条件的定量研究    付广;庞磊;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系统成藏史研究    杨峰平,王玉华,杨步增

梁村潜山带二氧化碳气成因及成藏机理    柳忠泉,逄建东,徐佑德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类    郭春清;沈忠民;杨光;陈义才;罗小平;

鄂西渝东地区典型构造流体封存箱划分及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    徐国盛;曹竣锋;朱建敏;袁海锋;刘树根;王国芝;

天然气运移的气体组分的地球化学示踪    张同伟,王先彬,陈践发,王雅丽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有机相类型及生烃潜力    夏新宇,洪峰,赵林,张文正

天然气碳同位素部分反序与乙烷碳同位素特征的模拟研究    郑建京,吉利明,孟仟祥

高温助燃空气双燃料喷枪在玻璃纤维池窑的应用    闫金山;

南海西部深部动力学特征与天然气聚集区带    万玲;姚伯初;李学杰;

海相烃源岩的形成环境与岩性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王传刚;许化政;伍天洪;王毅;杨伟利;孙宜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成就与前景    孙冬胜;李铁军;张艳芳;

南海西部海域天然气聚集区带地质特征及深部动力学探讨    万玲;姚伯初;吴能友;张莉;罗文造;

胜利油田奥陶系顶部风化壳:一个潜在的天然气藏,有机包裹体新证据    李荣西;胡瑞忠;方维萱;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包裹体与陕北天然气田的破坏    李荣西;邸领军;席胜利;

CO_2煤层处置效应与监测研究进展    陈润;秦勇;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与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    金惠

有机烃气新方法寻找有色、贵金属矿床的研究    陈远荣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含油气性研究    顾乔元

地球内部成烃新机制探索    肖万生

莺琼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动力学研究    黄保家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油气藏形成演化研究    杨家静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气运聚规律研究    李丕龙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胡国艺

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    李华启

川西上三叠统前陆盆地成藏特征分析    吴世祥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其与煤成气成藏关系的研究    汪正江

煤成烃热模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刘全有

冀中坳陷晚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油气赋存    梁苏娟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斜坡区构造演化与天然气聚集    帅燕华

准噶尔盆地腹部陆梁油田油气水地球化学研究    伍新和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    门广田

东营凹陷西部CO_2气藏地质特征及其与气源空间关系分析    银燕

环渤中地区天然气性质及典型天然气藏成藏模式    曾治平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天然气藏研究    温暖

鄂尔多斯盆地燕山运动及其与油气关系    高山林,韩庆军,杨华,蔺方晓,蔺宏斌

大港探区中区下第三系砂岩碳酸盐岩胶结物与填隙物的成因机理    邹海峰,高福红,徐学纯,刘立

陕西渭北聚煤区原煤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卢新卫,雒昆利,王丽珍,王五一

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顾雪祥,王乾,付绍洪,唐菊兴

粘土矿物绿泥石对碎屑储集岩孔隙的保护    朱平,黄思静,李德敏,刘援朝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    黄思静,谢连文,张萌,武文慧,沈立成,刘洁

有机沉积区中由微生物导致的物质与能量转化    王大珍

中国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分布特征、分类及其成因探讨    戴金星

我国盐湖沉积物中的硫酸盐还原细菌及其地球化学作用(英文)    马秀贞,印明善,王大珍

沥青反射率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意义    肖贤明,刘德汉,傅家谟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胡国艺

川东北高含硫天然气形成机理    马喜斌;张建勇;张燕;陈东;谢建瓴;李小蓉;

四川盆地H_2S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戴金星;

热液条件下CO_2和H_2反应合成丁烷和戊烷    季福武;周怀阳;杨群慧;

煤成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及成藏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冯乔;耿安松;廖泽文;张小莉;

原油裂解成气反应机理、介质影响因素与判识评价    郭利果;田辉;靳永斌;甘华军;肖贤明;

硫化氢形成与C_(2+)气态烷烃形成的同步性研究——几个模拟实验的启示    张建勇;刘文汇;腾格尔;王晓锋;卿颖;马凤良;

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分析及气源对比    黄文彪;卢双舫;薛海涛;王立武;邵明礼;

硫酸盐热还原作用模拟实验装置的材料选择    张建勇;刘文汇;腾格尔;范明;郑伦举;王小芳;刘金钟;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J井区储层小幅度构造研究    黄进腊;孙卫;任大忠;师调调;冯强汉;张保国;刘海锋;

靖边气田东侧马五_(1-2)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何刚;卢涛;雷卞军;兰义飞;

恩洪向斜煤层重烃浓度异常及其成因探讨    兰凤娟;秦勇;林玉成;王爱宽;申建;

储层中矿物与油气组分相互作用研究    于林平

盐湖沉积剖面有机质分子、碳氢分子同位素与高硫干酪根的生烃特征研究    秦艳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    杨磊

松辽盆地南部中西部断陷带深层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黄文彪

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    吴艳艳

川东北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分析    王积宝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盒8段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气源对比    李小娟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深层烃源岩评价    逯瑞敬

鲁西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    蔡娜

陕甘宁盆地奥陶系源岩及碳酸盐岩生烃的有关问题讨论    陈安定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天然气来源及混源比计算    夏新宇,赵林,戴金星,张文正,李剑峰

各类烷烃气的鉴别    戴金星

沉积岩成烃热模拟实验产物的同位素特征及应用    陈安定,张文正,徐永昌

鄂尔多斯盆地中、古生界原油轻烃单体系列碳同位素研究    张文正,裴戈,关德师

鄂尔多斯中东部奥陶系古风化壳及高产因素的探讨    曾少华;

液态正构烷烃系列、姥鲛烷、植烷碳同位素初步研究    张文正;裴戈;关德师;

天然气混源作用对同位素判源的影响    夏新宇,李春园,赵林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煤系的热演化及油气远景评价    张士亚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陈安定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断层发现及其意义    代金友;何顺利;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水化学条件与天然气聚集    徐国盛,宋焕荣,周文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启示    陈安定;王文军;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混源气成藏分析    程付启;金强;刘文汇;陈孟晋;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邹大文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侵蚀沟谷及顶面形态识别    邹新宁;孙卫;张盟勃;万玉君;

确定储集层物性参数下限的一种新方法及其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为例    万玲,孙岩,魏国齐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中生物标记物的特征及气源探讨    徐雁前,徐正球,王少飞

天池构造在奥陶系灰岩中获高产工业气流    王则民;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古地貌研究    代金友,何顺利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聚集与铀矿偶合关系初探    蒲仁海;李保侠;范春花;朱李;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天然气成因与来源探讨    武金云;陈能贵;张润合;陆俊明;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文冬光;邱心飞;王德潜;侯光才;王志民;J.V.TURNER;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岩石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谢渊;王剑;谢正温;李令喜;邓国仕;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形成的古气候条件    杨郧城;侯光才;文东光;王冬;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县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控煤作用分析    王辉;康高峰;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类型初探    蒙晓灵;赵靖舟;武富礼;王建民;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惠安堡地区铀成矿特点初探    李保侠;贾恒;于宏伟;

阴山山系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重力场与深部构造    王谦身;滕吉文;安玉林;张永谦;

鄂尔多斯盆地大地热流的变化与生态环境格局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吴志峰;

能源“聚宝盆”将派“大用场”     艾芳

鄂尔多斯盆地将建成环形集输管网    记者 杨文礼 通讯员 陈静

闻油而动 攻坚鄂尔多斯    本报记者 马永 黄普根 通讯员 王玉梅

“聚水盆”发现前后    本报记者 窦涛

鄂尔多斯盆地非纵勘探生产进入规模化生产    通讯员 杨学庆王玉梅

鄂尔多斯盆地(铜川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    陈红娟

水润鄂尔多斯    本报记者 田雪莲 于德福 本报特约记者 夏鹏 郝晓红

鄂尔多斯有望成为能源接续基地    呼跃军

青海钻井队远征鄂尔多斯盆地和毛乌素沙漠    记者 凌须斌 通讯员 元大林

内蒙古扬眉吐“气”    本报见习记者 汪俞佳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胡国艺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邱欣卫

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    李洁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郭庆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    王建强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    党犇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场及石油地质意义    冯兵

鄂尔多斯盆地0.3毫达西类储层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宋广寿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    邓秀芹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运聚特征    米敬奎

鄂尔多斯盆地红粘土分布特征与新构造运动研究    李建星

鄂尔多斯盆地楼坊坪区块延10基础地质研究    邓媛

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王华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黄培培

产业集群视角下鄂尔多斯盆地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冯哿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的表征与预测    周进高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沉积相研究    范萌萌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天然气储集条件研究    梁英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建模研究    王磊

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综合研究    陈魏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