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暖性西南低涡生成的一种可能机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2:29:42
热度:

暖性西南低涡生成的一种可能机制【摘要】:本文根据非绝热、有摩擦情况下的热成风适应原理,探讨暖性西南低涡生成的机制,并对两次暖性西南低涡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暖性西南低涡生成前12

【摘要】:本文根据非绝热、有摩擦情况下的热成风适应原理,探讨暖性西南低涡生成的机制,并对两次暖性西南低涡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暖性西南低涡生成前12小时,在低涡源地附近存在较大的正值非热成风涡度,地面感热加热和暖平流对于产生正值非热成风涡度有重要贡献。由于西南低涡在生成初期为一浅薄系统,v 值较大时,LL_0的条件可以满足,适应的结果在低层形成暖性西南低涡。 【作者单位】: 成都气象学院 成都气象学院 成都气象学院
【关键词】西南低涡 非热成风 温度场 地面感热 涡度 可能机制 适应过程 天气形势 生成机制 特征尺度
【正文快照】: 一、引言 西南低涡产生于青藏高原东南侧7O0hPa等压面附近,垂直方向浅薄,半径为300一SO0km,夏半年它与西风槽结合并东移常造成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暴雨天气。关于西南低涡的形成,最初认为与500hPa斜压系统的东移有关川,后来人们注意到高原东侧特殊地形所产生的侧向摩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地面感热对青藏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作用    李国平,赵邦杰,杨锦青

2004年9月川渝大暴雨期间西南低涡结构及其环境场的分析    赵思雄;傅慎明;

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陈忠明,闵文彬,崔春光

地形对低涡大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崔春光,房春花,胡伯威,王中

西南低涡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李国平,刘行军

两场西南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王中;孙建华;高阳华;陈艳英;

西南低涡对华南暴雨增幅的动力机制研究    黄东林

影响华南的西南低涡及其致洪暴雨的机理研究    刘国忠

一次山西低涡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崔粉娥

青藏高原低涡发生发展机制的动力学研究    刘晓冉

“049”川渝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段海霞

2004年重庆“9.5”特大暴雨与西南低涡的数值模拟    于波

一次西南低涡降水成因和维持的数值试验研究    王继竹

青藏高原东南部现代雪线和林线及其关系的初步研究    吴锡浩

黄河上游春季径流的特征    蓝永超

青藏高原达索普冰川浅孔冰芯中δ~(18)O值对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响应    谢自楚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过程模拟研究(Ⅰ):土壤湿度    张世强,丁永建,卢健,刘时银

高山冰川区大降水带的成因探讨    沈永平,梁红

植物生长季海北高寒湿地辐射收支特征    李英年;赵亮;张法伟;徐世晓;赵新全;

2005年5~7月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6523m气象要素特征    谢爱红;任贾文;秦翔;蒋友严;

雅砻江流域主汛期降水长期预报的一种方法    赵守尧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特征的初步分析    周定文,段廷扬,吴小琳,陈隆勋,李维亮,索朗多吉, 荻野谷,成德, 佐藤威

青藏高原0.8m地温异常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李超

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    黄建军

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反演及冷热源分析    邓孺孺

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高辉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研究    谌芸

青海共和盆地水分时空分异与水土资源生产力    孙建光

渭河盆地的形成演化与东秦岭的隆升    刘护军

青藏高原正涡度源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东部梅雨的影响    王慧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西昌卫星发射场区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研究    周率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上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质量交换的分析研究    丛春华

东亚夏季风和中国降水的关系    于星

青藏高原地区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于胜民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宁芳

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性气候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    陆其峰

梅雨锋急流暴雨日变化的地理原因研究及地形对低空急流日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罗建英

我国部分地区的太阳加热率和红外冷却率研究    王建凯

华北夏季旱涝发生的规律及其与北极海冰的相关分析    谢付莹

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100hPa高度场异常的关系    孙燕

山东春季降水特征与成因分析    高留喜

一次华北强对流风暴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龚佃利,吴增茂,傅刚

一个六层亚洲有限区域模式及对一次西南涡过程的数值模拟    郑庆林,邢久星

中尺度大气运动中孤立重力波特征的研究    许习华,丁一汇

中纬度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的若干进展    程麟生,冯伍虎

“98.7”突发性特大暴雨中尺度切变线低涡发展的涡源诊断    冯伍虎,程麟生

位涡诊断在云南夏季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范可,琚建华

大气动力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张可苏

长江流域不同区域暴雨发生机理的比较研究    张海霞,周伟灿,黄昌兴

一次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    官元红,周伟灿,张兴强

非线性涡旋Rossby波的演变特征    郝咏梅;周伟灿;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动力诊断与数值模拟研究    姚学祥

西南低涡的气候特征及与降水的关系研究    陈艳

一次江淮强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数值试验及机制分析    马旭林

闽东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郑仙照

WRF模式在人工影响暴雨强度中的应用    李宏江

基于理想个例的风暴尺度集合预报试验研究    周振波

0509号“麦莎”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刘汉华

边界层动力“抽吸泵”对青藏高原低涡的作用    李国平,徐琪

在“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西南低涡发展的物理过程分析及其对川东暴雨发生的作用    陈栋;李跃清;黄荣辉;

2004年9月川渝大暴雨期间西南低涡结构及其环境场的分析    赵思雄;傅慎明;

青藏高原低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刘晓冉;李国平;

滇中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段旭,李英

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陈忠明,闵文彬,崔春光

“03.7”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模拟和诊断分析    张冰,胡隐樵,傅培健

低纬高原西南涡暴雨分析    张秀年;段旭;

影响“05.06.25”长江流域暴雨的西南低涡特征    王晓芳;廖移山;闵爱荣;崔春光;

一次爆发性气旋的发展与湿位涡关系的研究    牛宝山,丁治英,王劲松

青藏高原天气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在志

青藏高原正涡度源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东部梅雨的影响    王慧

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    覃丹宇

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    毕宝贵

一次冷涡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王莉萍

2003年江淮梅雨暴雨的诊断与数值模拟    张端禹

位涡理论在登陆山东的台风暴雨过程诊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赵宇

2003.7.30青海省大~暴雨物理量诊断分析    郭英香

91年梅雨暴雨中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和传播路径的研究    杨帅

一次爆发性气旋发展机制的数值模拟及诊断研究    郭大梅

鲁中地形影响中尺度对流性天气过程的机理研究    杨波

贵州大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研究    张润琼

河北低涡暴雨的统计及模拟诊断研究    王丛梅

“艾利”台风(0418)的数值模拟    黄永玉

2010年8月开封一次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分析    喻谦花;张宇星;李姝霞;王长海;王其英;

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中尺度诊断分析    李强;王中;白莹莹;杜钦;

两次西南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王中;倪超;徐进明;廖晓荔;

2010年7月19日河南省安阳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陈淑红;王爱玲;赵武;

台风Aere(2004年)与超强台风Gloria(1963年)异常路径对比分析    曹楚;王忠东;

2010年7月19日安阳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王安俊;

广西“6.12”特大暴雨中西南涡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    陈涛;张芳华;端义宏;

贵州春季冰雹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许弋;周丽娜;张萍;

    

    

影响西南低涡发展因子的研究    尹君;闵锦忠;

2009年8月3-4日重庆远距离台风西南低涡大暴雨个例研究    李强;刘德;陈贵川;王中;廖峻;张焱;

西南低涡的统计特征研究    高正旭;王晓玲;李维京;

西南低涡型清远地区汛期暴雨特征统计研究    蒋国华;许兵甲;董福镇;

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分析    王远超;

2010年8月开封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特征分析    李姝霞;喻谦花;张宇星;王长海;王其英;

梅雨锋演变与低涡发展的联系    陈丽芳;高坤;徐亚梅;

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以及致洪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刘国忠;丁治英;贾显锋;

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激发西南低涡暴雨维持的机制分析    杨康权;陈忠明;

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影响分析    段海霞;陆维松;毕宝贵;

专家详解四川强降水“台前幕后”    本报记者 姜永育

提升高原气象预报能力    本报记者 姜永育 通讯员 赵兴炳 伍清

梅雨:江淮特有 相对稳定    黄智敏 王敬涛

西南涡加密观测资料助擒四川盆地强降水    记者 姜永育

成都高原所开展西南涡加密观测试验    高原

今夏重庆极端气温可能上40℃    记者 刘真

发展中的甘孜气象事业    甘孜州气象局党组书记 局长 蒲强

淮河流域:主汛期暴雨频繁    本报记者 王兵 通讯员 韦炜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学术会召开    通讯员 伍清

高原低涡的特征、环流形势及水汽轨迹研究    李江萍

一次西南低涡及其降水的结构特征分析    向朔育

华南前汛期暴雨机制研究    陈春

西南低涡的气候特征及与降水的关系研究    陈艳

线性和非线性中尺度对称不稳定性研究    官元红

西南低涡移动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    李煜

2004年重庆“9.5”特大暴雨与西南低涡的数值模拟    于波

西南低涡对华南暴雨增幅的动力机制研究    黄东林

一次西南低涡降水成因和维持的数值试验研究    王继竹

影响华南的西南低涡及其致洪暴雨的机理研究    刘国忠

一次川东南暴雨过程中低涡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研究    陈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