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模拟煤气条件下金属氧化物吸附脱除单质汞的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5:23
热度:

模拟煤气条件下金属氧化物吸附脱除单质汞的机理研究【摘要】:发展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转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煤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汞以气态单质汞的形态从

【摘要】:发展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转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煤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汞以气态单质汞的形态从煤中释放出来,由于汞具有毒性、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长程传输性等特点,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实现煤气中重金属污染物汞的高效、经济脱除是发展先进高效煤转化利用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气化煤气由于含有H2,CO等还原性气体,属于强还原性气氛,实现汞的催化氧化变得非常困难,且由于工艺要求煤气汞脱除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难以依靠现有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对其实现高效脱除。目前关于煤气中单质汞的脱除仍处在初始研究阶段,已经开发的煤气汞吸附剂仍存在效率不高,温度窗口较窄等缺陷。探索性地开展煤气中单质汞的吸附机理研究,对先进煤转化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本文利用还原性气氛下汞的脱除在有氧协助的条件下效率大大提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具有强大储氧能力的铈基吸附剂脱除煤气中汞的新思路。在固定床实验系统上研究了CeTi吸附剂对模拟煤气气氛中汞的吸附脱除机理。结果表明,CeTi吸附剂可以有效地脱除煤气中的单质汞。在模拟还原性气氛及120,000h-1的空塔气速条件下,150℃C时汞的脱除效率可以维持在80%以上;H2S与HCl是促进汞脱除最主要的煤气组分,H2与CO对汞的脱除没有明显的影响,NH3消耗了吸附剂表面化学吸附态的氧,因此极大地抑制了汞的脱除;H2S与HCl共存时,彼此削弱对方对汞脱除的促进作用。实验及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H2S存在条件下(无HCl),汞在CeTi吸附剂表面的吸附遵循Eley-Rideal机制,即H2S首先被催化氧化为吸附态的硫(Sad),接着与气相Hg0发生反应生成HgS,将Hg0捕获。CeTi吸附剂在低温缺氧环境下实现了单质汞的高效脱除,对于还原性气氛下汞的脱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后根据Hg能与贵金属形成合金的特点,开发了适合于高温条件下除汞的高效贵金属Pd基吸附剂。测试结果表明,Pd/Al2O3吸附剂在高温条件下(200-270℃)具有很强的汞脱除能力。在模拟还原性气氛及120,000h-1的空塔气速条件下,8Pd/Al2O3吸附剂在200-270℃温度范围内的汞脱除效率可以保持在90%以上,Pd-Hg合金的生成是Pd/Al2O3吸附剂在高温条件下具有高脱汞活性的主要原因;H2与CO还原了PdO,使金属Pd获得了补充,从而促进了汞的脱除;H2S消耗了吸附剂表面的金属Pd,造成汞脱除效率的降低,H2的存在可以极大的缓解H2S对汞脱除的抑制作用。由于催化氧化作用,HCl的存在也有利于汞的脱除,然而其对汞脱除的促进作用有限。 接着利用氧化铈在高温条件下能与H2S快速反应的特点,在Pd/Al2O3吸附剂中引入了Ce02,合成了具有更强抗硫能力的PCxA吸附剂。由于H2S能被PCxA吸附剂上的Ce02组分捕获,因此,Ce02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S对Pd的中毒作用,增强了吸附剂的抗硫能力。PC1.0A吸附剂本身较强的脱硫能力是其具有高脱汞活性的主要原因。由于具有一定的H2S脱除能力,因此该吸附剂有望实现高温条件下H2S和Hg联合脱除。 最后,采用热脱附再生方法,考察了低温CeTi汞吸附剂与高温Pd/Al2O3、 PCxA汞吸附剂上汞的析出规律以及吸附剂其多次循环再生后的脱汞性能,发现CeTi吸附剂上溢出的汞主要以单质汞的形态存在;CeTi吸附剂表现出了优良的再生性能。经过5次再生循环后,CeTi吸附剂仍然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新鲜吸附剂的脱汞性能。PCxA与Pd/Al2O3吸附剂再生循环后的脱汞性能类似,在400℃条件下加热再生后,汞吸附性能在首次再生后虽然有所下降,然而从第二次再生开始,汞脱除效率可以随着再生循环次数的增加一直保持在稳定的状态。铈、钯类吸附剂优良的再生性能对降低其应用成本,实现大规模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煤气 吸附 再生 高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84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9
  • Abstract9-15
  • 1 绪论15-35
  • 1.1 研究背景15-16
  • 1.2 汞的排放及危害16-20
  • 1.2.1 全球汞污染现状16-18
  • 1.2.2 中国汞污染现状18-20
  • 1.3 煤气化过程中汞的释放与脱除20-27
  • 1.3.1 煤气化过程中汞的释放20-21
  • 1.3.2 煤气中汞的脱除21-26
  • 1.3.3 汞吸附剂再生性能研究进展26-27
  • 1.4 密度泛函理论在汞氧化机理研究上的应用27-31
  • 1.4.1 密度泛函理论27-30
  • 1.4.2 汞氧化及吸附的理论计算研究进展30-31
  • 1.5 煤气中脱除汞面临的未知与挑战31-32
  • 1.6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32-35
  • 2 实验系统和方法35-46
  • 2.1 实验系统35-37
  • 2.1.1 模拟煤气发生系统35-36
  • 2.1.2 吸附反应系统36
  • 2.1.3 气体分析系统36-37
  • 2.1.4 尾气处理系统37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37-39
  • 2.3 实验系统的稳定性39-41
  • 2.3.1 汞源稳定性测试39-40
  • 2.3.2 气体组分干扰测试40-41
  • 2.3.3 惰性装载材料干扰测试41
  • 2.4 煤气中汞形态分布验证41-43
  • 2.4.1 热力平衡分析方法41-42
  • 2.4.2 汞-单组分煤气系统42
  • 2.4.3 汞-硫-煤气系统42-43
  • 2.5 实验方法43-45
  • 2.5.1 样品制备43-44
  • 2.5.2 样品表征44
  • 2.5.3 实验步骤44
  • 2.5.4 吸附剂性能评价指标44-45
  • 2.6 本章小结45-46
  • 3 CeO_2-TiO_2吸附剂吸附脱除煤气中单质汞的研究46-71
  • 3.1 引言46-47
  • 3.2 实验条件47-48
  • 3.3 样品制备及表征48-54
  • 3.3.1 吸附剂制备48-49
  • 3.3.2 吸附剂表征49-54
  • 3.4 CeTi吸附剂汞吸附特性研究54-61
  • 3.4.1 不同CeO_2/TiO_2质量比的CeTi吸附剂脱汞性能54-55
  • 3.4.2 煤气组分对汞吸附脱除的影响55-61
  • 3.5 CeTi吸附剂上汞吸附机理分析61-62
  • 3.6 H_2S/HCl对汞脱除的协同作用机制62-69
  • 3.6.1 H_2S/HCl共存时汞的吸附62-65
  • 3.6.2 程序升温实验65-68
  • 3.6.3 高温对汞吸附的抑制机制68-69
  • 3.7 本章小结69-71
  • 4 Pd/Al2O_3吸附剂高温脱除煤气中单质汞的研究71-82
  • 4.1 引言71
  • 4.2 实验条件71-72
  • 4.3 样品制备及表征72-74
  • 4.3.1 吸附剂制备72
  • 4.3.2 吸附剂表征72-74
  • 4.4 Pd/Al2O_3吸附剂汞吸附特性研究74-80
  • 4.4.1 xPd/Al2O_3吸附剂脱汞性能74-76
  • 4.4.2 煤气组分对汞吸附脱除的影响76-80
  • 4.5 本章小结80-82
  • 5 Pd-Ce/Al复合金属吸附剂高温脱除煤气中单质汞的研究82-94
  • 5.1 引言82
  • 5.2 实验条件82-83
  • 5.3 样品制备及表征83-85
  • 5.3.1 吸附剂制备83
  • 5.3.2 吸附剂表征83-85
  • 5.4 吸附剂汞脱除性能85-86
  • 5.5 单质汞脱除增强机制86-88
  • 5.6 煤气组分对汞吸附脱除的影响88-92
  • 5.6.1 H_2的影响88-90
  • 5.6.2 CO的影响90
  • 5.6.3 HCl的影响90-92
  • 5.6.4 H_2O的影响92
  • 5.7 本章小结92-94
  • 6 CeTi/PCxA吸附剂再生性能的实验研究94-106
  • 6.1 引言94
  • 6.2 实验条件94-95
  • 6.3 CeTi吸附剂上汞加热脱附机理95-101
  • 6.3.1 不同加热方式下汞溢出规律95-96
  • 6.3.2 再生温度的影响96-97
  • 6.3.3 再生气氛的影响97-98
  • 6.3.4 再生次数的影响98-101
  • 6.4 Pd/Al_2O_3吸附剂上汞热脱附机理101-103
  • 6.4.1 Pd/Al_2O_3吸附剂上汞溢出规律101-102
  • 6.4.2 再生次数的影响102-103
  • 6.5 PCxA吸附剂再生性能103-104
  • 6.6 本章总结104-106
  • 7 Hg在CeO_2表面吸附的DFT研究106-122
  • 7.1 引言106-107
  • 7.2 计算模型和方法107-110
  • 7.2.1 计算参数设置107-108
  • 7.2.2 CeO_2晶体结构108-110
  • 7.3 Hg在CeO_2(111)面上的吸附110-112
  • 7.4 Langmuir-Hinshelwood机制研究112-114
  • 7.5 Eley-Rideal机制研究114-120
  • 7.5.1 H_2S在CeO_2(111)表面上的吸附114-116
  • 7.5.2 HS在CeO_2(111)表面上的吸附116-117
  • 7.5.3 S在CeO_2(111)表面上的吸附117-119
  • 7.5.4 Hg~0在S/CeO_2(111)面的吸附119-120
  • 7.6 本章总结120-122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122-126
  • 8.1 全文主要内容122-124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124-125
  • 8.3 本文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125-126
  • 参考文献126-143
  • 作者简历143-14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煤热解气化过程中汞的形态转化和释放规律    李扬;张军营;何北惠;赵永椿;余琛;王宗华;郑楚光;

改性ZnFe_2O_4吸附剂煤气脱汞实验研究    米亮亮;赵永椿;张军营;郑楚光;

大型煤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王辅臣;于广锁;龚欣;刘海峰;王亦飞;梁钦峰;

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同时脱除煤气中的单质汞和硫化氢    吕学勇;王建成;郭颖;常丽萍;韩丽娜;

中国燃煤汞排放清单的初步建立    蒋靖坤,郝吉明,吴烨,David G. Streets,段雷,田贺忠

中国非燃煤大气汞排放量估算    王书肖;刘敏;蒋靖坤;郝吉明;吴烨;David G.Streets;

氯元素对烟气中汞的形态和分布的影响    刘迎晖,郑楚光,游小清,邱建荣

环境汞污染    冯新斌;仇广乐;付学吾;何天容;李平;王少锋;

汞在Mn掺杂的CeO_2表面吸附现象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郑智展;邱坤赞;杜学森;宋浩;高翔;周劲松;

Mercury transportation in soil via using gypsum fro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unit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    Kelin Wang;William Orndorff;Yan Cao;Weiping Pan;

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及高温脱除的实验研究    李扬

焙烧条件对废干电池中汞的释放影响研究    林辉东,王德汉,黄建林,李小建

SCR氧化燃煤烟气中气态单质汞的研究进展    邓黎丹;沈伯雄;刘亭;朱国营;

燃煤烟气汞排放与控制研究进展    沈伯雄;左琛;

在线大气汞分析仪在外场观测的应用及问题讨论——以无锡冬季观测为例    陈枳君;张寅崧;曾立民;魏永杰;唐孝炎;

汞污染危害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李成剑;

废电池中汞的释放条件研究    林辉东;温中东;王德汉;

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技术状况    庄原发;杨志忠;叶茂;

火电厂烟气汞形态转化机理及控制方法    张东平;刘廷凤;张方;刘献锋;

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    赵毅;张钧钧;唐舒;韩颖慧;

锅炉容量对汞富集规律的影响    杨立国;段钰锋;王运军;江贻满;杨祥花;赵长遂;

世界汞控制公约制定进程分析    李铮;刘春兰;陈操操;王海华;

不同消解方法测定发电用煤中汞的对比实验研究    张杨阳;苑春刚;张艳;

大气砷铅污染排放模型及重点源排放特征研究    吴文俊;蒋洪强;

国内汞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杨谷烨;谢正苗;田菲;吴圣姬;

大气汞污染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    王书肖;刘芳;林海;

烟气汞在线(Hg-CEMS)监测现状及性能评估初探    乔琳庆;朱泽军;吉军凯;李斐;

燃煤电厂汞监测遇到的几点问题及思考    平小凡;张军;李红亮;武力平;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与IGCC发电    马胜;乌晓江;葛学利;倪建军;刘煜;李平;张建文;刘建斌;

SO_3脱除技术实验研究    陈晓露;赵钦新;鲍颖群;王云刚;李钰鑫;

燃煤烟气脱汞技术研究    李江荣;黄昆明;岑望来;李立松;李新;尹华强;

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    张静

燃煤烟气汞催化氧化的试验和机理研究    何胜

石油焦成浆特性及不同添加物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    展秀丽

铅锌冶炼烟气洗涤含汞污酸生物制剂法处理新工艺研究    王庆伟

燃煤烟气中汞再析出及抑制研究    武成利

甲醇(或乙醇)重整反应用于二苯并噻吩的原位催化加氢脱硫    Muhammad Yaseen(亚森)

脱油沥青气化过程及其在IGC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蒋德军

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及高温脱除的实验研究    李扬

燃煤汞释放及转化的实验与机理研究    吴辉

长江口滨岸潮滩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赵健

山西、河南部分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研究    张晓逵

上出料发料罐系统粉煤密相气力输送特性研究    董卫宾

燃煤烟气脱硫液及脱硫石膏中汞的稳定化研究    汤婷媚

TiO_2基纳米管吸附—光催化氧化脱除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研究    周思瑶

助熔剂在煤气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左永飞

铁基吸附剂同时脱除模拟煤气中单质汞和硫化氢的研究    张云鹏

Zn、Se对Hg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袁宇飞

燃煤电厂和水泥厂大气汞排放特征研究    李文俊

大米汞含量及居民汞暴露风险研究    袁晓博

胡敏酸对矿物结合汞的还原与释放特征的影响    刘丽琼

V_2O_5/AC同时脱硫脱硝催化剂在氨气氛中再生时的碳烧蚀机理    郭彦霞;刘振宇;刘清雅;孙德魁;

300MW煤粉锅炉燃烧产物中汞的分布特征研究    朱珍锦,薛来,谈仪,张长鲁,李永光,章德龙,王启杰,潘丽华,柯建新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初探    任德贻,赵峰华,张军营,许德伟

城市管道煤气生产中汞的分布特征    洪冰,朱咏煊,冯新斌,王羽,洪业汤

乌江流域水库水体中溶解性气态汞季节变化特征    蒋红梅;冯新斌;李广辉;阎海鱼;

季节性缺氧水库甲基汞的产生及其对下游水体的影响    何天容;冯新斌;李仲根;仇广乐;白微杨;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资源/能源/环境整体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倪维斗,李政,薛元

煤中汞、矿物、灰分的相关性研究    张成;陈刚;杨婷;吕国庆;徐政和;

煤热解气化过程中汞的形态转化和释放规律    李扬;张军营;何北惠;赵永椿;余琛;王宗华;郑楚光;

燃煤烟气中汞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孟素丽;段钰锋;杨立国;王运军;黄治军;

氧化铈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与活性评价    高春珍

高锰酸钾氧化吸收烟气中单质汞的研究    刘盛余;能子礼超;刘沛;曲兵;杨迎春;

飞灰吸附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研究进展    魏春梅;谷晋川;王晨丽;

吸附剂控制单质汞的研究    王建英;马丽萍;贺克雕;

低温等离子体促进烟气中单质汞氧化的特性分析    林文锋;张斌;侯文慧;周强;杨宏旻;

改性活性炭吸附单质汞的研究现状    陈元端;

鼓泡吸收烟气中单质汞的过程研究    刘盛余;能子礼超;刘沛;曲兵;叶芝祥;

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吸附性能    王建英;马丽萍;

载溴活性炭去除烟气中的单质汞    孙巍;晏乃强;贾金平;

吸附剂脱除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秀国;郑全梅;顾宇;

负载硫氯化合物的活性炭去除单质汞的研究    孙巍;晏乃强;贾金平;

铜基催化剂对单质汞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周璇;徐文青;王海蕊;朱廷钰;齐枫;

过渡金属卤化物改性分子筛脱除烟气中单质汞的研究    亓昊;徐文青;佟莉;刘瑞辉;朱廷钰;

烟气中单质汞等离子氧化工艺研究    姜雨泽;李杰;安久涛;姜迪文;

模拟煤气条件下金属氧化物吸附脱除单质汞的机理研究    侯文慧

燃煤汞形态识别及其脱除的研究    罗光前

气态微量单质汞改性蛭石吸附剂及吸附机理的研究    王建英

MnO_2/AC脱除模拟烟气中单质汞及其再生的实验研究    罗迪强

CeCl_3/ACF去除模拟烟气中汞的实验研究    张星

西南地区燃煤烟气汞吸附与电化学回收的研究    向飞

燃煤过程汞污染物的排放、迁移及吸附净化的数值模拟    张海茹

钙吸附剂对煤粉复合分级燃烧系统汞转化的实验研究    郝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