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铜铟硒系光伏材料的软化学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7:57
热度:

铜铟硒系光伏材料的软化学法制备与性能研究【摘要】:在全球性能源供求口趋紧张的今天,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来优化能源结构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光伏能源技术关键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在新

【摘要】:在全球性能源供求口趋紧张的今天,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来优化能源结构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光伏能源技术关键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中,CuInSe2(CISe)薄膜电池以其禁带值可调、高光吸收系数、光电转化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已成为材料科学、化学、能源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在CISe光吸收膜层的制备方面,国内目前大多采用溅射沉积等真空工艺,其存在成本高、重复性差等缺点。研究表明,采用电化学沉积、丝网印刷等非真空工艺,在维持光吸收层品质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制备成本,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按照“粉体-浆料-薄膜”软化学法路线,在CISe粉体的制备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Ga掺杂、S掺杂等新体系,对CISe粉体物相、形貌及光吸收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粉体的性能指标。初步开展了CISe浆料、CISe薄膜的研制工作。通过大量实验工作,取得一些创新性成果。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以乙二胺为溶剂,PVP辅助制得CISe粉体,考察了反应温度、PVP用量对粉体物相与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80℃C下所得黄铜矿型CISe粉体具有新颖的“六边形片簇”形貌,其禁带值因该形貌的量子尺寸效应宽化至1.30eV:反应温度为210℃C时,粉体形貌转变为量子尺寸效应较弱的“六边形球簇”,禁带值也相应减小至1.24eV。PVP辅助对CISe粉体物相无显著影响,但形貌却随PVP用量的增加,往微米级“长方体”发展,造成粉体光吸收边的“红移”现象,当添加1.OgPVP(即占反应物总质量的64%)时,PVP/CISe粉体的禁带值约为1.08eV。同时,CISe晶体形貌的“形核-成长”影响机制也得到了有效建立。 在CISe粉体合成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了Ga元素、S元素掺杂刘CISe粉体物相、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初始摩尔比能有效调控产物的各组分百分含量。Ga掺杂不改变CISe粉体的黄铜矿结构,而S掺杂使得粉体物相往纤锌矿转变。随着掺杂量的增大,CIGSe粉体依次呈现片簇、纳米球、片等形貌,而CISeS粉体形貌则依次变为片、球体等结构。CIGSe、CISeS粉体的光吸收边均出现“蓝移”现象,禁带值也从CISe的1.30eV分别增大至1.58eV、1.40eV。同时,论文还在乙醇-硫脲体系下制得黄铜矿CIS粉体,通过与乙二胺-硫化钠体系的纤锌矿CIS粉体对比发现,黄铜矿为纤锌矿的超晶体结构,纤锌矿晶体的Cu+、In3+发生有序转变后,能转变成黄铜矿型CIS粉体,其禁带值也相应地增大至1.48eV。 采用单因素条件实验法,研究了分散稳定的CISe浆料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丙三醇体积百分含量为40%-50%的乙醇-丙三醇混合溶剂中,加入与CISe粉体质量比为0.4~0.5的分散剂PVP,将混合体系超声分散15-20min后,再用高速匀质机以3000-4000r/min的速率剪切分散3~4h。所得CISe浆料具有最佳分散稳定性,能静置60余天而无明显沉降。同时,往分散稳定的CISe浆料中添加适量的涂料助剂,即可制得适宜浸渍-提拉法镀膜的CISe涂料。 采用浸渍-提拉法,在玻璃基体上制备了CISe预制膜,并进一步通过硒化退火工艺制得黄铜矿型CISe薄膜。实验结果表明,CISe涂料经1Omm/min匀速提拉固化后,在基体上即可形成附着力达0级的CISe预制膜,预制膜厚达105.261am。采用气氛退火装置,将预制膜500℃硒化1h后,获得力学性能良好的黄铜矿CISe薄膜,薄膜厚度约56.85μm,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2H。同时,CISe薄膜光吸收边相比于CISe粉体出现了“红移”现象,禁带宽度为1.14eV,显示出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在CISe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软化学法 CuInSe_2 粉体 浆料 薄膜 掺杂 形貌 光吸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B34;O61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1
  • 1.1 引言11-12
  • 1.2 CISe系光伏薄膜电池简介12-13
  • 1.2.1 CISe系材料的晶体结构12
  • 1.2.2 CISe系材料的光学性质12
  • 1.2.3 CISe系材料的电学性质12
  • 1.2.4 CISe系光伏薄膜电池结构12-13
  • 1.3 CISe系粉体的制备方法13-15
  • 1.3.1 胶体化学法14
  • 1.3.2 自蔓延法14
  • 1.3.3 机械合金化法14-15
  • 1.3.4 溶剂热合成法15
  • 1.4 纳米粉体的分散稳定机制15-17
  • 1.4.1 分散剂的选择与应用16
  • 1.4.2 表面润湿16
  • 1.4.3 团聚体解离16
  • 1.4.4 分散体稳定16-17
  • 1.5 CISe系薄膜的制备方法17-20
  • 1.5.1 物理真空制备法18-19
  • 1.5.2 化学非真空制备法19-20
  •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20-21
  • 第二章 CuInSe_2粉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21-37
  • 2.1 引言21-22
  • 2.2 实验部分22-25
  •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22
  • 2.2.2 反应溶剂的选取22-23
  • 2.2.3 反应活性剂的选取23
  • 2.2.4 反应路线设计23-24
  • 2.2.5 CISe粉体的制备24
  • 2.2.6 样品的表征24-25
  • 2.3 反应温度对黄铜矿型CISe粉体的影响25-30
  • 2.3.1 样品的物相分析25-26
  • 2.3.2 样品的形貌分析26-28
  • 2.3.3 样品的光吸收特性及能带分析28-30
  • 2.4 PVP用量对黄铜矿型CISe粉体的影响30-33
  • 2.4.1 样品的物相分析30-31
  • 2.4.2 样品的形貌分析31-32
  • 2.4.3 样品的光吸收特性及能带分析32-33
  • 2.5 黄铜矿型CISe粉体新颖形貌的成长机制分析33-35
  • 2.6 本章小结35-37
  • 第三章 CuInSe_2:M(M=Ga,S)粉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37-64
  • 3.1 引言37-38
  • 3.2 实验部分38-41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38-39
  • 3.2.2 黄铜矿型CIGSe粉体的制备39
  • 3.2.3 黄铜矿型CIS粉体的制备39-40
  • 3.2.4 纤锌矿型CIS、CISeS粉体的制备40-41
  • 3.2.5 样品的表征41
  • 3.3 Ga掺杂黄铜矿型CIGSe粉体的研究41-47
  • 3.3.1 反应温度对样品物相的影响41-42
  • 3.3.2 Ga掺杂量对样品物相的影响42-43
  • 3.3.3 CIGSe粉体组分的EDS分析43-45
  • 3.3.4 Ga掺杂量对样品形貌的影响45-46
  • 3.3.5 Ga掺杂量对样品的光吸收特性及能带的影响46-47
  • 3.4 物相可控型CulnS_2粉体的研究47-53
  • 3.4.1 反应体系的筛选47-48
  • 3.4.2 黄铜矿型CIS粉体的物相与形貌48-50
  • 3.4.3 纤锌矿型CIS粉体的物相与形貌50-52
  • 3.4.4 晶型对CIS粉体光吸收特性的影响52-53
  • 3.5 S掺杂纤锌矿型CISeS粉体的研究53-60
  • 3.5.1 S掺杂量对样品物相的影响53-54
  • 3.5.2 CISeS粉体组分的EDS分析54-55
  • 3.5.3 S掺杂量对样品形貌的影响55-58
  • 3.5.4 S掺杂量对样品的光吸收特性及能带的影响58-60
  • 3.6 黄铜矿型与纤锌矿型CIS粉体的物相转变机制60-62
  • 3.7 本章小结62-64
  • 第四章 CuInSe_2浆料、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64-80
  • 4.1 引言64-65
  • 4.2 实验部分65-70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65-66
  • 4.2.2 CISe浆料的制备66-67
  • 4.2.3 CISe薄膜的制备67-69
  • 4.2.4 样品表征69-70
  • 4.3 CISe浆料分散稳定性研究70-74
  • 4.3.1 分散介质混合比的影响70
  • 4.3.2 PVP用量的影响70-72
  • 4.3.3 超声时间的影响72-73
  • 4.3.4 剪切速率的影响73
  • 4.3.5 剪切时间的影响73-74
  • 4.4 CISe浆料综合实验条件与分散性评价74-75
  • 4.5 CISe薄膜的表征及性能评价75-79
  • 4.5.1 CISe薄膜的物相分析75-77
  • 4.5.2 CISe薄膜的宏微观形貌分析77-78
  • 4.5.3 CISe薄膜的光吸收特性及能带分析78-79
  • 4.6 本章小结79-80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9
  • 致谢89-90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9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Mn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的化学合成及磁性研究    程兴旺;李祥;于宙;龙雪;

掺杂的Ni-Zn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葛慧琳;彭志坚;邢庆凯;李旦;王成彪;付志强;齐龙浩;苗赫濯;

Al_2O_3掺杂对ZnO纳米粉体气敏性能的影响    牛新书;王雪丽;邓伟娜;孙静霞;

C_(60)的激光产生与聚合——Ⅱ.微量掺杂物对C_(60)形成的促进作用    唐紫超,黄荣彬,黄伟杰,郑兰荪

掺氟汞系1223相的结构与超导电性    高孝恢,李洁,肖慎修,陈天朗

高浓度镱离子掺杂Yb:YAG和(Yb,Cr):YAG激光晶体    陈伟,徐军,邓佩珍,干福熹

LEC技术生长3inch掺Si GaAs单晶的研究    赖占平,齐德格,高瑞良,杜庚娜,刘晏凤,周春锋,高峰

PPY/ABS导电复合薄膜的研制与表征    王长松,谷亚新,刘罡

锂离子掺杂聚并苯对其电子性质的影响    石中亮,姚淑华,郭虹

新型有机/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制备及特性    奚红霞,王欢,李忠,梁兆熙

玻璃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韩彬;王勇;韩涛;

聚丙烯/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赵春贵;冯猛;秦怀礼;阳明书;

二氧化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崔素萍;王林;

三维有序大孔/介孔金属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张程伟;杨慧;陈建峰;徐联宾;

纳米级酞菁光导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远;张鑫然;晁伟;

稀土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陈前火;黄灿瑚;曹庆;章文贡;

水性生漆/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郑燕玉;胡炳环;林金火;

纳米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英哲;杜金红;赫秀娟;童昕;成会明;

三维编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玉果;王玉林;万怡灶;赵强;李宝银;韩雅静;

粗集料嵌锁型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    沈卫国;

开创润滑材料研究新领域    汪志

如何界定掺杂掺假    

英特尔式创新:基因社会化    本报记者 侯继勇

无苯型塑料油墨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李润

无苯型塑料油墨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李润

无苯型塑料油墨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李润

见利忘义 棉包掺杂    刘长忠

北京地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山风

甘肃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记者 李峰

激光技术在消费品包装中的运用    张奕波

纳米晶胶体墨水技术CuInSe_2黄铜矿薄膜的制备、表征与光伏应用    王卫东

应变纤锌矿量子阱中的电子态    朱俊

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其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研究    霍海滨

CdS纳米晶的分子簇直接热解法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李志国

多元醇中CuInS_2和Cu_2ZnSnS_4纳米结构的合成及颗粒墨水法制备其薄膜    盛夏

Ⅲ族氮化物及AlN基稀磁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与高压物性研究    类伟巍

掺杂ZnO准一维超晶格纳米结构制备与物性研究    李大鹏

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耀

CuInSe_2和TiO_2半导体薄膜的液相法制备及其异质结构特性    杨靖霞

有机胺体系中半导体自组装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与性能研究    奚宝娟

铜铟硒系光伏材料的软化学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蒋波

太阳电池用SiN/a-Si/poly-Si/NiTi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玉雷

ZnO:Al靶材与薄膜的制备初步研究    尹永波

钛钴尖晶石颜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海峰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Fe-N薄膜    张磊

FTO薄膜热处理过程中的表面演化及性能的研究    陈谦

ZnO/S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李启源

电弧离子镀过程中脉冲偏压对TiCN薄膜的影响    张凇铭

反应磁控溅射制备组分可控的B-C-N薄膜    管昌雨

淀粉塑料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孙立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