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废水特征污染物在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煤气化废水特征污染物在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中的降解特性研究【摘要】:煤气化废水是一种典型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毒有害工业废水,采用传统的厌氧-好氧活性污泥生化系统处理,普遍存在水力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8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3
- CONTENTS13-16
- 图表目录16-20
- 主要符号表20-21
- 1 绪论21-46
- 1.1 煤气化废水的来源及危害22-27
- 1.1.1 煤气化废水的来源及分类22-25
- 1.1.2 煤气化废水的性质及危害25-27
- 1.2 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27-38
- 1.2.1 传统活性污泥法(CAS)28-29
- 1.2.2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29-31
- 1.2.3 缺氧/好氧工艺(A/O)31-33
- 1.2.4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2/O)33-35
- 1.2.5 膜生物反应器(MBR)35-38
- 1.3 含氮杂环化合物危害及其降解研究概况38-44
- 1.3.1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来源及危害38-39
- 1.3.2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研究进展39-44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44-46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44
- 1.4.2 研究内容44-46
- 2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46-56
- 2.1 实验装置与运行条件46-53
- 2.1.1 实验装置46-50
- 2.1.2 接种污泥50-51
- 2.1.3 实验水质51-53
- 2.2 分析方法53-56
- 2.2.1 常规检测53
- 2.2.2 GC/MS分析53-54
- 2.2.3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54-55
-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55
- 2.2.5 X-射线衍射分析(XRD)55
- 2.2.6 比表面积分析55-56
- 3. 前置反硝化生物膜系统的启动运行56-75
- 3.1 引言56
- 3.2 实验部分56-59
- 3.2.1 实验装置与水质56-58
- 3.2.2 分析项目与方法58
- 3.2.3 研究内容58-59
- 3.3 结果与讨论59-73
- 3.3.1 AOAO系统启动及对污染物的去除59-64
- 3.3.2 A~2O~2系统的运行效果及回流比对系统效率的影响64-70
- 3.3.3 反硝化批次试验和共代谢70-73
- 3.4 本章小结73-75
- 4. 苯酚与NHCs的缺氧降解及共代谢降解研究75-95
- 4.1 引言75-76
- 4.2 实验部分76-77
- 4.2.1 实验装置与水质76
- 4.2.2 分析项目与方法76
- 4.2.3 研究内容76-77
- 4.3 结果与讨论77-93
- 4.3.1 苯酚的缺氧降解实验77-81
- 4.3.2 吡啶的缺氧降解及共代谢降解实验81-85
- 4.3.3 喹啉的缺氧降解及共代谢降解实验85-88
- 4.3.4 吡咯的缺氧降解及共代谢降解实验88-91
- 4.3.5 咪唑的缺氧降解及共代谢降解实验91-93
- 4.4 本章小结93-95
- 5. A~2/O-MBR系统的启动运行及膜污染控制95-117
- 5.1 引言95
- 5.2 实验部分95-97
- 5.2.1 实验装置与水质95-96
- 5.2.2 分析项目与方法96
- 5.2.3 研究内容96-97
- 5.3 结果与讨论97-115
- 5.3.1 A~2/O-MBR系统启动及在不同HRT下污染物的去除影响97-100
- 5.3.2 污泥混合液回流比对A~2/O-MBR系统的影响100-104
- 5.3.3 有机物在A~2/O-MBR的去除以及厌氧水解的降解作用104-107
- 5.3.4 MBR膜污染的表征与分析107-115
- 5.4 本章小结115-117
- 6 FeOOH/AC非均相催化电芬顿深度处理系统117-131
- 6.1 序言117-119
- 6.2 实验部分119-120
- 6.2.1 实验装置与水质119-120
- 6.2.2 分析项目与方法120
- 6.2.3 研究内容120
- 6.3 结果与讨论120-130
- 6.3.1 活性炭负载羟基氧化铁催化剂(FeOOH/AC)的制备及表征120-125
- 6.3.2 FeOOH/AC非均相催化电芬顿系统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125-130
- 6.4 小结130-131
- 7. 结论与创新点131-134
- 7.1 结论131-132
- 7.2 创新点132-133
- 7.3 展望133-134
- 参考文献134-144
- 致谢144-145
- 作者简介14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145-14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 刘锦霞,顾平
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魏源送,樊耀波
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污泥特性 李春杰,朱南文,顾国维
SMSBR反应器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氨氮 耿琰,周琪,屈计宁
A~2/O~2生物膜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郑俊;李红丽;张诗华;
焦化废水中芳香族有机物及杂环化合物在活性污泥法处理中的去除特性 何苗,张晓健,瞿福平,顾夏声
杂环化合物及多环芳烃厌氧酸化降解性能的研究 何苗,张晓健,瞿福平,顾夏声
煤气化废水的水质分析特性 石广梅
煤气化废水中挥发酚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孟宪林;郭威;王冬梅;
Texaco水煤浆气化装置配煤模型及其优化 孙漾;张凌波;顾幸生;
MBR与污泥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焦化废水的处理与污泥减量化 贺明和
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工艺试验研究 于旷世
焦化废水强化处理工艺特性和机理及排水生物毒性研究 朱小彪
葡萄糖共基质代谢对除草剂草除灵废水的可生物降解特性的影响 沈翔,李勇,张书贵,杨赓
炼焦煤煤粉对焦化废水的吸附特性研究 方金武;宋晓艳;蔡昌凤;唐传罡;
紫金牛叶杆菌F2对吲哚醌降解条件的研究 董湘熔;王雁萍;李月艳;秦广雍;
糠醛及其衍生物微生物降解(转化)研究进展 代书玲;张鲁嘉;
焦化废水处理及回用存在的问题浅析 李印菊;王丽萍;华素兰;耿建新;
剩余污泥消减技术的研究 李守富;肖玲玲;林永波;
焦化废水中苯胺和萘等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去除规律的研究 李恩超;侯红娟;董晓丹;
一株吡啶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刘江江;陈吕军;熊瑞林;俞蓉;温东辉;
紫外与真空紫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邢瑞;温东辉;唐孝炎;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型两段式煤气发生站节能及环保效果分析 苑卫军;秦利生;
焦化废水零排放探讨 张仁鹏;戎吉;刘海棠;房井新;
劣质煤混烧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范文武;
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水相苯系物分析 刁春鹏;韦朝海;
微电流条件下金属离子对A/O生物流化床脱氮效果的影响 于哲;韦朝海;邓留杰;
AOO生物处理工艺在韶钢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江承付;刘礼;李国保;
高硫石油焦气化技术分析 常玉红;马守涛;赵野;
PAFC与不同电荷的PAM复配对焦化废水的絮凝效果及机理研究 张水燕;陈昌华;李增强;吴健;高宝玉;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振栋;
活性炭吸附性能指标选型技术应用介绍 张巍;张睿;常启刚;应维琪;戴伟娣;蒋剑春;
焦化厂生化出水回用可行性研究 蒋文新;张巍;常启刚;张怀旭;付丽君;应维琪;
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对二硫化碳、噻吩的加氢性能研究 杨敏建
大型电站锅炉掺烧印尼煤的研究与应用 徐远纲
典型煤种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石金明
煤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研究 梁运涛
低挥发份劣质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 李社锋
低阶煤水热改性制浆的微观机理及燃烧特性研究 赵卫东
基于Zn/ZnO的两步式热化学准循环制氢系统基础性研究 吕明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 许慎启
不同热解过程产物炭的理化性质及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吴幼青
氢气在煤液化油中的溶解规律及其在煤高温快速液化中作用研究 罗化峰
焦化工业场地有机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赵丹
水分对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攀
义马煤气化反应性研究 谷小虎
甲醇合成反应器制造工艺研究 苏殿斌
新型螺旋膜组件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徐晓静
无纺布膜的亲水改性及其抗污染性能研究 冯冉冉
采用工业焦粉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李娅
不同沉积环境下煤的热解与成浆性研究 杜开欢
水蒸汽和氢气气氛下褐煤固定床催化气化实验研究 战书鹏
气流床煤气化灰渣的特性研究 卢珊珊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工艺中发光细菌毒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王丽莎;胡洪营;魏杰;魏东斌;
应用大型水蚤和斑马鱼对几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毒性监测 潘力军;高世荣;孙凤英;於坛春;王友斌;
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闫欣荣;周航;邸涛;
论WTO体制下资源保障措施的法律问题——以中欧焦炭贸易争端为分析视角 贺小勇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水生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吕刚;王利兵;刘军;李淑芬;
煤焦油热裂解机理研究 王连勇;蔡九菊;李明杰;孙华成;
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 郭树才,罗长齐,张代佳,韩壮, 刘恒韫,康锡志,于兴国,胡贵河
25MW循环流化床热、电、煤气多联产装置 方梦祥;岑建孟;王勤辉;施正伦;骆仲泱;岑可法;
多煤种配煤特性的试验研究 姚强,岑可法,施正伦,曹欣玉,施正展,曹英武
基于煤灰成分的非线性结渣模糊综合预测模型的研究 舒红宁;黄镇宇;董一真;刘建忠;岑可法;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试验及理论研究 刘耀鑫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系统试验研究 范晓旭
双流化床中煤热解—气化工艺试验研究 刘琦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冷态试验研究 王伟
气动分配阀调节特性的冷态试验研究 胡一柯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系统固体物料分配特性的冷态试验研究 王斌
双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研究 韩磊
微生物对吡啶、喹啉的降解及生物强化作用机理研究 熊瑞林
丝状石油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胡长庆;鲍玉婷;徐伟;郑春艳;
盐碱土壤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宋立超;刘灵芝;李培军;刘宛;张玉龙;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宋颖琦,刘睿倩,杨谦,宋金柱,杜金哲
毒死蜱降解菌株Bacillus latersprorus DSP的降解特性及其功能定位 王晓;楚小强;虞云龙;方华;陈洁;宋凤鸣;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反硝化亚种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菲降解特性研究 武凤霞;范丙全;刘建玲;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对吡啶的降解特性 李济吾;蔡晶晶;
Shinella zoogloeoides BC026对吡啶的降解特性研究 孙庆华;柏耀辉;赵翠;温东辉;唐孝炎;
淀粉填充聚乙烯类塑料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和降解特性 陆辰霞;刘龙;李江华;堵国成;陈坚;
甲胺磷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研究 黎小军;廖上铁;陈奉英;张永忠;谢莲萍;
一株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孙琪;梁英梅;田呈明;张长安;
降解吡啶与喹啉的Achromobacter sp.DN-06筛选、鉴定与降解特性研究 邓秀琼;任源;韦朝海;吴长彩;刘文豪;
甲胺磷降解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郑永良;王彬彬;刘德立;
低温菲降解菌群的筛选驯化与降解特性研究 高松;张兰英;王琳;刘鹏;邓银舟;
两株菲降解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赵和平;郜洪文;
降解吡啶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筛选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蔡晶晶;李济吾;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scae)对乐果降解特性的研究 林抗美;官雪芳;鲁国东;王宗华;张秋芳;谢恩;马丽娜;刘波;
一株咪鲜胺锰盐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唐美珍;胡盼盼;梁晓庆;王栋;孙士顺;李婷婷;王艳娜;
苄嘧磺隆高效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彭星星;罗建军;林庆胜;刘承兰;钟国华;
地面水中洗涤剂主成分Linear Alkyl Benzene Slufonate的生物降解特性 金一和;刘薇;田川直史;齐藤猛;本多泰挥;西山直宏;
PPCPs类药物卡马西平降解菌株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崔长征;胡洪营;于亚琦;郭长城;于茵;
肯治理白色污染双管齐下 青泽
毒死蜱降解细菌的筛选、降解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 段海明
煤气化废水特征污染物在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王子兴
有机磷农药曲霉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的研究 石成春
硫氧化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 王惠祥
具有菲降解功能的植物内生细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倪雪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富集、分离及其降解特性分析 陈勿力吉玛
甾体雌激素废水中优势菌的选育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刘志鹏
水体中甾体雌激素水平对生物群落的毒性与生物降解特性研究分析 李翠翠
六氯苯好氧降解菌群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吕志中
氯氰菊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顾宝群
一株十二烷基硫酸钠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李田
六氯苯厌氧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蔡新美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蒲丹
-
东北地区秸秆压块成型特性与设备研究2024-08-19
-
充油式电暖器散热片传热与流动特性分析2024-08-19
-
曝气生物流化床(ABFB)处理煤气化废水的研究2024-08-19
-
Ⅲ-Ⅴ族纳米线复合结构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特性研究2024-08-19
-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2024-08-19
-
汽爆玉米秸秆渣诱导产纤维素酶及其水解特性2024-08-19
-
虚拟式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仪的研发2024-08-19
-
硅量子点/非晶碳化硅多层结构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特性探索2024-08-18
-
大豆秸秆基多孔性炭材料及其CO_2/CH_4选择性分离特性2024-08-18
-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实验研究2024-08-18
-
粉煤气化炉冷态和热态流场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2024-08-18
-
水稻秸秆的改性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2024-08-18
-
玉米秸秆活性炭吸附苯酚废水的研究2024-08-18
-
玉米秸秆活性炭的改性及处理对苯二酚废水的研究2024-08-18
-
太阳能结合中水源热泵干化污泥及生物除臭技术研究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