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珠江三角洲3种典型森林类型乔木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4:58
热度:

珠江三角洲3种典型森林类型乔木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摘要】:以珠江三角洲3种典型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类型优势乔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以珠江三角洲3种典型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类型优势乔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所有研究个体叶片C、N、P含量范围分别为434–537、6.8–23.0和0.56–2.10mg·g–1,C:N、C:P和N:P的分布区间分别为21.22–70.74、227.14–844.64和5.26–20.91,且N与P之间、C:N与C:P之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性。3种森林类型中,针叶林乔木叶片C含量最大,加权平均值为(517.85±35.96)mg·g–1,其次是针阔混交林((509.47±19.38)mg·g–1),常绿阔叶林最小((481.59±18.35)mg·g–1);针叶林乔木叶片N含量((12.20±5.65)mg·g–1)最大,其次是常绿阔叶林((11.50±4.24)mg·g–1),针阔混交林((10.51±5.22)mg·g–1)最小;各森林类型乔木叶片P含量大小顺序与C含量完全相反,为常绿阔叶林((1.31±0.48)mg·g–1)针阔混交林((0.96±0.61)mg·g–1)针叶林((0.77±0.40)mg·g–1)。针阔混交林乔木叶片C:N(51.35±13.65)最大,针叶林(47.40±15.85)其次,常绿阔叶林(45.59±14.70)最小;各森林类型乔木叶片C:P和N:P大小顺序相同,均为针叶林(727.47±231.52、15.71±3.76)针阔混交林(553.01±152.32、10.93±1.89)常绿阔叶林(412.19±200.91、9.46±4.28)。同时根据乔木叶片N:P还发现,少数阔叶树种和常绿阔叶林生产力受到N素限制。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珠江三角洲 生态化学计量学
【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2002DIB50132) 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2006-4-18)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09-LYPT-DW-005)
【分类号】:Q948
【正文快照】: 生态化学计量通常是指有机体的元素组成,主要强调活有机体主要组成元素(特别是C、N和P)的关系(Elser et al.,1996)。目前,化学计量学作为一种新的生态学研究工具已经被应用于从分子到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Zhang et al.,2003;曾德慧和陈广生,2005)。碳、氮和磷元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    马钦彦,陈遐林,王娟,蔺琛,康峰峰,曹文强,马志波,李文宇

浙江天童32种常绿阔叶树叶片的营养及结构特征    黄建军,王希华

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植被养分含量    樊后保,李燕燕,张义,孙新

顺德森林改造区不同林分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骆土寿,刘伟钦,尹光天,罗瑞强,李意德,陈德祥

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水质效应研究    陈步峰,陈勇,尹光天,叶骚胜,欧阳文,林明献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叶片养分组成的空间分布格局    郑淑霞;上官周平;

密云集水区森林树木固C动态经济效益研究    校建民,马履一,王小平,徐晋涛,杨军

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    胡建忠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杨洪晓,吴波,张金屯,林德荣,常顺利

城市地被植物麦冬叶片氮磷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    陈伏生;胡小飞;葛刚;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N、P养分含量动态    蒋宗垲;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格局研究    骆土寿,周光益,李意德,陈德祥,罗志忠,陈步峰

天童常绿阔叶林若干树种的叶片营养转移研究    王希华,黄建军,闫恩荣

太行山区天然次生林碳储量的研究    张宏芝,陆贵巧,原占国,张锁成,武会欣

浙江天童常见植物幼树器官的氮磷养分特征    施家月;王希华;闫恩荣;程铭华;

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碳素分布、碳贮量及碳汇功能研究    沈文清;刘允芬;马钦彦;杨凤亭;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与碳平衡的研究    方晰

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    郭清和

北京山区油松、侧柏林质量调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王希群

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钱杰

密云集水区公益林补偿研究    校建民

秦岭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和主要森林类型碳储量变化的研究    刘华

华北土石山区基于森林植被演替规律的森林健康的研究    王树森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固定及其分配与分布的研究    周国模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李正才

川西巴郎山川滇高山栎林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刘兴良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地理分布规律    焦秀梅

中亚热带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土壤呼吸研究    尉海东

黑龙江大兴安岭主要乔木树种火灾碳释放研究    吕新双

人工湿地植物营养元素积累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刘其霞

广东顺德五种类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邹文涛

雾灵山野生植物资源价值评估    程晓玲

天童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的有机碳库及其归还特征    李光耀

石荠苧属六种植物生态分化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邹晓燕

滨海沙地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吸存    郭瑞红

太行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王海稳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P、K吸收和C:N,C:P比的影响    马红亮;朱建国;谢祖彬;刘钢;曾青;韩勇;

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邢雪荣,韩兴国,陈灵芝

黄土区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分配格局和积累的研究    高甲荣,张东升,肖斌,牛健植

刈割期和留茬高度对新麦草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霍成君,韩建国,洪绂曾,武宝成,李显瑞

刈割次数与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景辉,赵宝平,焦立新,扈学文,闫立伟,郭冬梅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净化污水机制研究 Ⅰ微生物类群和基质酶    吴振斌,梁威,成水平,周巧红,邓家齐,詹发萃

留茬高度对闽牧42牧草的影响    林洁荣,刘建昌,苏水金

水葱湿地对泰达景观河道水质净化特性研究    付春平;唐运平;李江华;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    梁威,吴振斌,詹发萃,邓家齐

水生经济植物净化水质研究    戴波;胡小兵;

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    王明玖

典型草原主要植物繁殖特性的研究    青秀玲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四种禾草植物繁殖生态学    田青松

细叶百合的生殖生态学研究    杨利平

荒漠草原放牧制度与家庭牧场可持续经营研究    卫智军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的更新对策研究    赵晓英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荒漠化治理的保持耕作模式研究    赵举

放牧对草原群落特征及种群繁殖特性的影响    祁永

植物浮床技术对苏州古城区河水净化效果及规律研究    李欲如

荒漠草原几种主要植物繁殖特性的研究    杜利霞

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土地覆盖变化的景观格局分析及草地估产    张鲁

克氏针茅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及其对水热因子响应研究    耿浩林

封育对退化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研究    董杰

京西山区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    姚延梼

中国油松生物量的研究    马钦彦

森林对地气系统碳素循环的影响    贺庆棠

混交林种间养分关系研究进展    蒋三乃,翟明普,贾黎明

中国油松林储碳量基本估计    马钦彦,谢征鸣

流溪河水源林流域径流水化学含量及评价    陈步峰,周光益,骆土寿,李意德,曾庆波,伍南辉

全球变化压力下中国东部样带植被与农业生态系统格局的可能性变化    彭少麟,赵平,任海,郑凤英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林凋落物生态学研究 Ⅰ.凋落物量及其动态    樊后保,林德喜,苏兵强,刘春华,蒋宗垲,沈宝贵

湿地植物对外源氮、磷输入的响应研究    徐治国;何岩;闫百兴;宋长春;

酸雨对3种木本植物的胁迫效应    周青,黄晓华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小林

浙江天童常绿木本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及抗寒性    仲强;康蒙;郭明;王希华;王良衍;阎恩荣;

温带植物的魅力(下)    汪劲武;

湖南德夯河谷特殊生境典型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徐亮;陈功锡;张代贵;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Ⅵ):上海外环林带群落多样性与结构特征    张凯旋;车生泉;马少初;王瑞;达良俊;

白水江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带优先保护评价    黄华梨;王建宏;孙学刚;卢镝;任景成;

中国之雉    危骞;张瑜;

我国黑叶猴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    胡刚;

低温雪灾对莽山保护区植被NPP影响的遥感评价    张宝雷;胡文秋;冯朝阳;郑智荣;吕世海;

庐山分布的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及其保护对策    胡亮;王婷;

巩留林区鸟类分布及保护措施    艾克拜尔·阿木提;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    宋永昌;达良俊;王希华;戚仁海;

甜槠种群在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中的遗传多样性    李钧敏;金则新;

鹰潭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培育现状    李发凯;

片断化常绿阔叶林的土壤种子库及天然更新    李铭红;宋瑞生;于明坚;陈卫新;姜云飞;闻小清;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主要构成种的更新类型    达良俊;杨永川;宋永昌;

西湖风景名胜区各森林植被的生境条件变化    张洋;胡广;慎佳泓;张方钢;于明坚;

云南鹤庆盆地2.780~1.802 Ma BP期间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肖霞云;沈吉;肖海丰;王苏民;童国榜;

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徐敏;骆争荣;于明坚;丁炳扬;吴友贵;陈小荣;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面积指数测定研究    巩合德;杨国平;张一平;刘玉洪;郑征;沙丽清;甘建民;韩斌;

山地常绿阔叶林生境中红腹角雉巢址选择的研究    丛培昊;郑光美;邓文洪;

全球变暖导致俄罗斯针叶林植被发生变化    王淏

高山深峡有猿啼“广东含笑”首露脸    策划 赵洁 撰文 刘幸 通讯员 李涛 黎明 吴志华

库区逾3000种植物濒临消亡    记者 李志峰 周雨

豚尾猴    

我国猴子的种类    孟文

长犄角的珍禽——角雉    

广州植物家族添了新成员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黄亚婷

“蝶变”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江瑜

中国生物多样性,你了解多少?(一)    张秋蕾 整理

云南生物多样性堪称世界第一    

基于RS/GIS/DEM/NDVI的重庆植被动态、格局与碳汇研究    徐少君

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研究初报    杜晓军

中国中亚热带东部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储量研究    张骏

三峡库区森林植物多样性研究    程瑞梅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片虫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宏伟

安徽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交错带的森林植被特征及其成因    宋坤

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万慧霖

岷江上游植被蒸散时空格局及其模拟研究    刘京涛

千岛湖区岛屿生境苦槠种群的维持机制及生态恢复    张欣

陕西凤县林麝栖息地景观生态格局及生态恢复研究    王淯

模拟酸雨对5种常绿阔叶林树种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李万超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有种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格局    龚珑

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叶片和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秦海

冰冻干扰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生长、结构及功能群的动态变化    农友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细根的空间变化与季节动态    权伟

漓江流域红壤区生态恢复过程的植被结构动态与植物生产力    叶文培

宁波地区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方晓峰

浙江省五泄风景名胜区典型植物群落评价    易夏

上海城市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模拟    王亚萍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研究    孔祥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