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多联产中粗煤气基本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25:25
热度:

多联产中粗煤气基本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摘要】: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的多联产系统,利用气化煤气富碳和焦炉煤气(热解煤气)富氢的特点,将气化煤气与焦炉煤气进行重整,以实现大量焦

【摘要】: 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的多联产系统,利用气化煤气富碳和焦炉煤气(热解煤气)富氢的特点,将气化煤气与焦炉煤气进行重整,以实现大量焦炉煤气的有效利用。在此多联产系统中,用于发电的粗煤气的成分和物理参数会随系统的运行状况而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粗煤气的基本燃烧特性进行研究,以保证发电系统稳定地输出电力产品。 本文在分析气体燃烧特性的基础上,对气体燃烧的形式和特点、气体燃料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从理论上对气体燃烧产生火焰的形状,长度以及火焰传播速度从层流扩散燃烧和部分预混燃烧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层流扩散燃烧和部分预混燃烧火焰均呈圆锥形,火焰长度和传播速度与气流速度有关。对完全预混式燃烧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粗煤气在扩散和预混燃烧下的燃烧特性,为更好地研究粗煤气的基本燃烧特性提供指导。 本文研究的粗煤气主要组成部分为流化床气化气和焦炉煤气,其主要成分为H_2、CO、CH_4,此外还含有少量的CO_2和N_2。实验中将H_2、CO、CH_4等可燃成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粗煤气进行燃烧,以便探讨粗煤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基于气体燃料燃烧的特点,作者对实验所用的燃烧室和燃烧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并依据热力计算的结果对实验所用的测量分析仪器进行了合理的选型,完成了能够适合粗煤气基本燃烧特性研究的扩散燃烧的实验系统,该系统由燃烧室系统、燃气系统、空气系统、测量系统和排烟系统组成。 过量空气系数不仅影响着燃烧的完全程度,而且也影响着最终的烟气成分和烟气量。因此,在实验中对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粗煤气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燃烧室各测点径向温度的最高值均达到1100℃,所处位置集中在燃烧室中心处或其左右各5mm的范围内,并且以最高值为中心,呈对称分布。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对粗煤气的燃烧温度分布和燃烧产物有较大的影响,即过量空气系数较大时,燃烧温度较高,燃烧室中心处氧气浓度较低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所以,采用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有利于提高粗煤气的燃烧温度,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粗煤气的完全燃烧。 通过对粗煤气在扩散燃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今后在预混燃烧和加催化剂进行燃烧的条件下研究粗煤气的燃烧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建立控制催化燃烧的数学模型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多联产 粗煤气 扩散燃烧 过量空气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K1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多联产能源系统11-12
  • 1.2 煤的热电气多联产12-14
  • 1.3 课题背景14-17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17
  • 1.5 本章小结17-19
  • 第二章 气体燃烧的基本理论19-29
  • 2.1 气体燃烧的形式19-28
  • 2.1.1 扩散式燃烧19-22
  • 2.1.2 部分预混式燃烧22-27
  • 2.1.3 完全预混式燃烧27-28
  • 2.2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气体燃料及粗煤气的组分和性质29-37
  • 3.1 人工气体燃料的种类29-33
  • 3.1.1 气化炉煤气29-30
  • 3.1.2 焦炉煤气30-31
  • 3.1.3 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31
  • 3.1.4 液化石油气31-32
  • 3.1.5 油制气32
  • 3.1.6 地下气化煤气32
  • 3.1.7 本文研究的粗煤气32-33
  • 3.2 气体燃料的特点33
  • 3.3 各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33-34
  • 3.4 粗煤气的性质和利用34-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实验系统设计37-57
  • 4.1 气体燃烧过程的热力计算37-44
  • 4.1.1 理论空气量的计算37-38
  • 4.1.2 实际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及漏风系数38-39
  • 4.1.3 理论烟气量的计算39-40
  • 4.1.4 实际烟气量的计算40
  • 4.1.5 燃烧温度的计算40-44
  • 4.2 实验系统设计计算44-48
  • 4.2.1 最大发热量计算44
  • 4.2.2 空气量计算44-45
  • 4.2.3 烟气量计算45
  • 4.2.4 燃烧室计算45-46
  • 4.2.5 燃烧器计算46-48
  • 4.3 实验系统的组成48-55
  • 4.3.1 燃烧室系统49-52
  • 4.3.2 燃气系统52
  • 4.3.3 空气系统52
  • 4.3.4 测量系统52-54
  • 4.3.5 排烟系统54-55
  • 4.4 实验过程55-56
  • 4.5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粗煤气燃烧特性实验57-71
  • 5.1 测点布置及实验工况57-59
  • 5.1.1 测点布置57-59
  • 5.1.2 实验工况59
  • 5.2 过量空气系数对粗煤气燃烧特性的影响59-69
  • 5.2.1 过量空气系数对粗煤气燃烧温度的影响59-65
  • 5.2.2 过量空气系数对粗煤气燃烧产物的影响65-69
  • 5.3 本章小结69-71
  • 第六章 结论71-74
  • 6.1 结论71-72
  • 6.2 工作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77
  • 致谢77-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多联产系统:综合解决我国能源领域五大问题的重要途径    倪维斗,郑洪弢,李政,江宁

煤的洁净燃烧——分离燃烧    宋行强,陈少波,马振兴

高炉煤气在冶金工业的应用研究    张琦;蔡九菊;吴复忠;庞兴露;葛红;

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特性概述    张艳春,喻健良,丁信伟,刘润杰

煤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分析    罗洁;

热—电—煤气“三联产”技术研究    于文艳;王荣;

煤炭气化发展及应用中的热点问题探讨    步学朋;忻仕河;王鹏;戢绪国;

焦炉煤气的利用与发展前景    李启辉;吴国光;王共远;孙志强;李建亮;康虹;

浅析煤炭多联产技术    胡笑颖;顾煜炯;杨昆;

二甲醚火焰传播速度的实验测定    彭世尼;黄山;陈建伦;杨建;袁明远;

燃气热水器性能测定实验台的研制    张爱凤;赵卫平;刘向华;汪红梅;

提高硫铵收率 降低硫酸消耗    李国鹏

采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置横隔板定容燃烧室的开发与试验    张红光;郑轶;郑国勇;王焱;宋大林;

甲烷/空气预混合气在定容燃烧室内的燃烧试验    张红光;郑轶;郑国勇;郑东守;曹圭伯;崔守镇;李晋秀;

环保高效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刘强,郭民臣

半预混湍流掺混燃烧技术在链条炉上的应用    王开润;史新村;任成勇;杜建吉;安国;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应用及优势    李仕超;孔艳;李杰;

家庭热水器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孙金栋,童葆华

催化燃烧技术在锅炉中的应用研究    张世红;董庆珊;段之殷;周琦;

低压大气式燃烧器中引射器的数值模拟    方媛媛;郭全;傅忠诚;

焦炉延长结焦时间后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罗进;张俊;

离子液体脱氨新工艺探究    郭智慧;祁蕾;李黎明;余江;

小型户用沼气锅炉的设计计算    李文涛;刘建禹;李文哲;

某焦化厂洗脱苯工艺设备设计改进及运行效果    党新格;

确立天然气燃气具基准气体的方法与实践    罗东晓;欧翔飞;

高适配性燃气具对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罗东晓;赖元楷;

燃气快速热水器热效率的提高    仇明贵;李玮;陈林山;

预混空气燃烧的不稳定火焰    金志刚;

全预混燃烧的燃烧振荡问题    张仲凌;

不同气源燃气热水器的经济性与环保性的研究    张健;

燃烧诱发热声不稳定特性及控制研究    李国能

合成气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    刘敬尧

低热值煤层气与煤矸石CFB混烧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王炯

高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及吸收器热质传递研究    汪磊磊

城市燃气互换性理论及应用研究    高文学

商品粮种植乡生物质废弃物回收利用规划研究    任峰

煤高温空气无焦油气化实验研究    王连勇

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研究    王灵梅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集成优化与评价方法    徐振刚

变地域燃油暖风机热力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    王智伟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研究    温亮

燃气管网的稳态分析与模拟    张勇

燃气管网泄漏分析及稳态泄漏模拟    赵龙

复杂输气管网系统的瞬变流仿真    王永军

基于低碳排放的洁净煤发电技术评价模型研究    王春晶

工业燃气锅炉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王富强

粗煤气和驰放气燃烧特性的研究    刘庆滨

超临界水浸渍法制备炭基负载金属氧化物中温脱硫用吸附剂的研究    邱彪

定容燃烧弹控制及测试系统的研发    陈祝清

乙醇掺氢燃料预混层流燃烧特性的研究    吕晓辉

煤的超清洁利用──多联产系统    倪维斗,李政

发展多联产系统 有效利用煤能源    龚平

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    郭树才,罗长齐,张代佳,韩壮, 刘恒韫,康锡志,于兴国,胡贵河

费托合成*在我国发展的新机遇    郑洪,麻林巍,肖小清,李政,倪维斗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资源/能源/环境整体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倪维斗,李政,薛元

高炉煤气在连续加热炉上的应用    刘日新,刘七新,饶文涛

低热值煤气预热后直接用于加热炉燃烧的研究    赵岩;陈海耿;张振伟;胡宝军;

高炉煤气在工业炉窑上的应用    舒汉龙

优化热风炉燃烧技术的研究    朱光俊,梁中渝,邓能运,钟锐

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热、电、煤气三联产试验    李春晓,李云峰,冷杰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的能量分析    张晋

粗煤气基本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徐樑;金燕;潘健斌;闫江涛;

过量空气系数对弛放气基本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张锐;赵筱赫;

绝热燃烧室内弛放气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闫江涛;宋凯;金燕;邢秀峰;乔红飞;

过量空气系数对粗煤气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潘健斌;金燕;乔红飞;邢秀峰;

煤气化及其多联产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    冷雪峰;潘卫国;王文欢;沈敏强;顾先青;章玲;胡深亚;

斯特林发动机中天然气扩散燃烧的数值分析    汪海贵,朱辰元,薛飞,阎珽,王芝秋

甲醇合成产率对多联产系统效率的影响    张晋,段远源

煤的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王勤辉;方梦祥;骆仲泱;施正伦;

空气/天然气λ对QHCCI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林志强,苏万华,汪洋,谢辉,裴毅强

IGCC多联产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欧阳海瑛;

小火焰模型在稳态湍流扩散燃烧中的应用    王姣;武文斐;

基于最佳风煤比修正的燃烧优化控制    张春发;赵宁;谢飞;李永玲;

热粗煤气在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    王太宁;鲁俊忠;林洪亮;朱立民;

扩散火焰合成碳纳米管研究    潘春旭;

煤炭多联产系统气化炉流场数值模拟    晋国栋;杨宁;姚建中;李静海;

以“煤催化热分解—煤焦气化耦合技术”为核心的煤炭多联产系统    马晓迅;

强声激励助燃风影响燃烧器NO_x生成的实验研究    赵宏;陈峰;程淑芬;伍耐明;

燃煤电站锅炉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    李芳芹;任建兴;赵贤兵;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应用及推广    陈晓;陈万松;崔勇;

湍流扩散燃烧的层流小火焰理论及模型    吕欣荣;李青;

煤炭气化多联产的优势在哪    本报记者 关世太 特约记者 金彪

多联产: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特约记者 石新忠

多联产格局将延伸山西煤化工产业链    石新忠

多联产 煤炭清洁利用的必然选择    石新忠

崭新的能源蓝图浮出水面    天歌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    吴月先

“电力航母”亮相滨水新城    本报记者 赵国清 通讯员 卞松林

中外专家力推多种“洗煤”技术    记者 呼跃军 实习记者 吕海波

攻关大型综采装备 煤炭业科技投入待提高    本报记者 司建楠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 节约环保并举    吴月先

焦炉煤气与气化煤气基焦炭、化工与动力多联产系统及集成机理    孙士恩

多联产CCS的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与系统集成研究    林湖

电场作用下液体乙醇微细尺度层流扩散燃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徐涛

焦炉煤气合成甲醇和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张学镭

天然气制乙炔工艺的氢能利用与多联产系统    王志方

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开拓研究    高林

快速压缩机的开发及其在HCCI燃烧研究中的应用    常国峰

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及化学能梯级利用机理研究    陈斌

生物质与天然气基及其互补的多联产系统集成开拓研究    李洪强

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多环芳香烃测量及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    张华伟

多联产中粗煤气基本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潘健斌

多联产中不同成分粗煤气的基本燃烧特性的研究    乔红飞

弛放气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闫江涛

驰放气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邢秀峰

煤层气扩散燃烧及NO_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    李建雄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的能量分析    张晋

发动机点火器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    赵仕厂

燃煤锅炉分级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李芳

煤化工多联产系统优化的遗传算法研究    王兮璐

旋转和直线运动下移动火源燃烧特性研究    丁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