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及富氧煤气化试验研究
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及富氧煤气化试验研究【摘要】: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局面和缺油少气的情况将长期不会改变,许多下游工艺要求以无尘的液态和气体燃料作为燃烧燃料,而天然气价格昂贵。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54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符号表9-16
- 第一章 绪论16-32
- 1.1 研究背景16-19
- 1.1.1 工业燃气现状16-17
- 1.1.2 煤制工业燃气技术现状17-19
- 1.2 双床气化技术研究现状19-27
- 1.2.1 气化产煤气的双床气化技术19-22
- 1.2.2 热解产煤气的双床气化技术22-24
- 1.2.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双床气化技术24-27
- 1.3 富氧气化技术研究现状27-29
- 1.3.1 国内研究现状27-28
- 1.3.2 国外研究现状28-29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29-30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30-32
-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基础实验研究32-54
- 2.1 引言32
- 2.2 试验装置及方法32-37
- 2.2.1 试验物料32-33
- 2.2.2 试验方法33-37
- 2.3 立式管式炉热解试验结果37-43
- 2.3.1 固体热载体的影响37-40
- 2.3.2 热解温度的影响40-43
- 2.4 神木半焦热重实验结果43-52
- 2.4.1 固体热载体对半焦气化活性的影响43-47
- 2.4.2 热解温度对神木半焦气化活性的影响47-48
- 2.4.3 神木半焦气化反应模型分析48-52
- 2.5 本章小结52-54
- 第三章 热解炉稀相区热解试验研究54-66
- 3.1 引言54
- 3.2 试验装置及方法54-57
- 3.2.1 试验物料54-55
- 3.2.2 试验系统55-57
- 3.3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57-59
- 3.3.1 试验过程57
- 3.3.2 分析方法57-58
- 3.3.3 参数计算58-59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59-65
- 3.4.1 产物分布情况59-60
- 3.4.2 半焦60-61
- 3.4.3 焦油61-63
- 3.4.4 热解气63-65
- 3.5 本章小结65-66
- 第四章 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试验研究66-112
- 4.1 引言66-67
- 4.2 试验系统67-69
- 4.2.1 试验物料67
- 4.2.2 试验系统67-69
- 4.3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69-72
- 4.3.1 试验过程69-70
- 4.3.2 煤气分析70
- 4.3.3 焦油分析70-71
- 4.3.4 参数计算方法71-72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72-100
- 4.4.1 空气煤比的影响72-83
- 4.4.2 蒸汽煤比的影响83-93
- 4.4.3 煤种的影响93-100
- 4.5 系统平衡校核100-107
- 4.6 单床气化与双床气化对比分析107-109
- 4.7 本章小结109-112
- 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富氧煤气化试验研究112-136
- 5.1 引言112
- 5.2 试验装置112-113
- 5.3 调试113-120
- 5.3.1 试验物料113-115
- 5.3.2 试验方法及内容115-116
- 5.3.3 调试结果及分析116-120
- 5.4 试验120-131
- 5.4.1 试验物料及工况120-122
- 5.4.2 试验方法122
- 5.4.3 试验结果及分析122-131
- 5.5 经济操作区间分析131-134
- 5.6 本章小结134-13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36-139
- 6.1 结论136-137
- 6.2 未来工作展望137-139
- 参考文献139-14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147-14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148-149
- 致谢14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 郭树才,罗长齐,张代佳,韩壮, 刘恒韫,康锡志,于兴国,胡贵河
25MW循环流化床热、电、煤气多联产装置 方梦祥;岑建孟;王勤辉;施正伦;骆仲泱;岑可法;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试验台的冷态试验研究 王伟;范晓旭;那永洁;吕清刚;
恩德粉煤气化炉的气化工艺及应用 方月兰;林阿彪;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0.6MPa工业炉运行概况 李庆峰;赵霄鹏;黄戒介;房倚天;王洋;
年轻煤固体热载体低温干馏 郭树才
焦载热气化炉的数学模型研究 钊丽,徐向东
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粉煤提油中试研究 吕清刚;于旷世;朱治平;孟广军;
温度对循环流化床双床气化中热解炉产物的影响 刘嘉鹏;于旷世;朱治平;吕清刚;
一种褐煤煤焦水蒸气和CO_2气化活性的对比研究 范冬梅;朱治平;那永洁;张海霞;吕清刚;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实验研究 刘秀如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试验及理论研究 刘耀鑫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冷态试验研究 王伟
煤拔头工艺中烟煤快速热解产物分布的实验研究 熊方勋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杨坤;冯飞;孟华剑;宋小斌;董尊久;陈光猛;
金属掺杂TiO_2对中药渣裂解油特性的影响 张璐鑫;王攀;于宏兵;
几种典型的油页岩干馏技术 张秋民;关珺;何德民;
程序升温下生物质混合物热解过程试验研究 车德勇;国文学;王擎;李铁锋;孙键;
新型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利用系统 王勤辉,沈洵,骆仲泱,岑可法
25MW循环流化床热、电、煤气多联产装置 方梦祥;岑建孟;王勤辉;施正伦;骆仲泱;岑可法;
气化炉床温对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的影响 温亮;岑建孟;石振晶;方梦祥;周春光;王勤辉;曹之传;骆仲泱;
流化床中生物质气化的数值模拟 李乾军;潘效军;张东平;蒋斌;
生物质气再燃脱除燃煤流化床N_2O的研究进展 胡笑颖;董长青;杨勇平;张俊姣;
生物质气化技术及其在西部地区的应用浅析 梁小平;李欣;王雨;赵欣;
生物质焦油处理方法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 杨玉琼;梁杰;宣俊;
生物质水蒸汽气化催化制氢研究进展 李凤仙;李春迎;冯雪;张媛;吕剑;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在轻烧镁竖窑上的应用 岳彦伟;赵延峰;张伟;
生物质气化燃气的系统净化研究 张瑞芹;
K-燃料~煤作为气化用煤的适用性分析 王振君;张丽早;朱文涛;
低阶褐煤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热电气多联产技术开发探讨 冯勇;杜秀荣;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焦油产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孙海朋;李润东;李彦龙;谢迎辉;刘飞;
IGCC粗煤气净化系统及设备 曹蕾;周松锐;
随机孔模型应用于煤焦燃烧的动力学研究 张建良;王广伟;邵久刚;左海滨;
非等温热重法研究煤焦和生物质焦的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 王广伟;张建良;邵久刚;左海滨;
木质素及其模型物在不同热化学环境下的解构 刘江燕
生物质气再燃脱除燃煤流化床烟气中N_2O的机理研究 胡笑颖
主动配风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气化参数影响研究 孙宏宇
生物质炭催化重整热解焦油技术研究 尤占平
外热式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的研究 冯宇
煤高温空气无焦油气化实验研究 王连勇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试验及理论研究 刘耀鑫
固体热载体法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新工艺研究 魏立纲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系统试验研究 范晓旭
新型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集成利用系统的机理研究 关键
甲醇合成反应器制造工艺研究 苏殿斌
水煤浆气流式雾化特性研究 程维
生物油低温催化加氢预处理 李其义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研究 温亮
多联产系统煤热解焦油析出特性及焦油深加工利用试验研究 周春光
气流床条件下生物质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梅勤峰
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热解和流化床气化特性试验研究 王现顺
农林生物质气化炉开发及试验研究 金亮
褐煤流化床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陈勋瑜
铜渣催化热解气化生物质的实验研究 赵鲁梅
煤的超清洁利用──多联产系统 倪维斗,李政
煤经气化制液体燃料及其高温煤气净化研究进展(英文) 王建国;李永旺;韩怡卓;孙予罕;房倚天;赵建涛;秦张峰;
焦油主要组份的热裂解 吕俊复,岳光溪,汪安琪
煤焦油热裂解机理研究 王连勇;蔡九菊;李明杰;孙华成;
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 郭树才,罗长齐,张代佳,韩壮, 刘恒韫,康锡志,于兴国,胡贵河
PFBC-CC发电技术的进展及创新发展 蔡宁生,章名耀
污泥及其与煤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和灰熔融特性 陈晓平;顾利锋;韩晓强;赵长遂;刘道银;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的研究——建模部分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多联产系统:综合解决我国能源领域五大问题的重要途径 倪维斗,郑洪弢,李政,江宁
新型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利用系统 王勤辉,沈洵,骆仲泱,岑可法
生物质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谭洪
生物污泥热解资源化技术研究 李海英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系统试验研究 范晓旭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试验与模型研究 邵敬爱
双流化床中煤热解—气化工艺试验研究 刘琦
生物质中热值热解制气技术试验与应用研究 许明
煤部分气化燃烧集成系统的研究 吕小兰
新型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利用系统 沈洵
污泥活性炭吸附剂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尹炳奎
污水污泥热化学特性分析及低温热解产物研究 刘强
双气头多联产系统的模拟与评价 郑安庆
生物质裂解—半焦气化实验研究 张瑜
云南褐煤固体热载体法热解及其半焦燃烧特性的研究 陆津津
新一代钢厂煤气利用模式和生态化转型设想 胡长庆;张春霞;殷瑞钰;
气相色谱在煤气热值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杨四川;
煤气倒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王又耘;
用于煤气化的窑煤气技术 A.V.Soriano,高建辉
煤气平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朴树声;
冶金企业煤气的合理使用和节约挖潜 林诚
提高煤气综合利用水平,减少煤气放散 黎能军
热煤气的应用技术研究 翟勇,范垂刚,尹洪超,崔峨
气相色谱法分析煤气组分 王广喜;王立国;徐钢;
利用低质燃料实现城镇煤气化 郭树才;
加强计量管理,煤气计量在南钢的运用 董书云;
季节变化对煤气热值的影响 董书云;张林;
钢铁企业煤气资源结构优化与高效利用 张大伟;张琦;孙文强;田永华;
输送热煤气作为玻璃制品退火燃料的探讨 李茹;
一种新的钢铁企业煤气数据校正模型 聂秋平;吴敏;杜友武;熊永华;
混合煤气热值变化对计量的影响 董书云;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焦炉煤气的研究 马永昌;李兰群;
包钢燃气厂煤气加压工艺新模式解决大难题 记者 王平 通讯员 黄燕玲
钢铁厂高能效利用副产煤气的可行途径 李晓清 译
钢铁生产中三种煤气最大利用价值研究 马庆涛 高致远
炼焦煤气资源化利用,路在何方? 丰恒夫
济南钢铁:资源高效梯级利用 张佩颖
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及富氧煤气化试验研究 刘嘉鹏
常压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试验与模型研究 张荣光
整体煤气化湿空气透平(IGHAT)循环关键部件的特性建模与实验研究 孙博
煤气化细粉灰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研究 孙付成
固定床煤气化数值模拟及优化 张亚苗
煤气中羰基硫的加氢催化转化研究 高成强
煤气化生产冶金煤气的实验研究 刘长江
钢铁企业基于消耗预测模型的煤气自动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戴朝晖
钢铁企业煤气消耗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李玲玲
关于煤气化焦油裂解实验及无焦油气化技术的研究 夏明
上一篇:国内水电消息
-
包钢竖炉球团配加焦炉煤气生产实践2024-08-18
-
生物质掺混比例对煤气化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2024-08-18
-
超声波检测在煤气管线上的应用2024-08-18
-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2024-08-18
-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质谱表征煤气化废水中可溶性有机质2024-08-18
-
可燃废气利用技术研究进展(Ⅰ):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2024-08-18
-
微机快切装置在煤气鼓风机供电系统中的应用2024-08-18
-
焦炉煤气脱硫副盐浓缩技术的介绍2024-08-18
-
夯实基础 持续发展——晋煤集团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班组建设模式2024-08-18
-
12万立方米卷帘煤气柜强度和稳定校核2024-08-18
-
承钢转炉煤气回收控制优化2024-08-18
-
昆钢新区煤气优化调度功能设计与应用2024-08-18
-
承钢转炉煤气回收系统自动化维护2024-08-18
-
钢厂大口径煤气管道管体腐蚀的在线检测及修复方法2024-08-18
-
煤气流量测量自动切换系统设计及应用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