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熔融盐中铈基氧载体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7:27
热度:

熔融盐中铈基氧载体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试验研究【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性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储量丰富的天然气将成为最具希望的替代能源之一。勘探表明,我国天然气远景储量达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性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储量丰富的天然气将成为最具希望的替代能源之一。勘探表明,我国天然气远景储量达到43万亿m~3,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0%。因此,我国对天然气的转化催化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已有的天然气化工利用技术来看,甲烷的转化利用途径可以分为两类: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目前其工业大规模应用主要集中在甲烷的间接转化中,而甲烷的间接转化利用过程中合成气的制备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已经工业化和正在开发的合成气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甲烷蒸汽重整、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甲烷部分氧化、联合重整以及自热重整等技术。甲烷的水汽重整已经工业化应用,但存在能耗及H_2/CO比例高等不足;传统甲烷部分氧化技术虽然克服前者存在的不足,但又需要消耗纯氧,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作者所在的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合成气制取技术——熔融盐中利用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技术。该技术采用变价金属氧化物中的晶格氧实现甲烷的部分氧化,较大地降低了合成气的生产成本,同时可以避免传统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床层热点、爆炸等问题。 作者在对氧化铁、钙钛矿以及稀土金属氧化物等氧载体进行了部分氧化甲烷制气的预研究后,最终确定了CeO_2为氧载体的活性组分,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担载量的系列铈基氧载体,在熔融盐(Na_2CO_3与K_2CO_3质量比为1∶1)中进行了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试验研究。利用Outokumpu公司生产的HSC Chemistry5.1化学计算软件,根据系统自由能最小原则,对反应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Δ_rG、Δ_rH和logK进行了理论计算;绘制了不同CH_4与CeO_2反应量的平衡组成图,结果表明在甲烷过量的情况下,碳在高温区一直处在一个较高的比例,甲烷量的增加导致未反应的甲烷出现了较多的裂解发生,CO的量虽随温度升高时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速率较慢,H_2的量随温度升高增加很快,导致产物气中H_2/CO远大于2;而CeO_2的适当过量,随温度的升高碳及H_2O、CO_2量明显减少,CO和H_2的量不断升高,说明较高的温度更有利于获得H_2/CO比例合适的合成气。 以比表面积较大、热稳定性较好和抗压碎能力较强的γ-Al_2O_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担载量分别为5%、10%、20%、30%和40%的系列铈基氧载体;通过XRD、SEM、TG、O_2-TPD、H_2-TPR等检测手段对氧载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反应器研究了氧载体的循环反应性能;在石英管反应器中,对0.462×10~5、0.924×10~5、1.386×10~5h~(-1)三种空速,反应温度在750~900℃下进行了CeO_2氧载体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空速和温度范围内,0.924×10~5h~(-1)的空速和850~900℃的温度范围比较适合合成气的制备;在石英反应器中进行了氧载体的循环实验,发现循环后的氧载体出现了少量结聚现象,分散度有所降低,近而使其在部分氧化甲烷过程中甲烷转化率和CO选择性出现了少量的降低。在熔融盐体系中进行了纯氧载体与不同担载量氧载体的反应活性研究。发现当温度高于865℃以后,担载量为10%的铈基氧载体无论在甲烷转化率还是在H_2、CO选择性上都表现出了最高的活性,甲烷转化率、H_2、CO选择性最高时分别达到了79%、96%和97%;对10%CeO_2/γ-Al_2O_3氧载体与甲烷反应后产品气中H_2与CO摩尔比随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当温度在870℃左右时,H_2与CO比接近与理论值2。通过这些实验说明:利用氧化铈中的晶格氧能够实现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以其为活性组分选择合适的载体进行担载的确能够提高氧载体的反应活性,但是活性组分在载体上有一个最佳的担载量,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也有一个最佳的反应温度范围。 总之,熔融盐中利用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技术是一项很有实用价值的能源利用新技术。在反应器设计、氧载体性能优化、反应机理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熔融盐 氧载体 氧化铈 部分氧化 合成气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E665.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7
  • 引言10
  • 1.1 世界及我国天然气资源状况10-12
  • 1.2 甲烷的转化和利用途径12-13
  • 1.3 甲烷转化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现状13-14
  • 1.4 甲烷转化利用技术展望14
  • 1.5 合成气生产技术现状14-24
  • 1.5.1 甲烷蒸汽重整15-18
  • 1.5.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18-21
  • 1.5.3 甲烷部分氧化21-24
  • 1.6 本课题的提出24-27
  • 1.6.1 熔融盐中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技术25-26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26-27
  • 第二章 熔融盐体系选择及反应过程热力学分析27-46
  • 2.1 熔融盐体系的选择27-30
  • 2.2 氧载体的选择30-31
  • 2.3 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31-44
  • 2.3.1 反应热力学焓变计算31-32
  • 2.3.2 反应标准吉布斯自由能计算32-33
  • 2.3.3 本文中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33
  • 2.3.4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的热力学数据计算33-37
  • 2.3.5 平衡组成分析37-44
  • 2.4 小结44-46
  • 第三章 实验方法46-53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46-47
  • 3.1.1 实验原料46-47
  • 3.1.2 实验仪器设备47
  • 3.2 气体校正因子测定47-48
  • 3.3 氧载体的表征方法48
  • 3.3.1 微观形貌分析48
  • 3.3.2 物相组成测定48
  • 3.3.3 程序升温氧脱附实验(O_2-TPD)48
  • 3.3.4 程序升温氢还原实验(H_2-TPR)48
  • 3.4 氧载体的TG及得失氧循环实验48-49
  • 3.5 非熔融盐体系下的氧载体反应性能评价49-50
  • 3.6 熔融盐体系下的氧载体反应性能评价50-51
  • 3.7 氧载体的性能评价指标51
  • 3.8 数据处理方法51-53
  • 第四章 铈基氧载体性能研究53-77
  • 4.1 各组分气体校正因子的测定53-57
  • 4.1.1 H_2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53-54
  • 4.1.2 CO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54-55
  • 4.1.3 CH_4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55-56
  • 4.1.4 CO_2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56-57
  • 4.2 氧载体性能研究57-75
  • 4.2.1 非熔融盐体系下的性能研究57-66
  • 4.2.2 熔融盐体系下的氧载体性能研究66-75
  • 4.3 小结75-77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7-82
  • 5.1 热力学计算结论78
  • 5.2 非熔融盐体系中研究结论78-79
  • 5.3 熔融盐体系中研究结论79-80
  • 5.4 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8
  • 致谢88-89
  • 附录8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金属盐对化学链反应用氧载体活性氧的修饰作用    段月娟

Ni/γ-Al_2O_3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体系中积碳消碳的研究    许峥,张鎏,张继炎

以晶格氧为氧源的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李然家,余长春,代小平,沈师孔

钙钛矿型La_0.8Sr_0.2FeO_3中的晶格氧用于甲烷选择氧化制取合成气    李然家,余长春,代小平,沈师孔

微波辐照引发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Ⅰ.反应条件对Ni/La2O3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毕先钧,谢小光,洪品杰,戴树珊

CeO_2在氧化催化反应中的作用    王毓娟,揭雪飞,董新法,林维明

晶格氧用于甲烷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氧化铁的氧化还原性能    李然家,沈师孔

几种碳酸盐熔融体的粘度计算    辛嘉余;王华;何方;张智民;

甲烷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稀土助剂抗积炭性能的研究    宫丽红,史克英,徐恒泳,孙希贤,徐国林

天然气化工的技术和经济分析    钱伯章

载体的性质对CO气相催化偶联反应的影响    霍志国,李振花,王保伟,马新宾,许根慧

纳米CeO_2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陈汝芬

天然气、CO_2重整催化反应的研究(Ⅱ)──积炭的防止    叶青,郭中信,陈永宝,周志清,徐恒泳,徐国林

西湖凹陷某构造花港组沉积相及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刘金水;曹冰;徐志星;秦兰芝;徐昉昊;唐健程;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    徐昉昊;袁海锋;黄素;唐大海;李国辉;段新国;

川中充西须四段致密砂岩气田气水分布特征及成因    赵爽;雍自权;

四川盆地周缘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马文辛;刘树根;黄文明;曾祥亮;张长俊;王佳;

中上扬子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区优选    黄盛;王国芝;邹波;刘树根;徐国盛;

微波辐照下泡沫陶瓷担载镍催化剂上CH_4/CO_2 重整制合成气反应    徐兴祥,张劲松,杨永进,徐志军,扬振明

以晶格氧为氧源的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李然家,余长春,代小平,沈师孔

钙钛矿型La_0.8Sr_0.2FeO_3中的晶格氧用于甲烷选择氧化制取合成气    李然家,余长春,代小平,沈师孔

利用二氧化碳作氧化剂催化氧化C1-C2烃的研究新进展    李桂英;鲁大学;董淑娟;苑同锁;胡常伟;

生物质直接气化转化可以替代天然气工艺研究    朱波;陈汉平;鞠付栋;王贤华;杨海平;

负载型LaFeO_3催化剂用于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    文斌;余长春;

Fe_2O_3中的晶格氧用于甲烷在熔融盐中的催化燃烧 (Ⅰ)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何方;王华;戴永年;

铈基氧载体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研究    魏永刚;王华;李孔斋;敖先权;

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的纳米CeO_2的制备    韩业斌;梅燕;聂祚仁;左铁镛;

以干甲烷为燃料的SOFC阳极反应及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丽欣;由宏新;郁丽;阿布里提·阿布都拉;

微波技术在催化中的应用进展    张海波;杜建亮;桂建舟;刘实;孙兆林;

熔融盐中用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技术及其热力学分析    魏永刚;王华;何方;辛嘉余;

添加助剂Ce的NiO-MgO催化剂重整生物质燃气的特性研究    崔小勤;常杰;王铁军;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魏永刚

流化床中甲烷临氧自然重整的镍基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研究(附: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初探)    高静

Ni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    张安杰

离子液体中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电化学方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    冯秋菊

利用岩石物性参数反演裂缝天然气富集区研究    张虹

氧化铈催化臭氧氧化水中有机物及控制溴酸盐研究    王群

CO经草酸二乙酯合成乙二醇催化剂研究    贺黎明

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过程转化炉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    郭文元

非热等离子体促进甲烷活化转化的研究    黄亮

微波技术在甲烷转化过程中的应用    徐云鹏

基于J-103H催化剂的合成气甲烷化研究    徐超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重整甲烷制氢的研究    钟犁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重整燃料制氢实验研究    颜士鑫

轴向固定床反应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魏刚

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中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别良伟

CuO/AL_2O_3/Ce-Zr-La-O整体催化剂物相和制备工艺研究    马晓蓬

CO_2在La_2O_3(001)表面的解离    丁方园

炭基催化体系下CH_4-CO_2重整反应活性的研究    李彦军

氧基磷灰石型硅酸盐的Sol-Gel合成及导电性能研究    宁小聪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法制备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Ni/SiO_2催化剂的研究    肖超

含Li催化剂和添加剂对Fe_2O_3还原反应的影响    张毅,郭兴敏,唐洪福,张圣弼

温室气体控制一体化原理    金红光;

化学能梯级利用机理探讨    金红光,王宝群

基于Fe_2O_3载氧体的煤化学链燃烧试验    高正平;沈来宏;肖军;吴家桦;

Fe_2O_3/YSZ-γ-Al_2O_3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李丽娜,陈耀强,龚茂初,向云

碱金属盐对气基还原铁矿石的催化规律研究    张临峰;郭培民;赵沛;

基于NiO载氧体的煤化学链燃烧实验    高正平;沈来宏;肖军;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    李孔斋;王华;魏永刚;敖先权;刘明春;

Li_2CO_3在含碳球团还原中催化机理的研究    郭兴敏,唐洪福,张圣弼,鲁显哲

化学链燃烧方式中氧载体的研究进展    刘黎明;赵海波;郑楚光;

化学链燃烧技术中铁基氧载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王保文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_3和LaCoO_3的光催化活性    杨秋华,傅希贤,王俊珍,孙艺环,曾淑兰

La_(1-x)Sr_xCoO_3钙钛矿在碱性溶液中的析氧电催化    王鹏,姚立广,王明贤,吴维

层状复合氧化物La_4BaCu_(5-x)M_xO_(13+λ)的制备、表征及对CO还原NO的活性    刘钰,杨向光,吴越

超细镍基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性能Ⅰ.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    许峥,张鎏,张继炎,张军社

天然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转化制合成气的研究——稀土助剂的作用    史克英,徐恒泳,张桂玲,王玉忠,徐国林,韦永德

以晶格氧为氧源的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李然家,余长春,代小平,沈师孔

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路勇,邓存,丁雪加,沈师孔

负载型镍金属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    路勇,余长春,丁雪加,沈师孔,邓存,福建宁德师专化学系

氧化镍中非化学计量氧在乙烷氧化脱氢中的作用    陈铜,李文钊,于春英

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    沈师孔,李春义,余长春

回收氩以提高制氨的经济性    沈梅城;

国外动态    

合成气代替电解水氢气生产双氧水成功    陈守堂;

烟煤直接气化制合成气可行性试验    白尚荣;李桂莲;

合成气制二甲醚替代联醇和碳铵    黄克权

Ni系列催化剂上甲烷直接氧化制合成气    曹立新,陈燕馨,李文钊

CH_4、CO_2与O_2催化氧化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催化剂中CeO_2的作用及影响    宋一兵,赵修华,纪红兵,林维明

CH_4、CO_2与O_2制合成气的研究 Ⅱ工艺条件的影响    姬涛,林维明

蒸汽重整催化剂    

CH_4、CO_2和O_2制合成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Ⅲ.助剂CeO_2的作用    姬涛,董新法,林维明

天然气转化的21世纪展望    李文钊;

模拟生物沼气制合成气催化反应工艺的研究    孙道安;季生福;郎宝;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介孔Co-Al_2O_3催化剂的研究    刘瑞艳;张诺伟;黄传敬;翁维正;万惠霖;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Co/MgO/HZSM-5催化剂的研究    张诺伟;黄传敬;高晓晓;翁维正;万惠霖;

Ni/ZrO_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宋月芹;贺德华;

甲烷蒸汽二氧化碳转化制甲醇合成气催化剂的评选研究    杨燕;

SBA-15、SBA-16介孔分子筛孔中组装碳化钨的研究    胡林华;季生福;石永刚;聂平英;马娜;

合成气一步法高选择性生产异构烷烃的研究    刘忠文;

Ca调变的Co/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高晓晓;黄传敬;张诺伟;翁维正;万惠霖;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宋月芹;贺德华;

德国南方化学开拓中国催化剂新业务    杨原 戎起

气化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项目启动    特约记者 王若群 陈保国

烟粉煤能直接气化制合成气    记者杨文斌

合成气新技术实现工业应用    记者 李晓岩

煤基多元料浆制合成气增产减污    王孝弟

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气    

全球最大单套合成气深冷分离装置开车成功    凌锋

天然气合成油工业势头强劲    石华信

壳牌煤气化技术中国落地洁净煤应用提速?    本报记者  范思立

制造生物柴油新技术    毛黎

双旋流合成气非预混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郭培卿

烷烃催化转化制氢气/合成气的研究    冉然

甲烷空气部分氧化/二甲醚合成集成工艺的研究    贾美林

流化床甲烷临氧CO_2重整制合成气镍系催化剂研究    井强山

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催化氧化重整制合成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姬涛

燃气轮机合成气燃烧室燃烧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房爱兵

二氧化锆基催化剂上合成低碳醇和酮的研究    何代平

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究    王翀

生物质催化气化定向制备合成气过程与机理研究    成功

化学链蒸汽重整制氢与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祝星

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催化研究    刘博

煤半焦在焦炉煤气转化制备合成气中的作用    张华伟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Co/Mg/HZSM-5催化剂的研究    张诺伟

Cu-Mn基直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何凤仙

甲烷蒸汽补碳转化制甲醇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    杨燕

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二甲醚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    佟玲

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的研究    栾海涛

气—液—固三相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    衷小琴

粉末模压法镍催化剂制备及其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应用    王嵩林

以CH_4-H_2O、H_2-CO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性能研究    毛晓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