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模块化并联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7:25
热度:

模块化并联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摘要】:随着世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紧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随着光伏并网发电系

【摘要】:随着世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紧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随着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率等级的提高,对并网逆变器的功率等级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大功率并网逆变应用场合中,单台并网逆变器逐渐显露出自身的缺点,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器件电流应力、逆变器的体积都会随功率提高而增大,且单台并网逆变器一旦发生故障,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并网逆变器的并联技术是目前解决大功率并网逆变应用的一种有效方案,但逆变器并联后会产生环流问题,从而导致逆变器模块的负载电流不均衡,输出电流质量降低,严重时甚至损坏逆变器模块。本文主要针对并网逆变器的并联控制及环流控制方法展开研究。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并联结构以三相并网逆变器为基础,本文首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做了分析,并建立了在多种坐标系下的小信号模型,介绍了SVPWM方法控制三相逆变器的原理。此外还对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软件锁相环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光伏并网发电中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压电流环的控制分别进行分析介绍。 接下来本文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分析了其并环流通路,分析了逆变器并联之间的环流功率。在理论上解释了环流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滤波参数、开关频率、死区时间等对环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了主从式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控制解决方案,并采用了零序环流的抑制方法。通过SVPWM的控制特性,利用其零矢量分配只影响零序分量并不影响其基波控制的特性,设计了零序环流控制器,从而达到控制零序环流的目的。 最后,分别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以及三相并网逆变器并联试验样机上对上述分析结果做了实验分析。并测试了在多种不同参数条件下的零序环流抑制器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光伏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并联 主从式控制 零序环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464;TM61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光伏发电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光伏发展现状12-13
  • 1.3 逆变器并联技术在光伏发电中的应用13-17
  • 1.3.1 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必要性14
  • 1.3.2 逆变器并联带来的问题14-15
  • 1.3.3 国内外并联研究现状和及其发展动态15-17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设计18-35
  • 2.1 三相并网逆变器模型建立18-22
  • 2.1.1 abc坐标下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模型18-19
  • 2.1.2 α β坐标下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模型19-20
  • 2.1.3 dqo坐标下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模型20-22
  • 2.2 三相锁相环介绍22-24
  • 2.3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SVPWM控制24-27
  • 2.4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27-29
  • 2.5 参数设计29-34
  • 2.5.1 输出滤波器设计29-30
  • 2.5.2 电流环的设计30-32
  • 2.5.3 电压环设计32-34
  • 2.6 本章小结34-35
  • 第3章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并联问题35-45
  • 3.1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并联控制方法35-37
  • 3.1.1 集中控制35-36
  • 3.1.2 主从式控制36
  • 3.1.3 分散逻辑控制36-37
  • 3.1.4 无互联线控制37
  • 3.2 三相并网逆变器并联环流分析37-39
  • 3.3 不同参数对环流产生的影响39-43
  • 3.4 环流功率分析43-45
  • 第4章 并网逆变器并联方案设计45-55
  • 4.1 主从控制下的逆变器并联控制45-48
  • 4.1.1 主从判断的软件实现45-46
  • 4.1.2 基于CAN总线的通信设计46-48
  • 4.2 环流抑制器的设计48-52
  • 4.2.1 硬件环流抑制方法48-49
  • 4.2.2 零序环流抑制器的设计49-52
  • 4.3 硬件电路设计52-55
  • 4.3.1 采样电路设计52-53
  • 4.3.2 保护电路设计53-54
  • 4.3.3 驱动电路设计54-55
  • 第5章 实验结果55-73
  • 5.1 仿真结果及分析55-66
  • 5.2 实验波形及分析66-72
  • 5.3 本章小结72-7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73-75
  • 6.1 全文总结73
  • 6.2 后续工作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81
  • 作者简历8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三相并网逆变器模型电流预测控制技术    杨勇;赵方平;阮毅;赵春江;

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    傅望;周林;郭珂;刘强;代璐;黄勇;

直驱风电系统中并联逆变器的仿真建模与分析    付勋波;鄂春良;李建林;许洪华;

风力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环流分析    杨勇;阮毅;汤燕燕;叶斌英;张峰;

世界能源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    唐炼

采用虚拟阻抗的逆变器并联运行均流控制    赵洪涛;程军照;

UPS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综述    龙江涛;路嘉鑫;钱希森;张颖超;赵争鸣;

中国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发电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张耀明;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江泽民;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李雷;郭焱;王通胜;魏志勇;

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策略    伏洋;张国胜;李凤霞;刘宝康;

太阳能电池光谱性能测试系统    杨良;

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Ⅱ    王少鹏;朱江玲;岳超;方精云;

高温蓄热式加热炉中的燃气流流动分析    李健;赵博宁;

光伏并网的控制策略与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分析    李志敏;甘家梁;徐翠琴;谈怀江;

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能源安全战略选择    张巍;李班;

从“低碳经济”谈江西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花明;谢青霞;

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概述    李承亮;张明乾;

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进展    李怀辉;王小平;王丽军;刘欣欣;梅翠玉;刘仁杰;江振兴;赵凯麟;

中国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基于结构因素分解法的分析    赵晓丽;洪东悦;

生物质茜素类染料结构改性及其无助剂染色    戚益;顾钰;安冬;徐倩倩;杜鹃;罗艳;

新型吸附制冷机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龚丽霞;王如竹;夏再忠;

北京市能源消费特征和节能降耗途径研究    王军;吴万标;周锐;方秀玉;薛婷;

国际水电发展情况及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贾金生;

Green Development and China Energy Security——An Analysis based on PSR Mode    姜姝;

中国CO_2地质封存与可持续发展    崔振东;刘大安;曾荣树;田甜;

大容量化学储能系统研究进展    邓浩;张宁;冯哲圣;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应对措施    谭柏平;

离心泵叶轮设计与流动分析    曹树良;谭磊;桂绍波;

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大战略    张春;

铂铝合金粘结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宋鹏

细颗粒物的电收集技术研究    朱继保

低挥发份劣质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    李社锋

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赵佳飞

脉冲放电电凝并结合碱液吸收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    徐飞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魏永刚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姜星莉

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杨波

电力谐波和间谐波参数估计算法研究    陈国志

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    张伯松

梯级水电站优化运行研究与应用    郑慧涛

高能燃料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与结构设计    张哲衡

奥镁公司隧道窑余热回收项目管理案例研究    李俊峰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及孤岛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于希洋

硬硅钙石型硅酸钙纤维的合成和应用    张瑞芝

金属化合物催化煤燃烧规律的实验研究    姜建勋

SnO_2基陶瓷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研究及制备    曹恒淇

MW级风力发电机主轴制造项目财务分析    亓金双

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颜志强

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低压穿越暂态优化控制    陈智勇

基于PID和重复控制的UPS逆变器的研究    张震;柴文野;潘登;任冲;

基于下垂特性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杨淑英;张兴;张崇巍;

逆变电源并联技术    陈宏,胡育文

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的均流控制策略    冯锋,段善旭,康勇

电力线通信在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中的应用    段善旭,夏斌,康勇,陈坚

基于分布式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    刘爱忠;方天治;肖岚;阮新波;

可调阻抗无互联线并联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姚玮;高明智;陈敏;钱照明;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电系统运行研究    贺益康,郑康,潘再平,刘其辉

一种新型的载波相移SPWM电流型电力有源滤波器    李建林,叶剑利,张仲超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汪海宁

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阚加荣

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技术的仿真研究    国海

三相逆变电源并联技术的研究    陈涛

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技术研究    梁艳

脉冲均匀调制功率控制串联谐振式逆变器    颜文旭,沈锦飞,惠晶,吴雷

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王耀北;闫英敏;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朱晓荣,彭咏龙,李和明

数字双闭环瞬时值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研究    许爱国;谢少军;

一种高性能的单相逆变器多环控制方案    熊健;周亮;张凯;史鹏飞;

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    张春雨;彭咏龙;张智娟;

Z源逆变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崔彬;钱照明;丁新平;彭方正;

196系列单片机在空调逆变器中的运用    岳玉静;

多重化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梁中华;于平泳;刘春芳;卢宝宏;刘宏楠;

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周玉栋;许海平;曾莉莉;温旭辉;

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陈永利;霍艳军;

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

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

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

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

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

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    葛兴来;冯晓云;

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

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

UPS逆变器反馈控制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    郭同生;黎辉;杨旭;王兆安;

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    上海 苏成富

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    周志敏

Z源逆变器研究    房绪鹏

光伏发电系统中Z源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    陈艳

Z源逆变器研究    汤雨

太阳能交流模块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谭光慧

网络控制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郑伟锋

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程如岐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压型组合式逆变器和电流源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    许飞

电压型逆变器分布式控制并联关键技术研究    亓迎川

大容量高频谐振逆变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李建文

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许颇

阻抗源逆变器在微型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伍元彪

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并网双向逆变器的研究    赵玲霞

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阚加荣

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研究    张怀金

新型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张志强

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研究    郭虓

基于内高频环的并网三相光伏逆变器的研究和实现    何耀

单相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及其并联研究    王文杰

基于下垂法控制的无线并联逆变器系统由独立到并网模式切换策略的研究    金城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用Z源逆变器的实验研究    薛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