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系统性能的分析与优化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5:34
热度: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系统性能的分析与优化【摘要】: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在解决现今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投入的技

【摘要】: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在解决现今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投入的技术经费逐渐增大。为了实现太阳能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利用,提高太阳能集热装置的集热效率,降低系统的热损,减少热电站建造和运行的成本等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提出了考虑镜面折射误差影响的槽式太阳能系统的光学模型。通过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系统光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最大年平均净能量效率,给出了槽式系统最优设计参数算法和典型系统参数。本文使用建立的模型比较了膜反射镜和玻璃反射镜下的真空管槽式系统性能。在建立的光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一种二维槽式太阳能系统管式集热器的热学模型,发展了快速的数值算法,并将其耦合到三维槽式系统的光学模型上。除此之外,热学模型考虑了温度对材料热性能的影响,提高了准确性,并且应用换热公式直接计算集热管两个面的辐射换热,减小了计算量。本文应用模型计算了两种集热管槽式太阳能系统在有无太阳辐照下的性能,并与实验数据及其它二维传热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基于热学模型,还分析了外界环境条件,导热流体的流速以及集热管的光学系数对真空管槽式系统集热效率的影响。模型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可预测不同槽式光学设计参数和不同管式集热器设计参数系统性能。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当忽略了折射表面误差时,光学效率计算存在高达20%的误差。在预测使用玻璃反射镜槽式太阳能系统性能时,应同时考虑反射误差和折射误差。(2)两种反射镜下的真空管槽式系统在使用南北追踪方式下,冬季的系统性能相对低一些,并且冬至日输出的净能量比夏至日的1/6还低。(3)在当地纬度为40°的冬至日正午,使用玻璃反射镜的槽式太阳能系统的净能量效率比使用膜反射镜的情况低一半。(4)当两种反射镜下的槽式太阳能系统光学性质一样时,在高纬度的情况下,使用膜反射镜的系统比使用玻璃反射镜更可取。(5)当槽式太阳能系统的集热器工作温度达到250℃以上的实际工况下,本文模型预测的集热效率的平均相对误差,对于真空集热管为0.91%,对于空气集热管,为0.80%,仅为其他几种二维模型的最小平均误差的一半左右。(6)太阳辐射强度和集热管的光学系数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较大,风速和环境温度以及导热流体的流量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槽式太阳能系统 系统性能 误差传递模型 光学模型 热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51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4
  • 1.1.1 槽式太阳能系统11-12
  • 1.1.2 塔式太阳能系统12-13
  • 1.1.3 碟式太阳能系统13
  • 1.1.4 不同类型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比较13-14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4-16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16-17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17-18
  • 第二章 使用两种不同反射镜的槽式太阳能系统性能的比较18-41
  • 2.1 数值方法18-24
  • 2.1.1 误差传递模型18-21
  • 2.1.2 太阳光强分布和镜面反射光强分布21-22
  • 2.1.3 系统的光学效率计算22-23
  • 2.1.4 接收器热损计算23
  • 2.1.5 系统收集能量的计算23-24
  • 2.1.6 入射角效应24
  • 2.2 模型验证24-27
  • 2.3 槽式系统的优化27-29
  • 2.4 使用两种不同反射镜的系统性能的比较29-40
  • 2.5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耦合3D光学和2D热学模型预测槽式系统性能41-65
  • 3.1 物理模型42-46
  • 3.1.1 模型方程43
  • 3.1.2 热学模型43-46
  • 3.2 数值求解46-48
  • 3.3 模型的验证及其与其它模型的比较48-58
  • 3.3.1 太阳辐照下的真空集热管49-51
  • 3.3.2 太阳辐照下的空气集热管51-54
  • 3.3.3 无太阳辐照下的真空集热管系统54-55
  • 3.3.4 无太阳辐照下的空气集热管系统55-56
  • 3.3.5 模型误差总结56-58
  • 3.4 影响热损的因素分析58-63
  • 3.4.1 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59-60
  • 3.4.2 风速和环境温度的影响60-61
  • 3.4.3 导热流体流速的影响61-62
  • 3.4.4 集热管光学系数的影响62-63
  • 3.5 本章小结63-65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罗智慧;龙新峰;

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发展状况    陈超;聂志刚;那小桃;

抛物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研究    高志超;隋军;刘启斌;金红光;

槽式太阳能集热管传热损失性能的数值研究    熊亚选;吴玉庭;马重芳;Modibo Kane TRAORE;张业强;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进展及现状    胡其颖

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徐明;祝雪妹;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综述(一)    许辉;张红;白穜;丁莉;庄骏;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析    高嵩;侯宏娟;

混合式聚光集热器性能的理论分析    刘鉴民

抛物柱面聚焦的几种跟踪方式的光学性能分析    陈维,李戬洪

日光温室采光与下挖深度优化设计    李霞;于贤昌;艾希珍;李清明;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蓄热系统的模拟计算    林媛;

太阳热水装置(六)    刘鉴民;喜文华;魏一康;张兰英;

基于光照的日光温室总体尺寸确定方法研究    魏晓明;周长吉;曹楠;丁小明;

坦克炮管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    罗来科,宣益民,韩玉阁

PVC屋面防水卷材热能转换与控制的研究    陈耀庭,杨亚栩

太阳能热水供应的现状与发展    韩晶,石久胜,高云峰

用于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太阳跟踪传感器    张四全;任德志;徐莉萍;李楠;

太阳能烟囱发电新技术    卢霞;刘万琨;

基于嵌入式跟踪太阳LED交通灯的设计    周有立;

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发展状况    张同伟;

用于太阳能热发电输热管道的红柱石基复相陶瓷的研究    吴建锋;冷光辉;徐晓虹;刘升升;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许文娟;万杰;刘金福;于达仁;

Precise Sun-tracking Control of Heliostats based on a Sun's Image Reference System    Zhu Xuemei;Mi Xiaoling;Lin Kaizhi;Huang Wenjun;

关于热水器能效等级与保温层厚度的研究    梅利辉;闫苇;张正涛;王广岭;刘东平;

浅谈太阳能采暖技术在拉林线的应用    周志强;

预制装配蝶式太阳能支架结构体系    刘红波;张鹏飞;

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模拟    李存霖;黄静;娄清辉;陈志鹏;唐菲菲;王培红;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研究开发现状    刘静静;杨帆;金以明;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赵研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阎秦

SCPC集热器及其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研究    穆振英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    高新宇

槽式太阳能直接蒸汽热发电系统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杨宾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    杨天麒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联合供暖系统研究及仿真分析    吴晓寒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热动力学问题研究    明廷臻

太阳能聚光器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刘颖

太阳能LED照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杜守增

太阳能果蔬脱水车间性能试验及苹果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高兴海

同轴套管式回路型重力热管太阳能锅炉设计及系统传热特性研究    王武军

太阳能潜—显热储热复相陶瓷的研究    方斌正

太阳能高效吸热陶瓷材料的研究    刘孟

塔式定日镜姿态角的最优估计    王凯迪

利用沙漠砂制备太阳能蓄热材料的研究    汪轲

碳化物金属陶瓷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陈伟

碳化物金属陶瓷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高荣义

动态热负荷下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韩伟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罗智慧;龙新峰;

太阳能热发电的优势和困境    刘景丽;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及发展    汤延令;

30m~2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性能模拟研究    高志超;隋军;刘启斌;王亚龙;赵芫桦;宿建峰;李和平;金红光;

太阳能高温热发电技术    张梅梅;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张耀明;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控制技术及研究进展    张先勇;舒杰;吴昌宏;李戬洪;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审视太阳能热力发电    王野平,徐岩松,梁伟延

太阳跟踪方法及应用    郑小年,黄巧燕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进展及现状    胡其颖

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在楼道亮化系统的应用    鞠振河;

让太阳能系统“全天候运转”    本刊编辑部;

关于太阳能系统的设计    钱思洁

建筑太阳能系统的材料及构件形式选择    杨昭宇,林娃

可持续经营的多功能太阳能浴站    吴亮;邓敬莲;陈康;杨萍;

家庭智能太阳能系统的研究    张重继;刘继广;王海洋;

闭式太阳能系统应用于独立单元的研究    汪国庆;王英;徐克平;洪映林;范杞山;

租赁太阳能    Gwen Moran;文岳;

住宅太阳能系统的配套施工    刘茂军

下世纪的太阳能系统    张焕芬

世界首个“集成光伏技术”太阳能系统在以色列落成    

生态能源有效改善“大学城”生活环境效用——郑州大学城(北)生活园区太阳能系统应用    马志刚;杜全成;

太阳能海水蒸馏淡化计算机模拟    苏润西;赵河立;

太阳能+建筑——建筑师的梦想    袁莹;王国栋;王子文;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及测试    李春梅;王曦;李德坚;徐全勇;吴锦发;

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运行方式的研究    冯晓梅;张昕宇;邹瑜;郑瑞澄;张辉;

浅谈太阳能在暖通空调中的利用    何涛;郑瑞澄;

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方式的探讨    冯晓梅;张昕宇;邹瑜;郑瑞澄;

南昌大学太阳能游泳馆设计案例及节能效益分析    高明元;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供热空调设计与应用    李新国;赵军;吕强;王健;

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    张信

期待“3.0时代”:太阳能何时纳入建筑部品体系    本报记者 王松才

太阳能向农村进军还需“双重转身”    记者 何丰伦

太阳能进军农村还需“双重转身”    何丰伦

美国越来越多的家庭青睐太阳能    小婴

技术创新与政府扶持同样重要    记者 冯海波

省城新建筑应用太阳能可享补贴    记者 郭强

“用太阳能取暖,既干净又省事”    本报记者 蒙华

聚焦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成立    本报记者 向杰

太阳能系统照亮华侨城欢乐海岸    证券时报记者 夏天

上海高层住宅外界面太阳能系统整合设计研究    史洁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系统性能的分析与优化    徐倩

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的研发    韩京龙

太阳能—空气源双源一体式热泵系统研究    卜其辉

西北地区太阳能与热泵耦合的土壤跨季热响应研究    王帅

新疆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应用研究    张军

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模拟优化    丁兆磊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性能研究    崔四齐

太阳能—相变水箱蓄热系统的运行特性研究    刘程

太阳能热在建筑中的实践与利用    于慧洋

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仿真研究    郭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