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大气对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冬季暖、冷涡个例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5:09
热度:

大气对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冬季暖、冷涡个例分析【摘要】:采用动态合成、带通滤波等方法,通过对冬季黑潮延伸区暖、冷两个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分析,研究了大气对中尺度海洋涡旋的

【摘要】:采用动态合成、带通滤波等方法,通过对冬季黑潮延伸区暖、冷两个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分析,研究了大气对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海表温度(SST)与近海面风速的正相关关系在涡旋的动态合成图上清晰可见,暖(冷)涡上空对应10 m风速的极大(小)值,即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在日时间尺度上表现显著;SST高低值中心基本对应10 m风无辐散区,暖(冷)涡上空为异常正(负)涡度分布;暖(冷)涡上空潜热、感热通量增大(减小),降低(增大)大气稳定度,从而加强(减弱)边界层垂直混合作用,使得海洋大气边界层增厚(变薄)。暖(冷)涡旋上空对应摩擦速度极大(小)值,反映了湍流粘性力在高(低)海温中心增大(减小)的特征,表明动量垂直混合机制在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中起着主要作用。中尺度海洋涡旋能够影响大气瞬变扰动,大气瞬变扰动强度在暖(冷)涡下游上空出现极大(小)值,该影响不仅表现在海洋大气边界层,在自由大气中低层也有较为清晰的反映。此外,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入手,发现斜压能量转换在中尺度海洋涡旋影响大气瞬变扰动强度中贡献明显。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物理及行星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黑潮延伸区 中尺度海洋涡旋 动态合成 海洋大气边界层 瞬变扰动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调控作用”2012CB955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09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ZZ13_0498
【分类号】:P447;P461.2
【正文快照】: 1 pi^. 正相关的机制。一种是LindzenandNigam (1987) “ 提出的海平面气压调整机制,海温高值区大气增 海气相互作用是气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暖,海平面气压降低,而在低海温区海平面气压则 题。人们对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日趋成熟,并 升高。另一种是Wallace et al. (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Diagnostic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for a Vort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June 2008    李论;张人禾;温敏;

卫星资料揭示的春季黑潮海区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徐海明;王琳玮;何金海;

北半球风暴轴的时间演变特征    邓兴秀,孙照渤

TRMM卫星及其数据产品应用    何会中,崔哲虎,程明虎,周凤仙

Winnie(1997)和Bilis(2000)变性过程的湿位涡分析    李英,陈联寿,雷小途

春季黑潮延伸体海洋锋区经向位移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    马静;徐海明;

大尺度环流系统对西北太平洋变性TC频数影响的气候诊断分析    钟颖旻;徐明;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地表加热场的耦合变化特征    况雪源;张耀存;

变性台风Winnie(9711)环流中的锋生现象    李英;陈联寿;雷小途;

冷空气影响辽东半岛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试验    梁军;陈联寿;张胜军;李英;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指数的评估及其改进    李莹;朱伟军;魏建苏;

春季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

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季节变化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周林义;

西风带高空槽对登陆我国变性热带气旋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李侃;徐海明;

TRMM卫星测雨雷达的数据处理及台风三维数据分析    商建;杨汝良;

一次典型暴雨的TRMM卫星观测及特征分析    黄卓禹;王萍;顾敬;解娜;

TRMM卫星测雨雷达的数据处理及台风三维数据分析    商建;杨汝良;

0302号鲸鱼台风降水和水粒子的三维结构特征    何会中;程明虎;周凤仙;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徐桂玉;

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纬向风场的关系研究    韩博;任雪娟;杨修群;

热带气旋登陆前后降水的三维结构变化    何会中;程明虎;朱富康;周凤仙;

北上变性热带气旋对辽东半岛降水的影响    梁军;陈联寿;李英;

一次早台风暴雨的湿位涡分析    罗艳艳;黄丽娜;吴丽娟;

Chaba台风变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分析    钟颖旻;徐明;王元;

0713号超强台风“韦帕”的暴雨机制及湿位涡分析    朱健;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特征分析    向洋;任雪娟;

多传感器卫星数据黑潮变异研究    陈春涛

登陆后不同路径再入海台风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    朱先德

北太平洋风生环流变异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反馈    李春

多源遥感数据和GIS支持下的台风影响研究    邓睿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丛春华

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    周毓荃

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潘爱军

使用物理方法由TRMM/TMI亮温资料反演中国陆地降水    王小兰

黑潮对日本海边界环流的影响    郑沛楠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变化和对辐射影响的模拟    梁宏

热带、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平面低频变化机制的研究    顾小丽

一次秋季台风暴雨的机制研究    张程明

多源多尺度遥感土壤侵蚀对比分析的探索性研究    徐静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变性加强和减弱的对比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李侃

夏季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中国陆地气候变化的影响    丛明

南太平洋热含量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研究    李江萍

河南省春季层状云系和降水中尺度结构的模拟对比研究    翟菁

夏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期中国降水和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可能联系    徐珍

“艾利”台风(0418)的数值模拟    黄永玉

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何冬燕

冬季太平洋SSTA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影响(英文)    朱伟军 ,孙照渤 ,周兵

A Case Study on the Role of Water Vapor from Southwest China in Downstream Heavy Rainfall    潘旸;宇如聪;李建;徐幼平;

登陆台风变性过程的诊断研究    谭锐志,梁必骐

地面感热对青藏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作用    李国平,赵邦杰,杨锦青

热带气旋登陆维持和迅速消亡的诊断研究    李英,陈联寿,王继志

冬季风异常对西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区域性特征    秦正坤;孙照渤;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地表加热场的耦合变化特征    况雪源;张耀存;

海陆分布对海气相互作用的调控和副热带高压的形成    吴国雄;刘屹岷;宇婧婧;竺夏英;任荣彩;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变化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影响    杜银;张耀存;谢志清;

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季节变化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周林义;

大气边界层湍流的动力非平稳性的验证    李敏,蒋维楣,李昕,浦一芬

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综述    张强

混沌理论与大气边界层湍流研究    李昕

城市及乡村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刘树华,李洁,文平辉

大气边界层湍流涡旋结构的小波分解    胡非

稳定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声雷达探测研究    吴祖常,黄文娟,赵鸣,潘裕强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量分析    苗曼倩,曹鸿,季劲钧

HEIFE绿洲和沙漠地区大气边界层湍流混沌特性研究    高志球,王介民

小波分析在大气边界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孙爱东,徐玉貌

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敏感性实验    刘树华,文平辉,张云雁,洪钟祥,胡非,刘辉志

淮北强龙卷天气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及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孙建印;

淮北强龙卷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及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孙建印;

淮北强龙卷天气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及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孙建印;

信息———时代弄潮儿    贾朋群

灰霾肆虐广州    杨绮薇

对流激发重力波及波流相互作用研究    丁霞

南极臭氧和大气垂直结构探测研究    林忠

海—气动量通量及海洋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分析    顾明

大气电导率仪器研究    石惠

基于常规气象参数的大气湍流建模技术研究    石鹏飞

大气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的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谢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