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的差异聚集分布及其主控因素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8:55
热度: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的差异聚集分布及其主控因素【摘要】:为了揭示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油气藏之间的成生联系和古今气藏的转换机理,采用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相互支撑,宏

【摘要】:为了揭示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油气藏之间的成生联系和古今气藏的转换机理,采用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相互支撑,宏观、中观与微观研究结果相互印证的思路,利用多年来的钻探资料对该盆地灯影组天然气的差异聚集分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距今100 Ma以前灯影组古油藏的原油原位裂解形成早期超压古气藏,而在距今100~20 Ma期间,四川盆地持续隆升,特别是构造高点的迁移和威远构造的初步形成,使得早期超压古气藏调整形成晚期超压古气藏;②随着距今20 Ma以来隆升幅度的加大,威远构造上覆地层被快速剥蚀,盖层封盖能力大大降低,保存条件变差,致使灯影组天然气从威远构造顶部地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天窗开始泄漏和逸散,启动了四川盆地华蓥山以西地区灯影组天然气的差异聚集和逸散过程,位于资阳、金石和龙女寺—磨溪—安平店—高石梯等气藏构造圈闭溢出点以外的天然气沿灯影组顶部不整合面向威远构造运移聚集,并通过其顶部的嘉陵江组天窗向地表逸散,气藏压力系数由异常高压向正常压力过渡。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的差异聚集分布模式与经典油气差异聚集理论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对该区天然气的勘探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关键词】四川盆地 震旦纪灯影期 天然气 差异聚集 分布模式 主控因素 不整合 威远构造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31-003-011HZ)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1964年发现的四川盆地威远上震旦统灯影组气 方法相互支撑,宏观、中观与微观研究结果相互印证的田曾是新中国建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气田[1],众多学 思路,结合新近的勘探资料,探讨四川盆地灯影组天然者对其进行了深人的研究:212,但对其气充满度仅是 气的差异聚集和逸散及其主控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神农架地区灯影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刘新民;郭战峰;付宜兴;李志祥;

黔南坳陷上震旦统灯影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王鹏万;陈子炓;李娴静;程刚;贺训云;徐政语;马立桥;董庸;黄羚;

渝东彭水廖家槽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特征研究    张林;李建明;

渝东彭水廖家槽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特征研究    张林;李建明;

川东北南江地区灯影组三段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李雅楠;郑荣才;庞艳春;孙红强;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施泽进;彭俊;王勇;

中扬子西部上震旦统灯影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李鹏飞;李建明;斯尚华;张艳;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分析    田甜;薛梅;董文玉;

华南地块震旦纪晚期—早寒武世古大陆位置暨灯影组蒸发岩成钾条件分析    王立成;刘成林;张华;

四川资阳地区灯影组储层的形成与演化    王兴志,侯方浩,黄继祥,方少仙,刘仲宣,叶念慈,夏绍文,吕中刚

重庆彭水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沉积特征分析    赵瞻;刘建清;杨平;

高演化烃源对比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以四川盆地灯影组为例    曹剑;施春华;谭秀成;曾伟;罗冰;杨雨;

黔北灯影组白云岩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金沙岩孔剖面为例    黄学平;谢渊;杨平;

上扬子台地晚震旦世灯影组中葡萄-雪花状白云岩的成因意义    陈明;万方;尹福光;潭钦银;

陕南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    丁莲芳;秦洪宾;李勇;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何德军

川东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分布评价    王琳

川东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    李宇翔

川西南震旦系灯影组优质储层特征研究    黄新翠

川东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研究    彭俊

川中高石梯构造灯影组优质储层形成机制研究    张帅

南江地区灯影组白云岩优质储层形成机制研究    王东

川北杨坝地区—川中高石1井—黔北遵义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对比研究    丁一

川西南—川中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特征研究    彭瀚霖

川东南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热液白云岩特征    宋光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