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2008年南方低温对我国红树植物的破坏作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5:02
热度:

2008年南方低温对我国红树植物的破坏作用【摘要】:2008年初,我国南方19个省经历了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极端气候对华南沿海各省的红树林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0

【摘要】:2008年初,我国南方19个省经历了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极端气候对华南沿海各省的红树林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08年3月,在我国南方各省红树林区的10个代表性地点,对这次寒害造成的红树植物伤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冬季低温对红树林的影响极为显著,特别是在低纬度的海南、广西和广东湛江,由于极端低温正值夜间退潮,对红树林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纬度较高的福建,本地红树种类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及引种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等,由于长期适应于冬季较低的气温或在种植前经过抗寒锻炼,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各地主要红树植物中,广布种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最为耐寒,其耐寒性均大于红树科的木榄、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和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对温度的敏感性最强,抗寒能力最低,因此,即使在其原产地海南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寒害,在纬度更高的引种地出现大面积受害甚至全部死亡,而从孟加拉国引种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却显示出一定的抗寒能力。同一地点的红树植物幼苗的抗寒能力低于大树。此次寒害也造成了苗圃场的种苗大量死亡,成熟的植株提前落花落果,这势必会影响后继一两年内红树林的自然更新和人工造林。因此,在未来红树林造林或人工引种中,一定要考虑到红树植物的抗寒能力。 【作者单位】: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西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清澜港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关键词】寒害 气候变化 抗寒 极端气温 红树植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46和30700092) 厦门大学“闽江学者”启动基金
【分类号】:Q948
【正文快照】: 红树林是处于热带、亚热带陆地与海洋过渡带的特殊湿地生态系统,是海岸带的生态关键区,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浪固岸、抵抗海啸和台风、降解污染、调节区域气候等重要生态功能,还能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林鹏和傅勤,1995;林鹏,199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的越冬变化    杨盛昌,林鹏

引种的红树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卢昌义,林鹏,王恭礼,连玉武,郑逢中,陈焕雄

福清市红树林恢复重建与发展的思考    何天华,李祥贵

曼地亚红豆杉的半致死温度与对低温的适应性    赵昌琼,芦站根,庞永珍,谈锋

冷锻炼对低温胁迫下红掌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高惠兰,柳振誉,叶静水,陈瑞贺

植物抗寒性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    徐燕;薛立;屈明;

5℃夜间低温对红树幼苗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杨盛昌,林鹏,中须贺常雄

红树林宜林海洋环境指标研究    张乔民,隋淑珍,张叶春,于红兵,孙宗勋,温孝胜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3种红树植物生理生态特性    靖元孝,任延丽,陈桂珠

冷胁迫下红树植物白骨壤和桐花树叶片热值的变化    杨盛昌,李云波,林鹏

苏铁耐旱、抗寒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傅瑞树

低温胁迫下加拿利海枣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廖启炓,丁印龙,杨盛昌,谢潮添,张平

浙皖地区柃木属(Eurya)植物抗逆性研究    王小德

北京地区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引种、筛选与利用    马洁

廊坊杨苗木适应性研究    李彦慧

深圳福田红树植物海桑种群生态学研究    梁铭忠

自然降温过程中五个常绿阔叶树种的抗寒性研究    苏敬

岩溶石山桂林白蜡种群生态学研究    王丽君

五种常绿攀缘藤本植物抗寒性研究    金波

厦门榕属植物资源及一些种的能量生态学研究    丁印龙

5℃夜间低温对红树幼苗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杨盛昌,林鹏,中须贺常雄

硫素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王东,于振文,王旭东

敌百虫对泥鳅·鲤鱼的急性毒性    房英春,王冲,朱延才,宋钢,金静怡,付小燕

大豆抗SCN_3过程中总酚含量动态分析    张军,杨庆凯,王守义,王淑荣,王洪武

四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毒性试验    王卫民,严安生,周立国,查金苗,张志国

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考察报告    陆温,韦绥概,覃爱枝,周放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蚁科昆虫记述(膜翅目:蚁总科)    周善义,蒋国芳

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初步研究    蒋国芳,周志权

山口红树林区昆虫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动的初步分析    蒋国芳

广西红树林真菌病害调查初报    黄泽余,周志权,黄平明,谢彦洁

福建红树林昆虫群落及主要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丁珌

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控制的生态学研究    李贺鹏

几种红树植物的遗传变异和抗盐特性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周涵韬

红树林秋茄叶类脂化学及活性物质的研究    李宝才

几种红树植物繁殖体发育和幼苗成长过程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张宜辉

几种红树植物叶的解剖学研究    李元跃

中国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功能的综合分析与研究    石莉

扬州城市园林绿地害虫种类调查及生态学研究    黄国友

烤烟根系分泌物和提取物对幼苗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郭亚利

互花米草对红树植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杨坚

多环芳烃对秋茄幼苗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的含量与分布    陆志强

两种红树—秋茄和木榄幼苗抗盐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李春艳

山茶属主要物种及部分园艺品种耐寒性研究    王永红

海莲红树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林鹏,卢昌义,王恭礼,陈焕雄

汕头市海桑、无瓣海桑冻害调查初报    肖泽鑫,陈远合,谢少鸿

突发性特大自然灾害触发因子的发现及其物理研究方案    任振球

2005年广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廖雪萍;黄梅丽;何燕;

浅谈广西冬季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钟波;

2002年12月广西寒潮过程特征及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李生艳,苏荣在,高安宁

广西近50年来气温、降水气候变化    黄雪松;周惠文;黄梅丽;赵江洁;

2005年影响钦州市荔枝、龙眼产量的气象条件分析    黄汝红;杨兰英;李莲英;

广西冬季极端气温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场的遥相关    蒋国兴;何慧;

基于GIS的贵溪市早熟梨种植气候区划    肖玉玲,李迎春,谢远玉

奇尔科鲑鱼进化出强劲心脏,只为应对气候变化    方舟;

气候变化对鲑鳟鱼类栖息环境及相关生物学的影响    梁雄伟;于洪贤;刘伟;

气候变化对物种影响研究综述    吴军;徐海根;陈炼;

苔藓植物生态功能研究新进展    田维莉;孙守琴;

草本植物物候及其物候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符瑜;潘学标;

陕西省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李军媛;晏利斌;程志刚;

春夏季异常低温气候对灰胸薮鹛繁殖的影响    付义强;张正旺;

腕足化石古温度研究    程红光;李心清;袁洪林;王兵;程建中;

疏林草原榆树天然更新研究进展    唐毅;蒋德明;陈雪峰;押田敏雄;

植被-气候关系遥感分析研究进展    谢今范;毛德华;任春颖;

亚热带气候植被气候生产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马治国;

植物物候模型研究    李荣平;周广胜;

大杜鹃自然物候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浅析    祁如英;严进瑞;王启兰;祁永婷;

新疆博斯腾湖8.4ka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黄小忠;陈发虎;赵艳;程波;

气候变化对荒漠植被的影响及其对策    黄培祐;

气候变化与长江豚类种群数量的关系    万康玲;郑蓉;

祁连山中部岩羊繁殖地的选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刘建泉;王零;王多尧;朱高;张天斌;

柴达木东部36—18ka BP期间植被与气候变化    万和文;李春海;唐领余;张虎才;

气候变暖对吐鲁番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的影响    张山清;王晓梅;田惠平;宋良娈;潘苏菲;

亚马逊流域生态系统生理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范广洲;

气候变化扰乱深海宁静    记者 顾钢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项目启动    卞辑

从鸟儿迁徙看气候变化    潘廷祥

“世外桃源”马尔代夫将消亡?    刘俊

气候变化使鸟类处境岌岌可危    王翰林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鸟类生存    本报记者 

生存的真谛在于变    本报记者  程刚

气候变化令药材灭绝,很多秘方或将永远消失    

气候变化导致北美猛犸绝迹    记者  毛黎

以人口均衡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董尚荣

秦巴山地亚高山冷杉(Abies fargesii)林对区域气候的响应    党海山

纵向岭谷区山地气候时空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刘洋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造林树种/自然植被地理分布的影响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张雷

气候变化压力下青藏高原系统保护规划研究    朵海瑞

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和碳时空变化研究    刘卫国

热带引种植物物候和生长量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宋福强

松嫩草地优势禾草生理生态的适应特性及其对模拟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立

基于物候表征的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上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王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过程模拟研究    许红梅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群落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心胜

树木年轮硝化纤维素氢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龙良平

干旱绿洲—荒漠生态系统景观异质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研究    张杰

杭州湾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    孙善磊

气候变化对本溪县主要植物物候的影响    李慧湘

我国高纬度地区典型植物及全国广布种毛桃、山桃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裴顺祥

浙江省自然物候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刘淑兰

淡水白鲳细胞寒害致死机理初步研究    郑春静

三峡库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林德生

利用孢粉资料定量恢复岱海盆地近600年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张丽艳

近10年来气候变化对东昆仑山北坡山地及山前绿洲植被的影响研究    李艳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