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闭式布雷登循环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电源的仿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29:31
热度:

闭式布雷登循环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电源的仿真研究【摘要】:1968年由美国工程师Peter Glaser提出了空间太阳能发电(Space Solar Power, SSP)的概念,经过

【摘要】: 1968年由美国工程师Peter Glaser提出了空间太阳能发电(Space Solar Power, SSP)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国近年来在这项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和突破,但由于起步较晚,很多关键性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了空间太阳能发电与地面发电装置相比初始成本偏高,不利于实际的生产需要。因而研究系统动态特性以降低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提高系统稳定性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空间太阳能发电的首要课题。 本文以一套空间动力电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系统各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和相应的仿真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完成了多个仿真试验,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果,对其做出了相应的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在我国自行研制的10kW空间热动力电源系统设计方案的几何参数和热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吸热器、辐射器、管式回热器、单级压气机在内的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并应用ACSL语言编制了相应的仿真程序。分析了稳态参数,完成了:吸热器热负荷扰动试验、吸热器及回热器换热系数变化试验、工质泄漏试验、辐射器热管损坏试验等多个仿真实验。计算结果表明: 1)与设计值相比,主要参数的稳态误差不大于5%,动态特性的趋势与理论分析结果较吻合。 2)工质气体采用干空气来代替实际使用的惰性气体,其效果相当,所产生系统的误差也在允许的范围内。 3)经过选型的单级压气机可以满足设计方案中对压比的要求,其稳态参数也符合设计值;同时,若采用与吸热器类似的套管式回热器,则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套管及工质流道的几何参数就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4)调整个别设备参数后的系统在各种扰动试验下的输出结果正确地反映了系统各个设备的动态特性。 本文较完整和准确地完成了10kW太阳能热动力电源系统的仿真工作,其仿真试验结果有助于设备选型和工质选择。 【关键词】:空间太阳能 热动力电源 布雷登循环 仿真 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M61
【目录】:
  • 目录6-4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 5-8
  • 1 文献综述及课题背景8-23
  • 1.1 课题历史背景8-13
  • 1.2 国内外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相关技术进展13-19
  • 1.2.1 系统方案研究进展13-14
  • 1.2.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PT14-15
  • 1.2.3 太阳能转换技术15-16
  • 1.2.4 空间运输16-17
  • 1.2.5 空间基础结构与装配技术17-19
  • 1.3 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机遇19-21
  • 1.3.1 研究工作面临的困难19-20
  • 1.3.2 空间太阳能电站面临的机遇20-21
  • 1.4 我国空间电站的构想与发展途径21-23
  • 2 10kWe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电源方案23-41
  • 2.1 系统基本参数的确定23-27
  • 2.2 发展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电源的技术途径27-30
  • 2.2.1 系统与控制27-28
  • 2.2.2 集热子系统28-29
  • 2.2.3 能量转换装置29
  • 2.2.4 辐射器29-30
  • 2.3 系统工作原理30-32
  • 2.4 系统的主要部件32-41
  • 2.4.1 聚能器32
  • 2.4.2 吸热器32-34
  • 2.4.3 辐射器34-35
  • 2.4.4 能量转换装置35-41
  • 3 模型的建立41-51
  • 3.1 建模基本方程41-42
  • 3.2 建模的总体设想42-51
  • 3.2.1 吸热器部分42-44
  • 3.2.2 辐射器部分44-45
  • 3.2.3 回热器部分45-47
  • 3.2.4 压气机部分47-48
  • 3.2.5 透平部分48-51
  • 4 模型对象的计算机模块化实现51-57
  • 4.1 编程语言ACSL简介51-53
  • 4.2 MACRO语言的特性53-54
  • 4.3 算法的选择54-55
  • 4.4 模块的封装55-57
  • 4.4.1 吸热器模块宏55
  • 4.4.2 透平模块宏55-56
  • 4.4.3 回热器模块宏56
  • 4.4.4 辐射器模块宏56
  • 4.4.5 压气机模块宏56-57
  • 5 仿真结果及试验57-65
  • 5.1 模型的稳态计算及验证57-58
  • 5.2 模型仿真试验58-65
  • 5.2.1 吸热器热负荷扰动试验58-61
  • 5.2.2 改变换热系数61-62
  • 5.2.3 工质泄漏试验62-63
  • 5.2.4 辐射器热管损坏试验63-65
  • 6 结论65-66
  •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结论65
  • 6.2 课题展望65-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能布雷顿热机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张建国

计算机代数在热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中的应用    白泉,李政,倪维斗,刘尚明

离心式压气机后弯叶轮试验研究(一)    刁正纲,陈静宜,曹孝瑾,俞元彦,王恩涛,庞明珠

高温相变蓄热在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应用    侯欣宾,崔海亭

多级轴流压气机展向掺混的数值模拟    姚吉先,周新海

涡喷发动机压气机的单元控制体模型    廉小纯,吴虎,陈辅群,沈韶瀛

热管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新进展    葛永乐,敖建军,孙全平

离心压气机叶轮与扩压器的流动分析    杜朝辉,姚吉先,忻建华

内通传热流体的圆管外相变材料的无量纲储传热准则的研究    朱颖秋,张寅平,江亿

一种定形相变材料的结构和理化分析    叶宏,葛新石

多种不可逆性对太阳能空间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    林比宏,林国星,陈金灿

无机盐/陶瓷基复合储能材料的实验研究    刘良珍;

大型中速船舶快速性和操纵性综合优化研究    杨松林,朱仁庆,王志东,张火明

电站发电机组的数学建模与仿真    郝洪亮,李玉瑶

相变储能材料应用于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研究    闫全英;王威;于丹;

多晶Na_2SO_4/SiO_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晶型转变及热膨胀特性分析    黄金;张仁元;伍彬;

Na_2SO_4/SiO_2定形复合储热材料的性能研究    李爱菊,张仁元,柯秀芳,黄金

微波输能技术概述与整流天线研究新进展    杨雪霞;

正态分布产品定限内可靠度下限的快速计算方法    金星,洪延姬,文明,李俊美

半实物仿真试验中GPS接收机模拟器的设计    王保成,单家元,刘敏

锅炉受热面污染监测影响原因的分析    谭蓬,朱予东,高正阳

用于相变墙体中的相变材料的研究    闫全英;

相变内墙结构及其厚度的研究    张立华;孙文哲;付秉恒;翟少斌;

ANG中吸附热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淮浩;陈进富;

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低熔点石蜡的定形包覆研究    刘星;刘红研;汪树军;

光伏发电——21世纪的洁净能源    姚晓梅;马鸿文;余晓艳;

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研究进展    李丽艳;

管外与球体内相变蓄热问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李伟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    肖伟

基于坐标映射的复杂曲面五轴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任斐

动态仿真目标的空间位置精度测量    杨亮

热电联产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周少祥

GPS姿态及定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范胜林

多自由度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数值分析及混沌控制    于洪洁

大直径在线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郭黎滨

任意拓扑结构三角网格模型优化调整技术研究    聂军洪

蓄热电池一体化结构设计技术研究    徐鑫

太阳能空气采暖系统变流量运行策略优化方法研究    张志成

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杨文洁

索道桥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工程软件设计    邓瑞基

基于太阳能热风的相变墙房间热特性研究    刘馨

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的热力学优化分析    许益霖

环腔结构相变蓄热传热特性分析及其控制    李海洋

点云管道曲面重构    刘焕彬

二次换热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研究    林艺锋

多普勒雷达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    石燕茹

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    田军;朱永强;陈彩虹;

高温固液相变吸热器研究现状与发展    崔海亭,袁修干,邢玉明

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崔海亭,袁修干,侯欣宾

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吸热/蓄热器能量分析    侯欣宾,袁修干,崔海亭

容器单元表面热辐射率对吸热蓄热器的影响    侯欣宾,袁修干

基于相似理论的燃气轮机建模技术研究    丁毅,黄向华,张天宏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蓄热器热性能研究    侯欣宾;李劲东;李亭寒;袁修干;

大型燃气轮发电机组通用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潘蕾,林中达,杨瑜文

基于SIMULNK的单轴重型燃气轮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刘尚明;李忠义;

ICR循环燃气轮机的仿真研究    马晓峰;刘国库;王绍忠;杨仁;

辐射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莫松平

化学回热循环与水系统仿真研究    杨仁

碟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刚

新型太阳能热利用系统集成研究    袁建丽

斯特林发动机及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模拟和优化    杨征

船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仿真技术研究    杨涛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的研究——建模部分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研究(2)——计算结果及分析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考虑二次流影响的压气机流动分析计算    李平,周新海

多刚体系统计算机代数动力学建模研究    黄新生,黄圳圭,朱小谦

数学机械化方法在平面多杆复杂机构位置分析中的应用    林光春,徐礼

中国谋求广泛的国际合作    克雷格·科沃尔特 ,白忠民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与空气流量率关系的试验研究    毛润治

关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    黄毅诚

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加快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王长贵

太阳能发电的现状与展望    严陆光

提供动力电源 加速机械化架设电线    

微机联锁电源谐波治理    薛荣萍;

简谈卷扬机动力电源的安全控制办法    王孝

混合动力轿车用MH-Ni蓄电池组的开发    段秋生,刘国忠,阎永恒,周时国,付亮

全业务运营场景下通信电源维护体制的探讨    赖世能;刘宝贵;

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紫峰,林维明

基于RM&S的小型动力电源的WSEIAC效能评估研究    郑胜国,郭彦申,孙峰,李海明

特种车新增动力电源技术的应用    喻世良

基于AHP的动力电源综合性能评价    贾武元,袁春

用简化的AHP法实现动力电源性能评价    任峰,牛东晓,赵晓坤,魏清

一种(LiFePO_4-AC)/Li_4Ti_5O_(12)混合电池—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胡学步;怀永建;林子吉;索继栓;邓正华;

我国化学电源与材料方面的知名专家 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理事、《功能材料信息》编委 中国仪材料学会储能与动力电源及其材料专委会秘书长 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唐有根 教授    杨亲民;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储能与动力电源及其材料专委会主任 我国高能电池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 博士生导师 黄可龙 教授    

有机电解液超级电容器的制作    石庆沫;黄柏辉;张宝宏;廖海棉;段和勋;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唐志远;张莹;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分层的研究    郭永榔;严文珠;胡俊梅;刘慧勇;

磺化聚醚醚酮/三羧基丁烷麟酸锆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    黄绵延;王宇新;

泡沫镍镀钴镍电极的初期化成行为    王殿龙;戴长松;孙德智;

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    唐致远;杨光明;王倩;于非;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开发应用研究    朱光先;董兴海;

春兰推进动力镍氢电池产业化    记者  荣林 通讯员  广明

春兰动力电源有限公司投产    孙广明

电动汽车动力镍氢电池在春兰投产    孙广明

高能镍氢电池产量将增十倍    孙广明 陈默 张萍 晓峰

两产品被认定为“省首批自主创新产品”    叶桂华 通讯员  赵斌 刘月青

春兰高能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    孙广明

春兰高能电池能源存储转换实现新突破    孙广明

春兰高能电池能源应用获新突破    立冬

春兰新能源发展源自“三个坚持”    匡明

昆明供电部门做好抗旱保电工作    记者 余红 通讯员 杨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电解质膜的研究    宋文生

闭式布雷登循环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电源的仿真研究    陈雨

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组复合结构均衡的研究    夏铁铮

CD-200CGA型工业CT辐射安全防护系统研究与应用    王鹏飞

车载复合电源用DC-DC的模型设计及试验验证    柯海天

基于PLC的变压器风冷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毕金磊

叶轮给煤机载波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杜和平

深海采矿扬矿硬管和组合缆同步下放控制系统研究    杨锋

电动车蓄电池电量监测技术研究    胡居琦

高层应急电源的监测与维护    章艳

基于RFID的电力通信机房可视化监控研究    闫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