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59:30
热度: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摘要】:瘤胃生成的CH4是饲料能量的一种损失,同时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因此,调控瘤胃发酵,减少CH4释放,提高动物生产性

【摘要】:瘤胃生成的CH4是饲料能量的一种损失,同时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因此,调控瘤胃发酵,减少CH4释放,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植物提取物皂甙具有抑制瘤胃原虫生长,减少CH4产生的作用。开发植物皂甙调节瘤胃微生物发酵减少CH4产生及其对调控的机理的研究成为热点。本试验选用具有达玛烷结构三萜类植物提取物-绞股蓝皂甙,分析其对瘤胃微生物体内和体外CH4产量及对瘤胃微生物区系构成和数量的影响,从微生物区系和数量的变化来阐述绞股蓝皂甙减少CH4产生的机理。并从耐受性试验中,分析绞股蓝皂甙减少CH4生成具有时效性的可能原因。为绞股蓝皂甙在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减少CH4生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体外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 利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CH4产量的影响。试验包括两个部分,试验一研究了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试验二分析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发酵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试验以0.42g羊草+0.126g玉米+0.054g豆粕为发酵底物,绞股蓝皂甙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5、10、20和40mg/60mL,发酵24h。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CH4摩尔产量显著下降(P0.05),CH4产量与皂甙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效应。对氢的利用率仅有10m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它试验组无明显变化。10mg绞股蓝皂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了TVFA产量及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P0.05),乙丙比无显著变化,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支链脂肪酸百分比及乙丙比和TVFA浓度随着皂甙剂量增加呈现显著的二次方效应,丁酸同时具有显著的线性效应。处理组原虫数量显著下降(P0.05),有着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5),而微生物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呈现上升趋势。高剂量皂甙组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绞股蓝皂甙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效应。高剂量绞股蓝皂甙降低了微生物发酵的理论产气量与实际产气量,并呈现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产气速率与皂甙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效应。以上结果表明,绞股蓝皂甙能改变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提高VFA的生成,抑杀瘤胃原虫,降低CH4产量,提高饲料能量利用效率,减少CH4释放。 2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选用4只体重约为30±3kg的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的一岁阉公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分成4组,研究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发酵特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每天08:00和17:00进行饲喂,饲料为70%羊草和30%精料(玉米:豆粕=7:3)。每天早晚分两次经瘤胃瘘管共向瘤胃中灌注0g(对照),2g,4g和8g/d.h-1绞股蓝皂甙。采食前Oh和采食后2,4和8小时通过瘤胃瘘管负压采集瘤胃内容物。结果显示,饲喂高剂量的皂甙后,瘤胃氨态氮浓度趋于显著下降(P=0.057),但对微生物蛋白、CH4产量及氢的利用无显著影响(P0.05),但CH4产量有下降的趋势,氢的利用率提高。乙酸、支链脂肪酸浓度及乙丙比略微下降,而采食量和丙酸浓度有所提高(P0.05)。血清中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液尿素氮和总蛋白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瘤胃原虫总数及Entodinium spp和Diplodinium spp数量显著线性下降。从瘤胃内容物中提取基因组DNA,对微生物数量进行定量分析。产甲烷菌、真菌、黄化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以占总菌16S rDNA的比例来表示。产甲烷菌数量急剧下降,而真菌、纤维降解菌在低剂量2g/d.h-1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比例显著提高。在高剂量皂甙的添加量下,几种微生物的数量显著下降。使用PCR/DGGE技术追踪了瘤胃原虫、细菌和产甲烷菌区系的变化,每只羊处理前后瘤胃原虫区系的相似性在48-75%之间变化,产甲烷菌的相似性在66~87%之间。对7种原虫上共生产甲烷菌的区系分析发现,不同原虫上产甲烷菌区系结构存在差异,且同种原虫在绞股蓝皂甙处理后,其共生产甲烷菌区系结构发生改变。切胶克隆测序发现原虫上共同存在的优势产甲烷菌为产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 sp.)。以上结果表明,添加绞股蓝皂甙影响瘤胃发酵,减少产甲烷菌、原虫总数及单个种原虫数量,促进两种纤维降解菌及真菌的生长,改变了瘤胃微生物区系及与原虫共生产甲烷菌的区系。 3瘤胃微生物的绞股蓝皂甙耐受性研究 本试验通过体外批次培养,分析多次传代后,绞股蓝皂甙对微生物发酵特性及细菌和产甲烷菌区系的影响。结果显示,绞股蓝皂甙提高了发酵体系的pH值,在对产气量的影响上,除第1代5mg和10mg组产气量高于对照组外,其它试验组的产气量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所下降,其中有些组的产气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并与绞股蓝皂甙剂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或二次方效应。CH4产量下降,与皂甙剂量之间有显著和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5或P0.01)。氨态氮浓度均有所提高,MCP在第1代提高外,其它试验组都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有些剂量和不同代次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效应。原虫数量在第1和2代均显著下降,与绞股蓝皂甙添加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效应,到第3代原虫数量很少,因此未做计数。绞股蓝皂甙明显降低了VFA的浓度,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下降。添加皂甙后,细菌和产甲烷菌区系发生变化,优势条带如溶纤维丁酸弧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在皂甙处理后消失,同时一些新的优势条带如欧文氏菌和未知菌成为优势菌。这些变化表明,绞股蓝皂甙能够抑制一些微生物生长,同时,一些能够适应或降解绞股蓝皂甙的微生物得以成为发酵体系中的优势菌群。以上结果表明,在多次传代中,绞股蓝皂甙改变了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微生物区系逐渐发生变化,以适应有皂甙存在的生长环境。 4绞股蓝皂甙对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甲烷的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 以青链霉素和氯霉素为抑制剂分别制备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体系Ⅰ)及以真菌为主(体系Ⅱ)的两种体外培养体系,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绞股蓝皂甙对两种培养体系CH4产量及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体系Ⅰ中添加绞股蓝皂甙,CH4产量和产甲烷菌数量极显著下降,与绞股蓝皂甙剂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效应(P0.01);产气量和真菌数量极显著下降,与绞股蓝皂甙剂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1);TVFA和乙酸浓度显著下降,并与绞股蓝皂甙剂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方效应(P0.01);pH值显著上升,并与绞股蓝皂甙剂量之间呈极显著的二次方效应(P0.01)。(2)在体系Ⅱ中添加绞股蓝皂甙,产气量呈极显的线性和二次方下降(P0.01);真菌和产甲烷菌数量呈极显著的线性下降(P0.01);TVFA显著下降(P0.05),乙酸极显著下降,并与绞股蓝皂甙剂量有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H值显著上升,并与剂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1)。以上结果显示,绞股蓝皂甙导致pH上升,产气量和CH4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绞股蓝皂甙抑制了厌氧真菌数量或活性及产甲烷菌数量所致,表明绞股蓝皂甙对共培养真菌和产甲烷菌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甲烷 山羊 瘤胃微生物 绞股蓝皂甙 微生物区系 发酵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S852.6
【目录】:
  • 目录4-7
  • 摘要7-10
  • ABSTRACT10-15
  • 单位缩写符号15-16
  • 引言16-18
  • 第一篇 文献综述18-44
  • 第一章 甲烷气体状况18-22
  • 第二章 瘤胃微生物发酵22-24
  • 第三章 瘤胃微生物种类及其相互关系24-30
  • 1 瘤胃微生物种类24-27
  • 2 产甲烷菌与其它瘤胃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7-30
  • 第四章 瘤胃微生物甲烷的产生及其调控30-36
  • 1 瘤胃微生物甲烷的形成30-32
  • 2 甲烷生成的调控32-36
  • 第五章 植物皂甙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36-40
  • 1 对瘤胃原虫的影响36-37
  • 2 对细菌和甲烷菌的影响37-38
  • 3 对真菌的影响38
  • 4 微生物对皂甙的降解作用38-40
  • 第六章 绞股蓝皂甙的生物学特性40-42
  • 1 绞股蓝皂甙的生物学特性40-41
  • 2 绞股蓝皂甙在饲料中的应用41-42
  • 第七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42-44
  • 1 研究目的意义42
  • 2 主要内容42-44
  • 第二篇 试验研究44-124
  • 第一章 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及发酵动力学参数的影响44-58
  • 摘要44-45
  • 1 材料与方法45-48
  • 2 结果与分析48-54
  • 3 讨论54-55
  • 4 结论55-56
  • Abstract56-58
  • 第二章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58-92
  • 摘要58-60
  • 第一节 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发酵参数的影响60-65
  • 1 材料与方法60-61
  • 2 统计分析61
  • 3 结果与分析61-62
  • 4 讨论62-65
  • 第二节 绞股蓝皂甙对原虫、产甲烷菌及细菌区系的影响65-75
  • 1 材料与方法65-67
  • 2 结果与分析67-73
  • 3 讨论73-75
  • 第三节 绞股蓝皂甙对与原虫共生产甲烷菌区系的影响75-80
  • 1 材料与方法75-77
  • 2 结果与分析77-78
  • 3 讨论78-80
  • 第四节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80-87
  • 1 材料与方法80-84
  • 2 结果与分析84-85
  • 3 讨论85-87
  • 第五节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87-90
  • 1 材料与方法87-88
  • 2 结果与分析88
  • 3 讨论88-89
  • 4 结论89-90
  • ABSTRACT90-92
  • 第三章 瘤胃微生物的绞股蓝皂甙耐受性研究92-108
  • 摘要92-93
  • 1 材料与方法93-94
  • 2 结果与分析94-102
  • 3 讨论102-106
  • ABSTRACT106-108
  • 第四章 绞股蓝皂甙对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的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108-124
  • 摘要108-109
  • 1 材料与方法109-114
  • 2 结果与分析114-120
  • 3 讨论120-122
  • Abstract122-124
  •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前景展望124-126
  • 全文结论124
  • 创新点124-125
  • 前景展望125-126
  • 参考文献126-14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46-148
  • 致谢14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绞股蓝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的饲养试验    周贞兵,梁珠民,戴腾飞,梁梦玫

绞股蓝添加剂对肉鸡的饲养试验    周贞兵;杨慧芳;李玉;朱梅芳;

全球配合饲料市场预测    郭庭双,郭军

绞股蓝多糖的研究进展    罗巅辉;王昭晶;

绞股蓝的皂甙成份及资源    覃章铮;赵蕾;毕世荣;游兰;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研究断奶仔猪粪样细菌区系变化    朱伟云,姚文,毛胜勇

晋南牛瘤胃中古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    裴彩霞;毛胜勇;朱伟云;

绞股蓝总苷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俐;叶开和;任先达;

皂甙对瘤胃发酵与甲烷产量及动物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胡伟莲

瘤胃微生物Real Time PCR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赵玉华

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    郭嫣秋

绞股蓝皂甙的提纯及性质研究    刘晓颖,曾仕廉,邓传军,孙立,宋德贵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纤毛虫研究中的应用    李启琳;李燕鹏;王士长;

甜味绞股蓝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的研究    郑小江;刘金龙;田国政;

绞股蓝研究及应用进展    权美平;廉小平;

竹本常松与绞股蓝    杨彩霞,王大伟,诸平

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贺永惠,王清华,李杰

人为源甲烷生物抑制机理与研究进展    赵天涛;张丽杰;张芸如;全学军;赵由才;

PCR-DGGE技术及其在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杨玲;俞妹娟;杨卫景;马先进;洪杰;

绞股蓝的栽培技术    张阳;李敏;王霞;林花;卜宪娟;金基万;梁焕起;叶强;

野桑蚕NPV与家蚕NPV的外形差异及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研究    沈卫德,李兵,王文兵,陈克平

维持奶牛瘤胃内环境稳定性的主要途径和评价方法    潘美娟;张克春;

家畜胃肠道甲烷减排技术进展    曹珍;廖新俤;

仔猪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发育规律及其调控    朱伟云;姚文;毛胜勇;

PCR-DGGE技术研究荣昌猪、长白猪、杜洛克猪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曾志光;王红宁;高荣;唐俊妮;管仲兵;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机理研究    闵红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消化代谢和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    郭旭东

猪源乳酸杆菌的筛选及其对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的研究    张锦华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大豆苷元对断奶和食物过敏动物消化道的影响及TLRs在感染进程中的表达    陆扬

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对湖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周亚文

挥发油及其活性成分组合与富马酸钠共同添加对体外瘤胃发酵和湖羊养分消化的影响    林波

日粮营养调控对奶牛养分消化代谢、泌乳及精液品质的影响    李秋凤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形态学和膜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物影响    郝艳红

猪乳中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及一组高分子量蛋白质的多态性和鉴定    秦宜德

核rDNA ITS区序列在无脊椎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唐伯平,周开亚,宋大祥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产生及调控研究进展    孙维斌,胡建红

瘤胃发酵调控的理论、方法、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柴巍中

反刍动物挥发性脂肪酸中间代谢    王中华

瘤胃乙∶丙酸比例对绵羊丙酸糖异生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王中华,冯仰廉,李福昌

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的营养调控    朱宇旌,张勇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调控    林雪彦,王中华,谢幼梅,高秀华

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产生及其调控    韩继福

反刍动物瘤胃饲料蛋白的降解及氨的产生与抑制    陈光炯;

瘤胃VFA产量与瘤胃可发酵有机物质关系的研究    陈喜斌,冯仰廉

一株新的球状产甲烷菌的分离和特性    倪水松;钱泽澍;

产甲烷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及其培养基对于菌株的选择作用    庞德公;杨红建;

反刍动物甲烷生成量的调控    张晓庆;金艳梅;那日苏;

含硫造纸废水处理中基质竞争及毒性问题的研究    邵忠臣,马桂先,胡军周,张中霞

鸡粪沼气池产甲烷菌多样性    郎会花;杨洪江;张永刚;

产甲烷菌的辅酶    许宝孝

厌氧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学    冀滨弘,章非娟,穆军,宋力杰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豆制品废水    杨秀山,周孟津

ARISA方法研究产甲烷菌共存及去除条件下瘤胃真菌多样性变化    成艳芬;朱伟云;

油田产出液中产甲烷菌的分离与特性初步研究    游敏;佘跃惠;孔淑琼;王正良;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瘤胃甲烷调控方法评述    刘开朗;王加启;卜登攀;李旦;赵圣国;于萍;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PCR-DGGE技术在水牛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探索中的应用    刘园园;王士长;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高原湿地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    田建卿;田建卿;王艳芬;东秀珠;吴宁;陈槐;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左剑恶;邢薇;孙寓姣;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微生物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    王新峰;毛胜勇;朱伟云;

日本期待收获巨量天然气    况叶

中药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以开发出有机废料处理技术    记者 郑晓春

中国农科院“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的合成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群青

牛喂尿素四不宜    姚春德

人工制取沼气的条件    大荔县农技中心 韩薇 薛亚萍

畜牧专家王加启    边冀

生物工程能治造纸黑液    记者 邵丽华

畜禽粪便处理方法    杨泽霖 方炎

沼气发酵的起动    省农村能源办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王新峰

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    郭嫣秋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    成艳芬

水和乳化液对煤层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研究    肖栋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特征    周蕾

高温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石油烃厌氧降解产甲烷体系构建研究    Mbadinga Serge Maurice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绞股蓝皂甙抗小鼠皮肤光损伤作用及机理研究    邓丹琪

用Real Time PCR和DGGE技术研究放牧藏系绵羊瘤胃微生物季节动态    淡瑞芳

猪后肠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乙酸生成关系的研究    杨翠凤

提高产甲烷菌活性的应用研究    吕映辉

mcr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分析沼气池产甲烷菌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    徐彦胜

低温产甲烷菌群分析    王宇珊

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分子多样性研究及产甲烷菌的分离    汪婷

南方红黄壤地区土壤微生物碳素循环相关基因多样性研究    陈森林

沼气池中产甲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布的研究    崔晓光

中药废水两相厌氧处理工艺及其微生物学基础的研究    郭立峰

稠油降解气的形成机理与控制因素    王政军

低温对沼气菌群产气能力的影响以及产甲烷菌的分离    杨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