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1961~2007年阿拉善盟暖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7:31
热度:

1961~2007年阿拉善盟暖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研究【摘要】:阿拉善盟是内蒙古最西部的行政区,处于华北与西北和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带。本文采用利用阿盟五个气象台站196

【摘要】: 阿拉善盟是内蒙古最西部的行政区,处于华北与西北和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带。本文采用利用阿盟五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降水、气温资料,1966~2007年日照、蒸发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阿盟47年来的降水、气温;42年来的日照、蒸发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阿盟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蒸发量的突变和周期特征,计算了阿盟47年来的德马顿干燥度状况,并分析了47年来阿盟干湿演变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阿盟年、季平均气温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阿盟年平均气温的升幅达我国年平均气温升幅的两倍之多,气候变暖趋势极为明显。阿盟区域增温的显著特点是其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始于80年代中期;另一个特点是,1986年以前以冬季增温为主,后期以春、秋两季增温为主。阿盟区域的年平均气温的可靠突变点在1987~1989年之间,推测阿盟区域年平均气温未来还会有所上升。阿盟区域47年来降水呈现增加趋势,除额旗年降水量以-2.291mm/10a的速度递减外,其他站均为递增态势,但各站的年降水量增加或减少均不明显。推测未来几年阿盟区域年降水量可能稍有增加。阿盟区域年蒸发量以112.5mm/10a的速度下降,通过显著性检验。初步判定阿盟区域年蒸发量在1981年前后、1990年前后、1996年前后发生了气候突变。推测未来几年阿盟区域年蒸发量将可能继续减少。阿盟区域年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为18h/10a,通过显著性检验,春、夏、秋季呈现弱的增加趋势,冬季则呈现弱的减少趋势,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阿盟西南部、中部年季日照时数均呈现增加趋势,西南部表现的非常明显。突变检验表明1982年前后阿盟区域范围内日照时数发生了突变,推测未来几年阿盟区域年日照时数将可能减少。阿盟干燥度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递减,大部分区域干燥度小于10,属于严重干旱地区。阿盟区域本世纪初正在缓慢变湿。巴彦浩特正在缓慢变干,吉兰太90年代至今较上一年代略微变湿,但变化不大;诺尔公、阿右旗正在变的稍微湿润,额旗正在变的越来越干燥。诺尔公的变湿趋势远强于阿右旗;额旗的变干程度远强于巴彦浩特;整个阿盟区域年干燥度的气候倾向率为0.021/10a,表明阿盟区域在趋向变湿。各站及阿盟区域年干燥度的趋势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变干或变湿的趋势不显著。突变检验表明巴彦浩特年干燥度没有发生突变,其余各站及阿盟区域均发生了突变,吉兰太、诺尔公、额旗及阿盟区域突变发生时间集中于80年代末至90年伊始。周期分析表明1961-2007年阿盟区域年干燥度存在准8年震荡周期,表现的非常清晰,推测未来几年阿盟区域年干燥度将可能略微增加,即阿盟区域将变的略微湿润。 本文研究揭示了如下事实:有关研究得出的西北气候转向暖湿化在阿盟并非十分明显,同时也指出了阿盟各地出现的暖干或暖湿倾向的差异性。总体来看暖湿倾向强于暖干倾向,但是局部(如西北部的额旗)暖干倾向强于暖湿倾向。随着阿盟气温继续升高,阿盟变干倾向将远大于变湿倾向,即暖干化远较暖湿化可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阿盟各地出现的暖干(湿)化将可能对生态环境演变产生种种影响。阿盟若干地区的暖干化的变化,将加剧这一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局面,局部地区的暖湿化倾向则有助于生态环境改善,但是不能根本上改变环境退化的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止滥牧、开展节水灌溉、人工增雨等可以减缓生态环境压力,要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置保护生态环境于首位。 【关键词】:阿拉善盟 气候变化 暖干(湿)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46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2 研究区概况12-14
  • 1.2.1 阿盟自然地理概况12
  • 1.2.2 阿盟一般气候概况12-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4-18
  • 1.3.1 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状况14-15
  • 1.3.2 有关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研究状况15-16
  • 1.3.3 有关干湿变化研究状况16-18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8-19
  •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方案19-26
  • 2.1 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19-20
  • 2.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及方法20-26
  • 2.2.1 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20
  • 2.2.2 基本方法20-26
  • 第三章 1961~2007年阿盟气温变化特征26-41
  • 3.1 阿盟区域年、季平均气温的气候变率特征26-27
  • 3.2 阿盟区域年、季平均气温的距平变化特征27-28
  • 3.3 阿盟区域年、季平均气温的趋势变化特征28-33
  • 3.4 阿盟区域及各站年、季平均气温变化的显著性检验33
  • 3.5 气温升高的阶段性特点33-37
  • 3.6 阿盟区域平均气温的突变检验37-38
  • 3.7 阿盟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周期变化特征38-39
  • 3.8 本章小结39-41
  • 第四章 1961~2007年阿盟降水量变化特征41-53
  • 4.1 阿盟区域年、季降水量的气候变率特征41
  • 4.2 阿盟区域年、季降水量的距平变化特征41-42
  • 4.3 阿盟区域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42-43
  • 4.4 阿盟区域降水量的趋势变化特征43-45
  • 4.5 阿盟区域及各站年及四季降水量气候倾向率的一些特征45-49
  • 4.6 阿盟区域年降水量的突变特征49-50
  • 4.7 阿盟区域年降水量的周期特征50
  • 4.8 本章小结50-53
  • 第五章 1966~2007年阿盟日照时数变化特征53-60
  • 5.1 阿盟区域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53
  • 5.2 阿盟区域日照时数的年及四季变化特征53-56
  • 5.3 阿盟区域日照时数的突变特征56-57
  • 5.4 阿盟区域日照时数变化的周期特征57-58
  • 5.5 本章小结58-60
  • 第六章 1966~2007年阿盟蒸发量变化特征60-66
  • 6.1 阿盟区域年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60
  • 6.2 阿盟区域年蒸发量年及四季变化特征60-63
  • 6.3 阿盟区域年蒸发量的突变特征63-64
  • 6.4 阿盟区域年蒸发量的周期特征64
  • 6.5 本章小结64-66
  • 第七章 1961~2007年阿盟干燥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66-78
  • 7.1 阿盟年干燥度的多年平均状况特征66
  • 7.2 阿盟区域及各站年干燥度趋势变化特征66-68
  • 7.3 阿盟区域及各站年干燥度的变化程度68-69
  • 7.4 阿盟区域及各站年干燥度的突变特征69-74
  • 7.5 阿盟区域年干燥度的周期特征74-75
  • 7.6 阿盟区域干燥度变化的影响75-76
  • 7.7 本章小结76-78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78-81
  • 8.1 全文总结78-79
  • 8.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79
  •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79
  • 8.4 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及展望79-81
  • 参考文献81-85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85-87
  • 致谢8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能否通过进化战胜气候变化的威胁    陈丹;

“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    卫奇;

关于成立国家海洋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通知    

保险业与气候变化    孙凯;沈海滨;

别用阴谋论观点看待气候变化    冯昭奎;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    李烨;

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障碍——一项基于问卷的调查结论    许光清;郭会珍;原阳阳;董志勇;

小岛国联盟:关乎生死存亡的应对    王沛;党琦;

倾心气候研究 情系农业发展--记旱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者肖国举博士    赵素贞;

奇尔科鲑鱼进化出强劲心脏,只为应对气候变化    方舟;

河西走廊中部近50a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许爱琴;

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生产的影响    胡菊芳;

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    李艳兰;何如;覃卫坚;

廊坊的气候变化与冬小麦播期变化的关系    李茜;张绍恢;陈敏;

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

气候变化的全息统一观    黎清才;杨洪昌;谢考宪;

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    唐湘玲;吕新;

气候变化对河南粮食安全影响及防御策略分析    王淑香;

浅析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梁树献;罗泽旺;王式成;杨亚群;程兴无;徐胜;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赵秀兰;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江西    记者 谈媛 通讯员 詹璐

控制气候变化欧美矛盾重重    本报记者 黄勇

以科学发展观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    陈昌平(作者系州气象局局长)

美仍坚持对气候变化的立场    记者 王俊鸣

气候变化导致三江源区生态恶化    记者 刘毅

气候变化牵动经济脉搏    本报记者 朱隽

上市公司逐渐重视气候变化    本报记者 卢铮

联合国推出城市防御气候变化实用指南    素闻

中丹气候变化论坛在京举行    记者 刘静

气候变化呼唤“绿色消费”    记者 杨纯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王伟男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    宋俊荣

基于国家利益分析的国际碳减排合作研究    张文磊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    马丽娟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郭冬梅

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    邬光剑

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何云玲

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    刘丽娜

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    杨慧

郑州市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对其贡献率    王丽娟

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纪道柱

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马杰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康淑媛

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    张鹏飞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    李爽

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估    袁东敏

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    孟丹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