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制备方法对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反应性能和表面形态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8:25
热度:

制备方法对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反应性能和表面形态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能源问题的日趋紧张,如何开发储量丰富的甲烷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1982年,Kelter和Bhasin发现了

【摘要】:随着能源问题的日趋紧张,如何开发储量丰富的甲烷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重 点。1982年,Kelter和Bhasin发现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反应。较其它甲烷转化 途径而言,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制乙烯不仅产品单一,分离过程简单,工程投资成 本低,而且产物乙烯是化学工业中最上游产品,也为天然气有效利用提供了一种 途径。为将该反应工业化,研究人员在催化机理、催化剂配方、催化工艺、反应 器、催化剂表征等方面取得了成果,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仍无大的突破。值 得一提的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极大的影响着催化剂性能。因此,本文欲以催化 剂制备方法为切入点,寻求催化剂性能提高的途径。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过程复杂,双组分催化剂难以提高C2收率的要求,因此, 多组分互配氧化物催化剂的开发成为重点。本实验室长期从事本课题研究,成功 开发出六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在1069K,CH4:O2=3:1,GHSV=33313 ml·g-1·hr-1等考评工艺条件下,该六组分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本文欲 以此催化剂配方和考评工艺为基础,制备考评三轮催化剂。 本文将全面系统的考察浸渍法、混浆法、共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等四种制备 方法,重点考察混浆法和浸渍法。因每种制备方法影响因素众多,本文组合三种 实验设计方法,对催化剂制备考评实验方案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三轮催化剂制备 考评实验,逐步剔除次要因素,详细考察主要因素:第一轮基项对比实验,制备 考评了59个催化剂样品,对四种制备方法的每一个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考察,用 极差分析法确立了浸渍法、混浆法和共沉淀法各三个主要因素及均匀沉淀法一个 主要因素,进入下轮实验;第二轮正交实验,制备考评了27个催化剂样品,对 三种制备方法的每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用方差分析法确立了浸渍 法、混浆法和共沉淀法各个最主要因素,进入下轮实验;第三轮单因素实验,制 备考评了21个催化剂样品,对四种制备方法的最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用回归分析法得知:浸渍法中,催化剂收率随着浸渍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在浸渍温度为47. 38℃时达到最高;混浆法中,催化剂收率随着分解温度的升高, 先增大后减小,在分解温度为547℃时达到最高;共沉淀法中,催化剂收率随着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组分溶剂体积的增加,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减小,考虑到溶解的需要和实验操作 可行性,主组分溶剂体积在IOml时较合理;均匀沉淀法中,催化剂收率随着尿 素用量的增加,先快速升高后缓慢升高,考虑到实际提升的效果和分离因素,尿 素用量在1.89~2.09左右时较合理。 从三轮催化剂制备考评结果可知,混浆法和浸渍法的催化效果较好,因此, 为了从微观角度考察催化剂制备因素对催化剂表面形态的影响方式,本文分别挑 选三个混浆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分解温度分别为470℃,530℃和590℃)和九 个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共浸渍、分浸渍和层浸渍各一个,煮沸、干燥和过 滤各一个,浸渍温度为30℃、50℃和70℃各一个),对其进行SEM和BET表征研 究,主要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结果: (l)混浆法中,分解温度能较明显调控催化剂表面组分的结合方式和结晶 度,改变比表面积,在530℃左右时制得的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 (2)三种浸渍方式中,共浸渍法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均匀分散度和比表面 积,较层浸渍法和分浸渍法好。 (3)浸渍法因素中,浸渍温度能较明显调控催化剂表面的扩散渗透速度, 改变比表面积,在50℃左右时制得的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活性最好。 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制备方法;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SEM:BET 夕 【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 催化剂 制备方法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SEM:BE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O643.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1
  • 第一章 引言11-16
  • 1. 1 现状11-12
  • 1. 2 理论可行性分析12-14
  • 1. 2. 1 非氧活化12-13
  • 1. 2. 2 临氧活化13-14
  • 1. 3 经济可行性分析14-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37
  • 2. 1 前言16
  • 2. 2 反应机理16-20
  • 2. 2. 1 反应历程16-17
  • 2. 2. 2 甲烷活化17-19
  • 2. 2. 3 活性氧物种19-20
  • 2. 3 催化剂20-23
  • 2. 3. 1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互相复配20-21
  • 2. 3. 2 碱土和稀土金属氧化物互配21-22
  • 2. 3. 3 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22
  • 2. 3. 4 添加助剂22-23
  • 2. 4 催化剂表征方式23-27
  • 2. 4. 1 XRD23-24
  • 2. 4. 2 扫描电镜(SEM)方法24
  • 2. 4. 3 BET表征技术的应用24-25
  • 2. 4. 4 表征的总结25-27
  • 2. 5 催化剂制备方法27-32
  • 2. 5. 1 制备方法简述28-31
  • 2. 5. 2 制备方法同比表面积和活性间的关系31-32
  • 2. 6 试验设计32-33
  • 2. 7 课题的工业化条件33-34
  • 2. 8 文献小结与本文研究内容34-37
  • 第三章 实验37-45
  • 3. 1 前言37
  • 3. 2 实验制剂与装置37
  • 3. 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37-39
  • 3. 3. 1 浸渍法37-38
  • 3. 3. 2 混浆法38
  • 3. 3. 3 沉淀法38-39
  • 3. 4 催化剂制备控制表39-41
  • 3. 4. 1 第一轮实验控制表39-41
  • 3. 4. 2 第二轮实验控制表41
  • 3. 4. 3 第三轮实验控制表41
  • 3. 5 催化剂的考评工艺41-44
  • 3. 5. 1 反应条件的选择42
  • 3. 5. 2 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42-44
  • 3. 6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45-64
  • 4. 1 前言45
  • 4. 2 考评结果与数据分析45-57
  • 4. 2. 1 第一轮实验数据分析45-49
  • 4. 2. 2 第二阶段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49-52
  • 4.2.2.1混浆法49-50
  • 4. 2. 2. 2 浸渍法50-51
  • 4. 2. 2. 3 共沉淀法51-52
  • 4. 2. 3 第三阶段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52-57
  • 4. 3 考评结果与数据分析小结57-58
  • 4. 4 催化剂表征58-63
  • 4. 4. 1 表征仪器58
  • 4. 4. 2 表征样品58
  • 4. 4. 3 表征结果58-63
  • 4. 4. 3. 1 混浆法表征58-59
  • 4. 4. 3. 2 浸渍法表征59-63
  • 4. 5 本章小结63-64
  • 第五章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0
  • 附录70-71
  • 致谢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CH_4和CO_2在临氧条件下多相催化合成乙酸    李晓军;许雅萍;张韶红;黄伟;

气固相催化法合成甲基二氯化膦    朱翠肖

镁铝混合氧化物负载镍催化剂上液化石油气低温重整反应性能的研究    王新星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方学平

苯酐用催化剂比表面积变化的控制    齐间,张国富

大比表面积氮化钼催化剂生成机理的研究    柳云骐,刘晨光,阙国和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放大实验中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邱发礼,吕绍洁,唐松柏,赵明英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技术    宁春利,王清勋,李学福,张春雷

还原温度对MoP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的影响    李凤艳,赵志芳,赵天波,李翠清,孙桂大

混浆法制备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及其表面形貌研究    张长雷,陈丰秋,詹晓力

LiCl对Fe_2O_3/SiO_2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助催化作用    吴金刚,李树本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工艺研究进展    李燕,诸林

碳一化学技术进展    谢光全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新型催化剂与工艺应用研究    王海南,傅和清,曾舟华

负载型氮化物催化剂的性质及加氢精制性能    郭栋;周亚松;魏强;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OVER Co_2O_3-Na_2B_4O_7/SiO_2 CATALYST DOPED WITH SODIUM CHLORIDE    

由天然气制低碳烯烃的技术前景    曹发海,范权,王升

计算机辅助催化剂配方优选及在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设计中应用    黄凯

低Ni载量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研究    张轲

六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酸碱性对其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    高蕾

天然气氧化偶联与轻烃芳构化反应串联制芳烃    王伟权

大气压反常辉光放电下CO_2重整CH_4制合成气的实验研究    陈琦

溴乙烷制乙烯与高碳烃新工艺研究    林冬敏

低温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BaCO_3/La_2O_3催化剂的研究    丁大为

杂多酸/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甲烷偶联化反应    刘大锐

复合载体上Ni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韩佃钧

浸渍法制备的Mo/ZSM-5催化剂中Mo的分布状态    李斌,陈会英,李士杰,李能,包信和,林炳雄

Ni/Ce-ZrO_2/γ-Al_2O_3催化剂上高温焦炉煤气中焦油组分的常压加氢裂解    于飞;岳宝华;汪学广;耿淑华;鲁雄刚;丁伟中;

低水碳比条件下Ni/CeO_2/Al_2O_3催化剂上液化石油气的预重整    赵景月;邹秀晶;汪学广;刘合之;李林;鲁雄刚;丁伟中;

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路勇,邓存,丁雪加,沈师孔

煤气化制氢技术    徐振刚,吴春来

Na-W-Mn/SiO_2催化剂活化甲烷的研究Ⅱ.活性氧物种    季生福,李树本,薛锦珍,刘育,许传芝

Ni/γ-Al_2O_3,Ni/MgO,Ni/SiO_2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    纪敏,周美娟,毕颖丽,甄开吉,吴越

美国能源部氢能源计划概要    怀保光

负载型钯催化剂上甲烷催化燃烧的研究进展    杨玉霞,肖利华,徐贤伦

甲烷在金属氧化物上催化脱氢的从头计算    孟辉,周泰锦,林梦海,赖伍江,万惠霖

高温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应用的研究    徐金光

正丁烷和液化石油气水蒸气重整催化剂研制    张钰

轻油蒸汽预转化催化剂研究及工艺技术开发    文尚军

γ-Mo_2N合成过程中的热变化及中间产物的研究    杨树武,徐江,阎卫宏,应品良,高秀英,齐兴义,辛勤

装饰防护镀铬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王正进

铝合金摩擦点焊工艺参数的优化    刘克文;邢丽;柯黎明;

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分析水平井井网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孙建芳;王华;

影响铸铝合金ZL108切削力主要因素分析    魏国丰;须莹;王巍;陈佳莹;

基于正交法的塑料半保持架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李建星;王子君;葛世军;张素娥;孙小波;

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多元组分催化剂的研究——Ⅲ、工业生产装置上的应用试验    

几种常用催化剂无机物载体的表面固体酸量及其分布    袁景辉;

利用CO作为分子探针考察Ni-Al_2O_3间的相互作用    翟润生,辛勤,李力,郭燮贤

合成食用丁、戊、己、庚酸乙酯香料新工艺    唐涌濂;揭嵘;李炎;陈正来;周庆云;

提高小氮肥造气能力的有效途径    刘国海;徐振刚;赵金成;钱笑公;李耀民;高铭;杨正太;

纳米级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的应用展望    金德镇;郑娇恒;张景红;熊尚清;刘先黎;

四烃基二锡氧烷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及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熊竹君;邓锋杰;温远庆;李凤仪;

催化无焰燃烧技术及其应用    陈水辉;刘艳春;张全胜;

配体结构及立体位阻对镍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性能的影响    伍青;高海洋;刘丰收;郭丽华;张玲;祝方明;

2-吡啶氨基镍催化剂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宰少波;高海洋;张玲;伍青;

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陈耀强;史忠华;赵明;林涛;龚茂初;袁书华;陈启章;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合成丁辛醇催化剂中磷含量    包世星;衣学飞;刘卫东;

含次膦酰胺基乙醇结构单元的手性磷配体催化剂在对映选择的酮的硼烷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研究    周正洪;李康应;唐除痴;

新型含镁配合物及由其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    于鹏;荣峻峰;毛国芳;周旭华;

铁酸盐催化剂上催化燃烧消除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    杨玉霞;徐贤伦;

中国石化主导台湾FCC催化剂市场    丁中琴

重组获实质进展 德尔福催化剂业务易主    本报记者 吴凡

海沧PX项目高标准保护环境    本报记者  杨继祥 通讯员  庄梅芳 熊春芳

国产苯酐催化剂替代进口产品    王刚盛丁杰

UV喷墨——行业变革的催化剂    刘莉

免税政策——文化单位改制的催化剂    商报记者 刘妮丽

市场是企业的命脉    

“煤代油”采用化物所技术路线    张景华

沧炼汽油降硫催化剂效益显著    曹金龙

雅保公司一季度收益上升    陈佳

ST/A1-PILC催化剂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蒋月秀

负载型TiO_2及Ce_xTi_(1-x)O_2催化剂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    楼莉萍

苯酚羟基化反应新型催化剂与工程技术基础研究    顾晓利

异丁烷/丁烯烷基化新型固体强酸催化剂的研究    孙闻东

碳酸二甲酯参与的绿色催化反应研究    沈振陆

同时脱除FCC烟气中NOx、SOx和CO的催化材料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    温斌

由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催化合成吲哚的研究    石雷

WC增强燃料电池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聂明

氧化钼基催化剂上正庚烷异构化反应的研究    汪颖军

纳米碳管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其初步用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李昱

制备方法对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反应性能和表面形态的影响研究    张长雷

柴油机NO_x催化剂系统集成与优化    项里程

丙交酯制备催化剂的筛选和反应机理初探    程超

具有不同杂原子的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张荣梅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的作用    徐莹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d基催化剂的研究    冯兰英

催化剂对亚临界水中生物质液化行为的影响    谢文

离子液体在等离子体甲烷转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丁卓

脂肪酶Candida Antarctic B催化合成碳酸甘油酯的研究    胡婉男

纳米Pt/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    封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