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碳减排问题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5:08
热度: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碳减排问题研究【摘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全球对此开始高度重视并且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我国也开始加大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

【摘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全球对此开始高度重视并且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我国也开始加大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能源结构从而减少能耗和碳排放。其中在电力行业减少以煤电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和必须的途径。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并建立完善国内统一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以促进其顺利开展。积极探索和研究基于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核算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以屋顶光伏并网发项目电为研究对象,参考基于减排机制的CDM方法学,探索研究适合我国该类项目并网发电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方法,评估项目活动的碳减排效果。首先,根据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实际特点,在CDM方法学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整,提出了适合我国光伏屋顶并网发电项目碳减排量的核算方法,包括对其基准线情景识别与确定等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实例验证了本论文提出方法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讨论了项目碳减排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延伸的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运用LCA评价方法对屋顶光伏并网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碳减排效果量化评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并浅析了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显著碳减排潜力,对促进我国光伏发电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太阳能利用 光伏发电 碳减排 全生命周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TU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15
  • 1.1.1 气候变化背景11
  • 1.1.2 碳减排必要性11-12
  • 1.1.3 太阳能发电碳减排意义12-15
  • 1.2 国内外碳减排量核算方法研究现状15-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路线16-19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路线17-19
  • 第2章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19-27
  • 2.1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19-22
  • 2.1.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9-20
  • 2.1.2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20-22
  • 2.2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研究22-25
  • 2.2.1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22
  • 2.2.2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22-23
  • 2.2.3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23-25
  • 2.3 本章小结25-27
  • 第3章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碳减排量量化27-43
  • 3.1 方法学的适用性27-29
  • 3.2 基准线情景的识别与确定29
  • 3.3 碳减排量计算29-36
  • 3.3.1 项目边界29-30
  • 3.3.2 基准线碳排放量计算30-31
  • 3.3.3 项目碳排放量31
  • 3.3.4 项目泄漏量31-32
  • 3.3.5 项目碳减排量32
  • 3.3.6 电力排放因子确定32-36
  • 3.4 项目碳减排量监测36-40
  • 3.4.1 监测要求和原则36-37
  • 3.4.2 监测数据和参数37-40
  • 3.5 项目碳减排核查40-42
  • 3.5.1 核查范围和内容40-41
  • 3.5.2 核查程序和环节41-42
  • 3.6 方法学应用说明42
  • 3.7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应用实例43-57
  • 4.1 项目概况43-45
  • 4.1.1 项目活动描述43-44
  • 4.1.2 项目基准线识别44-45
  • 4.2 项目碳减排量计算45-47
  • 4.2.1 项目边界确定45-46
  • 4.2.2 项目排放量46
  • 4.2.3 基准线排放量46
  • 4.2.4 泄漏量46
  • 4.2.5 项目碳减排量46-47
  • 4.3 项目碳减排量监测47
  • 4.3.1 监测设备和参数47
  • 4.3.2 监测要求47
  • 4.4 碳排放核查47-48
  • 4.5 项目碳减排量的影响因素48-56
  • 4.5.1 电力排放因子影响49-50
  • 4.5.2 系统综合效率的影响50-51
  • 4.5.3 温度不同的影响51
  • 4.5.4 不同光伏组件类型51-53
  • 4.5.5 不同安装区域辐照量的影响53-55
  • 4.5.6 并网光伏系统装机容量55-56
  • 4.6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浅析57-75
  • 5.1 全生命周期碳减排分析的必要性57
  • 5.2 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57-59
  • 5.2.1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涵义57-58
  • 5.2.2 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应用现状58-59
  • 5.3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碳排放环节分析59-63
  • 5.3.1 系统边界与参数设定59-60
  • 5.3.2 碳排放核算模型60-63
  • 5.4 多晶硅光伏系统的碳排放核算63-71
  • 5.4.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基本情况63-64
  • 5.4.2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64-65
  • 5.4.3 光伏系统的碳排放核算65-71
  • 5.5 多晶硅光伏系统碳减排潜力71-73
  • 5.5.1 光伏系统发电量71-72
  • 5.5.2 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分析72-73
  • 5.6 本章小结73-75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75-77
  • 6.1 主要研究结论75
  • 6.2 展望75-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1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1-8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CDM在光伏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辛宏斌;

中国光伏发电CDM项目案例分析    余运俊;康利平;万晓凤;

中国光伏电池组件的生命周期评价    刁周玮;石磊;

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碳平衡分析    张治山;袁希钢;

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研究    师华定;齐永青;梁海超;高庆先;付加锋;

我国多晶硅并网光伏系统能量回收期的研究    胡润青;

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张雪莉;刘其辉;马会萌;李蓓;

太阳能级多晶硅制备技术与工艺    冯瑞华;马廷灿;姜山;黄可;

国际碳核算体系发展及其评价    陈红敏;

哈尔滨降水变化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矫玲玲;王庆余;唐凯;任丽;金磊;

碳减排经济手段及其应用    王文秀;吴开亚;刘晓薇;朱勤;

玉米多元醇生产及使用产生的环境影响研究    赵妍;刘淑霞;潘梓权;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CDM项目碳汇优化模型研究    李鱼;孙钊;张阳;李都峰;

黑龙江省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策    徐盛荣,殷桂芝,潘华盛

大连市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初步分析    葛庆龙,周坤,吴兴法

中国气候状况及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和措施    邹尚伟;刘颖;

晋开化工清洁发展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张凌;乔春莉;师兆忠;龚佳红;杨玉荣;李德亮;

北京地区甲烷排放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    苏芳,邵敏,张敏

中国气候变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李明志,袁嘉祖,李建军

淮南市碳排放定量核算研究    黄静;高良敏;

浅谈气象部门在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用服务中的作用    盛绍学;

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建设对CO_2减排的贡献    魏泉源;肖俊华;

气候变化对咸阳市水资源的影响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赵西社;王维;王斌生;

气候变化对咸阳市水资源的影响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赵西社;王维;王斌生;

我国水泥企业CDM项目研究和开发现状    何宏涛;

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吴君隆;谷晓江;程进;金明亮;马燕;

农村畜禽粪便CDM项目温室气体减排的核算方法学研究    卢学强;马建立;邓小文;赵杰;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模型研究    郭小哲;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实现河北省节能减排目标    蒋栋;冯士军;董慧芹;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    徐婷

高寒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研究    穆振侠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    孙宁

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温和

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    王富平

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    李波

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    吉宗玉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潜力与波及效果研究    康旭东

高寒地区利用太阳能改善农户热舒适性的实证研究    罗光华

论长株潭城市群排污权交易的障碍与法律对策    冯辉

生物质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应用研究    李威

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研究    言彦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下我国风电企业投资可行性的研究    沈延武

适用于云南地区的CDM项目及其方法学研究    张一博

碳热还原歧化法制备高品质硅的实验研究    吕东

信息技术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张笑迪

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外经济合作研究    韩啸

奶牛养殖场甲烷的排放特征研究    袁慧军

《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研究    赵鹏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孙玉星;杨宏;苏乘风;

生命周期评价    樊庆锌;敖红光;孟超;

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应用中的储能系统研究    陈维;沈辉;邓幼俊;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储能电池    桂长清;

清洁发展机制国内立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朱谦;

中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区域分析    李柯;何凡能;

中国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产业链剖析及其对产业的影响    王晓宁;

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相对贡献    Daniel A.Lashof,Dilip R.Ahufa,朱希敏

储能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鞠洪新;于金辉;

风力发电CDM项目案例分析    冯世钧;蒋栋;董慧芹;李婷;史新辉;

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并网发电示范电站    张艳红;张兴;林闽;吕绍勤;张崇巍;

光伏并网发电与建筑相结合技术的发展概况    原慧军;王效华;张兴磊;

光伏并网发电通信控制装置的设计    刘立军;焦翠坪;王淼;穆桂霞;张喜军;

国内规模最大的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并网发电项目投产    本刊编辑部;

光伏并网发电的研究进展    余涛;余婕;

浅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展    王晔;方波;

基于智能功率模块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桑绘绘;杨奕;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研究    张杰;刘生春;周瑜;

小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    毛伙南;陈峰;崔传芹;潘冬;陈海;郭金基;

3kW光伏并网发电装置研究与设计    唐卫波;夏向阳;

安徽首座变电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谢红福;何鸣;张可;王晓;

对昆明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的一些思考    邹贤;王琳;

对昆明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的一些思考    邹贤;王琳;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冯保念;洪瑞江;

国家体育场(鸟巢)10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朱知洋;张光春;施正荣;

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综述    戴靖;何中一;邢岩;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    陶晓峰;吴红斌;

无差拍控制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张超;何湘宁;

基于dsPI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叶刚;

基于D类功率放大器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设计    白婧文;韩可;

我国首个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开工    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

敦煌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本月开工    本报记者 陈其珏

格尔木200MW大型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选址确定    通讯员 李莎莎 秦滑

两大巨头抢滩敦煌光伏发电项目    张维贤 张耀 李树民

两大“巨头”抢滩敦煌光伏发电项目    张维贤 张耀 李树民

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敦煌奠基    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李开南

国投敦煌10兆瓦光伏项目发电    记者 赵栋

光伏并网发电关键技术研究获重要突破    陶韡烁 记者 王春

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并网发电标准将完善    周洪博

策勒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开工    通讯员 高风梅 李彩艳

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陈宗祥

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补偿控制研究    蔡纪鹤

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李春玲

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    董密

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杨滔

户用式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策略的研究    任碧莹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及孤岛检测新技术的研究    张超

三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    刘飞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雷家宁

有源滤波器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李绍慈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袁阳

基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    李春玲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罗小英

单相数控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刘传洋

光伏并网发电装置的研究    王娉婷

2kW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    吕文坤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魏腾飞

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陈龙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