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外强迫因子对20世纪全球变暖的综合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3:17
热度:

外强迫因子对20世纪全球变暖的综合影响【摘要】:利用LASG格点大气环流模式GAMIL1.1.0(Grid-point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 LASG,

【摘要】:利用LASG格点大气环流模式GAMIL1.1.0(Grid-point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 LASG,Version1.1.0),按照国际CLIVAR计划设计的"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方案,模拟研究了包括观测海温、自然驱动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外强迫因子对20世纪全球变暖的综合影响,发现上述外强迫因子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对地表气温的演变起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和自70年代开始的增暖,均是由外强迫所致.在除欧亚和北美大陆的部分区域外,外强迫对两次变暖期间的区域温度变化也有重要影响.大气内部噪音的影响,在变冷期比变暖期要强.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关键词】外强迫 全球变暖 气候模拟
【基金】: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5CB321703) 国家创新群体项目(批准号:40221503)共同资助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气候变化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海-陆-气-冰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正成为研究当前气候的特征和行为、了解其过去演变、预测其未来变异的不可替代的工具[1].20世纪气候的数值模拟问题,既是检验气候模式性能的重要标准,又是评价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20世纪温度变化中自然变率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基于耦合气候模式的归因模拟    满文敏;周天军;张丽霞;吴波;张洁;

气候变化的归因和预估模拟研究    周天军;李立娟;李红梅;包庆;

GAMIL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及其对大气环流年际变率模拟效果的影响    李忠贤;周天军;孙照渤;陈海山;倪东鸿;

LASG/IAP和BCC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云辐射强迫之比较    郭准;吴春强;周天军;吴统文;

GAMIL1.0大气模式模拟的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阵风参数化方案的影响    刘晓娟;周天军;张丽霞;邹立维;吴波;李忠贤;

新旧两个版本GAMIL模式对1997/98强El Nio年西太平洋暖池区独特云辐射强迫特征的数值模拟    郭准;周天军;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亚干旱区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陈发虎;黄伟;靳立亚;陈建徽;王劲松;

决定北半球冬季哈得莱环流年际变率的三维大气环流图像: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    孙咏;周天军;张丽霞;

气候系统模式FGOALS_gl模拟的20世纪气温变化    满文敏;周天军;张洁;吴波;

噪声对滑动移除近似熵的影响    金红梅;何文平;张文;冯爱霞;侯威;

欧亚大气环流与地表气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    季明霞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模拟的评估及其重建、预估    张宏芳

Design of a new dynamical cor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models based on some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1998年: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    龚道溢,王绍武

2003年华南·江南地区高温天气及大气环流特征    吴有训,刘勇,叶金印,陶曙华,曹树新,汪腊宝,杨保桂,郑光明,潘荣山

利用中值检测方法研究近45年山东极端冷暖天气气候事件    苑文华;张玉洁;王佳刚;赵勇;慈航;

ENSO Hindcast Experiments Using a Coupled GCM    

Aerosol Indirect Effects on Warm Clouds in the Grid-Point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 LASG(GAMIL)    

A Method for Improving Simulation of PNA Teleconnec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a Climate Model    

ENSO Signals in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Simulated by an AGCM GAMIL    

An Assessment of MJO and Tropical Waves Simulated by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GAMIL Model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s of GAMIL1.0 and GAMIL2.0 during TWP-ICE with CAPT    

MJO Simulations by GAMIL1.0 and GAMIL2.0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Cloud Fraction Simulations by GAMIL2 Using COSP    

球面正压大气扰动传播的谱元方法数值模拟    刘喜迎;

海洋环流模式正压模经济时间积分方案试验    刘喜迎;刘海龙;李薇;

保形平流方案在海洋环流模式中的应用    肖潺;俞永强;宇如聪;

全球气候变暖中南北半球海冰变化差异成因的初步研究    方之芳;吕晓娜;

近40年来中国太阳辐射在形成气温月变过程的研究    谢丰;李德萍;

气候增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能量传播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    黄应喜;蒋国荣;倪文琪;何金海;俞永强;

珊瑚记录之近50年南沙群岛高分辨率气候变化    余克服

冷季型草坪草耐热基因型的选育和水杨酸调控耐热性的机理    何亚丽

中国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肖兴威

山西太原盆地孔隙地下水系统演化与相关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郭清海

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变化及其数值模拟    蒋国荣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气压梯度力算法研究    胡江林

球面阴阳网格与新型多离散矩有限体积方法的应用研究    李兴良

副热带海温年代际变化及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王鑫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降水模拟的检验    张莉

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范敏锐

六个高羊茅株系的ISSR鉴定及其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和显微结构比较    周中亮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

过去20年我国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同气侯变暖之间的关系    云雅如

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规律研究    赵慧霞

18个高羊茅品种(系)耐热性及其坪用价值比较研究    韩春梅

广东省近40多年来极端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分析    秦鹏

坪床控温对模拟鸟巢式体育场草坪生长的影响    张兴波

季风风向变化研究及其在季风模拟评估中的应用    张丽

中国土壤湿度分布和变化的观测与模拟    张文君

西北地区近年来内陆湖泊变化反映的气候问题    郭铌,张杰,梁芸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王劲松;陈发虎;靳立亚;魏锋;

基于FPGA的高精度高斯白噪声产生方法    汪春霆;李修国;王爱华;

近44年来中国西北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靳立亚,符娇兰,陈发虎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郭其蕴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郭其蕴,蔡静宁,邵雪梅,沙万英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潘晓华

中国北方百年四季降水趋势与海平面气压形势    钱维宏,刘大庆

西伯利亚高压的长期变化及全球变暖可能影响的研究    龚道溢,王绍武

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李忠贤

近四十年中国盛夏降水和温度特性变化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    李红梅

安徽省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    温华洋;田红;卢燕宇;

Simulation and Projection of Monso on Rainfall and Rain Patterns over Eastern China under Global Warming by RegCM3    Filippo GIORGI;

A Method for Improving Simulation of PNA Teleconnec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a Climate Model    

20世纪温度变化中自然变率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基于耦合气候模式的归因模拟    满文敏;周天军;张丽霞;吴波;张洁;

亚洲地区气溶胶及其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吉振明;高学杰;张冬峰;吴佳;徐影;

全球气候模式对未来中国风速变化预估    江滢;罗勇;赵宗慈;

滑动窗区空间相关系数加权集合方法及其在IPCC-AR4多模式集合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    杜振彩;黄荣辉;黄刚;

基于WRF模式的海面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的研究    张滢滢;沈新勇;高志球;

GAMIL1.0大气模式模拟的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阵风参数化方案的影响    刘晓娟;周天军;张丽霞;邹立维;吴波;李忠贤;

2℃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姜大膀;富元海;

SERSA1B情景下安徽省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    温华洋;田红;

21世纪河南省未来情景预估    潘攀;

变网格模式LMDZ对东亚夏季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评估    胡亚南;郭慕萍;李肇新;张国宏;李智才;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的演变与中国东部旱涝分布    李茜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    余莲

基于多模式和降尺度结合的中国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    陈威霖

华北汛期降水的多尺度变化及其大尺度降水条件的演变研究    刘海文

大气辐射模式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卢鹏

气候模式中一种新的云—辐射处理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荆现文

大气辐射模式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卢鹏

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刘艳艳

区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太阳活动和海气系统的响应分析    柳景峰

中国戈壁沙尘气溶胶的表征、识别、长途传输及其对下游区域环境的影响    郭瑞

多全球模式对中国区域气候的模拟评估和预估    冯婧

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PNA)事件的变化研究    杨丹宁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朱锦红,姚檀栋

近四年来我国气候数值模拟与预报研究的进展    罗勇

新书《高潮汐:气候危机的真相》评介    叶谦,GLANTZ Michael,McNEELEY Shannon

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人为造成的    徐娜;

“后天”来了?    晨曦;

全球变暖将延缓十年?    邓雪梅;

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杨学琴;

全球变暖能否造福人类    许靖华,陈延成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贺淹才

全球变暖导致生态系统根基破坏    沙炜;

全球变暖危害大过核武器    

二十世纪全球气候变化的模拟分析    李立娟;王斌;周天军;

大气环流中的能量平衡问题及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    王万里;刘耀林;蔡述明;邓南圣;侯浩波;周博;王卫国;谢应齐;

稻麦系统作物生产力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概况    张卫建;田云录;张彬;

湖南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    肖洁;李力;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气候保护的模拟研究    张焕波;王铮;郑一萍;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科普问题    刘书越;

全球变暖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姚檀栋;

湖北地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汪高明;

北半球陆面过程对全球变暖响应的初步分析    姚洁;陈海山;朱伟军;金磊;

全球变暖背景下对流性天气影响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史文丽;闵锦忠;费建芳;黄小刚;

全球变暖严重影响北极气候    

全球变暖 欧洲环境气候将改变    杨骏

全球变暖带来高度风险    王海峰

随之而来的不只是洪水滔天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覆巢之下无完卵,全球变暖美国能独自“凉快”?    叶书宏

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责无旁贷    李学华

既然都说全球变暖,为何今冬还这么冷    

用“节能衫”抗击全球变暖    赵方宇 任荃

气候争论:是什么让地球变暖?    何晨 译

我自太空观云海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全球变暖背景下水循环变化对海洋环流及气候的影响    张丽萍

语言实践、策略与规范传播    谢婷婷

大气辐射模式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卢鹏

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王谋

南方现代化温室小气候模拟及其能耗预测研究    汪小旵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对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影响研究    朱玉祥

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李忠贤

不同CO_2浓度情景下热盐环流的演变    牟林

欧亚大气环流与地表气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    季明霞

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立法研究    胡富蓉

全球变暖背景下多种资料的高空温度特征分析    谢潇

全球变暖与国际贸易体系    陈磊

中国外交调整与创新背景下的气候外交    周波

全球变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影响的数值模拟    刘芸芸

全球变暖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    王文本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海黑潮水文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吴志彦

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法框架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谢永佳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变化的遥感研究    鲁萍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