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二维地震资料在巴彦浩特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5:07:39
热度:

二维地震资料在巴彦浩特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摘要】:巴彦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盟公署所在地,是阿拉善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能耗增

【摘要】:巴彦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盟公署所在地,是阿拉善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能耗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来愈凸显出来。地热资源是集热能、矿产和水资源于一体的多用途的地球深部自然资源,被誉为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地热资源可节约大量的燃煤、天然气、水资源等不可再生能源,同时,会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往相关工作表明,巴彦浩特地区具有地热形成的基本条件,但一直缺乏针对性的勘查工作。为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做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巴彦浩特地区的地热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勘探评价。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旨在对最新完成的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及综合解释,进一步确定本区内的导水、导热断裂构造,初步圈定地热异常范围,进而确定地热勘探井位置。具体,对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各种处理,以获得高信噪比的解释剖面;以本区三口钻孔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参照巴彦浩特盆地巴参2井的钻井成果,获取一组可全区较好追踪的反射波—Tc波,推断解释奥陶系顶界面埋藏深度及其特征;以奥陶系顶界面特征为基础,确定本区断裂构造体系;根据断点在时间剖面上的显示特征,确定各条断层的性质;根据CSAMT探测剖面的解释成果以及二维地震剖面的解释成果,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综合探讨本区地层及断裂分布特征;对上述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本区地热远景区域,进而确定地热勘探井位置。 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西边叠加剖面反射品质较好,目的层反射波能量较强,具一定的连续性,结合周边已知钻孔资料进行的层位标定基本可靠,由此编制的奥陶系顶部的构造平面图基本上是可靠的。奥陶系顶部的构造图反映了奥陶系的分布范围、埋深及形态变化:奥陶系顶部构造形态为一西倾的单斜构造,埋深300~1900m;在F1断层以西,埋深较深,构造线在1400~1900m之间;F1断层以东,埋深相对较浅,构造线在300~1100m。通过对CSAMT探测线K2、K3、K4分别和地震剖面D1、D4、D2三条测线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所解释的地层及断层性质基本吻合。综合各种信息,提出了二个建议钻孔,并推测了设计井1的热水孔位理想柱状图。设计井1位于勘探区内部F1断层西部,该位置具备盖层,热储层及导热断层等形成地热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巴彦浩特 地热资源 二维地震 奥陶系顶界面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综合解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314;P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内容及技术路线10-13
  • 1.2.1 地热资源研究现状10-12
  • 1.2.2 反射波法在地热勘查中的研究现状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3-15
  • 2 地质背景15-25
  • 2.1 测区地层特征16-17
  • 2.2 测区构造特征17-20
  • 2.2.1 大地构造特征17-19
  • 2.2.2 主要构造格局19-20
  • 2.3 水文地质条件20-22
  • 2.4 地热地质条件22-25
  • 3 资料基础25-28
  • 4 资料处理及解释技术28-44
  • 4.1 数据处理28-35
  • 4.1.1 数据处理流程28-29
  • 4.1.2 主要技术29-35
  • 4.2 资料解释35-44
  • 4.2.1 资料解释流程35-36
  • 4.2.2 层位对比36-40
  • 4.2.3 构造解释40-44
  • 5 综合解释成果44-54
  • 5.1 奥陶系顶界面特征44-45
  • 5.2 断裂构造体系45-46
  • 5.3 地震和 CSAMT 探测成果的对比分析46-51
  • 5.4 地热远景推断51-54
  • 6 结论与认识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5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卫平生,李天顺,李安春,王建功

巴彦浩特盆地东缘中奥陶统混合型深水重力流沉积层序及其旋回    朱如凯,孟祥化,葛铭

巴彦浩特盆地演化特征与含油气性评价    高白水;王刚;

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进展    周厚芳,刘闯,石昆法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

塔里木盆地热演化分析中热史波动模型的初探    邱楠生,金之钧,李京昌

中国地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陈墨香,汪集旸

凤凰山地区蒲江-新津-德阳隐伏断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与断裂活动性研究    何强,李录明,赖敏,黎大虎,黄伟

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方法用于城市活断层探测    刘保金;姬继法;徐朝繁;袁洪克;廖旭;白云;万波;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何强,黎大虎,赖敏,何玉林

不稳定地温场的有限差分模拟    赵志根

1765年沈阳5 1/2级地震发震构造判定    万波;赵晓辉;侯建军;

1765年沈阳5 1/2级地震发震构造判定    万波;赵晓辉;侯建军;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东胜地区地温场对比    于强;任战利;

调查流动地下水脉的浅层地温测量法正演模拟研究    陈晓冬;金旭;于学武;

苏北盆地老子山地热田成因模式    杨峰田;庞忠和;王彩会;段忠丰;罗璐;李义曼;

矿山岩体压裂控制及裂隙渗流与应力关系分析    张永亮;蔡嗣经;

水载荷及其对盆地沉降的影响    刘学锋,钟广法,孟令奎,喻国荣,黄长青

内蒙古桌子山中奥陶统的“特殊”浊积岩系    晋慧娟,孙明良,李育慈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卫平生,李天顺,李安春,王建功

晚白垩世以来川东北地区的剥蚀历史——多类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综合剖面的制约    田云涛;朱传庆;徐明;饶松;Barry P.Kohn;胡圣标;

四川盆地钻孔温度测量及现今地热特征    徐明;朱传庆;田云涛;饶松;胡圣标;

敏感性分析在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    饶松;唐晓音;朱传庆;胡圣标;汪集旸;

阿坝—简阳地学剖面深部温度及热结构    徐明;朱传庆;饶松;胡圣标;

中国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稳态三维热结构    安美建;石耀霖;

华北地区Lg尾波衰减研究——Lg尾波Q_0地震成像    刘建华;刘福田;阎晓蔚;胥颐;郝天珧;

Investigation of Curie Point Depth in Sulu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Eastern China    乔庆庆;刘庆生;邱宁;付媛媛;赵素涛;吴耀;杨涛;金振民;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of the Yanshan Belt and adjacent regions at the northeastern boundary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rom Rayleigh Wave Dispersion Analysis    

江汉盆地钻井地温测量和大地热流分布    徐明;赵平;朱传庆;单竞男;胡圣标;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吴丰收;李静;吴德胜;李苍松;

潮水盆地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    杨敏芳

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张保建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福建马坑铁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    张承帅

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体波速度层析成像    裴顺平

堤基渗透变形理论与渗漏探测方法研究    刘建刚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构造特征及演化    赵红格

三场耦合作用相关试验及耦合强度量化研究    贺玉龙

首都圈地区Pn和PmP波层析成像研究    李娟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陶玮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    许庭武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构造—热演化史研究    黄志刚

沧县隆起雾迷山组热储层数值模拟及回灌分析    段忠丰

地下水源热泵温室利用系统回灌模拟试验研究    程希

磁法勘探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    张华

辽河盆地地热资源定量评价    伍小雄

环渤海地区浅层多道地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郝伟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热水形成机理及地温场特征分析    王迪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盆地模拟关键参数研究    刘阳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李颖嘉

地热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分析    李晓华;马驰;

高分辨率地震野外参数的选取    蒋连斌,何樵登,王建民,廉国芬,高振山

多期构造演化盆地的复杂地温场对油气生成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邱楠生,金之钧,王飞宇

张北6.2级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    吕琪琦,丁鉴海,崔承禹,张晋开,柳钦火

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分类及构造样式分析    刘和甫

塔里木盆地的大地热流    王钧,汪缉安,沈继英,邱楠生

我国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述评    宋先海;顾汉明;肖柏勋;

热红外遥感鄂尔多斯高原隐伏地质构造    葛碧如,滕吉文,郑新江,陆文杰,耿树民

对二维磁异常利用广义逆矩阵的选择法    刘天佑,管志宁

酒泉盆地群热演化史恢复及其对比研究    任战利,刘池阳,张小会,吴汉宁,陈刚,李进步,马团校

聊城市地热资源的形成及开发利用    郭晓丽;李庆朝;

济宁市城区地热资源分布与开发前景初析    陈洪年;李占琪;董华军;戴振芬;

聊城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郭晓丽;李庆朝;

山东省聊城市城区地下热水地质特征    李庆朝;孙淑杰;郭晓丽;

安徽省地热资源特征及远景区划    潘国林;

聊城市城区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张保建;

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地热田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陈金国;周衍龙;桂承新;

河南省地热资源研究    王继华;赵云章;郭功哲;

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浅析    王继华;

浙江省嘉兴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分析与验证    胡宁;高海发;张良红;韩芳;

安徽省地热资源特征及远景区划    潘国林;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热资源特征初步研究    庞忠和;杨峰田;袁利娟;李义曼;陆成新;常志勇;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战略研究    王贵玲;

简介地热资源供热    王宏伟;

我国地热资源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许军强;白朝军;王跃峰;

利用油气田伴生中低温地热资源发电的可行性研究    李克文;

地热资源在农工新村小区的利用    陈欣;伊才颖;

地热双工质发电系统的研究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

福建省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回顾    庄庆祥;曾志标;

论河南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郭友琴;

东非各国将大力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王淡宜

北京 利用地热资源种植温室花卉    刘浦泉 郭金玉

山东发现丰富地热资源    记者何勇

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巨大    本报记者 周丽燕

我国应加快发展地热资源    毛海峰

贵州全面规划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    记者 何毓敏 通讯员 龚章河

地热资源实行保护性限额开采    记者 吴绍冰 张建平

积极开发地热资源 支持发展低碳经济    

市校合作开发地热资源    记者 赵恒

采热用热将有“热规矩”    记者 刘常俭

松潘甘孜地区地热资源的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武斌

松辽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地热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杜蒙地区为例    施龙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含油气性研究    顾乔元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郭丽华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奥陶系岩溶型储层形成与保持研究    张涛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胡国艺

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吕金波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塔河油田奥陶系地下流体特征与油气藏形成研究    程军蕊

二维地震资料在巴彦浩特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王立国

内蒙古自治区后河套盆地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初评价    杜海宾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法律对策研究    韩晓旭

油田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刘联波

新疆阿拉珊温泉勘探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    王亮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    许庭武

前郭县地热资源潜力研究    赵盼

二维地震数据的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杨延

黑龙江省桃山地区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黄建学

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    黄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