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多窗谱分析方法及其在全球变暖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9:18
热度:

多窗谱分析方法及其在全球变暖研究中的应用【摘要】:多窗谱分析方法是一种低方差、高分辨的谱分析方法 ,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气候系统中高噪声背景下弱信号、时频演变信号的诊断分析。文中简要地

【摘要】:多窗谱分析方法是一种低方差、高分辨的谱分析方法 ,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气候系统中高噪声背景下弱信号、时频演变信号的诊断分析。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多窗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并将其用于近 1 5 0 a来全球及南、北半球温度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1 )在温度呈线性变暖的背景趋势下 ,北半球、全球年平均温度还具有显著的 40~ 70 a的准周期低频振荡 ,它们与变暖过程中的波动性密切相关 ;(2 )年代际振荡信号在北半球温度序列中也相当明显 ,南半球则存在多种低于 5 a尺度的显著振荡周期 ,半球或全球 ENSO振荡分量、QBO周期信号的振幅都具有缓变包络的特性 ;(3 )与传统功率谱估计、最大熵谱估计结果的对比表明 ,多窗谱分析方法方法得到的谱估计分辨力高 ,稳定性强。 【作者单位】: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
【关键词】多窗谱分析 信号检测、重建 全球变暖 低频振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9875 0 1 9)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1 引 言多窗谱分析 (Multi-Taper Method,简称 MTM)是一种低方差、高分辨的谱分析方法 ,尤其适合于短序列、高噪声背景下准周期信号的诊断分析。该方法最初是由 Thom-son[1 ] 于 1 982年在分析地震数据时创立的。在此基础上 ,Park等[2 ] 在 1 992年利用线性逆理论 ,由多窗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西北干旱区湖泊沉积记录反映的全新世气候波动周期性变化    靳立亚,陈发虎,朱艳

20世纪全球温度场趋势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江志红,李建平,王梅华,屠其璞

近45年来长江上游通天河径流量演变特征及其气候概率预报    靳立亚,秦宁生,毛晓亮

南北半球平均温度年代际振荡的非均衡性及其对变暖显著性的影响    江志红,张强,屠其璞,陈星

全球增暖和极端事件对全球温度场关联性的影响    支蓉;龚志强;王启光;赵俊虎;

近50年舟山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李云;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南大洋风应力和淡水通量在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的作用    马浩

青藏高原东部近1200年来高分辨率洞穴石笋δ~(18)O记录    杨勋林

船舶异步电机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邱赤东

强噪声背景下机械设备微弱信号的提取与检测技术研究    赵艳菊

全球气象要素场关联特性及在汛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支蓉

长江流域年降水量的空间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    曾小凡;翟建青;姜彤;苏布达;

水热条件与土壤性质对农田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孙波;郑宪清;胡锋;李辉信;孔滨;王帘里;隋跃宇;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东北粳稻花粉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于江辉;赵森;周浩;孟秋成;蒋建雄;肖国樱;

1998/99年度渤海地区天气气侯和海冰特征分析    孟上,李海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    田荣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    沙万英,邵雪梅,黄玫

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    姜大膀,王会军

非参数回归模型均值函数结构变点的检测与应用    田铮;赵春辉;陈占寿;

西藏西北高原气候变化趋势及预测——以狮泉河站为例    尚可政;韩晶晶;杨德保;王式功;

酒泉市肃州区近55a的气候变化特征、突变与周期分析    刘普幸;安建科;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气候变暖对华北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    荣艳淑;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    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

甘肃天水地区近45年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郭慧;邓茂芝;黄涛;沈永平;孙兰东;黄进;林纾;陶健红;把多辉;王小燕;

近40年来中国太阳辐射在形成气温月变过程的研究    谢丰;李德萍;

广西近百年气温、降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黄雪松;况雪源;覃峥嵘;黄梅丽;林开平;

近57年营口市农耕期界限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曲岩;金巍;

河南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    朱业玉;顾万龙;王记芳;程炳岩;潘攀;

1961~2000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特征    周晓;黄菲;楚合涛;胡皓;董仕;刘骞;

近60年长江三角洲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朱超;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近400年来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树轮记录研究    方克艳

苹果bHLH转录因子MdTTL1对低温诱导花青苷合成和果实着色的多途径调控    谢兴斌

广东区域气象水文环境下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    范伶俐

南大洋风应力和淡水通量在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的作用    马浩

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    姜华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陆佩玲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程堂仁

时域平均在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应用    肖志松,唐力伟,王虹,郑海起

夏季北冰洋无冰海域次表层暖水结构的形成机理    王翠,赵进平

丽水汛期降水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    吴昊旻;姜燕敏;茅军念;

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罗可;郭恒;唐贤瑛;

黄土高原西缘3万年以来古气候变化——磁化率代用气候曲线的多尺度分析    张玉芬,李长安,刘雪梅,黄长生

奇异值分解技术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袁小宏,史东锋

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聚类分析系统研究    白瑞祥,惠鸿忠,宋辉

远程故障诊断及其在气垫式流浆箱控制中的应用    汤伟;王孟效;姚鹏;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在不规则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李泽慧;朱德明;刘海清;余慰;

基于相关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弱信号检测    吴芳;杨日杰;田淑荣;高青伟;

丽水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杨羡敏;柳岳清;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南大洋印度扇形区南极绕极流和南极沿岸流的相互作用研究    史久新

内燃机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孙颖楷

贵州凉风洞石笋的古气候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意义    刘启明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程军圣

洞穴石笋高精度ICP-MS铀系年代学与西南岩溶地区古气候变化研究    杨琰

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冯琳

华北地区1901~2002年气候变化强度的演变    荣艳淑;罗健;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springtime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mainland for 1979-2004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urasian snow    

1979~2004年中国大陆南方地区春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欧亚大陆积雪的联系    左志燕;张人禾;武炳义;

用天山雪岭云杉年轮最大密度重建新疆伊犁地区春夏季平均最高温度变化    陈津;王丽丽;朱海峰;吴普;

江苏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周晓兰;高庆九;邓自旺;陈海山;

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垂直结构及传播特征    程智;江志红;刘晓东;李爱华;

宁夏气温变化趋势及环流差异特征分析    桑建人;陈楠;杨侃;张楠楠;

北太平洋涛动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张静;朱伟军;李忠贤;

长江源高寒区域河川径流预测方法及其对比分析    梁川;潘妮;

1956~2004年长江源区径流量变化的特征研究    时兴合;秦宁生;许维俊;杨贵林;刘青春;燕华云;汪青春;冯蜀青;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岷江径流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顺久;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特性分析    申宿慧;贾仰文;牛存稳;

北太平洋风生环流变异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反馈    李春

全新世东亚地区气候时空演变及古气候定量重建    赵传湖

贵州董哥洞近1000年石笋纹层年代学与同位素气候重建    赵侃

南大洋风应力和淡水通量在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的作用    马浩

IPCC模式对印太暖池模拟的研究    孙燕

单通道盲源分离及其在水声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佳

基于树轮资料重建石羊河上游历史时期气候与径流量变化    侯迎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    李轶冰

副热带夏季涡旋气候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代刊

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    李智佩

湿过程对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低频振荡的影响    李麦村,罗哲贤

青岛滨海水温的低频振荡    周发琇,粟海初,于慎余,陈瑛

大气中40—60天低频振荡形成的数值试验    刘熙明,季劲钧,纪立人

东亚夏季风区的低频振荡对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影响    琚建华,赵尔旭

OLR低频振荡与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探讨    谢安,叶谦

正压大气波动准共振与中纬低频振荡    陆维松

黄河中下游旱涝年的低频波振荡特征    何素兰,宋连春,黄荣辉

中高纬大气30──60天低频振荡的一种动力学机制    杨大升,曹文忠

中高纬度垂直环流的低频振荡与华北地区夏季干旱初探    吴学宏,汪厚基,李敏志

月预报、中期预报中的过程预报    陆虹,郭小军,邓潮明

区域间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方法研究综述    孙振;屈瑞谦;杨德昌;

冬季热带低频振荡对中国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影响    朱毓颖;江静;

汽轮机压力脉动引发共振机理低频振荡的研究    韩志勇;贺仁睦;徐衍会;

浅谈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分析方法及抑制措施    李强;袁越;

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年际和低频振荡强度特征    任保华;郑建秋;李根;

磁场聚焦对霍尔推力器低频振荡的影响    杨晶晶;宁中喜;于达仁;

热带低频振荡及其与中纬度地区的降水关系    布尼玛;

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何志学;贺懿华;熊秋芬;王丽;杨景勋;

改进Prony算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叶红权;林涛;

一种基于频率域偏振分析提高三分量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方法    陈赟;高乐;赵烽帆;

楚雄供电局开展抑制低频振荡应用科技项目研究    赵琳

低频振荡研究在暴雨预报中显成效    记者 杨绮薇 通讯员 何钜雄 颜文胜

华中公司特高压适应性研究项目通过评审    记者 曹琰 陈也清

攻克动力技术制高点    李先芳 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海洋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马伟明    施昌学 刘迎军

床头电话机改造记    河北 刘峰 康东军

实时分析系统为智能电网提供稳定支撑    本报记者 司建楠

“气象经济”随“厄尔尼诺”升温    

功放电路不宜采用浮地供电    河南 万建华

全国联网:四川电网利大于弊    本报记者 黄兴勇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分析研究    张科

基于电气剖分网络的阻尼特性与低频振荡抑制对策研究    刘志坚

区域电网低频振荡特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的研究    杨慧敏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时滞阻尼控制    戚军

基于量测及计算智能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研究    郭成

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    徐东杰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共振机理的研究    王铁强

逆变器供电异步电动机低频振荡及转矩脉动的研究    李红梅

基于新型稳定策略的励磁控制研究    李志军

发电机稳定分析与控制的若干问题研究    竺炜

基于SSI理论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与检测研究    袁明哲

海温对热带低频振荡的影响以及关于南北半球低频振荡联系的研究    宇婧婧

华中区域电网低频振荡分析及控制的研究    张丽

基于遗传算法的以△ω为反馈信号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励磁控制方法研究    黄波

基于广域测量的低频振荡分析方法与技术    谢欢

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影响的研究    杨艳

电力系统共振机理低频振荡的研究    韩志勇

地方电网低频振荡抑制的方案研究    郑禄

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协调稳定控制    马燕峰

密集型固有振模电力系统模态不稳定现象的研究    刘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