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玉米秸秆生物发酵高氢沼气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8:19
热度:

玉米秸秆生物发酵高氢沼气技术研究【摘要】: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极速增长,无疑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国际化石能源价格的不断飙升,石油、煤炭、电力资源日趋紧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

【摘要】: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极速增长,无疑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国际化石能源价格的不断飙升,石油、煤炭、电力资源日趋紧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的急性恶化,开发和利用绿色能源成为必然趋势[1-2]。 当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分别就沼气发酵和生物制氢中存在的问题都作出研究和讨论,但在如何利用成熟的沼气厌氧发酵和生物制氢工艺技术实现高氢沼气发酵工艺方面的研究甚少。 本论文是在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沼气全面替代农户家庭商品用能的组合设备及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303099)的资助下完成的。由于外界温度和反应液的pH能显著影响细菌的生长和产氢情况,本文通过选取五种不同的温度和六种不同的溶液pH,分别观测在不同的两种实验因素下随发酵时间发酵过程中H2体积百分含量、H2总产气量、CH4体积百分含量、CH4总产气量和累计总产气量的情况,探究两种因素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气和产氢的影响,为秸秆厌氧发酵生产高氢沼气工艺规模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实验结果表明: (1).秸秆厌氧发酵获得H2的时间为发酵开始后80h内,产气中H2体积百分含量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产氢时间与发酵液pH值不断降低的时间相一致。 (2).在初始pH值7.0实验条件下,25℃、30℃、35℃和40℃4种不同温度下厌氧发酵时,40℃在同一时刻产气中H2体积百分含量最高,整个过程中H2的总产量也是最高的,但是在对比试验过程中40℃条件下CH4量和产气总量不高,其溶液的pH值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且没有回升迹象,过度的酸化导致实验后期产气速率很低;25℃和35℃时总产氢量相近,相比35℃能够获得更高的总产气量和CH4量,总产氢量约为40℃时的70%,溶液发酵前期酸化后能很快恢复到适合产气的稳定状态;30℃产氢、产CH4和总产气量均低于其他三种情况。因此35℃为厌氧发酵生产高氢沼气工艺条件。 (3).在35℃恒温条件下,5.65、5.90、6.53、7.53、8.14、8.936种不同初始pH值下厌氧发酵时,初始pH值5.65和5.90条件下的产气中H2体积百分含量和总产氢量均是最高的,但是两种情况下发酵过程中溶液酸碱度pH值在90h降至最低5.30后没有回升迹象,过度的酸化导致发酵液产气量迅速降低,实验后期产气停止,两种初始pH值下CH4体积百分含量、CH4量和总产气量均是最低;初始pH值7.53和8.14两种情况下CH4体积百分含量和CH4总产量比较接近,均高于其他四种情况,初始pH值8.14发酵过程H2体积百分含量高于7.53,其H2总产量是7.53的两倍。因此,初始pH值8.14为厌氧发酵生产高氢沼气的最佳工艺条件。 (4).在35℃恒温、初始pH值8.14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过程中H2体积百分含量最高可达4.5%,在280h发酵过程中共获得65ml H2,每天最高产气量为2020ml/day。 【关键词】:厌氧发酵 高氢沼气 温度 初始pH 工艺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216.4
【目录】:
  • 致谢4-7
  • 摘要7-9
  • 1.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秸秆类生物质利用现状10-11
  • 1.3 沼气发酵技术11-13
  • 1.3.1 我国沼气发展现状11
  • 1.3.2 沼气发酵原理及关键工艺条件11-13
  • 1.3.3 秸秆沼气发酵模式13
  • 1.4 生物质制氢技术13-16
  • 1.4.1 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法制氢13-14
  • 1.4.2 微生物法制氢14-16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16-18
  • 2.温度对高氢沼气发酵工艺的影响18-27
  • 2.1 引言18-19
  • 2.2 材料与方法19-21
  • 2.2.1 实验材料19
  • 2.2.2 实验设备19-20
  • 2.2.3 测定方法和实验步骤20-21
  • 2.3 结果与分析21-26
  • 2.3.1 不同发酵温度下产氢的变化22-24
  • 2.3.2 不同发酵温度下产甲烷的变化24-25
  • 2.3.3 不同发酵温度条件下总产气量的变化25
  • 2.3.4 不同发酵温度条件下发酵过程 pH 变化25-26
  • 2.4 结论与建议26-27
  • 3.pH 对高氢沼气发酵工艺的影响27-33
  • 3.1 引言27-28
  • 3.2 材料和方法28
  • 3.3 结果与分析28-32
  • 3.3.1 不同发酵初始 pH 条件下产氢的变化28-30
  • 3.3.2 不同发酵初始 pH 条件下产甲烷的变化30-31
  • 3.3.3 不同发酵初始 pH 条件下总产气量的变化31
  • 3.3.4 不同发酵初始条件下发酵过程 pH 变化31-32
  • 3.4 结论与建议32-33
  • 4.结论及建议33-35
  • 4.1 结论33
  • 4.2 建议33-35
  • 参考文献35-38
  • ABSTRACT38-3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pH值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    赵洪;邓功成;高礼安;李静;马媛;李永波;黎娇凌;俸才军;张林;杨世凯;

pH值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王永泽;邵明胜;王志;陈雄;李冬生;王金华;

沼气发酵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效益及应用    李佛净;

pH对热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陈琛;刘敏;陈滢;

时间和温度对水产养殖固体废弃物水解发酵产酸的影响    杜军;谭洪新;罗国芝;黄丰骏;

有机废水厌氧发酵产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洪天求,郝小龙,俞汉青

不同产酸发酵菌群产氢能力的对比与分析    任南琪,秦智,李建政

不同底物种类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汤桂兰;汤亲青;黄健;刘广青;孙振钧;

温度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赵宋敏;李定龙;戴肖云;祁静;王晋;

pH值对碱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肖本益;刘俊新;

美国大学微生物学教学的特点与思考    王子迎;

沼肥研究与开发前景    邹长明;刘正;余海兵;汪建飞;

紫外线诱变选育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    游玟娟;

自选酵母发酵性能的研究    段晨凯;刘树文;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综述    张亮;伍小兵;翟井振;

烟台地区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沼气技术初探    王建亮;刘庆军;王玉梅;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袁丽婷;

豆制品(茶干)中致腐菌的分离鉴定    周先汉;王亚东;朱稀檩;周坤;

接种物数量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    赵洪;邓功成;高礼安;李静;马媛;李永波;俸才军;张林;杨世凯;黎娇凌;

C/N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    高礼安;邓功成;赵洪;李静;马媛;李永波;黎娇凌;俸才军;张林;杨世凯;

内置转子套管换热器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张震;杨卫民;阎华;丁玉梅;

城市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周智慧;毛飞君;赵晓联;

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转子内插件的实验    张震;丁玉梅;阎华;关昌峰;杨卫民;

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燃料油    田原宇;梁鹏;盖希坤;乔英云;

攀枝花市节能技术途径的研究    高仁堂;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    王婷婷;郭继平;

沼气研究和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新波;祝诗平;

可控集箱式沼气系统研究    张全国;范振山;杨群发;陈开碇;

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刘芳;乔英云;巩志坚;田原宇;

农村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舒克孝;王铁;

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隋建新

活性炭及其改性催化剂应用于碘化氢分解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陈云

聚球藻7942光自养本征生长动力学及其能量利用研究    颜日明

产双酶恶臭假单胞菌的选育与酶法制备D-pHPG    莫章桦

辅酶Q_(10)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过程优化研究    田玉庭

西北地区苦豆子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    赵龙飞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氢及由生物质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叶同奇

餐厨垃圾制沼及膜法沼气提纯一体化系统设计及理论研究    尼姝丽

以赤糖为基质的生物制氢生态系统与工艺    岳莉然

产聚半乳糖醛酸酶菌株的筛选、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胡慧磊

中度嗜盐菌新种Pontibacillus yanchengensis sp. nov.的鉴定与多相分类学研究    杨砚

沼气在无公害蔬菜中的应用研究    王路易

沼液作为生菜、柑橘叶面肥的试验研究    袁怡

沼渣利用下温室番茄及土壤环境对水氮耦合的响应    谢景欢

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宋庆平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杨玉静

厌氧固态发酵菜籽粕研究    高冬余

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菌株的选育    张亚丽

甘南牧区发酵牦牛酸乳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性能的研究    崔琴

不同预处理对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性能的影响    许之扬;严群;阮文权;邹华;唐蕾;

pH值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    赵洪;邓功成;高礼安;李静;马媛;李永波;黎娇凌;俸才军;张林;杨世凯;

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商春刚;张福彪;

利用沼气气调贮藏苹果技术要点    赵爱萍;

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张洪勋,李林

当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兼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对策视点的调整    吴玉萍,董锁成

秸秆纤维性能    刘洪凤,俞镇慌

氢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邵玉艳,尹鸽平,高云智

提高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甲烷产量的研究进展    王琦;李亚红;蔡伟民;

3种有机废水的酸化发酵产氢特性研究    王江辉,刘红,欧阳威,张山立,云影

锯木屑的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实验研究    吕友军;郭烈锦;

光合产氢菌群的筛选及其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因素的研究    尤希凤

畜禽粪便污水光合细菌制氢技术研究    王艳锦

浅谈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发展现状    杨立;龚乃超;刘良栋;龚云;盛苇苇;何平平;

固体酒糟厌氧发酵系统的研究    梁金喜;吴大庆;吕杰;

厌氧发酵沼气工程的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费新东;冉奇严;

三段式红泥塑料大型沼气工程在贵州高原山区的应用:以瓮安县沼气工程为例    陈量;刘德军;范成五;秦松;庄凯;

寒区沼气发酵地源热泵增温系统的初步研究    陈泽兴;刘建禹;李文涛;

BMW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金杰;吴克;蔡敬民;俞志敏;Michael Nelles;Martin Faulstich;

蒸汽爆破技术在秸秆厌氧发酵中的应用    王许涛;张百良;宋安东;罗志华;任天宝;

养殖场沼气工程技术    王淑燕

浅谈沼气工程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李典荣;曾小华;吴德龙;何小平;王淑蓉;

大、中型沼气工程(三)——禽畜场沼气生产技术    沈林娜;

秸秆产沼气研究进展    梁晓辉;华栋梁;许海朋;张杰;李岩;张晓东;

秸秆沼气工程工艺参数探讨    段娜;林聪;侯锦;赵凯;赵廷庄;

大型养鸡场沼气工程浅析    张海青;杨慧云;高倩;

万头猪场沼气工程规模选择分析    陈永俊;

沼气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兆流;

秸秆沼气工程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李刚;岳建芝;郭前辉;

纯秸秆中高温高浓度发酵工艺制取沼气新技术    李砚飞;姚旭华;潘炳忠;代树智;

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厌氧消化技术优化分析    韩芳;林聪;

浅析我国发展秸秆沼气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刘德江;饶晓娟;刘永刚;邱桃玉;

万头奶牛场沼气工程设计与研究    曹成茂;吴扬;刘伟伟;杨智良;伍德林;杨迎春;

上海开建规模化畜禽养殖沼气工程    楚慕

我市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    詹学明 记者 周庆霞

我市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87处    通讯员 杨瑞

坤兴“掌门”杜小坤专业推广使用沼气    韩良华

支持养殖户建沼气工程    李晓琴

沼气工程建设促富宁生态改善    熊仁武

我国自主创新干法沼气工程    记者 王海蕴

小沼气产生大效益    通讯员 吕昌明 杨勇 太兵

沼气使用率覆盖率全国第一    本报记者 周月光

南雄掀起沼气工程建设高潮    特约记者 刘小弘

秸秆沼气厌氧发酵的预处理工艺优化及经济实用性分析    宋籽霖

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林斌

沼气高效厌氧发酵的条件及产气效应研究    楚莉莉

厌氧发酵技术处理餐厨垃圾产沼气的研究    张存胜

流域水葫芦控制与利用生态工程研究    陈彬

混合原料沼气厌氧发酵影响因素分析及工艺优化    王晓娇

污水及其碳氢资源回用技术研究    史晓燕

厌氧发酵产酸微生物种群生态及互营关系研究    王晋

CO厌氧发酵制氢工艺基础及反应器性能研究    赵亚

农村沼气生态校园模式及其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王兰英

玉米秸秆生物发酵高氢沼气技术研究    袁杭州

小型立体组合式沼气工程的创建及效果的研究    张燕

沼气化学能快速高效储存太阳热能的初步研究    马涛

花生壳厌氧发酵制取沼气试验研究    刘亮

风能—太阳能—沼气集成系统的性能研究    高海涛

沼气工程厌氧反应器一种多功能装置的开发及其效果的研究    刘艳敏

基于智能鸡舍的太阳能沼气工程的技术研究    赵梅娟

户用秸秆沼气系统优化与发酵工艺研究    石勇

多原料混合厌氧共发酵制沼气工艺优化    徐鑫

北方地区村镇沼气集中供应技术研究    涂鹤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