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热力系统的优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2:40
热度: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热力系统的优化研究【摘要】: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将气化炉气化出来的合成气体经过净化后送入燃气轮机中做功,燃气轮机的排气余热送入蒸汽系统产生出力,由此而产

【摘要】: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将气化炉气化出来的合成气体经过净化后送入燃气轮机中做功,燃气轮机的排气余热送入蒸汽系统产生出力,由此而产生电能。它是把先进的洁净煤技术和联合循环相结合而成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效率高并且环保性能出色,现在已完成商业示范阶段。它将满足未来电厂的低排放、低成本以及效率高、可用性好的要求。因此,对IGCC系统尤其是热力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能源环境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了国外和国内IGCC的发展历程,指出IGCC在能源、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上的优势。 剖析了IGCC系统的重要构成部件的基本原理、它们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以及IGCC系统对它们的要求,为IGCC热力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奠定基础。 以IGCC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研究,分析了IGCC燃气轮机的变工况特点,建立了IGCC系统热力性能燃气侧、蒸汽侧以及综合优化数学模型,选择了合适的IGCC方案,指出了影响系统的热力性能的重要参数。 以最优化方法为理论工具,提出了优化IGCC热力性能的基本思路,结合MATLAB计算软件,提出了解决IGCC热力性能优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编写了相关的优化计算程序,揭示了系统性能变化规律,给出了优化方案。 以上研究工作为IGCC电站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分系统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及电站调试运行积累数据,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对相关设备的研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IGCC 热力系统 联合循环 数学模型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Q54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11
  • 第一章 绪论11-32
  • 1.1 研究背景11-28
  • 1.1.1 能源、电力工业概况及IGCC产生的时代背景11-16
  • 1.1.1.1 世界能源消费概述11-13
  • 1.1.1.2 世界电力工业发展概述13-14
  • 1.1.1.3 我国的煤电工业现状与问题14-15
  • 1.1.1.4 IGCC技术的应运而生15-16
  • 1.1.2 概念16-19
  • 1.1.2.1 IGCC典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原理16-18
  • 1.1.2.2 CCS技术及IGHAT18-19
  • 1.1.3 IGCC的关键设备19-21
  • 1.1.3.1 气化和空分19-20
  • 1.1.3.2 燃气轮机20
  • 1.1.3.3 煤气净化20
  • 1.1.3.4 余热锅炉、汽轮机20
  • 1.1.3.5 IGCC控制系统20-21
  • 1.1.4 IGCC系统的性能特征21-22
  • 1.1.5 IGCC的优势22-23
  • 1.1.6 与其他燃煤发电技术的比较23-28
  • 1.1.6.1 性能对比24
  • 1.1.6.2 环境保护对比24-27
  • 1.1.6.3 经济性对比27-28
  • 1.1.7 IGCC的应用前途28
  • 1.2 前人在IGCC系统研究方面的工作成果28-30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30-32
  • 1.3.1 研究内容、思路31
  • 1.3.2 意义31-32
  • 第二章 IGCC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32-53
  • 2.1 IGCC在国外的发展32-39
  • 2.2 IGCC在中国的发展39-49
  • 2.2.1 我国的IGCC进展概述40-45
  • 2.2.2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在IGCC方面做的工作45-47
  • 2.2.3 我国已具备研发IGCC的基本条件47-49
  • 2.3 IGCC技术发展的趋势分析49-53
  • 2.3.1 目标49-50
  • 2.3.2 先进的关键技术50-51
  • 2.3.3 新的热力循环51
  • 2.3.4 全新概念的新一代能源动力系统51-53
  • 第三章 IGCC热力系统优化分析的理论基础53-99
  • 3.1 总系统概述53
  • 3.2 煤气化系统53-69
  • 3.2.1 煤的气化基本原理54
  • 3.2.2 气化炉的技术特性指标54-55
  • 3.2.3 煤气化工艺的分类55-56
  • 3.2.4 煤气化技术发展概述56-57
  • 3.2.5 各种煤气化技术简介57-67
  • 3.2.5.1 固定床气化炉57-58
  • 3.2.5.2 流化床气化炉58-59
  • 3.2.5.3 气流床气化炉59-65
  • 3.2.5.4 日本用于IGCC的吹空气气化炉65-67
  • 3.2.5.5 KBR气化炉67
  • 3.2.6 IGCC中的气化技术67-68
  • 3.2.7 气化系统对IGCC电站系统的影响68-69
  • 3.3 空分工艺及系统69-76
  • 3.3.1 空气分离的几种主要技术70-75
  • 3.3.1.1 深冷空气分离技术71-73
  • 3.3.1.2 变压吸附法73
  • 3.3.1.3 膜分离法73-75
  • 3.3.2 IGCC系统对空分系统的要求75
  • 3.3.3 ASU与IGCC结合的方式及其影响75-76
  • 3.4 净化系统76-80
  • 3.4.1 IGCC系统对煤气化系统的要求76
  • 3.4.2 常温煤气净化工艺76-80
  • 3.4.2.1 常温煤气除尘77-78
  • 3.4.2.2 IGCC常温煤气脱硫78-80
  • 3.4.3 IGCC高温干法粗煤气净化80
  • 3.5 IGCC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80-99
  • 3.5.1 IGCC的燃气轮机系统81-92
  • 3.5.1.1 燃气轮机结构及性能介绍81-82
  • 3.5.1.2 发电用燃气轮机产品概述82-85
  • 3.5.1.3 IGCC燃气轮机系统的特点85-86
  • 3.5.1.4 IGCC对燃气轮机的要求及改造问题86-90
  • 3.5.1.5 IGCC的功率折算问题90-92
  • 3.5.2 IGCC的蒸汽系统92-99
  • 3.5.2.1 余热锅炉93-96
  • 3.5.2.2 汽轮机96-99
  • 第四章 IGCC热力系统优化分析的思路及方法99-137
  • 4.1 本章概述99
  • 4.2 优化分析的方法和思路99-113
  • 4.2.1 优化方法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99-100
  • 4.2.2 优化分析的内容和思路100-101
  • 4.2.3 优化模型的数学表达式101-102
  • 4.2.4 设计变量的选取102
  • 4.2.5 优化模型的求解102-104
  • 4.2.6 MATLAB软件平台104-111
  • 4.2.7 优化问题的MATLAB实现111-113
  • 4.2.7.1 MATLAB建模注意事项111
  • 4.2.7.2 MATLAB优化求解步骤111-113
  • 4.3 IGCC燃气轮机热力系统优化思路及步骤113-122
  • 4.3.1 选型基本原则113-115
  • 4.3.2 IGCC系统中燃气轮机的运行工况点分析115-116
  • 4.3.3 燃气轮机热力系统单元模型116-120
  • 4.3.3.1 压气机的变工况特性117
  • 4.3.3.2 透平的变工况特性117-119
  • 4.3.3.3 燃烧室的热平衡模型119-120
  • 4.3.4 IGCC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热力系统模型120-121
  • 4.3.5 燃气轮机系统热力性能优化模型121-122
  • 4.4 IGCC蒸汽系统的优化思路和方法122-135
  • 4.4.1 蒸汽系统优化设计原则122-125
  • 4.4.1.1 HRSG设计的一般要求123-124
  • 4.4.1.2 汽轮机设计的一般要求124
  • 4.4.1.3 汽缸及排汽形式124-125
  • 4.4.1.4 联合循环机组的轴系配置125
  • 4.4.1.5 IGCC蒸汽系统变工况时,按滑压方式设计125
  • 4.4.1.6 旁通烟道125
  • 4.4.2 优化蒸汽系统所要考虑的问题125-126
  • 4.4.3 蒸汽流程的选择126-128
  • 4.4.3.1 蒸汽循环类型的优化选择126-127
  • 4.4.3.2 余热锅炉再热系统的选择127-128
  • 4.4.4 蒸汽系统热力参数的合理优化选择128-130
  • 4.4.5 蒸汽系统的能量平衡关系130-131
  • 4.4.6 蒸汽系统数学模型131-135
  • 4.4.6.1 汽轮机的热工模型131-132
  • 4.4.6.2 IGCC汽水系统热平衡模型132-135
  • 4.4.7 蒸汽系统的性能优化模型135
  • 4.5 IGCC系统整体热力性能优化思路和方法135-136
  • 4.6 小结136-137
  • 第五章 IGCC实例系统确定及优化分析137-183
  • 5.1 实例方案系统的选定137-147
  • 5.1.1 IGCC系统容量确定137
  • 5.1.2 煤气化及煤气净化系统的确定137-139
  • 5.1.3 空分系统139
  • 5.1.4 燃气轮机的选型及其确定139-145
  • 5.1.4.1 GE和Siemens的IGCC经验139-142
  • 5.1.4.2 PG9351FA型燃气轮机142-145
  • 5.1.5 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系统及其参数145-147
  • 5.1.6 实例系统流程147
  • 5.2 IGCC气化炉热力性能计算147-150
  • 5.2.1 气化炉氧气量的计算147-150
  • 5.2.2 气化效率的计算150
  • 5.3 IGCC燃气轮机变工况计算150-156
  • 5.3.1 常规PG9351FA机组的估算150-154
  • 5.3.1.1 天然气的计算150-152
  • 5.3.1.2 烧天然气时机组性能核算152-154
  • 5.3.2 IGCC燃气轮机基本负荷估算(Shell煤气)154-156
  • 5.3.2.1 合成煤气参数计算154-155
  • 5.3.2.2 透平变工况计算155-156
  • 5.4 IGCC燃气轮机子系统优化计算156-166
  • 5.4.1 热力性能优化计算模型156-159
  • 5.4.2 系统优化计算程序编写159
  • 5.4.2.1 优化程序159
  • 5.4.2.2 计算核对程序159
  • 5.4.3 优化计算结果159-165
  • 5.4.4 优化结果分析165-166
  • 5.5 IGCC蒸汽系统热力优化计算166-176
  • 5.5.1 计算的原始数据166-168
  • 5.5.1.1 IGCC中燃气轮机基准方案166
  • 5.5.1.2 热力性能计算的主要相关数据166-168
  • 5.5.2 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168-169
  • 5.5.3 IGCC蒸汽系统的优化计算程序169
  • 5.5.4 优化计算结果169-174
  • 5.5.5 蒸汽系统优化结果分析174-176
  • 5.6 IGCC联合循环系统总体优化176-181
  • 5.6.1 总体优化目标函数176-177
  • 5.6.2 优化计算程序177
  • 5.6.3 计算结果177-180
  • 5.6.4 结果分析180-181
  • 5.7 小结181-183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183-186
  • 附录186-223
  • 参考文献223-230
  • 致谢230-23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文章23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系统设计与经济分析    王云华

煤气化发电与甲醇多联产系统燃气轮机子单元运行优化与改造    罗方涛

燃用合成煤气的燃气轮机变工况特性研究    刘可

双向叶片涡轮机内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张文广

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需要新技术——访中国工程院黄其励院士    鞠佳;

IGCC的某些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焦树建;

IGCC系统关键部件的选择及其对电厂整体性能的影响——(1)气化炉篇    高健;倪维斗;李政;椙下秀昭;

PG9351(FA)型燃气轮机简介    王路放

IGCC中布雷顿循环特性和优化的研究    郑莉莉,林汝谋,刘泽龙

新颖化学链燃烧与空气湿化燃气轮机循环    金红光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损分布结构研究    刘泽龙,金红光,林汝谋

IGCC中空分系统特性及其对整体性能影响    邓世敏,段立强,官亦标,金红光,林汝谋,蔡睿贤

IGCC系统全工况设计优化新方法    林汝谋,段立强,金红光,邓润亚,邓世敏

IGCC系统有无约束设计优化概念与方法    徐玉杰,林汝谋,迟全虎,金红光,蔡睿贤

IGCC系统全工况特性与设计优化以及新系统开拓研究    段立强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集成优化与评价方法    徐振刚

先进燃煤联合循环高温陶瓷过滤器研究    高铁瑜

TEXACO水煤浆气化炉的建模及仿真研究    李斌

IGCC电站空分系统的研究与建模    邢翼腾

IGCC联合循环系统建模与设计优化研究    迟全虎

IGCC气化炉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李文刚

300MW发电机组氢气纯度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张新元;杨小明;孟森林;

煤炭清洁利用国际技术问题研究——以IGCC和CCS为例    刘鹤;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逃逸通道及环境监测研究    张森琦;刁玉杰;程旭学;张晓娟;张杨;郑宝峰;赵学亮;

学习率自调整的BP算法    罗四维;肖晔;丁嘉种;

联合循环除氧器溶氧高和排气带水原因分析    李玉静;

感度数据的一种新型分析方法    刘宝光,吴祈宗,贾富臣

一个雷达搜索模型的最优解析解    邓乃扬;王兆智;

燃烧室头部进气规律对煤粉燃烧效率的影响    王立新,张岩,金如山

大气环境和能源利用技术    马润田

垃圾碳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王鹏

开发CO_2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崔卫民;田明奎;

中国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优化与分析    胡山鹰;周丽;金涌;

CO_2的地质埋存与资源化利用进展    许志刚;陈代钊;曾荣树;

CO_2地质埋存渗漏风险及补救对策    许志刚;陈代钊;曾荣树;

二氧化碳在砂岩透镜体中充注封存的盖层岩石抗断裂性能分析    崔振东;刘大安;曾荣树;周苗;

环保型蜂窝煤中助燃剂的作用    许力;董文魁;

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PRP)燃烧器    贾臻;毛健雄;尹正军;罗来友;

燃煤火电厂环境保护    毛健全;

PRP燃烧器技术在烟煤锅炉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胡钦;陈治国;陈泽华;

某135MW机组六段抽汽温度异常故障及低加系统局部改造    朱墨轩;应坚定;仇晓龙;赵先波;唐德锋;谢诞梅;

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对二硫化碳、噻吩的加氢性能研究    杨敏建

燃气轮机双燃料燃烧室流场及污染排放数值研究    穆勇

典型煤种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石金明

扩散火焰形态及气化炉内熔渣沉积与传热规律研究    梁钦锋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先进再燃技术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吕洪坤

膜吸收和化学吸收分离CO_2特性的研究    晏水平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    许慎启

气流床气化炉及其辐射废锅内的多相流动、传热与熔渣行为研究    倪建军

分级式合成气初步净化系统中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机理与结构特性研究    崔洁

砂岩对CO_2的矿物捕获能力    刘娜

圆筒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电磁性能及温度场研究    王旭强

义马煤气化反应性研究    谷小虎

SCR烟气脱氮催化剂及技术研究    宋涛

机器人假肢功能设计与分析    殷慧

高能燃料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与结构设计    张哲衡

COGAG装置动态特性与机桨匹配仿真研究    唐鸿羽

横向来流对等离子点火器点火区域的影响    吴曙亮

多孔介质内多相流动的核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蒋兰兰

基于能值和(火用)分析的电厂工业园区可持续性评价    秦奋

改性活性半焦脱除烟气中NO_X的研究    王萍

《可再生能源法》与我国的风电发展战略    王仲颖;时璟丽;李俊峰;

燃气轮机压气基座强度和刚度的有限元计算    唐驾时;周晟;梁翠香;李克安;崔荣繁;龚弋飞;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上)    钱伯章;

中国能源发展政策走向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功能定位探析    殷为华,徐长乐

我国IGCC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政策建议    赵东旭;

IGCC系统中燃气轮机选型原则分析研究    陆勇;

多联产系统:综合解决我国能源领域五大问题的重要途径    倪维斗,郑洪弢,李政,江宁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甲醇、电的多联产系统分析(下)    麻林巍,倪维斗,李政,任挺进

IGCC的某些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焦树建;

    李仁虎

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开拓研究    高林

我国IGCC项目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分析    李新歌

表面不平整突体升坎水力特性与海流能转换器的试验研究    张旭

煤基多联产系统总体性能分析    赵振可

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及表面特性研究    徐宁

IGCC电站空分系统的研究与建模    邢翼腾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的能量分析    张晋

IGCC气化炉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李文刚

电厂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研究    乔林基

多联产中不同成分粗煤气的基本燃烧特性的研究    乔红飞

驰放气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邢秀峰

联合循环电站改造为IGCC和甲醇联产系统的研究    周贤

IGCC机组仿真及其动态运行特性研究    高欣

中低热值燃料多轴燃气轮机热力性能模拟    杜莹莹

氮气稀释富氢合成气火焰燃烧特性研究    刘雪琦

Newton求根公式在加压煤气平衡组成计算中的应用    王国岩,徐君

氧气高炉煤气高温除尘中间试验    尹建威,况春江,高征铠,杨天钧

能源开发与环境污染    陈学俊

国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力参数的选择    赵旺初

陶瓷过滤器脉冲反吹系统的性能研究    郭建光,姬忠礼

IGCC系统模拟分析研究    邓世敏,李勤道,于新颖,危师让,林万超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的研究——建模部分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研究(2)——计算结果及分析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15MWe PFBC-CC中试机组增压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及试运行结果    陈晓平,赵长遂,段钰锋,章名耀,蔡宁生,沈湘林,熊源泉,肖军

IGCC的某些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焦树建;

东胜—神府煤的煤质特征与转化特性    李文华

IGCC系统全工况特性与设计优化以及新系统开拓研究    段立强

典型热泵干燥装置的参数优化研究    李满峰;李素萍;宋达;王洪宇;刘晓华;

油田地面管网的优化研究    方徐应;

注水系统生产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石航;

先进的洁净煤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1997年的情况    祝方,A.H.Holt

IGCC电站空分系统精馏塔的建模    刘尚明,王培勇,孙红,韦思亮

新型的低成本IGCC流程发电设计    邵群颖,江涌,董宏海,Jimmy Wu

脉冲式气流干燥器的结构模拟优化研究    郑晓冬;

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发展与其面临的问题    魏欲晓

天然气管网稳态运行优化研究    杨毅;李长俊;

炼油乙烯工程IGCC装置蒸汽平衡浅析    孙宏;韩振飞;

加热炉C方式烧钢模型优化研究    刘运华;

100MW等级单缸、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我国首台IGCC联合循环汽轮机的研究开发    董真;张立建;陈倪;

烧结配料优化研究    吕学伟;白晨光;邱贵宝;欧阳奇;

一种燃气机驱动的压缩吸收联合制冷循环优化研究    张世钢;杨昭;程珩;

高炉配矿及炉料结构优化研究    柏林霖;

20MN液压支架试验台同步升降控制系统建模研究    王金利;芮丰;罗庆吉;胡军;王宝松;

废旧橡胶微粒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李清海;孙蓓;

关于绳系卫星系统    于绍华;刘强;杨林娜;高怀保;

财政经济模型微机系统设计与应用    李洪心;

人才预测系统的软件开发与应用    郭音;郭亚军;左斌;

“数学模型”在投机交易中的应用    上海海成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韩洪宇

首钢矿业公司大力推进数学建模活动    刘春

风险能用数学模型确定吗?    John Kay 朱冠华

“数模”趟出数字管理路    齐瑞普

数学模型的驱动器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

数学系毕业生成职场新宠    

给数学注入“源头活水”    兴化市荻垛镇中心小学 孙云峰

清醒认识经济学现状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叶德磊

宝钢热轧厂开发数模优化轧制生产    记者 童云 通讯员 徐仁本

美开发出交通拥堵数学模型    王小龙

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方法研究    闫水保

IGCC系统全工况特性与设计优化以及新系统开拓研究    段立强

多元扰动下的热力系统能效分析模型及应用研究    闫顺林

开关电器触头材料喷溅侵蚀模型研究及其试验    吴细秀

水电站水机电联合过渡过程研究    赵桂连

分子筛膜的制备和新型分子筛膜反应器    蒋海洋

五杆五环并联运动机床开发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谢红

静电纺丝过程行为及振动静电纺丝技术研究    万玉芹

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研究    白义奎

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    李孜军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热力系统的优化研究    朱志劼

丹参浸膏真空带式干燥过程模型化及工艺优化研究    曾艳

200MW机组滑参数运行经济性分析    郝兵

大机组热力系统结构优化研究    张淑侠

连城电厂N100-90/535型汽轮机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及优化    王世健

企业资源计划(ERP)模型建立与优化研究    汪成

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刘红蕾

IGCC气化系统仿真    寇惠武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热连轧精轧机组负荷分配优化研究    赵适宜

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通用计算软件的开发    齐志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