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混合菌群的水稻秸秆丁酸发酵过程优化与机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9:13
热度:

基于混合菌群的水稻秸秆丁酸发酵过程优化与机制研究【摘要】: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储量巨大,以其为原料的生物基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对于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能源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

【摘要】: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储量巨大,以其为原料的生物基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对于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能源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前景广阔。在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其水解糖化是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酶解。然而,高昂的酶制剂极大地限制了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基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基于混合菌群的发酵,无需使用昂贵的纤维素酶就能将木质纤维素原料转化为各种化学品。丁酸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饮料和制药等行业,还可进一步转化为生物燃料丁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生物基产品,但其生物转化的商品化进程受到酶解糖化成本高、发酵副产物多及产率低等问题的严重制约。本文以开发避免使用纤维素酶试剂的基于混合菌群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丁酸发酵技术为目标,进行了水稻秸秆的预处理、丁酸发酵混合菌群的选育、丁酸发酵系统的构建及效能调控等研究,并从微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和代谢调控等方面探讨了混合菌群发酵秸秆产丁酸的机理。 研究采用碱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在50℃条件下,经1%氢氧化钠溶液浸泡72h,木质素去除率可达66%左右,而84%的纤维素和71%的半纤维素得到保留。同时,以牛粪、猪粪堆肥、玉米地土壤和腐木等为出发菌群,经过8个月的传代富集与筛选,获得一个具有稳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利用能力和高丁酸产率的混合菌群,其微生物组成以纤维素降解菌、木聚糖降解菌、丁酸发酵菌以及其他产酸发酵菌为主。该菌群以氢氧化钠预处理水稻秸秆为底物,获得了6g/L的丁酸产量,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76%,与理论上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发酵葡萄糖的丁酸比例相当,表明该菌群在发酵水稻秸秆产丁酸方面具有很好的潜力。 为了提高所选育的混合菌群发酵水稻秸秆的产丁酸能力,对pH值与缓冲剂、产甲烷抑制剂以及发酵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aCO3与NaHCO3组合作为缓冲剂将发酵系统pH值控制于6.0~6.5之间对于丁酸发酵最为适宜,可获得7.3g/L的丁酸产量。在发酵系统中加入0.08g/L的氯仿可完全避免产甲烷的发生,且不会对系统丁酸发酵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各种发酵模式中,重复分批发酵模式会使系统中的副产物增加,而目标产物丁酸的产率逐批下降,不适于混合菌群的丁酸发酵。相对于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在提高发酵液丁酸浓度方面更具优势。通过排发酵液再补料的发酵方式,可以缓解产物和钠离子的抑制作用以及发酵菌种的老化。 补料分批发酵模式下,在有效容积为20L的搅拌槽式反应系统中,混合菌群表现出了较强的发酵秸秆产酸能力。控制发酵系统pH于6.0~6.5,每天排料3L后补料3L(90g/L的预处理秸秆),总挥发酸和丁酸产量可分别达到28.5和16.1g/L,甚至高于许多已报道的纯菌种发酵葡萄糖或蔗糖时的产量。其中,秸秆的丁酸转化率可达理论值的35%,总挥发酸实际产率(以乙酸当量计)更是高达理论值的64%。PCR-DGGE分析表明,混合菌群在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保持了群落构成的相对稳定,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菌、氨基酸降解菌、丁酸发酵菌及其他产酸发酵菌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制约机制,为秸秆发酵产丁酸的高效性奠定了微生物基础。 分析认为,所选育混合菌群可通过以下两个机制获得较高的丁酸转化率和产量:(1)混合菌群在秸秆发酵过程中,可通过丁酸发酵与乙酸发酵的平衡调节机制提高丁酸的产率。在发酵初期,混合菌群主要产生乙酸以获得更多的ATP用于微生物生长。随着乙酸生成的增加,NADH+H+过剩,发酵系统的pH下降,发酵液中的乙酸被细胞重新吸收并转化成丁酸。同时,乙酸发酵受到限制,而丁酸发酵则得到加强,从而减少了酸性末端和NADH+H+的形成。如此,通过乙酸发酵和丁酸发酵的平衡调节,使得发酵系统能够达到生理生态上的平衡,并保证了较高的丁酸产率。(2)在混合菌群产酸发酵系统中,混合菌群可通过初级发酵途径和次级发酵途径产生丁酸,是混合菌群高效发酵秸秆产丁酸的另一个机制。在初级发酵中,细菌转化单糖或纤维素生成丁酸;在次级发酵中,细菌利用乙酸或乙醇通过加链反应生成丁酸,也可通过乳酸的氧化生成丁酸。 【关键词】:混合菌群 水稻秸秆 丁酸发酵 过程优化 补料分批发酵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12;X17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1章 绪论14-34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5
  • 1.2 发酵法丁酸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15-18
  • 1.2.1 现有丁酸生产工艺及其可持续性分析15
  • 1.2.2 丁酸发酵菌种及其代谢途径15-17
  • 1.2.3 丁酸生物转化存在的问题17
  • 1.2.4 丁酸生物转化的发展对策17-18
  • 1.3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18-26
  • 1.3.1 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储量估算18-20
  • 1.3.2 农作物秸秆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现状20-21
  • 1.3.3 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基产品开发技术与策略21-23
  • 1.3.4 秸秆的化学组成及预处理技术23-26
  • 1.4 混合菌群发酵产丁酸的生理生态学研究26-31
  • 1.4.1 秸秆的厌氧产酸发酵过程26-27
  • 1.4.2 产酸发酵类型及其优势种群27-28
  • 1.4.3 丁酸型发酵的稳定性28-29
  • 1.4.4 混合菌群发酵产酸反应器及工艺29-31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31-34
  • 1.5.1 课题来源31
  •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31-34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34-43
  • 2.1 试验仪器与试剂34-35
  • 2.1.1 主要试验仪器34
  • 2.1.2 试验试剂34-35
  • 2.2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35-40
  • 2.2.1 产气速率及其组分分析35
  • 2.2.2 液相末端发酵产物的检测35
  • 2.2.3 水稻秸秆理化性质分析35-36
  • 2.2.4 微生物相关测定与分析36-39
  • 2.2.5 数据处理39-40
  • 2.3 实验方法40-43
  • 2.3.1 水稻秸秆的预处理40
  • 2.3.2 纤维素酶解实验40
  • 2.3.3 菌群的传代富集40-41
  • 2.3.4 接种物制备41
  • 2.3.5 分批发酵和重复分批发酵41
  • 2.3.6 pH控制41
  • 2.3.7 甲烷菌的抑制41
  • 2.3.8 水稻秸秆的补料41-42
  • 2.3.9 搅拌槽式反应器的运行42-43
  • 第3章 水稻秸秆的预处理与丁酸发酵菌群的选育43-57
  • 3.1 引言43
  • 3.2 水稻秸秆的氢氧化钠预处理43-48
  • 3.2.1 氢氧化钠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组分的影响43-44
  • 3.2.2 氢氧化钠预处理对水稻秸秆酶解的影响44-45
  • 3.2.3 氢氧化钠预处理对水稻秸秆丁酸发酵的影响45-47
  • 3.2.4 氢氧化钠预处理对水稻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47-48
  • 3.3 发酵水稻秸秆产丁酸菌群的富集与筛选48-52
  • 3.3.1 发酵水稻秸秆产丁酸菌群的初筛48-49
  • 3.3.2 发酵水稻秸秆产丁酸菌群的复筛49-52
  • 3.4 发酵水稻秸秆产丁酸菌群的结构解析52-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4章 混合菌群发酵水稻秸秆产丁酸的过程优化57-91
  • 4.1 引言57
  • 4.2 分批发酵和重复分批发酵效能的比较57-62
  • 4.2.1 挥发酸产量及发酵过程特征57-60
  • 4.2.2 副产物特征与比较分析60-61
  • 4.2.3 菌群结构的变化特征与比较分析61-62
  • 4.3 pH的调控与优化62-73
  • 4.3.1 pH对丁酸发酵效能的影响63-66
  • 4.3.2 缓冲剂对丁酸发酵效能的影响66-70
  • 4.3.3 pH和缓冲剂对菌群结构的影响70-73
  • 4.3.4 适宜pH及其调控对策73
  • 4.4 产甲烷作用的抑制73-80
  • 4.4.1 氯仿对丁酸发酵的影响73-76
  • 4.4.2 2-溴乙烷磺酸对丁酸发酵的影响76-79
  • 4.4.3 氯仿和2-溴乙烷磺酸对菌群结构的影响79-80
  • 4.4.4 适宜产甲烷抑制剂及其调控对策80
  • 4.5 水稻秸秆的补料与调控80-84
  • 4.5.1 补料方式对丁酸发酵特征的影响80-83
  • 4.5.2 补料方式对菌群结构的影响83-84
  • 4.5.3 补料调控对策的确定84
  • 4.6 发酵系统的构建及操作模式的选择84-89
  • 4.6.1 发酵系统的构建84-85
  • 4.6.2 分批发酵效能与特征85-87
  • 4.6.3 补料分批发酵效能与特征87
  • 4.6.4 分批发酵与补料分批发酵特性的比较分析87-89
  • 4.7 本章小结89-91
  • 第5章 混合菌群发酵水稻秸秆产丁酸效能及机制分析91-107
  • 5.1 引言91
  • 5.2 混合菌群产酸发酵的效能分析91-97
  • 5.2.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转化效能91-94
  • 5.2.2 混合菌群与纯菌丁酸发酵特性的对比分析94-95
  • 5.2.3 水稻秸秆发酵产丁酸的潜力分析95-97
  • 5.3 混合菌群丁酸发酵的机制分析97-106
  • 5.3.1 优势菌群的更迭98-101
  • 5.3.2 优势菌群的解析101-104
  • 5.3.3 乙酸发酵与丁酸发酵平衡机制104-105
  • 5.3.4 丁酸的次级发酵机制105-106
  • 5.4 本章小结106-107
  • 结论107-109
  • 参考文献109-12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121-123
  • 致谢123-124
  • 个人简历12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制氢:Ⅰ.理论研究进展    任南琪,李永峰,郑国香,林海龙,张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    刘丽香;吴承祯;洪伟;李键;蔡冰玲;林淑伟;

纤维床固定化酪丁酸梭菌发酵木薯渣水解液生产丁酸的研究    高振;江凌;朱丽英;林明;李燕萍;

产氢产乙酸互营共培养体7-m-2a的生长代谢特性    刘枫;李建政;昌盛;陈忠林;

一个产氢产乙酸菌互营共培养体的培养基优化    李建政;高晨晨;张立国;刘崇;金羽;张岩;

丙酮-丁醇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童灿灿;杨立荣;吴坚平;张林;陈欢林;

生物基产品制备关键过程及其生态产业链集成的研究进展-生物基产品过程工程的提出    陈洪章;王岚;

一组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的筛选及功能    崔宗均,李美丹,朴哲,黄志勇,Masaharu Ishii,Yasuo Igarashi

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释放碳量的估算    赵建宁;张贵龙;杨殿林;

秸秆成型燃料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探讨    张百良;王许涛;杨世关;

纤维床固定化酪丁酸梭菌发酵廉价生物质生产丁酸的研究    江凌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    王守敬;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孟祥健;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郑家欢;吴志祥;

宣城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李贤胜;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黄璜;

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    汪清蓉;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    李怀;韩瑞;

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    吴文涛

甘蔗压榨汁制氢系统的工程控制对策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    焦安英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商品粮种植乡生物质废弃物回收利用规划研究    任峰

高效玉米秸秆生物饲料的研制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常娟

生物质常温开模成型机及其快捷设计方法研究    张海鹰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机数字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高微

黄河上中游盐渍土农业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研究    王婧

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米松华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    闫恒超

湖北省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刘莹玉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旭

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    刘鹏

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谭啸

纤维床固定化酪丁酸梭菌产丁酸的研究    项宜娟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史玉岩

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    毕圣洁

PP/秸秆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研究    肖亚航,傅敏士

木薯渣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研究    浦跃武;刘坚;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    夏萍,江家伍

东北平原引草入田、粮草轮作的初步研究    祝廷成,李志坚,张为政,梁存柱,杨海军,周守标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李晶,王明星,王跃思,黄耀,郑循华,徐新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及评价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

我国西南地区的稻田CH_4排放    陈德章,王明星,上官行健,黄俊,R.A.Rasmussen,M.K.A.Khalil

新型饲料添加剂——丁酸钠    岳双明;赵胜;周安国;王之盛;

大力推进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    周琼华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遗传改造Zymomonas mobilis代谢木糖及其木糖醇产生机制的研究    张晓梅

产核黄素枯草芽孢杆菌hprK基因敲除及其发酵特性的研究    张帆

产氢产乙酸细菌在厌氧产酸体系中的微生态机理分析    李艳娜

污染控制中混合菌的研究    王国惠

环境中纤维素降解菌群的筛选与降解活性分析    樊青青;刘艳丽;罗亚田;付蓉;

降解未处理纤维素厌氧混合菌群的筛选及功能    于艳玲;冯玉杰;高霏;于丽新;徐琛;

渤海微生物自然混合菌群降解20号重柴油中正烷烃的研究    孙修勤,姚乔尔,卢颖

高含盐难降解化工污水混合菌群培养驯化方法    林海;于昕蕾;董颖博;

耐热石油降解混合菌群的降解性能研究    李政;赵朝成;张云波;刘春爽;赵东风;

混合菌群对原油的降解作用    管亚军,梁凤来,张心平,马挺,刘如林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单菌株与菌群纤维素酶活性质    陈晨;解玉红;冯炘;肖欢欢;

渤海微生物自然混合菌群降解芳烃的实验室研究    孙修勤;卢颖;张进兴;

处理城市污水的多功能混合菌研究    贾省芬,杨彦希,黄志勇,杨惠芳

混合菌对石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何丽媛;党志;

六氯苯厌氧降解混合菌群群落结构分析    萨如拉;贾晓珊;杨小毛;

混合菌群对实际染料废水的脱色与降解    张金平;阚振荣;

海洋沉积物来源的混合菌S6降解苯并[a]芘的研究    吴奕瑞;胡忠;伦镜盛;

混合菌群对石油烃的协同降解作用研究    马挺;李丹;李国强;梁凤来;刘如林;

基于混合菌群的水稻秸秆丁酸发酵过程优化与机制研究    艾斌凌

混合菌群厌氧发酵的代谢模型及其过程控制    张放

混合菌群共培养对偶氮染料的协同脱色及降解的研究    尹亮

降解纤维素高效混合菌群的选育及其对火药氨化水解物降解的初步探究    樊青青

诱变前后混合菌浸出高砷金矿及群落演替研究    袁学武

氧化三甲胺代谢相关菌的研究    郭修娟

纤维素厌氧降解菌群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分析    高霏

混合菌处理乳制品废水的效能研究    黄媛媛

水稻土混合菌群耦合铁氧化物对五氯酚还原转化的作用与机制    冯小莉

高PHB含量的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筛选及开放培养    姜丹

微生物对储油罐底油泥无公害处理初步研究    田永娥

混合菌发酵法生产聚乙烯醇降解酶的条件优化研究    鞠喜

偶氮染料派脱色菌的选育及脱色效果研究    杨丽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