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5:25
热度:

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的研究【摘要】:针对中低温地热资源和工业余热资源,提出了一种以氨水混合溶液作为工质的动力循环系统。该系统可利用300~500 K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基础循环工质为5

【摘要】:针对中低温地热资源和工业余热资源,提出了一种以氨水混合溶液作为工质的动力循环系统。该系统可利用300~500 K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基础循环工质为50%和60%的氨水溶液。模拟计算表明,该循环系统的理论热效率为10.4%,热力学完善度为73.4%。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汽轮机背压和热源温度对循环系统热效率的影响。该研究为有效利用中低温余热资源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作者单位】: 山东富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氨水溶液 动力循环 热效率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05Z433)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y107j2)
【分类号】:TK529;TM619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可用于发电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水热资源、地压资源和干热岩资源,水热资源已用于商业发电,其他两种地热资源的利用还处于试验阶段。实际应用的地热水发电系统主要是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系统。表1给出了不同地热水温度所能达到的理想效率和单位质量热水可能达到的理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动力循环中混合工质的应用研究    黄锦涛,刘齐寿,王运路

混合工质中低温热力循环特性研究    高林,金红光,郑丹星,刘泽龙,林汝谋,蔡睿贤

氨吸收式串联型动力/制冷复合循环    刘猛;张娜;蔡睿贤;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武向红,陈斌,郑丹星

低温余热驱动的低沸点工质超临界动力循环    王辉涛;王华;黄晓艳;

使用混合工质的新型电冷联产循环系统研究    黄锦涛,刘齐寿,王运路,陈听宽,罗毓珊

GAX循环中垂直管内降膜吸收的数值模拟    许峰;郑丹星;田涛;

氨压缩制冷与吸收制冷能量利用与经济性分析    田慧

地源热泵系统防冻液的选择    曲云霞,张林华,方肇洪,李安桂

氨制冷高温冷藏库气流流速的研究    王东礼;王文生;董成虎;李华江;

船舶冷库制冷系统冰塞故障分析、处理及预防    彭陈;

船用制冰装置的海水冷凝器及辅助部件    马捷,潘公瑾,何方正

渔船用海水制冰机设计研究    马捷,王亚丛,邓真权,潘公谨

电镀溶液冷却系统的设计    蒋伟刚

船舶氟利昂制冷装置冰塞故障解析    吴晓光,陈海泉,江欣,王平

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    徐士鸣

制冷技术在海水活鱼运输中的应用    朱健康;

罗非鱼片冻结工艺的探讨    甘细福;张学銮;

地热双工质发电系统的研究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

节流机构选型问题探讨    靳新春;

空调变流量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刘毅;袁建新;

空调变流量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刘毅;袁建新;

浅谈地铁车站节能设计措施    王凤艳;

Kalina循环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张颖;何茂刚;贾真;刘逊;

两级复叠制冷系统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刘井龙;胡泳波;汪重婧;

TDI生产光气回收新工艺的研究    吴现力;胡仰栋;高澄;伍联营;

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循环理论与实验研究    郑彬

低品位热能有机物朗肯动力循环机理研究和实验验证    顾伟

IGCC系统全工况特性与设计优化以及新系统开拓研究    段立强

地源热泵系统模型与仿真    曲云霞

跨临界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及传热元件实验与理论研究    张后雷

蒸气压缩式集中空调机组能源效率标准的研究    卢苇

多能源互补的多功能能源系统及其集成机理    韩巍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集成理论与特性规律    冯志兵

减排CO_2的能源动力系统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    徐钢

正逆耦合循环系统及利用LNG冷能的低CO_2排放动力系统开拓研究    刘猛

路基冻土环境的数值模拟及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宋文宇

纯工质R245fa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黄晓艳

海水源热泵系统热力学优化与动态运行能耗分析    刘恺

干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陈琦

基于Ⅵ自然冷资源空调调控系统研究    张飞

氨水溶液解吸—压缩制冷循环动态特性的研究    郑婷

重庆市冷却塔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优化及控制研究    贾宇

重庆市公共建筑空调运行现状调研及节能运行控制    张立文

三套管蓄能型换热器性能实验研究    胡盼盼

风冷式热泵机组降噪分析与研究    彭志军

Kalina循环放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路岭,严晋跃,马一太,吕灿仁

温室效应和TEWI值    马一太,杨昭,蒯大秋

利用LNG冷能的混合工质中低温热力循环开拓研究    高林,金红光,刘泽龙,蔡睿贤,王宇

新型氨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郑丹星,陈斌,齐云,金红光

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吴亦三

新型中低温混合工质联合循环    王宇,韩巍,金红光,郑丹星

一种新型腔式吸热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刘志刚,张春平,赵耀华,唐大伟

用“阳台三重温室法”提高太阳热水器热效率    王济堂;

半圆形漫反射板对储热式真空管集热性能的影响    何汉峰;季杰;何伟;

槽式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热效率及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王克红;赵黛青;林琳;王伟;

反射聚光太阳灶热效率的计算与实验    方铎荣

简易浮动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    段家琅;

确定聚光太阳灶热效率特性的理论与方法    刘祖德,沙永玲

管簇结构腔体式吸收器热效率所受边界条件的影响    侴乔力,葛新石,李业发,程曙霞,刘理江

多重温室法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应用    王济堂;

虞城聚光式水泥太阳灶鉴定简况    施德铭;

生物质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制燃料油    田原宇;梁鹏;乔英云;盖希坤;冯娜;安晓熙;

自主研制的10kW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于元;张志文;王文静;刘波;

太阳能发电气象条件分析    舒海静;李永安;李绍济;赵淑敏;

中国生物质炉灶技术和应用进展    张伟豪;陈晓夫;刘晓英;刘广青;

液态金属磁流体波浪能直接发电演示装置的数值分析    赵凌志;彭燕;沙次文;许玉玉;李然;刘保林;李建;

MW级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碳循环分析    何珍;吴创之;赵增立;

生物质热解气化工艺的能量平衡计算    赵洪叶;孙俊环;魏晓明;徐冬利;

太阳能点聚焦斯特林发电系统的分析    黄护林;高瑶;韩东;

大力发展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杨金焕;葛亮;谈蓓月;陈中华;

生物质转换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前景展望    何光设;蒋恩臣;

广州研制出独立稳定波浪能发电系统    金晶 彭勇 

龙卷风“刮”出新能源    王安

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已经成熟    张远铭

太阳能热水器的特点及选配    江苏 崔恩仲

我国生物能源技术专利布署    叶东蕾

太阳能热利用前景广阔    李德阳

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热发电    

太阳能热水器结构新技术介绍    江苏·崔恩仲

太阳能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    广西 黄振桂

双流地热发电    小飞

风力发电系统网侧电力变换器研究    Seyed Reza Hadian Amrei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机理与工业应用研究    陈平

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罗成龙

采用腔体吸收器的线聚焦太阳能集热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翟辉

一种新型高效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与研究    胡锦达

具有玻璃管蜂窝盖板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研究    张志强

太阳能与50MW供热机组一体化热发电系统集成研究    陈娟

太阳能空气集热模块的热过程优化分析    刘雷

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集热场优化研究    高嵩

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修太春

户用型生物质气化炉的开发与试验研究    段玉燕

生物质高温空气气化工艺过程分析与高温空气发生器的研制    曹小玲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张荣

双轴跟踪碟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研究    王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