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33:10
热度: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摘要】: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ERA40再分析逐日的200 hPa风场资料,选取1958—1977年和1980—1999年

【摘要】: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ERA40再分析逐日的200 hPa风场资料,选取1958—1977年和1980—1999年各20年,对比分析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前后两个时段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表明:近20 a来,原来在赤道中太平洋上活跃的ISO减弱,而在中印度洋、孟加拉湾地区ISO变得活跃;全球变暖背景下,ISO的强度变化幅度加大,表明ISO更加活跃,且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强,夏、秋季弱;对流层上层的纬向风能量更集中于1—3波,ISO的频率有加大的趋势。还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发展的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OALS-1.0g中的控制试验及其二氧化碳浓度加倍试验结果,分别对应实测资料的前后20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式对ISO的空间结构模拟较好,但低估了ISO的强度;时空谱分析表明模式结果中包含有更多的纬向风的高频成分,由于能量的分散,导致对ISO活动强度的低估。但通过对模式的控制试验和温室气体增加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耦合模式还是较好地反映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ISO在中印度洋、孟加拉湾地区变得活跃、频率加大等变化特征。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江苏省兴化市气象局
【关键词】全球变暖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 耦合模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211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31004) 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2001BA611B01)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研究”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1引言大气季节内振荡(ISO)是大尺度热带大气活动最显著的振荡信号之一,也被视为是一种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之一。自Madden等[1-2]发现ISO以来,国际上众多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ISO的结构特征和基本活动规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3-7]。ISO是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现象,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热带对流和环流季内振荡强度与海表温度关系对比研究    李丽平;王盘兴;管兆勇;

20世纪70年代末前后北半球冬季对流层遥相关的时空演变研究    曹杰;李湘瑞;应俊;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数值模拟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    贾小龙;李崇银;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    王斌;周天军;俞永强;

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方法及其在季节内振荡分析中的应用    王伟;李建平;丁瑞强;

不同时间尺度系统扰动动能特征分析    任颖

江淮梅雨的准双周振荡    尹志聪

热带准40天振荡的现象、成因及其与热带外环流的遥相关    何金海

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赵平,陈隆勋

东亚夏季风与北太平洋SSTA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李峰,何金海

热带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    董敏,张兴强,何金海

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    王绍武

昌乐县近49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马英洁;秦涛;张爱玲;张贵明;于江;

盘锦春季旱涝特征分析    曹士民;江和文;员影;杨文艳;迟春艳;钟莉;

鞍山市春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阎琦;吴艳青;朱宇;马秀红;崔莉敏;

山西省降水特征和玉米产量变化分析    刘文平;郭慕萍;张爱芝;刘月丽;安炜;茅彧;

信宜市气候变化及其对荔枝单产的影响    潘柱;李书桂;于文杰;梁冰;黄建林;

山东伏期降水时空的分布特征    李君;陈秀杰;司志华;

近50年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观测研究    崔方;郭品文;吴建秋;

人工增雨对辽宁降水及气温的影响分析    杨旭;胡伟;赵姝慧;陈刚;张鹏亮;秦鑫;

西藏北部高原气候变化趋势及预测——以那曲气象站为例    尚可政;陈录元;周海;王式功;杨德保;

怀来近55年气温变化分析    李建忠;赵海江;郭金河;

齐齐哈尔市近50a来气温突变的诊断分析    娄德君;刘智;高金辉;李治民;

影响稻褐飞虱种群暴发的主要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祝树德;许钟民;王学明;问才干;陈海新;

长江流域降水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沈浒英;

保形平流方案在海洋环流模式中的应用    肖潺;俞永强;宇如聪;

华北5月降水年代际变化    王建波;刘秦玉;张苏平;姚圣贤;

齐齐哈尔近50年来气温突变的诊断分析    娄德君;刘智;李治民;

山西省气候变化的多尺度诊断研究    赵桂香;赵彩萍;李新生;

地表温度对太阳常数变化响应的数值试验研究    张虹娇;朱伟军;

江南春雨的气候成因机制研究    万日金;吴国雄;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    刘芸芸;俞永强;何金海;

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    延军平

海气系统季内振荡现象的气候学研究    李丽平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变化及其数值模拟    蒋国荣

副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夏季旱涝的影响研究    韩荣青

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区域气候年代际时空演变的统计—动力特征    施晓晖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及相关联的全球海温变化模态    南素兰

大气热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简茂球

动态植被过程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荣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数值模拟研究    贾小龙

武都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    王勇

青藏高原冬季大气热状况对Elnino的影响以及LGM时期高原热状况的数值研究    韩余

夏季欧亚中高纬典型持续流型特征    潘婕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面高度季节循环和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李雁领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杨素英

中国冬温夏雨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浅层海洋热异常的相关联系    周晓霞

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及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    袁晓玉

华北地区气温的气候特征及其与100hpa高度场异常、西北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张友姝

北极涛动与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关系与机制及其与南方涛动关系初步研究    何春

太平洋海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钟姗姗

用区域气候模式对1951—2000年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    黄建斌;朱锦红;李振华;

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垂直环流结构和年际变动特征及其机制研究(英文)    何金海,周兵,温敏,李峰

夏季对流和环流10-25天季内变化与西太平洋暖池热力状况的关系(英文)    任保华 ,黄荣辉

东亚夏季一个与鄂霍次克海阻高建立及副高北上相关的遥相关类型(英)    王亚非,FujiyaoshiYASUSHI,KatoKURANOSHIN

梅雨期区域边界水汽输送模型及其数值试验(英文)    徐祥德,苗秋菊,王继志,张雪金

江淮流域夏季严重旱涝与大气季节内振荡(英)    杨辉,李崇银

厄尔尼诺持续时间与大气环流异常形势    杨辉,李崇银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若干重要特征及两份大气再分析资料的异同    韩晋平;王会军;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和ENSO的相互关系    李崇银,周亚萍

对流凝结加热与不稳定波    李祟银

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统计分析研究    张崇耀

谱模式SAMIL对南亚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向北传播的模拟    贾小龙;李崇银;凌健;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30~60天振荡强度年际变化的联系    贾燕;管兆勇;

变网格模式LMDZ对1998年夏季东亚季节内振荡的模拟    孙丹;周天军;刘景卫;薛峰;

IAP第四代大气环流模式的气候系统模式模拟性能评估    孙泓川;周广庆;曾庆存;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模拟的影响    胡文婷;段安民;吴国雄;

两种对流参数化方案下降水和潜热加热空间结构的模拟及其影响    王晓聪;包庆;刘琨;吴国雄;刘屹岷;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    彭世球;刘段灵;孙照渤;李毅能;

两种不同减排情景下21世纪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辛晓歌;吴统文;王在志;

积云参数化和分辨率对MJO数值模拟的影响    贾小龙;李崇银;凌健;

热带夏季风场与对流场季节内振荡传播模比较    林爱兰;Li Tim;李春晖;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模拟中的重要性    胡文婷;段安民;吴国雄;

MJO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祝丽娟

天气尺度波列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黄海燕

Calculation of Solar Albedo and Radiation Equilibrium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Analysisof Their Climatic Features    赵平,陈隆勋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符淙斌,王强

热带低层大气30~60天低频动能的年际变化与ENSO循环    龙振夏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    季国良,姚兰昌,袁福茂,杨化镒

北太平洋中纬海温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途径    朱乾根,滕莺,徐国强

西太平洋地区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同副高、台风关系的探讨    刘富明,林海

边界层动力过程在Madden-Julian振荡发展中的作用    巢纪平,林永辉,王斌

海表温度异常对Madden-Julian振荡的影响    巢纪平,林永辉,王斌

CISK、蒸发-风反馈机制和热带大气30—60天振荡    赵强,刘式适

STUDY ON CLIMATIC FEATURES OF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THERMAL SOURCES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赵平;陈隆勋;

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数值模拟Ⅱ.全球变暖的影响    俞永强;蒋国荣;何金海;

新书《高潮汐:气候危机的真相》评介    叶谦,GLANTZ Michael,McNEELEY Shannon

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人为造成的    徐娜;

“后天”来了?    晨曦;

全球变暖将延缓十年?    邓雪梅;

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杨学琴;

全球变暖能否造福人类    许靖华,陈延成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贺淹才

全球变暖导致生态系统根基破坏    沙炜;

全球变暖危害大过核武器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    刘芸芸;俞永强;何金海;

大气环流中的能量平衡问题及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    王万里;刘耀林;蔡述明;邓南圣;侯浩波;周博;王卫国;谢应齐;

稻麦系统作物生产力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概况    张卫建;田云录;张彬;

湖南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    肖洁;李力;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气候保护的模拟研究    张焕波;王铮;郑一萍;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科普问题    刘书越;

全球变暖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姚檀栋;

湖北地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汪高明;

全球变暖背景下对流性天气影响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史文丽;闵锦忠;费建芳;黄小刚;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气象灾害的影响与对策    揭毅;

全球变暖严重影响北极气候    

全球变暖 欧洲环境气候将改变    杨骏

全球变暖带来高度风险    王海峰

随之而来的不只是洪水滔天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覆巢之下无完卵,全球变暖美国能独自“凉快”?    叶书宏

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责无旁贷    李学华

既然都说全球变暖,为何今冬还这么冷    

用“节能衫”抗击全球变暖    赵方宇 任荃

气候争论:是什么让地球变暖?    何晨 译

我自太空观云海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欧亚大气环流与地表气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    季明霞

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    孙喜新

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    严春吉

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    何志伟

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郭永红

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    胡国权

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    吴一红

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    陈黎明

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    肖金花

全球变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影响的数值模拟    刘芸芸

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立法研究    胡富蓉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面高度季节循环和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李雁领

高温CO_2分离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池保华

全球变暖背景下多种资料的高空温度特征分析    谢潇

汽轮机叶片精锻工艺CAD与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彭志

室内高大空间污染物分布数值模拟    张明远

镉在土壤中吸附特性的研究及运移动态的数值模拟    商建英

东北地区暴雨、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诊断研究    戴廷仁

室内可燃气体泄露过程的研究    贾云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