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0:08
热度:

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愈多。目前大量使用的常规能源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对地球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太阳能是无毒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愈多。目前大量使用的常规能源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对地球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太阳能是无毒无害、用之不尽的绿色能源,所以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很有必要。影响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电池表面的光发射,使入射光能量受损,降低了入射光的利用率;另一个是制备电池的晶硅半导体材料,由于硅的禁带宽度限制,使得电池只对入射光中的可见光区响应率较高,导致很大一部分光子能量不能被吸收利用,也会影响电池效率。因此,降低电池表面的光发射或者使用光波转换材料提高电池响应谱与入射光谱之间的匹配,是提高电池效率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些,本论文对多孔硅陷光效应和下转换发光效应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中通过纳米银颗粒催化腐蚀制备多孔硅陷光结构降低电池表面的光发射,利用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出发光多孔硅后,对颗粒表面化学修饰,配成溶剂旋涂于电池表面来增加电池对紫外光区光子的吸收利用,这些都能提高电池效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分析了电池片表面光发射随反应温度及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反应温度在30℃~40℃时,制备出的多孔硅陷光效果最佳;而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多孔硅结构呈现规律变化,相应的电池片光发射出现先逐渐降低然后有所升高的现象,腐蚀时间在2-5min时电池片表面反射率在可见光范围内低于5%。(2)研究了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发光多孔硅的腐蚀工艺,利用光致荧光光谱探究了多孔硅的光致发光规律。当电流密度较小时,延长腐蚀时间,多孔硅发光会逐渐增强,但不宜过长;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多孔硅层的厚度增加,而多孔硅的发光强度增强。PL光谱显示多孔硅的发光峰位通常位于600 mn~700 nm,而电流密度变化影响较小。(3)研究了电解液的体积浓度配比和硅衬底对多孔硅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电解液体积浓度比为:V(HF):V(C2H5OH)=1:1时腐蚀的多孔硅发光强度较好;而使用轻掺P型硅片制备的多孔硅发光强度更强,时效性也更好。(4)利用光致荧光光谱探究了在电流密度较大时腐蚀的多孔硅PL发光规律。发现不同硅衬底制得的多孔硅发光峰位不同,对应的发光机制也不同。(5)将一定浓度的表面修饰过的多孔硅颗粒溶剂旋涂到太阳电池表面,结果发现,电池的反射率有所降低,外量子效率增加,光电转换效率也提高。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 多孔硅 减反射 光致发光 下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30
  • 2.1 多孔硅的概述14-15
  • 2.2 多孔硅的形成机理15-17
  • 2.2.1 Beale耗尽层和场强化模型16
  • 2.2.2 载流子扩散限制模型16
  • 2.2.3 量子限制模型16-17
  • 2.3 多孔硅的制备方法17-21
  • 2.3.1 化学腐蚀法17
  • 2.3.2 电化学腐蚀法17-19
  • 2.3.2.1 单槽电化学腐蚀法18
  • 2.3.2.2 双槽电化学腐蚀法18-19
  • 2.3.2.3 脉冲电化学腐蚀法19
  • 2.3.3 光化学腐蚀法19-20
  • 2.3.4 刻蚀法20
  • 2.3.4.1 溅射刻蚀法20
  • 2.3.4.2 气体刻蚀法20
  • 2.3.4.3 蒸汽刻蚀法20
  • 2.3.5 水热腐蚀法20-21
  • 2.3.6 火花腐蚀法21
  • 2.4 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机理21-24
  • 2.4.1 量子限制模型22
  • 2.4.2 硅本征表面态模型22-23
  • 2.4.3 量子限制-发光中心模型23
  • 2.4.4 硅-氢键发光模型23-24
  • 2.4.5 硅氧烯发光模型24
  • 2.4.6 缺陷态发光模型24
  • 2.4.7 氢化非晶硅模型24
  • 2.5 多孔硅电化学形成机制24-25
  • 2.6 多孔硅的后处理25-27
  • 2.6.1 氧化处理26
  • 2.6.2 金属钝化处理26
  • 2.6.3 碳膜钝化26
  • 2.6.4 氮钝化26
  • 2.6.5 超临界干燥法26-27
  • 2.6.6 表面化学修饰27
  • 2.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27-28
  • 2.8 本章小结28-30
  • 第三章 实验原理与实验过程30-40
  • 3.1 实验概述30
  • 3.2 实验原理与方法30-34
  • 3.2.1 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制备减反射多孔硅30-32
  • 3.2.2 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发光多孔硅32-33
  • 3.2.3 发光多孔硅颗粒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33-34
  • 3.3 实验设备34-36
  • 3.3.1 电化学多孔硅腐蚀机34-35
  • 3.3.2 快速热处理炉35-36
  • 3.4 测试设备及其原理36-40
  • 3.4.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36
  • 3.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36-37
  • 3.4.3 光致荧光光谱仪37-38
  • 3.4.4 太阳能电池I-V测试系统38-39
  • 3.4.5 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测试系统39-40
  • 第四章 银催化制备减反射多孔硅40-46
  • 4.1 引言40
  • 4.2 减反射多孔硅的制备与讨论40-45
  • 4.2.1 前言40-41
  • 4.2.2 实验过程41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41-45
  • 4.2.3.1 反应温度的影响41-43
  • 4.2.3.2 反应时间的影响43-45
  • 4.3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电化学腐蚀制备发光多孔硅46-60
  • 5.1 引言46
  • 5.2 恒流法制备发光多孔硅46-53
  • 5.2.1 前言46
  • 5.2.2 实验过程46-48
  • 5.2.2.1 硅片清洗47
  • 5.2.2.2 Al背电极的形成47
  • 5.2.2.3 多孔硅的制备47-48
  •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48-53
  • 5.2.3.1 腐蚀时间对发光性能的影响48-49
  • 5.2.3.2 电流密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49-51
  • 5.2.3.3 电解液对发光性能的影响51-52
  • 5.2.3.4 硅衬底对发光性能的影响52-53
  • 5.3 施加大电流密度制备发光多孔硅53-57
  • 5.3.1 前言53
  • 5.3.2 实验过程53
  •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53-57
  • 5.3.3.1 不同硅衬底对多孔硅发光性能影响53-55
  • 5.3.3.2 施加大电流密度剥离多孔硅颗粒55-56
  • 5.3.3.3 多孔硅的发光稳定性和时效性研究56-57
  • 5.4 本章小结57-60
  • 第六章 多孔硅应用于太阳能电池60-68
  • 6.1 引言60-62
  • 6.2 多孔硅颗粒的应用与讨论62-66
  • 6.2.1 前言62
  • 6.2.2 实验过程62-63
  • 6.2.2.1 颗粒改性62-63
  • 6.2.2.2 颗粒应用63
  •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63-66
  • 6.2.3.1 反射率63-64
  • 6.2.3.2 外量子效率64-65
  • 6.2.3.3 I-V曲线65-66
  • 6.3 本章小结66-68
  • 第七章 全文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8
  • 致谢78-80
  • 个人简历80-8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8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应用于MEMS的多孔硅的制备方法研究    韩建忠,倪国强,崔梦,胡明,田斌

多孔硅的表面碳膜钝化    李宏建,彭景翠,颜永红,瞿述,向建南

多孔硅发光机制的分析    汪开源,唐洁影

超临界干燥和普通干燥方法对多孔硅的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徐东升,郭国霖,桂琳琳,唐有祺,张伯蕊,秦国刚

阴极还原处理对多孔硅发光性能的影响    王水凤;戴丽丽;元美玲;

电化学腐蚀多孔硅表面形貌的结构特性    梁继然;胡明;窦雁巍;

氢与氧及氮钝化对多孔硅光致发光的影响    刘小兵,史向华

ZnS/PS复合体系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王彩凤;李清山;胡波;伊厚会;

钝化多孔硅的光致发光    李宏建,彭景翠,许雪梅,瞿述,夏辉

多孔硅的干燥方法    虞献文,朱荣锦,朱自强,应桃开,李爱珍

多孔硅新的表面处理技术    虞献文,陈燕艳,应桃开,程存归,郁可,朱自强

硅基多孔β-SiC蓝光发射的稳定性    廖良生,鲍希茂,王水凤,闵乃本

不同干燥预处理对杨木应拉木孔隙结构的影响    苌姗姗;胡进波;赵广杰;

硅基材料的发光特性及机理    李宏建;彭景翠;瞿述;许雪梅;黄生祥;夏辉;

硅材料及其电化学研究进展    宋晓岚;杨海平;史训达;何希;邱冠周;

氚在硅中的无载体加载行为    胡睿;张华明;谢波;王关全;

钝化多孔硅温度行为的研究    李宏建;彭景翠;瞿述;许雪梅;陈小华;夏辉;罗小华;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杜康;仓怀文;黄方方;

光催化氧化处理医药中间体废水    高永;胡荣政;孔峰;谢建文;卓晓健;

利用空气、冰与水物理特性差异对冰、水情自动化监测方法的研究    秦建敏;黄岳;秦明琪;

纳米二氧化钛在光自洁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    郑光洪;赵习;堀照夫;

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应用研究    郑光洪;冯西宁;伏宏彬;张绪贵;

纳米二氧化钛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    郑光洪;冯西宁;伏宏彬;张绪贵;

真空镁热法还原全硅分子筛选合成多孔硅的研究    朱江

银离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性能研究与应用    丁新更

低损耗新型硅基厚膜材料及其在射频/微波器件中的应用    龙永福

TiO_2系光催化超亲水性薄膜的研究    柳清菊

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    吴树新

机敏混凝土结构的温差变形自调节研究    朱四荣

基于空气、冰与水的电导率检测冰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秦建敏

碳纳米管在介质溶液中电学性质及相关问题研究    吕建伟

硅基太阳能电池陷光材料及陷光结构的研究    王海燕

MEMS中多孔硅基本特性及绝热性能研究    窦雁巍

双槽电化学腐蚀制备多孔硅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明奇

金属颗粒膜/多孔硅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杨亚娣

表面沉积铜薄膜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马婷婷

多孔硅生物化学表面修饰研究    王庆元

多孔硅的制备、后处理和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江涛

气相有机污染物甲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王欣欣

多孔硅的电化学制备与光致发光    李陈发

基于多孔结构提高LED出光效率的研究    陈志伟

基于光生物传感器的纳米多孔硅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张晓燕

AgBr(Cl)/ZnO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徐啸

氢与氧及氮钝化对多孔硅光致发光的影响    刘小兵,史向华

后处理对多孔硅可见光发射的影响    刘小兵,史向华

多孔硅的干燥方法    虞献文,朱荣锦,朱自强,应桃开,李爱珍

酸处理多孔硅高效发光性能    王水凤,姜乐,元美玲,唐小迅

应用于微电子机械系统中多孔硅的研究    崔梦;胡明;雷振坤;窦雁威;田斌;

首创多孔硅与界面的能带偏移值测定新方法    

储存初期多孔硅膜龟裂现象的显微观测与分析    李刚,万歆,钟以诚,朱永强,戴道宣

多孔硅的形成机制及吸收特性    余明斌,王燕

烷基化多孔硅的制备与表征    黎学明,许林,刘娉娉,张玉奇,王楠

多孔硅的电化学形成及微结构研究    张乐欣;李志全;李葵英;

金属掺杂多孔硅薄膜的制备及荧光光谱研究    孙小菁;马书懿;魏晋军;徐小丽;

多孔硅基热敏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李昌青;胡明;梁继然;张伟;

多孔硅薄膜上铜微晶的形成    陈兰莉;周甫方;翟保改;黄远明;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有序多孔硅阵列    徐前刚;刘珂;

阳极氧化电流密度和时间对多孔硅形貌和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张玉娟;张小宁;王文江;刘纯亮;

退火对多孔硅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李卓昕;王丹妮;秦秀波;王宝义;魏龙;薛德胜;

近似规整排列多孔硅的制备    汪婷;黎学明;李武林;

N型多孔硅光致红、绿、蓝发光的研究    贺月娇;李怀祥;郭成花;薛成山;肖淑娟;李国铮;

锂离子在多孔硅材料中的嵌脱行为研究    吴恩超;许海洁;卜源;邱玮丽;马晓华;杨清河;

化学浸蚀温度对多孔硅粉形貌和比表面积影响    黎学明;纪新瑞;许林;

制备多孔硅微结构的电化学表征    吕京美;程璇;谢水奋;徐仁;

多孔硅的制备及应用    马婷婷;马文会;陈秀华;吴兴惠;戴永年;

制备工艺对多孔硅光伏特性的影响    陈顺玉;李旦振;付贤智;

多孔硅的光伏特性    李旦振;陈顺玉;付贤智;

钝化多孔硅温度行为的研究    李宏建;彭景翠;瞿述;许雪梅;陈小华;夏辉;罗小华;

多孔硅微结构及发光机理的正电子谱学研究    李卓昕

多孔硅的光电性能研究    赵岳

多孔硅基光电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彭爱华

真空镁热法还原全硅分子筛选合成多孔硅的研究    朱江

多孔硅力学性能的光力学方法与数值模拟研究    邸玉贤

多孔硅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赖川

多孔硅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李绍元

纳米多孔硅光子器件的研究    钟福如

多孔硅表面增强亲和捕获蛋白及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检测    颜红

多孔硅光子晶体的气体传感技术的研究    张乐欣

多孔硅的制备及稳定化研究    贾金涛

多孔硅光电性能研究    卓敬清

多孔硅薄膜的制备工艺与微观结构分析    钟霞

图案化多孔硅制备、表征与爆炸特性研究    江梅

单层/多层多孔硅的电化学制备及其爆炸性能研究    胡欣

多孔硅复合结构传感性能的研究    薛亮

多孔硅电极的光电功能及其应用研究    于磊

多孔硅微结构与应用研究    蔡南科

双槽电化学腐蚀制备多孔硅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明奇

多孔硅生物化学表面修饰研究    王庆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