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研制及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8:22
热度: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研制及试验研究【摘要】:本研究是在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生物质成型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研究”(编号:2001BA403804)及河南省科技攻关

【摘要】: 本研究是在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生物质成型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研究”(编号:2001BA403804)及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秸秆生物质成型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产业化技术研究”(编号:0124110304)的支持与结合下而开展的系列研究。本文通过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设计”、“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热性能试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空气流动场试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温度场试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炉膛内气体浓度场试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结渣特性试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确定试验”及“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获得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各项性能指标及燃烧空气流动场、温度场、浓度场、结渣性能、主要设计参数变化规律。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设计、运行及技术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开发提供了实际指导。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层燃锅炉热性能及热力特性参数为设计依据,设计出双层炉排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燃烧设备;根据燃烧设备的加工工艺制造出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燃烧设备;按照燃烧设备安装方法及调试方法对该燃烧设备进行了安装与调试。从而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热性能、空气动力场、结渣特性、主要设计参数确定等试验奠定了基础。 2.根据BG/T1513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在最小风门、较小风门、较大风门、最大风门4种工况下,分别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热效率、热水流量、热水参数等热性能参数进行了试验,得出了相应结果,评价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根据GB5468—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及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GWPB3一1 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燃烧设备的环保指标进行了试 验,得出了燃烧设备排烟中CO、NOx、502、烟尘含量等环保指标,对国 家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对比;根据该燃烧设备在试制中加工 工艺特点、价格高低、操作难易、安全程度等,与同容量燃煤锅炉作了对 比。从该燃烧设备的热性能试验,环保指标等其他性能试验,对该燃烧设 备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双层炉排燃烧设备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 优势,同时也指出了该燃烧设备的不足之处,在本文中特别指出双层炉排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运行参数与设计选用参数之间存在一定差别,给 设计所带来的计算误差,向人们提出了要尽快完善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 备主要设计参数,特别是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主要设计参数,为提高 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燃烧设备的设计精度指出了方向。 3.根据有限元分割原理,通过试验与观察相结合方法测出了该燃烧设备 空转情况炉膛立面空气流线及流速分布,为冷态、热态炉膛立面空气流场 研究提供一定指导;测出了冷态状态燃烧设备炉排上下空气流速大小及分 布,找到了流速分布规律,为热态炉排上下空气流速分布规律分析打下了 基础;根据4种燃烧工况测出热态单双炉排燃烧方式炉排上下流速大小,找 出了相应分布规律,分析评价了单双炉排燃烧方式炉排上下流速分布特点 与差别,肯定了双层炉排燃烧方式空气流动场分布合理性,同时为生物质 成型燃料燃烧设备有一个合理的流场分布指出了方向;通过试验得到了单 双炉排燃烧方式冷热态空气流动场分布规律,找到了冷热状态存在区别与 联系,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空气流动场的简化试验及模拟试验提供 了一定的数据积累。 4.根据有限元分割原理布置测点,采用红外测温仪及多点热电偶温度计 相结合,测出了单双炉排燃烧方式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在4种工况炉 膛各点温度,找到了2种燃烧方式炉膛内温度随炉膛高度方向、深度方向、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宽度方向变化规律;分析评价了单双炉排燃烧方式温度场分布特点,肯定 了双层炉排燃烧方式温度场分布合理性,从温度场分布角度找到了最佳工 况。从而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燃烧方式确定,运行状态的调整,炉 膛设计及技术改进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炉膛内局部温度分布不 均匀原因也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炉膛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5.根据有限元分割原理布置测点,采用降温方法,用K五江9106等仪器分 别测出单双炉排燃烧方式4种不同工况下,该燃烧设备炉膛内COZ、02、 CO气体浓度,并找到了随炉膛高度方向及深度方向变化规律;从燃烧原理 分析评价了2种燃烧方式炉膛内COZ、02、CO气体浓度场分布特点及相应 燃料层内干燥、干馏、氧化、还原、灰渣层厚度,肯定了双层炉排燃烧方 式炉膛中C02、02、CO气体浓度场分布合理性,从燃烧理论找出了最佳浓 度场分布状态及燃料层内各反应层厚度。浓度场试验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 烧设备双层炉排燃烧方式确定,炉膛合理设计及添加燃料的最佳厚度,维 持炉内高效、稳定燃烧运行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同时对炉膛内浓度不合 理分布现象及位置进行分析。 6.根据GB/T1572一2001燃料结渣性测定方法,GB/T1572一2001燃 【关键词】:生物质成型燃料 燃烧设备 空气动力场特性 结渣特性 主要设计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K17
【目录】:
  • 摘要10-14
  • 第一章 绪论14-19
  • 1 国外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发展现状14-16
  • 2 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发展现状16-19
  • 第二章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设计19-35
  • 1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特性19-21
  • 1.1 生物质燃料特性19-20
  • 1.2 原生物质燃烧特性20
  • 1.3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特性20-21
  • 2 燃烧设备设计指导思想21-22
  • 3 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22-23
  • 4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设计23-34
  • 4.1 燃烧设备结构总体设计23-24
  • 4.2 燃烧设备热效率、燃料消耗量和保热系数计算24-26
  • 4.2.1 烟气量与烟气焓的计算24-25
  • 4.2.2 燃烧设备热效率、燃料消耗量和保热系数计算25-26
  • 4.3 炉膛及炉排的设计26-29
  • 4.4 辐射受热面的设计29-30
  • 4.5 对流受热面的设计30-32
  • 4.6 燃烧设备引风机选型32-34
  • 5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热性能试验与分析35-54
  • 1 试验目的35
  • 2 试验方法及使用仪器35-38
  • 2.1 试验方法35-38
  • 2.1.1 燃烧设备正平衡试验法36-37
  • 2.1.2 燃烧设备反平衡试验法37-38
  • 2.2 试验所用仪表38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38-51
  • 3.1 过剩空气系数与生成CO的关系42-44
  • 3.2 过剩空气系数与生成三原子气体RO_2的关系44-45
  • 3.3 过剩空气系数与生成NO_x的关系45-46
  • 3.4 过剩空气系数a_(py)与烟尘YC的关系46-47
  • 3.5 过剩空气系数与主要热损失的关系47-51
  • 3.5.1 过剩空气系数与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关系47-48
  • 3.5.2 过剩空气系数与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关系48-49
  • 3.5.3 过剩空气系数与排烟热损失的关系49-50
  • 3.5.4 过剩空气系数与散热损失的关系50
  • 3.5.5 过剩空气系数与总热损失的关系50-51
  • 4 本章小结51-52
  • 5 问题与建议52-54
  • 第四章 燃烧设备空气流动场试验与分析54-70
  • 1 试验目的与类别54
  • 2 试验方法54-56
  • 2.1 试验仪器54
  • 2.2 测试方法与步骤54-56
  • 2.2.1 测试方法54-56
  • 2.2.2 测试步骤56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56-69
  • 3.1 双层炉排燃烧方式试验结果与分析56-65
  • 3.1.1 冷态空转时对上炉膛立面风速及风向变化的分析56-59
  • 3.1.2 对冷态空转上炉排风速的分析59-61
  • 3.1.3 对冷态加料后上炉排风速的分析61-63
  • 3.1.4 热态4种不同工况上炉排风速的分析63-65
  • 3.2 对单层炉排燃烧的数据分析65-69
  • 3.2.1 冷态时参数分析65-67
  • 3.2.2 热态时参数分析67-69
  • 4 本章小结69-70
  • 第五章 燃烧设备炉膛温度场试验与分析70-84
  • 1 试验目的与意义70
  • 2 试验方法与仪器70-71
  • 2.1 试验仪器70
  • 2.2 试验方法70-71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71-83
  • 3.1 双层炉排与单层炉排燃烧垂直方向温度分布71-75
  • 3.1.1 双层炉排燃烧上炉膛垂直方向温度分布71-72
  • 3.1.2 双层炉排燃烧下炉膛在垂直方向温度分布72-73
  • 3.1.3 单层炉排燃烧炉膛垂直方向温度分布73-75
  • 3.2 双层炉排与单层炉排燃烧在炉膛深度方向温度分布75-78
  • 3.2.1 双层炉排燃烧上炉膛深度方向温度分布75-76
  • 3.2.2 双层炉排燃烧下炉膛深度方向温度分布76-77
  • 3.2.3 单层炉排燃烧炉膛深度方向温度分布77-78
  • 3.3 双层炉排与单层炉排燃烧炉膛宽度方向温度分布78-83
  • 3.3.1 双层炉排燃烧上炉膛温度在炉膛宽度方向分布78-79
  • 3.3.2 双层炉排燃烧下炉膛温度在炉膛宽度方向分布79-80
  • 3.3.3 单层炉排燃烧炉膛宽度方向温度分布80-83
  • 4 本章小结83-84
  • 第六章 燃烧设备炉膛气体浓度场试验与分析84-93
  • 1 试验目的与意义84
  • 2 试验仪器与方法84-86
  • 2.1 试验主要仪器84-85
  • 2.2 试验方法85-86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86-91
  • 3.1 双层炉排燃烧86-89
  • 3.1.1 上炉膛内O_2、CO_2、CO浓度随y轴变化86-87
  • 3.1.2 上炉膛内O_2、CO_2、CO浓度随x轴变化87-88
  • 3.1.3 下炉膛内O_2、CO_2、CO浓度随y′轴变化88
  • 3.1.4 下炉膛内O_2、CO_2、CO浓度随x′轴变化88-89
  • 3.2 单层炉排燃烧89-91
  • 3.2.1 炉膛内O_2、CO_2、CO浓度随y′轴变化89-90
  • 3.2.2 炉膛内O_2、CO_2、CO浓度随x′轴变化90-91
  • 4 本章小节91-93
  • 第七章 燃烧设备结渣特性研究93-107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93-94
  • 2 试验方法与使用仪器94-95
  • 2.1 试验方法94-95
  • 2.2 试验所用仪器95
  • 3 试验的结果与分析95-105
  • 3.1 生物质成型燃料熔融特征温度与灰渣成分95-96
  • 3.2 生物质成型燃料结渣性能评价96-98
  • 3.2.1 根据灰熔点温度进行评价96-97
  • 3.2.2 根据灰成分综合比值进行预判断97-98
  • 3.3 生物质成型燃料沾污性能评价98-100
  • 3.3.1 煤灰成分沾污指数R_f99
  • 3.3.2 根据灰中钠的含量判断沾污性99-100
  • 3.3.3 用灰中碱金属氧化物含量来预测其沾污倾向100
  • 3.4 结渣机理100-102
  • 3.4.1 结渣的形成过程100-101
  • 3.4.2 结渣的原因101-102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102-105
  • 3.5.1 结渣与炉膛内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102-103
  • 3.5.2 结渣与炉膛温度的关系103
  • 3.5.3 燃料粒径与结渣的关系103-104
  • 3.5.4 燃料层厚度与结渣的关系104-105
  • 3.5.5 运行工况对结渣的影响105
  • 4 本章小结105-107
  • 第八章 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107-113
  • 1 确定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的目的与意义107
  • 2 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提出107-108
  • 3 确定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试验的方法108
  • 3.1 试验所用仪器108
  • 3.2 试验方法108
  • 4 试验结果与分析108-112
  • 4.1 双层炉排燃烧试验结果与分析108-109
  • 4.2 单层炉排燃烧试验结果与分析109-112
  • 5 本章小结112-113
  • 第九章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技术经济评价113-121
  • 1 评价目的与意义113-114
  • 2 评价方法114-115
  • 2.1 技术评价方法114
  • 2.2 经济性评价方法与指标114-115
  • 3 评价115-120
  • 3.1 技术评价115-116
  • 3.2 经济评价116-120
  • 3.2.1 效益和成本116-117
  • 3.2.2 经济评价117-119
  • 3.2.3 敏感性分析119-120
  • 4 本章小结120-121
  •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121-123
  • 1 结论121-122
  • 2 建议122-123
  • 参考文献123-130
  • 英文摘要130-133
  • 在读博士期间已取得成果和发表论文13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热力特性参数测试    苏超杰;罗志华;李文雅;刘圣勇;

生物质成型燃料灶具的设计    刘小二;刘圣勇;陈芳芳;楚现周;王森;

生物质粉体燃烧特性的研究    肖波;邹先枚;杨家宽;阮渊;马承荣;

不同形态生物质燃烧技术现状和展望    刘圣勇;刘小二;王森;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的设计与研究    刘稳廷;赵迎芳;刘圣勇;杨富营;叶玉莹;李荫;谢海江;苏超杰;李文雅;

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的试验确定    杨高峰;杨富营;叶玉莹;刘圣勇;苏超杰;李文雅;

东北地区温室生物质能量供给系统及控制方式研究    王治刚

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沉积腐蚀问题的试验研究    赵青玲

秸秆颗粒燃料冷态压缩成型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胡建军

球形生物质成型机的设计研究    贾孟立

家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的设计与研究    侯中兰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干燥系统设计与干燥动力学试验研究    谢海江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水锅炉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李荫

生物质成型燃料层燃锅炉结渣特性的研究    李文雅

生物质破碎及其高效燃烧的研究    邹先枚

生物质成型燃料物理性能和燃烧特性研究    谢启强

集中供热式生物质气化锅炉的设计及理论研究    李燕东

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判别方法的应用分析    鲁许鳌,谷俊杰,彭学志

我国动力用煤结渣特性的试验研究    何佩敖,张忠孝

煤中矿物质及炉膛结渣的研究    梁静珠

废弃物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废料锅炉的设计    张永照,刘全胜,张永福

层燃锅炉脱硫掺烧的结渣研究    章劲文,唐海兵,赵聚英

大力开发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技术前景分析    刘雅琴

开发工业炉窑燃用的生物质工业型煤    王方

煤灰熔融性和锅炉结渣特性的试验研究    李天荣

金属化合物对煤矸石燃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张全国,马孝琴,刘圣勇,张连喜,宁晓峰,吕书凡,陈开碇

生物质型煤点火性能的理论分析和试验    刘伟军,于艳秋,胡仁德

高精度快速测量技术在大型山体边坡放样中的应用    夏丹;陈进;李运祥;江世永;

火电厂等离子点火装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圣春;

流量孔板的安装及测量结果的修正    刘其滨

铁路客运专线原位制梁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王洪江;

秸秆“型煤”制备技术研究    邢淦琛;邵和义;刘云;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刘俊红;张百良;

烟台地区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沼气技术初探    王建亮;刘庆军;王玉梅;

秸秆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炉膛温度分布试验与分析    郭前辉;苏宜虎;刘圣勇;

秸秆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影响因素及模式    王许涛;刘丽莎;刘俊红;张百良;

高含水率秸秆冷压成型工艺研究    郭会娟;王春晓;

锅炉爆炸能量与锅炉房泄压面积关系之探讨    林在豪;史宇丰;吕宁;刘毅;

生物质与煤复合燃烧技术及其理论研究    任晓平;石久胜;唐欣彤;刘建红;刘哲;

生物质致密成型本构模型的研究    张永;韩宝生;

导热系数对热传导的影响    焦雯;黄海明;

秸秆颗粒燃料厂建设的可行性探讨    姚煜冬;

廊坊市安次区沼气调查与循环农业利用评价    王军;董谦;张桂春;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姚煜冬;

含氨基燃料火焰法制备螺旋状碳纳米纤维及其生长机理    杨晓霞;彭东栋;廖灵敏;潘春旭;

往复式机械炉排生活垃圾焚烧炉燃烧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方红;葛一楠;陈斌;

大型电站锅炉掺烧印尼煤的研究与应用    徐远纲

细水雾抑制熄灭气体射流火焰的实验研究    陆嘉

燃烧诱发热声不稳定特性及控制研究    李国能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张强

滴状凝结液滴生长及传热的分形分析    梅茂飞

生物质常温开模致密成型研究    闫文刚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    刘轩

主动配风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气化参数影响研究    孙宏宇

基于炉口火焰光谱信息的转炉炼钢终点在线碳含量测量方法研究    许凌飞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电站运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姚顺春

风干淡水鱼鱼松压缩成型特性研究    张京

农业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唐京禧

湖北省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刘莹玉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质油的实验研究    胡兴涛

接触热阻对聚合物注塑成型冷却过程影响的研究    赵保才

碎玉米秸秆卷压特性的研究    赵何

强内热源多孔介质条通道流动换热实验技术研究    丁铜伟

C/E复合材料磨削温度理论建模与分析    马海龙

金属化合物催化煤燃烧规律的实验研究    姜建勋

煤基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及优化配比研究    袁军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高翔;齐新丹;李骅;

牡丹无土盆栽研究现状与展望    侯小改;洪亚平;

设施农业发展研究进展    周莹;王双喜;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的积灰结渣特性    宋鸿伟,郭民臣,王欣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上)    钱伯章;

国外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与应用    王海滨

基于自建模技术的电容土壤水分传感器研究    胡建东,段铁城,何赛灵

玉米秆碎料模压成型密度的试验研究    程佩芝,赵东,张建中,许文

煤与玉米秸秆混合燃烧的实验研究    卢洪波;徐海军;马文学;王金龙;张军;鹿钦军;

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过程特性的分析    刘建禹,翟国勋,陈荣耀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    陶庆法;胡杰;

    本报记者 王玉琪

水稻干燥品质的模拟和控制机理研究    刘木华

稻谷干燥应力裂纹生成扩展及抑制的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    李栋

间接式干燥装备建模及面向对象软件开发    贺华波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毛细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模型研究及应用    卢涛

刨花板热压过程中传热特性的研究    雷亚芳

温室气候环境微机测控系统与控制方法的研究    余朝刚

新鲜草物料压缩过程的流变学研究    杜健民

我国农村秸秆成型燃料规模化技术研究    樊峰鸣

秸秆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雷廷宙

基于Labview的蔬菜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    孙月强

温室双层充气膜覆盖的研究    李以翠

大型电站锅炉炉内结渣问题研究    裴志伟

解决电站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的试验研究    陈琪

电站煤粉锅炉结渣、积灰监测的研究    许尧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锅炉积灰结渣在线监测方法的研究    李霄飞

流化床干燥玉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王永刚

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在线监测及智能吹灰的研究    白杰

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在线监测的研究与应用    鲁文华

秸秆切碎及压缩成型特性与设备研究    钱湘群

模辊式生物质燃料成型技术及设备的研究进展    郝玲;祖宇;董良杰;

新型大阶梯斜推往复炉排燃稻壳热水锅炉的设计开发    刘元春;刘文铁;薛洪刚;关磊;

生物质灰在低温受热面上的沉积点腐蚀机理分析    王启民;张小辉;杨海瑞;吕俊复;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热效率的提高    李榕根;

RP-1000型水稻植质钵育秧盘成型机设计与试验    张燕梁;张欣悦;汪春;张伟;李连豪;

秸秆替代煤高炉喷吹的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比较    熊玮;王国强;周绍轩;

生物质锅炉省煤器壁温与沸腾率关系    吕薇;孙宏伟;李瑞扬;柳建华;邵海江;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结渣特性及成因试验研究    刘圣勇;郑丹;李文雅;苏超杰;王喜云;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其特性    万根香;

不同成孔机理造孔剂对粉煤灰页岩烧结制品性能影响    马保国;王耀城;穆松;袁龙;吕阳;

原料含水率对固体成型燃料成型效果的影响    张静;郭玉明;貟慧星;

振动力场作用下生物质燃料致密成型试验研究    马彦华;武佩;陈彦宏;韩宝生;张永;

生物质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研究与应用    孙军;

秸秆压缩特性及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廖娜;韩鲁佳;陈龙健;黄光群;

含水率和压缩频率对秸秆开式压缩能耗的影响    廖娜;韩鲁佳;黄光群;陈龙健;贺城;

制冷炊事兼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的设计    刘圣勇;连瑞瑞;王晓东;张磊;梁盼;

生物质颗粒燃料微观成型机理    霍丽丽;田宜水;孟海波;赵立欣;姚宗路;

栽培管理措施和环境胁迫对柳枝稷生长特性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    李继伟

生物质能—太阳能联合制冷的适配性研究    周恒涛

秸秆燃料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机制及防护研究    张小辉

生物质常温开模成型机及其快捷设计方法研究    张海鹰

生物质燃烧氯的析出与控制研究    郭献军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助燃剂研制及燃烧特性试验与模拟研究    袁海荣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高文永

生物质催化气化定向制备合成气过程与机理研究    成功

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机数字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高微

烟草废弃物热解和气化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杨益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不同Mo含量NiCrMo系耐蚀合金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王明怡

环模式秸秆压块机致密成型机理研究    宁鹏辉

玉米秸秆力学模型及压缩成型设备研究    陈声显

新型多头式秸秆成型设备的数值模拟与研制    章长荣

悬挂式森林细小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的设计与研究    方官丽

基于模糊优化理论的生物质热解转锥优化的有限元研究    周楠

生物质喷然技术的研究    王奔

基于生物质碾压成型机理的成型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王慧

玉米秸秆颗粒状燃料的初步研究    李慧媛

我国动力用煤结渣特性的试验研究    何佩敖,张忠孝

在层燃锅炉上型煤燃烧的试验研究    王方,韩锦珠

煤的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及燃烧特性指数的确定    陈建原,孙学信

煤中矿物质及炉膛结渣的研究    梁静珠

煤灰结渣特性的粗集评判    吴福保,撒应禄,李奇,宋文忠,张军

大力开发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技术前景分析    刘雅琴

城市垃圾气化处理法探索    闻望,王宝生,修同斌,倪双跃,吴家正,李世巍,钱慧芬

金属化合物对煤矸石燃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张全国,马孝琴,刘圣勇,张连喜,宁晓峰,吕书凡,陈开碇

生物质型煤点火性能的理论分析和试验    刘伟军,于艳秋,胡仁德

电站用煤结渣预报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刘革辉,郑楚光,刘迎晖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和产业    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田宜水;

重油磁化节油效果好    杨步旭;

采用炉内炉外相结合的方法治理锅炉烟尘    程履青;

SZW型锅炉燃烧设备的节能改造    穆金亮,陈立新,温俊喜

EVT垃圾焚烧系统燃烧设备    汪军,舒雄娟,陈之航

铝熔铸厂用的熔炼或保温炉    Oliver MOOS

宁海电厂二期1000MW机组锅炉低负荷燃烧特性    朱峰;

结渣性煤种锅炉燃烧设备选型    李卫东;周虹光;张经武;许传凯;

“火浪神”系列煤粉燃烧设备    晟华;

新型煤粉燃烧设备研制成功    安月;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结渣特性试验研究    刘圣勇;李文雅;苏超杰;朱长河;

铈化合物对无烟煤催化燃烧的影响    公旭中;陈彦广;郭占成;王志;

我国废气净化行业2006年发展报告    

用一吨水泥生产十吨水泥的技术    徐德成;于世明;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轧钢连续加热炉应用的合理性与适用性(下)    吕以清;

玻璃生产中的纯氧燃烧    黄胜训;赵矩平;

一种漩流燃烧设备燃用贫煤时的No_x排放特性    林正春;王军代;茂林;李月华;卢斗;屈昌文;张山鹰;

燃气具烟气中CO_2浓度测试方法及设备    蒋学悟;刘海韬;魏海明;

SLC75-1.6/204型生活垃圾蒸汽锅炉的设计特点    黄荣捷;

SLC75-1.6/204型生活垃圾蒸汽锅炉的研制    黄荣捷;

为了鸡西这片蓝天    薛云峰

中关村领跑中国经济发展潮流    本报记者 晏燕实习生 刘义成 于晓琳

南京划定锅炉“禁燃”绿色地带    陈炳山 吕妍

蓝星玻璃关停搬迁一条生产线    赵雪筠

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张科 余德祖

上下求索中的环保命题    杨言

技术创新,老树开新花 服务钢铁,秦冶迈大步    百木牛

富氧燃烧技术推动钢厂节能减排    朱久发

烧不得的特氟龙可以安全回收了    报道员 周谷风

七大领域环保设备发展获鼓励    董筱宇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研制及试验研究    刘圣勇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生物质粉末化气力输送及燃烧实验研究    李琼

混煤燃烧氮氧化物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王明

230kW稻草压块热水锅炉研发及冷态流场模拟    张德利

生物质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研究    付小倩

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热水锅炉的设计与研究    赵迎芳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的试验研究    罗小金

可用于层燃炉的RDF固氯特性和燃烧性能的研究    赵鹏

锅炉燃烧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王健夫

工业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研究    杨凤焕

生物质成型燃料层燃锅炉结渣特性的研究    李文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