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7:52
热度: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研究【摘要】:本论文按照盆地分析整体、动态、综合的原则,综合应用地质、数学、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新方法,对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及油气成藏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

【摘要】:本论文按照盆地分析整体、动态、综合的原则,综合应用地质、数学、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新方法,对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及油气成藏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通过对大量的测温资料回归分析,认为海拉尔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变化不大,平均为3.0℃/100m,现今大地热流平均为59mWm~(-2),海拉尔盆地为一个中温型盆地。海拉尔盆地的地温梯度的分布受大的走滑断裂和凹陷拉张程度的控制,盆地南部凹陷拉张量较大,地温梯度也较高。 海拉尔盆地相同层位热演化程度总体上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在各个凹陷中心部位相同层位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于凹陷边缘部位。海拉尔盆地北部绝大部分地区大磨拐河组烃源岩未成熟,南部大磨拐河组烃源岩普遍进入低成熟生油阶段。在海拉尔盆地北部凹陷南屯组烃源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南部凹陷南屯组热演化程度较高,普遍处于成熟生油阶段,局部已处于高成熟生油阶段。南屯组是海拉尔盆地的主力生油层位,是海拉尔盆地主要找油区。 应用多种古地温方法恢复了海拉尔盆地古地温及古地温梯度,盆地平均古地温梯度在3.46~4.20℃/100m之间,明显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平均古大地热流高于现今大地热流值,古今地温对比表明部分凹陷古地温高于今地温,烃源岩最大古地温是在伊敏组末达到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受古地温场控制。 在镜质体反射率Ro演化史和干酪根成烃演化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烃源岩成烃过程,在部分凹陷新生代以来烃源岩有二次生烃过程。 应用饱和压力法、储层伊利石测年法及流体包裹体测温法等方法并结合热史模拟、埋藏史,分析了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在伊敏组沉积晚期;第二阶段在青元岗组沉积以来。伊敏组沉积晚期是海拉尔盆地最重要的成藏时期。青元岗组沉积以来发生过近东西向的挤压反转,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重新调整及二次生成的油气二次注入成藏。现今的油气藏是青元岗组沉积以来油气藏重新调整的结果,这一阶段油气成藏对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很重要。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 热演化史 古地温 成藏期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前言8-11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11-19
  • 第一节 区域地质特征11-14
  • 一、 区域构造背景11-12
  • 二、 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12-13
  • 三、 构造单元划分13-14
  • 四、 各构造单元构造特征14
  • 第二节 盆地地层14-17
  • 第三节 岩浆活动特征17-19
  • 第二章 盆地现今地温场分布及其特征19-26
  • 第一节 现今地温梯度及其地温分布19-22
  • 一、 地温梯度的平面分布特征19-20
  • 二、 不同凹陷地温梯度对比分析20-22
  • 第二节 现今大地热流值及其分布22-23
  • 第三节 研究区壳幔热结构23-25
  • 第四节 现今地温场控制因素分析25-26
  • 第三章 不同时代地层热演化程度对比分析26-50
  • 第一节 不同时代地层热演化程度分布特征26-35
  • 一、 伊敏组地层热演化程度与现今地层温度分布特征26
  • 二、 大磨拐河组地层热演化程度与现今地层温度分布特征26-33
  • 三、 南屯组地层热演化程度与现今地层温度分布特征33-35
  • 第二节 不同时代地层热演化程度剖面对比及变化规律35-50
  • 第四章 盆地热演化史恢复50-78
  • 第一节 古地温梯度恢复50-72
  • 一、 镜质体反射率与古地温场特征50-55
  • 二、 包裹体测温提供的古地温信息55-58
  • 三、 磷灰石裂变径迹提供的古地温信息58-64
  • 四、 古地温梯度的确定64-72
  • 第二节 盆地热史模拟72-78
  • 第五章 烃源岩成烃及油气藏形成期次78-93
  • 第一节 烃源岩成烃过程分析78-84
  • 第二节 油气成藏期次的确定84-93
  • 一、 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法原理及其结果分析84-87
  • 二、 饱和压力法确定油气藏形成时期87
  • 三、 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判定油气藏形成时期87-91
  • 四、 油气藏形成时期综合研究91-93
  • 主要结论与认识93-96
  • 致谢96-97
  • 参考文献97-10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高温高压三相介质煤吸附瓦斯机理与吸附模型    刘高峰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古生界热演化史与天然气成藏    于强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热史恢复及其与油气生成关系研究    高松

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双阳组油气成藏机制    马琳

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应用    孙樯,谢鸿森,郭捷,苏根利,丁东业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演化研究    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龙学明,王大赉,张尔华,李安峰

酒东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    任战利,刘池阳,张小会,吴汉宁

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    任战利,赵重远,张军,于忠平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康永尚,庞雄奇

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与含油气性探讨    张吉光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史    任战利

裂变径迹定年方法的进展及应用    丁林

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的研究进展    何丽娟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郝芳,邹华耀,姜建群

郯庐断裂带新生代的上地幔剪切作用与火山活动    朱光,牛漫兰,宋传中,王道轩,刘国生

合肥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李武,程志纯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沉降对相邻板块运动的响应    邓荣敬;徐备;漆家福;郝立华;张友;

中国油气二次运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多丽,关平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新生代火山岩K-Ar地质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杨默函;侯贵廷;史謌;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沉降对相邻板块运动的响应    邓荣敬;徐备;漆家福;郝立华;张友;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吴福元,孙德有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异常压力分布及其成因    王宏语,康西栋,李军,程日辉,刘文龙

大庆油田齐家-古龙地区扶余油层储层敏感性分析和预测    闫建萍,刘立,张革,林景晔,杨庆杰

辽西中生代晚期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来自玄武岩和地幔捕虏体的证据    王冬艳,许文良,冯宏,林景仟,郑常青

敏感性分析在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    饶松;唐晓音;朱传庆;胡圣标;汪集旸;

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指示意义    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杨蔚;赵新苗;苏本勋;肖燕;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输导层量化表征及有效性评价    赵健;罗晓容;张宝收;赵风云;雷裕红;

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冯志亮;姚亚明;崔树军;周继军;陈建军;

阿克库勒凸起于奇地区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旷理雄;郭建华;黄太柱;肖秋苟;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

济阳坳陷沾化东区块现今地温场及热历史    程本合;徐亮;项希勇;穆星;

南黄海南部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热-构造演化    杨树春;胡圣标;蔡东升;冯晓杰;高乐;卢景美;

Geothermal field and thermotectonic evolution in Southern South Yellow Sea Basin    

中国东部及西秦岭地区新生代岩石圈地幔中的相转变带及其温压条件    苏本勋;张宏福;王巧云;孙赫;肖燕;英基丰;

白音查干凹陷隐蔽油藏预测技术研究    梁国胜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    李军

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    王权

东濮古近纪伸展断陷构造样式    程秀申

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    张松航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体系及资源潜力    徐忠美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    慕小水

子北油田理79井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曹金舟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    邓秀芹

老君庙油田古近纪L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朱宗良

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    李伟

临南洼陷沙河街组油气充注对储层成岩演化及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    段云歌

南华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研究    尹玉静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    吕明

松辽盆地松科1井北孔磁性地层学    成洪江

松辽盆地“松科1井”南孔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特征研究    李顺

吐哈盆地鄯勒油田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陈晓智

松辽盆地树25-尚2区块构造演化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何志勇

哈密煤惰质组结构与CH_4,CO_2,H_2O气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子模拟    赵凯荣

子长油田延长组油气藏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梁宇

用气体吸附法研究煤的分形维数    王荣杰,陈义胜,李保卫,徐龙君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油气聚集规律——以松辽盆地为例    郭巍,刘招君,董清水,方石

伊通盆地二号断层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及油气的关系    江涛;邱玉超;王立武;宋立忠;苗洪波;丁冶;

松辽盆地南部埋藏史    郭巍;于文祥;刘招君;马琳;

松辽盆地南部高台子油层成藏动力学    郭巍;刘招君;刘群;马琳;丁鸿儒;孙守亮;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坳陷期层序地层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郭巍,刘招君,崔宝琛,郭少斌,李想,董清水

鄂尔多斯北部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    薛会;张金川;徐波;王毅;毛小平;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东、西部岩性-地层气藏的差异性    陈安清;陈洪德;林良彪;徐胜林;朱志军;李洁;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石盒子组储集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延X井为例    姜亭;李玉宏;张慧元;魏建设;史冀忠;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蒋凌志,顾家裕,郭彬程

南华北盆地开封坳陷地温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任战利;赵重远;

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在复杂热史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小斌;王良书;郭随平;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与热传递的非稳定有限元模拟相结合恢复盆地古热史    孙雄;洪汉净;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王国茹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及储层研究    谭晨曦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与储层特征    王建民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构造特征及演化    赵红格

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及非构造圈闭预测    李本才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构造沉积演化与成藏动力学研究    郭巍

中国北方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及其对比研究    任战利

靖边气田沉积特征及其成藏规律    王勇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古潜台东侧马五_(1+2)储层综合研究    管英柱

伊通地堑古近系层序地层学分析及重点区岩性地层圈闭分布规律    徐翔军

应用构造沉积综合法恢复剥蚀厚度    史新磊

楚雄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分析与烃源岩热演化史恢复    付彩利

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双阳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研究    苏飞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西南部始新统储层特征研究    朱建峰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天然气成藏效应    孙建博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热演化史及其与多种能源关系研究    于强

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构造—热演化史与生烃史的关系研究    史政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拉张史分析    刘树根,赵锡奎,罗志立,龙学明

新疆某地区古地温地质模式与生油期推断    周中毅,刘德汉,盛国英

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    任战利,赵重远,张军,于忠平

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    华保钦

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潘长春,周中毅,解启来

镜质体成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标定及其在热史恢复中的应用    卢双舫,王子文,付晓泰,王振平

孢粉生烃热模拟试验研究—Ⅱ:蕨类孢子烷烃组分生物标志物分布    张惠之,盛国英,王开发,李宜垠

中国低熟油的几种成因机制    王铁冠,钟宁宁,候读杰,包建平,黄光辉,李贤庆

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地温场对比研究    任战利,赵重远

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优化模型及算法    冯恩民,吴铁生,朴明植,常云岫

中国北方沉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    任战利;张世焕;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    崔军平;任战利;肖晖;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    崔军平;任战利;陈玉林;

海拉尔盆地地热演化史及油气生成特征    刘银河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研究    陈守田,刘招君,于洪金

海拉尔盆地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叶得泉,张莹

海拉尔盆地岩相古地理与铀矿沉积相    漆富成;

松辽盆地油气田分布规律的认识演进和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献给松辽盆地石油勘探50周年    薛维志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地区及霍多莫尔地区储层敏感性特征研究    薛文涛,潘会芳,姜洪启

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与含油气性探讨    张吉光

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    万传彪,乔秀云,王仁厚,何承全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阶段研究    薛云飞;

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在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油田中的应用    陈友福;

海拉尔盆地伊敏组孢粉组合    万传彪;乔秀云;

海拉尔盆地坡折带勘探前景    陈守田;于洪金;

海拉尔盆地油气储层特征与成藏方式    彭威;

海拉尔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    刘志宏;任延广;李春柏;柳行军;黄超义;

海拉尔盆地和2井与美国绿河煤成油对比研究    金奎励;何伟钢;

海拉尔盆地柯绿泥石和钠板石的组合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沈光政;王殿斌;张民志;于笠;张淑华;

松辽盆地基底石炭-二叠系热演化史及天然气成藏期研究    任战利;萧德铭;迟元林;

海拉尔盆地铀成矿环境分析    何建国;毛玉仙;李建中;姜山;马福森;

“雪豹突击队”会战海塔    通讯员 王利

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    通讯员 杨丽华 记者 韩杰

海拉尔—塔木察格打响石油会战    张云普 通讯员 全攀峰

海拉尔盆地首口水平井持续稳产    特约记者 刘君启 通讯员 冯士平

海拉尔第一口煤层气井压裂告捷    王铁山

国内最大地震资料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惠庆

海拉尔盆地奏响和谐曲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冉拥军

呼伦贝尔找油人    通讯员 房燕冰

海拉尔石油勘探如火如荼    张云普邹德庆 通讯员 刘爱国

油气勘探的地下“CT”    记者 王志田

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研究    张绍臣

海拉尔盆地复杂油水层地化录井综合评价研究    王国民

海拉尔盆地储层特征及开发技术研究    李彦兴

海拉尔盆地复杂储层地震识别方法研究    刘俊峰

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    张帆

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上古生界热演化史与二次生烃史研究    刘丽

海拉尔盆地火山碎屑岩、含片钠铝石砂岩与普通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比较研究    许岩

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裂缝储层地震预测研究    刘振宽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    万传彪

岩浆成因CO_2气藏中储集砂岩的热对流成岩作用    高玉巧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研究    崔军平

海拉尔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于凯

海拉尔盆地外围凹陷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    张帆

海拉尔盆地盖层分布及断层封闭性评价    王红伟

海拉尔盆地水动力模拟与油气运聚特征——以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    高胜利

海拉尔盆地形成机制与演化特征探讨    赵斌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统沉积相与沉积充填序列分析    于振锋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及隐蔽油气藏预测    安玉玲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统岩性及测井响应模式    朱维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兴安岭群层序地层学研究    刘洪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