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窄带隙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表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3:02
热度:142

窄带隙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表征【摘要】: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吸收光谱与载流子迁移率是影响聚合物太阳能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拓宽聚合物的吸收光谱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为目的,设计

【摘要】: 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吸收光谱与载流子迁移率是影响聚合物太阳能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拓宽聚合物的吸收光谱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为目的,设计与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共轭聚合物,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 (1)合成了一种侧链为空穴传输单元二苯胺乙烯基的聚噻吩衍生物(DPAV-PT)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较宽的吸收光谱(300-650 nm),相对高的空穴迁移率(6.1×10-4cm2/Vs, FET法),在AM 1.5G,100 mW/cm2下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为0.7%。 (2)通过HECK偶联聚合,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二噻吩苯并噻二唑类低能隙聚合物,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这类聚合物具有宽的吸收光谱(300-760 nm),电化学能隙在1.67-1.69 eV之间,基于PPV-DTBT的太阳能电池的PCE为0.6%。 (3)首次将异靛(ID)受体单元引入聚合物光伏材料中,合成了三种窄带隙的聚合物。光学性能显示此类聚合物具有宽吸收,合适的HOMO与LOMO能级,初步器件结果表明此类聚合物是一类很有前景的光伏材料。 【关键词】:共轭聚合物 合成 吸收光谱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Q32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文献综述8-33
  • 1.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简介8-16
  • 1.1.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0-11
  • 1.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过程11-14
  • 1.1.3 太阳能电池的表征参数14-16
  • 1.2 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16-29
  • 1.2.1 聚对苯撑乙烯(PPV)衍生物16-20
  • 1.2.2 聚噻吩(PT)衍生物20-22
  • 1.2.3 窄带隙聚合物22-27
  • 1.2.4 双缆型聚合物材料27-29
  • 1.2.5 聚合物电子受体材料29
  • 1.3 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的性能要求和结构设计29-31
  • 1.3.1 吸收光谱29-30
  • 1.3.2 载流子迁移率30
  • 1.3.3 分子能级方面30-31
  • 1.3.4 其他方面的考虑31
  • 1.4 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31-33
  • 第二章 二苯胺乙烯基聚噻吩的合成、场效应及其光伏性能33-47
  • 2.1 前言33-34
  • 2.2 实验部分34-38
  • 2.2.1 试剂与仪器34-35
  • 2.2.2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35-37
  • 2.2.3 测试方法37-38
  • 2.3 结果与讨论38-46
  • 2.3.1 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38-39
  • 2.3.2 热稳定性能39-40
  • 2.3.3 光学性能40-41
  • 2.3.4 电化学性能41-42
  • 2.3.5 理论计算42
  • 2.3.6 光伏性能42-43
  • 2.3.7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性能43-45
  • 2.3.8 薄膜形貌表征45-46
  • 2.4 本章小结46-47
  • 第三章 苯并噻二唑类窄带隙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研究47-60
  • 3.1 前言47-48
  • 3.2 实验部分48-52
  • 3.2.1 试剂与仪器48-49
  • 3.2.2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49-52
  • 3.3 结果与讨论52-59
  • 3.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52-53
  • 3.3.2 热稳定性能53-54
  • 3.3.3 光学性能54-56
  • 3.3.4 电化学性能56-57
  • 3.3.5 理论计算57-58
  • 3.3.6 光伏性能58-59
  • 3.4 本章小结59-60
  • 第四章 宽吸收低能隙聚异靛衍生物的合成与光伏性能60-69
  • 4.1 前言60-61
  • 4.2 实验部分61-64
  • 4.2.1 试剂与仪器61-62
  • 4.2.2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62-64
  • 4.3 结果与讨论64-68
  • 4.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64
  • 4.3.2 热稳定性能64-65
  • 4.3.3 光学性能65-66
  • 4.3.4 电化学性能66-68
  • 4.3.5 光伏性能68
  • 4.4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5.1 总结69
  • 5.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80
  • 致谢80-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8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制备高度取向超薄聚合物薄膜的新方法    杨德才;EdwinL.Thomas;

电响应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图案化    宋文龙,孙涛垒,江雷,刘凤歧,白玉白

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马伟;孙登明;

电晕极化电光聚合物调制器的制备研究    黄成功;陈福深;

离子注入改性聚合物光电性能的研究进展    李宝铭;程雷;郑玉婴;

皮革涂饰通用树脂的研究    谌宗焜;

无孔生物高聚物    彰;

金属化聚合物薄膜材料的老化特征    в.г.拉科娃;朱自强;

聚合物发光材料喷墨打印成膜技术研究进展    汪敏;王萌;武猛;刘天西;

逆气相色谱    刘昌希;

含有三苯胺基溶液可加工的有机光伏材料与性能研究    何畅;张婧;吴广龙;赵光金;杨溢;李永舫;

新型有机光伏材料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    刘平;洪锐彬;关丽;梁禄生;陈土华;童真;邓文基;

电化学聚合制备高性能光电功能聚合物薄膜    马於光;

含有三苯胺基溶液可加工的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    何畅;高雷;申素玲;邓丹;李志波;李永舫;

含有三苯胺基溶液可加工的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    何畅;张婧;邓丹;李志波;李永舫;

侧链含苯并噻二唑受体的芴-咔唑类窄带隙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聂凯旋;王亚飞;何宇;邓先平;周欣;陈建华;陶强;刘煜;朱卫国;

以三苯胺为核、苯并噻二唑-7-(4-己基噻吩)为臂溶液可加工星型有机分子光伏材料的制备    张婧;杨溢;何畅;何有军;赵光金;李永舫;

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器件优化    田文晶;

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及端苝交替低聚物光伏材料的合成    周曼溪;王聪;陈广新;李齐方;

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表征共轭聚合物薄膜的真实微结构    张吉东;陈刘然;王鹏月;莫志深;谢志元;王利祥;

聚合物薄膜修复破裂血管    梓桦

河南亿盛年产5万吨光伏材料项目开工    记者 谢运和

光伏材料需求将长期两位数增长    王昕

争做中国一流光伏材料服务商    本报记者 许长江 通讯员 李继洲

各国赛跑光伏材料市场    本报记者 徐岩

光伏材料公司力求变中智胜    王昕

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一期工程开工奠基    记者 魏美丽

光伏材料:廉价用能的关键    行者

光伏业飞跃须借力化工新材料    钱伯章

首府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光伏材料产业基地    记者 宋向华

基于微型生物反应器的聚合物荧光传感膜及双光子非线性材料的研究    沈梁钧

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行为研究与器件设计    李铁风

含氮芳杂环类窄带隙给体聚合物及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    张斌

含磷酰胆碱功能基团聚合物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李琳

多元氢键自组装热回复性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陈玉洁

新型窄带隙聚合物太阳电池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王明

含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的聚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的研究    刘杰

层状组装聚合物薄膜的室温压印    卢迎习

基于衰减全反射技术的聚合物非线性光学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    朱宵辉

一些光折变功能单体的合成、聚合及相关聚合物的表征    裴海燕

窄带隙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表征    刘波

螺噁嗪掺杂的聚合物薄膜光存储性质的研究    付申成

苯并唑类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丁娉

苯并噻二唑—苯胺—芴类聚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魏彩红

溶剂诱导SBS聚合物薄膜去润湿机理的研究    阎长江

聚合物薄膜的受激辐射特性研究    高瑞

翠绿亚胺聚合物高压下芳环扭角和能隙的缩减    曹建勇

“技”与“艺”的统一    刘飞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徐军

弹性聚合物薄膜的力电大变形及失效模式分析    陈程

14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