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持续变暖引起三江源地区植被出现阶段性变化新特点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34:56
热度:

气候持续变暖引起三江源地区植被出现阶段性变化新特点【摘要】:利用1982~2006年卫星遥感获得的NDVI植被指数时空数据集,基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方法提取出三江源地

【摘要】:利用1982~2006年卫星遥感获得的NDVI植被指数时空数据集,基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方法提取出三江源地区生长季(5-9月)植被主要时空变化特征。收集区域内地面观测气温、降水、地温等气候要素,考虑植被响应的滞后效应与因子间多重共线性影响,采用简单相关、特征根回归、逐步回归方法实现植被变化主导影响因子的3步筛选。结果表明近25年三江源地区最主要的植被变化发生在该区域中、东部低植被覆盖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2003年以前植被变化相对平稳,但在2004年出现明显转折,植被NDVI不仅表现出显著的跃升(增多18.5%)且此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影响因子的筛选分析表明,植被的这种变化特征与水分关系较小而与热量条件存在密切的联系,近几十年来该区域3-7月地表温度持续显著升高是植被覆盖状况改善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还揭示,本区域植被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大致以1994年为界,1993年以前植被与温度关系较弱甚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1994年后植被与气候变暖的正响应关系显著。 【作者单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南开大学
【关键词】:青藏高原 NDVI 植被变化 地温 影响因子
【基金】:干旱气象科研基金(IAM200812)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04290912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03A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005-01)的共同资助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1.引言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以高寒草甸为主构成的生态环境体系被视为全球生态系统中一个非常独特和典型的区域,在全球植被变化及其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1]。大量观测事实与研究结果指出,三江源地区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草地生产力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杨元合;朴世龙;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张镱锂;刘林山;摆万奇;沈振西;阎建忠;丁明军;李双成;郑度;

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    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马文红

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马明国;王建;王雪梅;

气候变化对青海天然牧草影响研究    张钛仁;颜亮东;张峰;李朝生;董章杭;柴秀梅;李自珍;

青海省达日县退化草地研究 Ⅱ 退化草地成因分析与评估    陈全功,梁天刚,卫亚星

江河源区的草地资源特征与草地生态变化    王根绪,程国栋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

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张英娟,董文杰,俞永强,冯锦明

三江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唐红玉;肖风劲;张强;史津梅;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    王根绪,沈永平,程国栋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李琪,程国栋,沈永平

利用NOAA-CHAIN监测近10a来中国西北土地覆盖的变化    马明国,角媛梅,程国栋

过去21a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动态监测与模拟    马明国,董立新,王雪梅

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水分循环影响研究    王根绪,沈永平,钱鞠,王军德

近期气候变暖念青唐古拉山拉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张堂堂,任贾文,康世昌

青藏高原高寒区草地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研究    王一博,王根绪,沈永平,王彦莉

西北地区大气水汽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王宝鉴;黄玉霞;陶健红;李栋梁;王鹏祥;

基于MODIS资料的2000—2004年江河源区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    郭晓寅;何勇;沈永平;冯丁;

近20余年来西北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分析    邓朝平;郭铌;王介民;马金辉;

海口市供电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及预测    王小坚;吴坤悌;陈明;李凡;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朱辉;

山东冬季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    于群;王新;牟勤;邹玉玲;

北疆草地MODIS植被指数变化动态研究    黄晓东;李霞;梁天刚;

绍兴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娄伟平;陈先清;杨祥珠;周永忠;

桐乡市最低水位与气象因子的分析    范玉芬;袁春;

海河、黄河和淮河流域降水长期变化规律和未来趋势分析    李想;李维京;赵振国;

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    张友姝;孙燕;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的区域分布特征及转型研究    黄玉霞;王宝鉴;

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及水汽输送和环流特征    池艳珍;何金海;

区域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遥感评价研究    韦红波

基于RS、GIS和Models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左伟

中国土地覆盖变化与环境影响遥感研究    延昊

基于地理时空数据库的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王思远

克隆植物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宋明华

草地植被变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查勇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    吕玉华

青藏高原航磁测量及雅鲁藏布江双航磁异常带的性质研究    薛典军

复种指数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范锦龙

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    杨桂芳

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冯险峰

青海省达日县草地状况遥感调查及退化原因研究    卫亚星

汤旺河流域土地利用与地表水文模拟分析及评价    刘丽娟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深切河谷花岗岩体风化卸荷的工程地质研究    巨广宏

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刘京

中国东部南方样带地表空间属性划分及典型交错区的分析    孙龙

青藏高原冬季大气热状况对Elnino的影响以及LGM时期高原热状况的数值研究    韩余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宁芳

环境气象因子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影响的初步研究    孔海江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杨素英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李琪,程国栋,沈永平

“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    王堃,洪绂曾,宗锦耀

中国北方地区40年来湿润指数和气候干湿带界线的变化    王菱,谢贤群,李运生,唐登银

主成分回归分析的直接实现——基于SPSS二次开发    黄恒君;项泾渭;刘晓梅;

三江源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王启基,来德珍,景增春,李世雄,史惠兰

基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的青海省牧草产量估产研究    杨英莲;邱新法;殷青军;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初析    董全民,李青云,马玉寿,施建军

基于NDVI数据的黄河流域地表植被覆盖综合分类研究    李道峰,田英,郝芳华

增强的紫外线-B辐射对几种作物和品种生长的影响    安黎哲,冯虎元,王勋陵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从AVHRR-NDVI到MODIS-EVI    王正兴,刘闯,HUETE Alfredo

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式研究    马玉寿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覆被变化的水文过程与生态功能响应研究    程慧艳

青海省天然草地NDVI的时空化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分析    杨英莲

三江源湿地消长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马艳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    王根绪,沈永平,程国栋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俞亚勋,王劲松,李青燕

近40a来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杨建平,丁永建,沈永平,刘时银,陈仁升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冻土环境的影响    王一博,王根绪,常娟

高寒草甸“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    刘伟,王启基,王溪,周立,李有福,李发吉

环境因子对暗沃寒冻雏形土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曹广民,李英年,张金霞,赵新全

“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    王堃,洪绂曾,宗锦耀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施建军,董全民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现状与方向    任国玉;

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    王军邦

渭河流域关中段近30年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乔晨;占车生;徐宗学;李玲;

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曹永翔;刘小丹;张克斌;陈明;

基于NDVI的米仓山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    贺映娜;白红英;高翔;马新萍;

卫星遥感结合气象资料计算的中国干旱区夏季地面感热特征    王慧;李栋梁;

NDVI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吕蒙;钟悦之;

环渤海地区NDVI拟合方法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马宗文;许学工;卢亚灵;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吴珍汉;叶培盛;胡道功;陆露;

豫西地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化研究    喻铮铮;郑敬刚;张军成;郝利民;

长江源区当曲流域高寒湿地类型划分及分布研究    张继平;张镱锂;刘峰贵;刘林山;丁明军;张学儒;

青藏高原中段渐新世逆冲推覆构造    吴珍汉;赵立国;叶培盛;胡道功;周春景;

气候持续变暖引起三江源地区植被出现阶段性变化新特点    徐维新;古松;赵新全;

福建地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响应关系    邵步粉;吴滨;姚林塔;林金淦;

乌鲁木齐地区2004~2011年4月NDVI与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马丽云;胡列群;曹磊;

冬小麦冠层叶片NDVI获取方法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李树强;李民赞;李修华;张锋;

基于Ts-NDVI特征空间估算缺资料地区陆面蒸散发    杜君平;孙睿;

浙江省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特征    何月;樊高峰;张小伟;柳苗;

基于重建NDVI时序数据的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刘帅;李琦;

融合MODIS和HJ-1反射率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NDVI    蔡文文;宋金玲;王锦地;肖志强;

1982-2003年蒙古高原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张雪艳;徐新良;

渭河流域相对湿度变化及其与植被恢复响应关系研究    蒋冲;杜希溪;王飞;穆兴民;

青藏高原环保任务艰巨    徐琦

“中华水塔”蓄水量下降    记者  王健生

“世界屋脊”有多少不解之谜    贾立君

青藏高原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徐琦

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谢群

格尔木成为青藏高原首个国家卫生城市    马忠良

青藏高原腹地发现良好的油气前景区    安蓓 韩洁

长江首次探源始末    成绶台

青藏高原,约4万年前就有人居住    采访人 本报记者 余建斌点评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黄慰文

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记者 谢宏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    田庆春

基于遥感的新疆潜在蒸散模式研究    杨建军

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王谋

青藏高原腹地晚白垩—古近纪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与油气后期保存    金玮

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监测方法研究    边振

基于EOS MODIS数据的遥感干旱预警模型研究    刘良明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动态研究    李瑞

基于MODIS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区植被动态监测    滑永春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研究    刘硕

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与水资源影响研究    陈怀亮

长白山地区SPOT/NDVI指数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    安洪影

辽河流域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韦石

25a来黑河流域NDVI的时空演变与气候响应    赵铭石

实时NDVI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    魏士平

基于NDVI时间序列的水稻面积提取研究    苗翠翠

基于NDVI的河南省植被及碳储量变化研究    王娜

基于NDVI-LST模型的长白山地区植被分类与动态变化研究    王颖

基于Ts-NDVI特征空间的吉林省西部农业干旱研究    赵广敏

重庆市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李惠敏

基于GIS与RS的中国西北地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海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