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重庆地区夏季太阳能热水应用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4:19
热度:

重庆地区夏季太阳能热水应用关键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绿色建筑的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集热器的倾角是影响应用效果较为

【摘要】: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绿色建筑的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集热器的倾角是影响应用效果较为关键的因素。在目前国家或地方关于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的标准中,一般建议集热器倾角设置为与地理纬度相同或地理纬度±10°。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迥异,且各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征也相差较大,“一概而论”显然不能很好的适应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 本文首先综合了几何学、光学的基础理论,集成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不同时刻、不同朝向、不同倾角下的集热器表面接收的太阳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计算,得到不同时刻、不同朝向、不同倾角的集热器表面的太阳总辐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量化不同条件的集热器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利用Visual Basic6.0中文版编制了太阳辐射计算程序,基于重庆地区典型气象年数据,对该地区正南向的0°~90°倾角集热器表面的太阳辐射开展了全年8760小时的动态分析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全年集热器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倾角为0°,若仅着眼于6、7、8月份,依然是0°倾角下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针对得出的结果与目前标准中相迥异的现象,本文对从重庆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中直射辐射所占比重较小等进行了简要探讨。 在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应用逐步广泛的趋势上,调研了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的现状,并针对两类系统(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在重庆地区现有的太阳能资源条件下,开展了太阳能资源的需求与匹配性分析。发现在该地区太阳能资源条件下,在5、6、7、8、9月份两类太阳能系统提供的热水均可以满足热水需求。 为对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得到的太阳能最佳倾角进行验证,在重庆地区搭建了集热器为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倾角为0°、19.5°、29.5°、39.5°的太阳能热水应用试验研究平台,在6、7、8月份的晴天、多云天、阴天、雨天、变化天气共计5种天气条件下分别开展了实验测试研究。并对5种天气条件下的4种倾角太阳能集热系统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产热水状况(温升、水量),及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6、7、8月份中,0°倾角下,集热器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较39.5°倾角下要大约20.4%,6、7、8月份的集热系统的平均效率为59.9%,较19.5°倾角下效率63.1%略低,但0°倾角下水箱中的水温升较其他倾角下高且转化成的热量也较19.5°倾角下大。 最后,文章从6、7、8月份重庆地区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角度看,建议该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倾角宜为0°。 【关键词】:重庆地区 太阳能 最佳倾角 资源 集热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8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6
  • 1.1 研究背景10-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8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8-22
  • 1.2.3 存在的问题22-23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3-26
  • 2 太阳能热利用的理论26-38
  • 2.1 地球运动及表面太阳辐射26-30
  • 2.1.1 地球的运动26
  • 2.1.2 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变化26-28
  • 2.1.3 三种坐标系28-30
  • 2.2 进入大气层后的太阳辐射变化30-32
  • 2.3 集热器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理论分析32-35
  • 2.3.1 太阳直射辐射I D·θ32-34
  • 2.3.2 散射辐射I d·θ34-35
  • 2.3.3 地面反射辐射I R·θ35
  • 2.3.4 集热器表面接收的太阳总辐射35
  • 2.4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35-38
  • 3 不同倾角集热器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化计算38-50
  • 3.1 问题的由来38
  • 3.2 不同倾角集热器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38-41
  • 3.3 集热器表面接收太阳辐射量计算程序的编制41-44
  • 3.3.1 不同倾角集热器表面的太阳辐射计算模型41-42
  • 3.3.2 计算程序编制思路及流程42-43
  • 3.3.3 计算程序简介43-44
  • 3.4 程序计算下的集热器表面太阳辐射分析44-48
  • 3.4.1 正南向不同倾角集热器表面太阳辐射分析44-45
  • 3.4.2 太阳辐射最佳倾角的验证45-46
  • 3.4.3 重庆地区 6、7、8 月份太阳能集热器最佳倾角的研究46-48
  • 3.5 本章小结48-50
  • 4 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50-60
  • 4.1 重庆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应用现状50-51
  • 4.2 重庆地区太阳能资源条件及应用潜力51-60
  • 4.2.1 重庆地区太阳能资源条件52-54
  • 4.2.2 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需求分析54-56
  • 4.2.3 资源条件和需求匹配性分析56-60
  • 5 重庆地区不同倾角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的实验研究60-126
  • 5.1 太阳能热水应用实验研究平台的构建60-71
  • 5.1.1 实验平台的构建原理及方案60-65
  • 5.1.2 实验平台的建设65-70
  • 5.1.3 实验误差分析70-71
  • 5.2 太阳能热水应用实验测试71-77
  • 5.2.1 实验研究测试方案71-72
  • 5.2.2 实验测试状况72-73
  • 5.2.3 测试期间气象条件分析73-77
  • 5.2.4 分析测试时段的选取77
  • 5.3 夏季晴天不同倾角下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77-87
  • 5.3.1 集热器倾角为 3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79-80
  • 5.3.2 集热器倾角为 2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80-81
  • 5.3.3 集热器倾角为 1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81-82
  • 5.3.4 集热器倾角为 0°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82-84
  • 5.3.5 晴天天气下各倾角集热器的效果分析84-87
  • 5.4 夏季多云天不同倾角下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87-96
  • 5.4.1 集热器倾角为 3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研究88-89
  • 5.4.2 集热器倾角为 2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研究89-90
  • 5.4.3 集热器倾角为 1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研究90-92
  • 5.4.4 集热器倾角为 0°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研究92-93
  • 5.4.5 多云天气下各倾角集热器的效果分析93-96
  • 5.5 夏季阴天不同倾角下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96-105
  • 5.5.1 集热器倾角为 3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97-99
  • 5.5.2 集热器倾角为 2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99-100
  • 5.5.3 集热器倾角为 1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00-101
  • 5.5.4 集热器倾角为 0°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01-102
  • 5.5.5 阴天天气下各倾角集热器的效果分析102-105
  • 5.6 夏季雨天不同倾角下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05-115
  • 5.6.1 集热器倾角为 3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07-108
  • 5.6.2 集热器倾角为 2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08-109
  • 5.6.3 集热器倾角为 1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09-111
  • 5.6.4 集热器倾角为 0°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11-112
  • 5.6.5 雨天天气下各倾角集热器的效果分析112-115
  • 5.7 夏季变化天气不同倾角下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15-123
  • 5.7.1 集热器倾角为 3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16-117
  • 5.7.2 集热器倾角为 2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17-118
  • 5.7.3 集热器倾角为 19.5°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18-119
  • 5.7.4 集热器倾角为 0°下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研究119-120
  • 5.7.5 变化天气下各倾角集热器的效果分析120-123
  • 5.8 重庆地区夏季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分析123-126
  • 5.8.1 不同倾角集热器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对比123-124
  • 5.8.2 重庆地区夏季实际的太阳能热水应用分析124-126
  • 6 结论与展望126-128
  • 6.1 主要结论126-127
  • 6.2 展望127-128
  • 致谢128-130
  • 参考文献130-138
  • 附录13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山东地区村镇住宅太阳能采暖技术经济性分析    薛一冰;康玉东;

重庆地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的实测与分析    丁勇;连大旗;李百战;喻伟;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江淮地区的应用潜力研究    彭娇娇;刘光远;从卫民;郑爱青;

太阳能热水驱动地板采暖性能分析    宋兆培;翟晓强;王如竹;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倾角    明静寰;

重庆市农村地区太阳能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韦秀丽;高立洪;徐进;

太阳能辅助加热土壤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    王侃宏,毕文峰,乔华,侯立泉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    翁东风;何洲汀;

我国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张逊宝;吴庆辉;宁传科;

泰安地区利用太阳能采暖的技术经济分析    刘小春;吴佐莲;

家用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热经济性研究    魏琪;奚加平;

两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投资偿还年限及经济性对比    肖荪;杨洪海;

中国碳减排政策分析与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郭杰

我国能源供求预测研究    邓志茹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运行模拟和应用研究    刘雨曦

X公司太阳能家用中央热水器的经济性研究    王一雷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优化设计与经济性分析    杨家兴

重庆农村地区太阳能利用情况调查及综合效益分析    赵珊珊

南京台城景观保护与可持续设计初探    韩颖;方晟岚;绳勇;

节能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的数值计算及应用分析    王晓璐;黄大宇;

南京地区东向和西向外遮阳方式研究    杨丹萍;何嘉鹏;陈震;吴旻;

夏热冬冷地区可翻转双玻飘窗的能耗与经济性分析    成维川;何嘉鹏;史蓉;陈震;

武汉市住宅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    叶隽;李运江;

日光温室采光与下挖深度优化设计    李霞;于贤昌;艾希珍;李清明;

基于正交试验法优化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参数的研究    疏达;赵雪松;孙际超;方敏;

试析居住建筑节能控制方法    葛军;王晓岷;吴庆;

苏北地区既有住宅外墙节能改造研究    巩艳;田梅清;罗海艳;

新农村建设中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应用    蔡伟;解国珍;闫树龙;吴刚;张新兴;

家用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热经济性研究    魏琪;奚加平;

典型天气条件下辐射制冷换热模型分析    康海宏;董华;李英;

太阳能低温热水猪床采暖在分娩猪舍中的应用    袁月明;李喜武;潘世强;王洁;姜海龙;秦贵信;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并联式与串联式的性能比较    王雅楠;王沣浩;

加气混凝土典型自保温墙体结露问题数值判断    张源;高本立;杜垲;

某地下主厂房顶送风气流发展受限系数R的研究    陈言桂;

太阳能综合试验房技术    江猛;舒水明;胡新华;丁国忠;吴一梅;

关于对《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地表水监控断面劣Ⅴ类水体比例”指标调整的研究    成钢;李婕;张琛;闫静;

结构温度场数值模拟    张丹;张之颖;

保温砂浆不同保温形式墙体温度效应研究    秦尚松;李珠;王宏;刘元珍;

内置折边扭带管内混合气体对流凝结换热与阻力性能研究    崔永章

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研究    代学灵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裂缝控制的相关力学性能研究    李妍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赵研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    石峰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张文雍

地铁站全膜流板式蒸发冷却器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蒋斌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    肖伟

聚氨酯小框体外墙外保温体系研究    田利辉

地方建筑适宜性节能设计研究    葛志伟

热计量模式下居住建筑耗热量分摊模型研究    王仁瑾

WSAC居住建筑热响应特性的研究    姚微

华北地区绿色住宅建筑储能及其经济性分析研究    王臻

功能性芳砜纶厨师服的设计与研究    张德强

窗户热屏系统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研究    张允

基于WLC理论的项目投资控制方法研究    刘娜

结晶器保护渣热特性分析仪的完善及保护渣传热特性研究    沈乐

地方原生材料在云南传统民居中的应用解析    肖蓉

新农村建设中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应用    蔡伟;解国珍;闫树龙;吴刚;张新兴;

大连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分析    宋军;刘莉;

太阳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的相关问题初探    王国栋;王学志;

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冯长根;李彦周;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    王庆一

热水器技术的发展展望    罗清海,汤广发,黄文胜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    王庆一

家庭热水器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孙金栋,童葆华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应用潜力    由世俊,孙贺江,马德刚,杨洪兴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张波,陈晨,刘明利,陈藻

中国煤炭产业组织研究    纪成君

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    沈玉志

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    张丽峰

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孙祥斌

油田企业能耗评价与优化决策研究    孙宁

中国能源预警模型研究    李继尊

农村沼气生态校园模式及其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王兰英

能源经济的动态分析及能效水平研究    郭金童

供需平衡视角下的我国石油资源安全研究    郭琳

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    马伟东

热电热泵热水器的研制及热力分析    罗清海

中国能源需求建模与实证分析    苏泽雄

U型垂直埋管式土壤源热泵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侯立泉

双热源太阳能热泵模式研究    陈卫星

LCA法比较太阳能热水器和燃煤锅炉系统的环境效益    黄海耀

中国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分析及培育对策研究    刘文娟

我国能源需求预测与发展战略研究    张勇卫

高层建筑热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王晓丽

能源安全与和平发展    杨雪

高油价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分析    程治

黄河大厦太阳能热水工程的设计    徐亮;王福德;王林;

太阳能热水工程监理研究    冷天玖;韩雷涛;谢建;夏朝凤;

新能源、新农村建设中的太阳能建筑 皇明太阳能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增加新亮点    邵风芹;

四季沐歌启动保障房阳光热水工程    

非承压集热器热水工程中炸管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魏斯胜;郎仲杰;

我国太阳热水系统产品与太阳热水工程国家标准综述    贾铁鹰

太阳热水工程设计安装经验总结    庄绍林;

DSZ、DSJ燃油热水炉技术性能和在热水工程中的应用    陈兆煊,陈伟权

推广太阳能建筑 建设节约型社会    魏斯胜;祁玉欣;

节能型生活热水系统    代彦军;姚春妮;

住宅(楼)安装太阳能热水工程的第五种方案    李穆然;李娜;

太阳能热水工程技术在胡家河煤矿的应用    韩田军;刘建斌;高立平;

太阳能热水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宋金;

西安西岸国际花园太阳能热水工程解析    李俊;

太阳能热水工程综合分析    庄绍林;

太阳能+热泵热水工程节能分析    苑金芳;李红;

北京万科中粮假日风景太阳能热水工程解析    李俊;

三亚凯宾斯基酒店太阳能热水工程解析    陶明来;

节能型生活热水系统    代彦军;姚春妮;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城市建筑的一体化    李元哲;许杰;王屹南;

上海市立法鼓励太阳能建筑应用    邵珍

我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薛长福

天普公司:致力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开发与实践    本报记者 刘荣慧

阳光事业托起阳光城市    宋国强 张利海

十省共启“千乡万村阳光热水工程”    卢曦

广州亚运城大规模应用太阳能热水工程取得成功    记者 李媛

幸福保障房阳光热水工程启动    本报记者 王志新

无私奉献 甘当公仆    本报记者 白秀喜 通讯员 杨永丽 张利海

海南力推太阳能建筑    本报记者 单憬岗 实习生 吴维杨

海南太阳能建筑应用有了规范    韩晓辑

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研究    杜晓辉

基于综合价值分析的太阳能建筑激励体系研究    唐永忠

太阳能建筑整合设计对策研究    赵群

太阳能喷射/电压缩联合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郑慧凡

西藏地区被动太阳能建筑采暖研究    王磊

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原型设计与技术策略研究    杨向群

间歇采暖太阳能建筑热过程及设计优化研究    王登甲

上海高层住宅外界面太阳能系统整合设计研究    史洁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北方供暖“零煤耗”农宅实现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    杨铭

重庆地区夏季太阳能热水应用关键问题研究    戴辉自

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应用研究    吴邦本

集群型太阳能热水工程集控与管理系统的设计    林霞

太阳能一体化建筑热利用的经济评价    田甜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研究    郭晓洁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江淮地区应用的节能环保效益研究    彭娇娇

建筑太阳能热水技术的经济评价研究    万晶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控制系统的研究    王佳亮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某酒店的应用研究与评价    杨春华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运行模拟和应用研究    刘雨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