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小麦秸秆基新型缓控释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6:16
热度:

小麦秸秆基新型缓控释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摘要】: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必须在保障高产的同时从经济和环境的角度优化养分利用效率。缓控释肥料可以显著提高肥料的

【摘要】: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必须在保障高产的同时从经济和环境的角度优化养分利用效率。缓控释肥料可以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挥发和淋溶损失、减轻过度施肥对环境的污染,因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小麦秸秆是自然界中数量极大的可再生资源,它富含纤维素成分,可以在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利用状况是相当一部分的小麦秸秆低值利用或直接废弃、焚烧,这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是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将成本低廉的小麦秸秆引入高吸水树脂的制备中,然后与肥料复合,制备具有吸水保水功能的新型缓控释肥料,不仅环境友好,而且可有效降低缓控释肥料成本。因此,无论从高效利用天然再生资源,还是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达到材料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等角度考虑,研发小麦秸秆基新型缓控释肥料,对于发展可持续高效农业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本论文以小麦秸秆为基材,经过预处理,与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系列高吸水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形貌。通过吸附法和包膜法使秸秆基高吸水树脂与肥料养分复合,制备了小麦秸秆基新型吸水保水缓控释肥料,测定了肥料的组成,观察了其形貌,考察了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缓释性,考察了肥料施入对土壤持水量和保水性能的影响,考察了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性。具体内容如下: 1.制得预处理小麦秸秆-g-聚(丙烯酸-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高吸水树脂,对NH4+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对NH4+的吸附40min可达到平衡,最佳吸附量为7.15mmol L-1。通过对NH4+吸附所制得的肥料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可以提高土壤的持水量,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但是所制得的肥料含量较低,氮含量为11.2%。 2.通过接枝聚合和半互穿网络技术,制备了预处理小麦秸秆-g-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半互穿网络两性高吸水树脂。分别对NH4+和PO43-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对NH4+和PO43-的吸附均较快,对NH4+和PO43-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通过吸附法制得的肥料氮(N)含量为10.0%,磷(P2O5)含量为15.9%,且所负载的氮和磷在土壤中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3.以包埋有尿素的凹凸棒土和海藻酸钠基质为肥料内核,以含有尿素和硼砂的羧甲基化改性小麦秸秆-g-聚丙烯酸/凹凸棒土复合高吸水树脂为包膜材料,制备了一种包膜缓释氮硼肥。所制得肥料具有核-壳结构,氮含量为23.3%,硼含量为0.65%,有较好的缓释效果。肥料包膜层为复合高吸水树脂,能有效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引入天然资源小麦秸秆和凹凸棒土,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望应用于农林业,特别是对于干旱地区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4.以尿素和磷酸氢钙包埋于凹凸棒土中为肥料内核,以小麦秸秆/海藻酸钠共混物为内层包膜材料,以聚(丙烯酸-co-N-羟甲基丙烯酰胺)/小麦秸秆复合高吸水树脂为外层包膜材料,制备了一种双层包膜的保水性氮磷缓释肥料。肥料样品中氮(N)和磷(P2O5)的含量分别为20.6%和9.9%,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高吸水树脂作为肥料的外包膜材料,既可以使肥料养分缓释,又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持水量。农作物小麦秸秆的引入以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交联剂可以改善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性能。肥料双层包膜材料都选用了农作物秸秆,可以显著降低缓释肥料的生产成本,具有环境友好性,同时为农作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一条途径。 5.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分子肥料聚二羟甲脲磷酸钾(PDUP),并以PDUP和尿素包埋于羧甲基纤维素基质中为肥料内核,聚(丙烯酸-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co-N-羟甲基丙烯酰胺)/小麦秸秆复合高吸水树脂为包膜材料,制备了一种具有保水功能的包膜控释肥料,氮含量为18.1%,具有较好的缓释性和吸水保水性,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持水量和抗旱能力。农作物小麦秸秆的引入以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交联剂可以改善包膜材料的降解性能,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可避免对土壤和环境的二次污染。 【关键词】:小麦秸秆 缓控释肥料 高吸水树脂 吸附 包膜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449.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4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
  • 1.2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概况13-19
  • 1.2.1 缓控释肥料的定义13-14
  • 1.2.2 国内外缓控释肥料的类型14-15
  • 1.2.3 缓控释肥料的评价方法15-16
  • 1.2.4 缓控释肥料国内外研究概述16-18
  • 1.2.5 缓控释肥料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8-19
  • 1.3 高吸水树脂在农业中的应用19-25
  • 1.3.1 高吸水树脂的概念及特性19-20
  • 1.3.2 高吸水树脂在肥料缓释与复合技术中的应用20-23
  • 1.3.3 高吸水树脂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23-24
  • 1.3.4 农业用高吸水树脂的发展方向24-25
  • 1.4 农作物秸秆资源25-31
  • 1.4.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25-26
  • 1.4.2 农作物秸秆组分26-29
  • 1.4.3 农作物秸秆纤维改性研究29-30
  • 1.4.4 农作物秸秆基高吸水树脂30-31
  • 1.5 本学位论文选题指导思想31-34
  • 参考文献34-42
  • 第二章 基于秸秆吸附性能的多功能缓释氮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42-62
  • 2.1 引言42-43
  • 2.2 实验部分43-46
  • 2.2.1 主要原料和仪器43
  • 2.2.2 小麦秸秆预处理(PTWS)43-44
  • 2.2.3 PTWS-g-P(AA-co-AMPS)高吸水树脂的制备44
  • 2.2.4 PTWS-g-P(AA-co-AMPS)高吸水树脂的表征和形貌观察44
  • 2.2.5 PTWS-g-P(AA-co-AMPS)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测定44-45
  • 2.2.6 PTWS-g-P(AA-co-AMPS)高吸水树脂对铵离子的吸附45
  • 2.2.7 多功能缓释氮肥(MSNF)的制备45
  • 2.2.8 MSNF在土壤中的缓释行为45-46
  • 2.2.9 MSNF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46
  • 2.2.10 MSNF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46
  • 2.3 结果与讨论46-56
  • 2.3.1 PTWS-g-P(AA-co-AMPS)的表征和形貌观察46-48
  • 2.3.2 PTWS-g-P(AA-co-AMPS)高吸水树脂制备条件优化48
  • 2.3.3 PTWS含量对PTWS-g-P(AA-co-AMPS)高吸水树脂吸附量的影响48-49
  • 2.3.4 PTWS-g-P(AA-co-AMPS)吸附动力学49-51
  • 2.3.5 PTWS-g-P(AA-co-AMPS)吸附热力学51-53
  • 2.3.6 MSNF在土壤中的缓释性能53-55
  • 2.3.7 MSNF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55-56
  • 2.3.8 MSNF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56
  • 2.4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2
  • 第三章 秸秆基两性高吸水树脂肥料缓释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62-81
  • 3.1 引言62-63
  • 3.2 实验部分63-66
  • 3.2.1 主要原料和仪器63
  • 3.2.2 小麦秸秆预处理63
  • 3.2.3 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高吸水树脂的制备63-64
  • 3.2.4 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高吸水树脂的表征和形貌观察64
  • 3.2.5 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测定64
  • 3.2.6 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离子高吸水树脂对NH_4~+和PO_4~(3-)的吸附64-65
  • 3.2.7 PTWS-g-P(AA-co-AM)/PDADMAC负载氮和磷后在土壤中的释放行为65
  • 3.2.8 PTWS-g-P(AA-co-AM)/PDADMAC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65-66
  • 3.3 结果与讨论66-75
  • 3.3.1 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离子高吸水树脂的表征和形貌观察66-68
  • 3.3.2 PDADMAC含量对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68
  • 3.3.3 pH对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68-69
  • 3.3.4 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高吸水树脂吸附动力学69-71
  • 3.3.5 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高吸水树脂吸附热力学71-74
  • 3.3.6 PTWS-g-P(AA-co-AM)/PDADMAC所负载肥料在土壤中的释放行为74-75
  • 3.3.7 PTWS-g-P(AA-co-AM)/PDADMAC两性高吸水树脂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75
  • 3.4 结论75-77
  • 参考文献77-81
  • 第四章 基于秸秆和凹凸棒土包膜多功能缓释氮硼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81-96
  • 4.1 引言81-82
  • 4.2 实验部分82-85
  • 4.2.1 主要原料和仪器82
  • 4.2.2 小麦秸秆的羧甲基化改性82-83
  • 4.2.3 CMWS-g-PAA/APT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83
  • 4.2.4 缓释氮硼肥(SNBF)的制备83
  • 4.2.5 CMWS-g-PAA/APT复合高吸水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83-84
  • 4.2.6 CMWS-g-PAA/APT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测定84
  • 4.2.7 SNBF的养分含量测定84
  • 4.2.8 SNBF的形貌观察84
  • 4.2.9 SNBF在土壤中的缓释行为84
  • 4.2.10 SNBF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84-85
  • 4.3 结果与讨论85-92
  • 4.3.1 SNBF的形貌及组成分析85-86
  • 4.3.2 CMWS-g-PAA/APT的表征86-87
  • 4.3.3 NNMBA用量对CMWS-g-PAA/APT吸水率的影响87-88
  • 4.3.4 APS用量对CMWS-g-PAA/APT吸水率的影响88-89
  • 4.3.5 CMWS用量对CMWS-g-PAA/APT吸水率的影响89-90
  • 4.3.6 APT用量对CMWS-g-PAA/APT吸水率的影响90-91
  • 4.3.7 SNBF在土壤中的缓释行为91-92
  • 4.3.8 SNBF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92
  • 4.4 结论92-93
  • 参考文献93-96
  • 第五章 基于小麦秸秆双层包膜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96-116
  • 5.1 引言96-97
  • 5.2 实验部分97-100
  • 5.2.1 主要原料和仪器97
  • 5.2.2 P(AA-co-NHMAAm)/WS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97-98
  • 5.2.3 WS/SA混合物的制备98
  • 5.2.4 缓释肥料(SRF)的制备98
  • 5.2.5 P(AA-co-NHMAAm)/WS高吸水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98
  • 5.2.6 P(AA-co-NHMAAm)/WS吸水率的测定98-99
  • 5.2.7 P(AA-co-NHAAm)/WS的降解行为考察99
  • 5.2.8 SRF中营养元素含量分析99
  • 5.2.9 形态观察99-100
  • 5.2.10 SRF在土壤中的缓释性能测定100
  • 5.2.11 土壤最大持水率的测定100
  • 5.3 结果和讨论100-111
  • 5.3.1 P(AA-co-NHMAAm)/WS复合高吸水树脂的表征100-102
  • 5.3.2 NHMAAm的含量对P(AA-co-NHMAAm)/WS吸水率的影响102-103
  • 5.3.3 WS含量对P(AA-co-NHMAAm)/WS吸水率的影响103-104
  • 5.3.4 SRF的组成和表征104-106
  • 5.3.5 SRF在土壤中的缓释行为106-109
  • 5.3.6 SRF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109
  • 5.3.7 包膜层P(AA-co-NHMAAm)/WS的降解行为研究109-111
  • 5.4 结论111-112
  • 参考文献112-116
  • 第六章 秸秆基吸水保水包膜控释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116-136
  • 6.1 引言116-117
  • 6.2 实验部分117-120
  • 6.2.1 主要原料和仪器117
  • 6.2.2 聚二羟甲脲磷酸钾(PDUP)的合成117
  • 6.2.3 聚(丙烯酸-co-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co-N-羟甲基丙烯胺酰胺)/小麦秸秆(P(AA-co-AMPS-co-NHMAAm)/WS)的制备117-118
  • 6.2.4 包膜控释肥料(CRF)的制备118
  • 6.2.5 样品的表征和测定118
  • 6.2.6 P(AA-co-AMPS-co-NHMAAm)/WS吸水率的测定118-119
  • 6.2.7 包膜CRF在土壤中的缓释行为119
  • 6.2.8 土壤最大持水率和保水性的测定119
  • 6.2.9 膜材料P(AA-co-AMPS-co-NHMAAm)/WS复合高吸水树脂的降解行为119-120
  • 6.3 结果与讨论120-130
  • 6.3.1 聚二羟甲脲磷酸钾的表征120-121
  • 6.3.2 P(AA-co-AMPS-co-NHMAAm)/WS的红外光谱和XRD表征121-123
  • 6.3.3 化学组成对P(AA-co-AMPS-co-NHMAAm)/WS吸水率的影响123-126
  • 6.3.4 包膜CRF的组成及特性126
  • 6.3.5 包膜CRF在土壤中的缓释性能126-127
  • 6.3.6 包膜CRF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127-129
  • 6.3.7 包膜层P(AA-co-AMPS-co-NHMAAm)/WS的降解性129-130
  • 6.4 结论130-132
  • 参考文献132-136
  • 全文总结136-13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139-141
  • 致谢14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以羧甲基纤维素合成含氮吸水剂及性质研究    塔娜;温国华;李冲;温燕霞;李蜀眉;田维平;

保水长效复合肥的生产与应用    叶云,崔英德,尹国强,康正,廖列文

异丁叉二脲的合成及应用    郑学根

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肥料包膜材料的研究    陈强,张文清,吕伟娇,邓修,金鑫荣

小麦秸秆制备农用高吸水性树脂    郭焱;李小燕;李存本;李仲谨;

粘土矿物在肥料和农药控释技术中的应用综述    许烨;周春晖;谢华丽;李杰;徐益斌;邵丽华;林世军;葛忠华;

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黄占斌,辛小桂,宁荣昌,祝光富

淀粉基缓释肥料的研制    吴春华,安鑫南,刘应隆

含微量元素土壤保水剂的合成研究    李雅丽

含钾、氮的吸水保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王莉莉,温国华,塔娜,张良,李蜀眉,田维平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谷佳林;徐秋明;曹兵;李亚星;衣文平;杨宜斌;

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研制及其应用    廖宗文,贾爱萍,王德汉,毛小云

缓/控释肥料的新进展及特性评价    王红飞,王正辉

生物降解型聚氨酯材料的研究 Ⅰ.控制释放化肥包覆材料    戈进杰,俞昊,钟伟,李文俊,于同隐

几种商品有机肥生产技术和发展趋势    刘慧颖,柳云波,徐冰

尿素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瞿军,王晓冬

多元生物有机肥的特征及其施用效果    罗亚平;李金城;刘杰;朱义年;林炳营;

缓释/控释肥料用包膜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胡宗智,陈燕,桓光新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    刘丽香;吴承祯;洪伟;李键;蔡冰玲;林淑伟;

高分子马铃薯专用缓释肥的制备及肥效研究    刘亚青;薛怀清;张斌;

磷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创新及应用前景    廖宗文;李世坤;刘可星;

保水剂在新疆葡萄、大枣上的应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杜建军;崔英德;尹国强;贾振宇;黎新明;廖列文;朱才毅;张斌;再娜甫·艾买提;孟新光;

发展绿色肥料 推进清洁生产    廖宗文;刘可星;毛小云;王德汉;

生物复混肥后茬土壤的生物效应研究    韦翔华;李华兴;张志红;冯宏;赵兰凤;张丽娟;

秸秆能源利用模式分析及进展    李欢;杨仁斌;陈亮;

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中的某些进展    朱兆良;

保水型包膜尿素肥料的研制及评价    何绪生

酶活性及微生物在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变化的研究    谷洁

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的高性能化研究    贾振宇

变量施肥的环境效率测算技术研究    陈相芬

吸水保水缓释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梁蕊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评价    肖强

中国农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    邱君

环境友好型包膜缓释肥料研制及其养分控释机理的研究    邹洪涛

高分子材料在旱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宋宝兴

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尹国强

有机-矿质复合材料控释尿素氮素利用率的研究    焦晓光

控释氮肥养分释放及在潮土麦田的肥效研究    王新民

玉米控释专用肥的氮素释放与肥效研究    杨同文

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    化全县

控释复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颜冬云

控释尿素对蔬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及其肥效评价    龙锦林

大棚内施N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大棚专用肥的筛选    蒋朝晖

可控释肥施用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生理效应及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    贺帆

控释肥料养分(氮素)控释效果与合理施用研究    王小利

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胡湘渝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施肥技术对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张磷,黄小红,谢晓丽,谢耀均,王运房

长期定位试验中化肥与有机肥结合效应研究    索东让

秸秆覆盖与秸秆翻压还田效果比较    李新举,张志国

稻草还田及利用技术在农田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刘建松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高菊生,秦道珠,刘更另,徐明岗

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徐国伟,常二华,蔡建

免耕晚稻高产栽培研究    梁满中

还田有机物对淤灌农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杨晶秋,王作尊,郭常莲

保效控效系列复合肥及保效控效施肥技术——建立智能复合肥系统推进平衡施肥原理与技术产业化    樊小林;黄彩龙;张锦鹏;李天安;史正军;刘芳;U.Juhani;

保水型包膜尿素肥料的研制及评价    何绪生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树脂    林长熙

高吸水树脂中丙烯酸残留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李杰,王海涛,孙文种,罗运军,谭惠民

利用聚乙烯废塑料合成高吸水树脂    秦玉芳,李利,周宁琳,魏少华,黄颖霞,沈健

辐射引发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以制备高吸水树脂    张志成,吴国忠,徐相凌,张曼维

用淀粉制备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工艺研究    刘云,杨 

羧甲基纤维素及多元接枝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李建成,李仲谨,白国强,郝明德

高吸水性树脂    

β-环糊精改性淀粉类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郝爱友,王树雷,张海光

高吸水树脂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范国胜

超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张启兴

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施云海;俞洁;姜晓春;

阳离子型高吸水树脂性能的研究    崔铁花;刘冰;

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孔炎炎;刘延平;张尔赤;于跃芹;

聚乙烯醇/丙烯酸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树脂的研究    李红春;曲宝涵;牛永盛;

低温合成有机-无机复合SAP的工艺优化    徐品;刘咏;化全县;汤建伟;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制备与表征    谢建军;何新建;张绘营;韩心强;

微波辐射CMC接枝AMPS/AM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徐继红;陶俊;徐国财;谭德新;张严严;

木质素磺酸钙接枝聚丙烯酸吸水树脂制备研究    林健;牟国栋;杨雪;

做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史衍法;卜召成;

天然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张哲;王忠超;常迎;武战翠;许剑;雷自强;

小麦秸秆巧利用    高科

小麦秸秆勿焚烧直接切碎还田好    

故城农民把小麦秸秆当成“宝”    许士锁 崔锋

博兴县探索小麦秸秆利用新思路    本报记者 杨鸿博 马铮

异军突起的高吸水树脂产业    实习生 牛春颖

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技术    

涿州“新式武器”让小麦秸秆变废为宝    王秀敏

应加快国产高吸水树脂的推广应用    刘学谦 蔺玉堂

下岗工人研制出小麦秸秆捡拾机    通讯员 白云峰 陈生

小麦秸秆快速堆肥    乐亭县刘硌庄村 刘小松 宋桂兰

LASP/AA/AM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性能及蓄冷保鲜应用研究    柳建良

水凝胶理论及表面强化交联应用研究    黄健

纤维素改性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王丹

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的高性能化研究    贾振宇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冷一欣

甘薯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赵妍嫣

新型丙烯酸酯功能材料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陈日清

利用农业秸秆制备阴离子吸附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王宇

培养条件下小麦及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特性研究    Shaukat Ali Abro

农林有机废弃物堆腐生产花卉栽培基质研究    栾亚宁

废棉布制备高吸水树脂的研究    刘洋洋

胶原水解物改性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研究    王一坤

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刘玲秀

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张艳锴

玉米秸秆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孙自顺

苏打盐碱地用新型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及应用    秦磊

壳聚糖交联聚马来酸酐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孔炎炎

抑菌型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王开明

耐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研究    黄晓柳

瓜尔胶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张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