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我国不同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及控制措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04:40
热度:

我国不同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及控制措施研究【摘要】:1993—1995连续3年在天津模拟微型小区进行了4组水稻对比试验,1995年又在武汉和广州大田上进行了两组早晚稻验证试验,研究不

【摘要】:1993—1995连续3年在天津模拟微型小区进行了4组水稻对比试验,1995年又在武汉和广州大田上进行了两组早晚稻验证试验,研究不同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及其控制措施,包括:施用沼渣代替普通堆肥(A),施用包被复合肥(B)、硫铵(C)、硝铵(D)代替尿素,稻田间歇落干(E),以及施用氧化硅粉(F)等农作措施,对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作用。每种设计措施重复2—3年。试验结果表明:①不施或轻施堆肥(主要施用化肥)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中值范围为0.66—13.39(天津一季稻0.66—1.70,南方早稻5.67,晚稻13.39)mg/(m2·h),可代表我国稻田一般情况。特别重施堆肥的稻田甲烷排放量中值范围分别为18.80—28.48mg/(m2·h)(包括晚稻),与国外报告的平均范围相当;但重施腐熟沼渣的与单施尿素的甲烷排放通量无差异。②6项设计控制甲烷的措施比同等无控制措施农作方法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量11%—90%以上,水稻产量无显著增减。综合归纳各种设计措施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中值依次排列为:A(97.9%)>B(44.0%)>F(43.5%)>C,D(41.1%)>E(33.6%)。 【关键词】稻田 甲烷排放量 堆肥 沼渣 尿素
【分类号】:X171,
【正文快照】: 我国不同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及控制措施研究(85环能-03-07)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摘要1993—1995连续3年在天津模拟微型小区进行了4组水稻对比试验,1995年又在武汉和广州大田上进行了两组早晚稻验证试验,研究不同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及其控制措施,包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垃圾堆肥接种固氮菌对堆肥含氮量的影响    石春芝,蒲一涛,郑宗坤,李睿

真菌生物量指示剂麦角固醇的分离及测定方法    习兴梅;曾光明;郁红艳;李建兵;黄国和;

堆肥中微生物总DNA的高效提取    何丽鸿;赵勇;陈明杰;潘迎捷;

一组高效木质素降解复合菌的筛选    蒋荣清;袁兴中;曾光明;黄红丽;喻曼;梁运姗;张嘉超;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不同施肥土壤中细菌多样性    吴展才;余旭胜;徐源泰;

链霉菌对小麦秸秆堆肥中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吴艳萍;王国栋;赵明德;

堆肥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降解菌对堆肥中多环芳烃降解作用的初步研究    陈勇,郑向群,张从,黄斌

堆肥宏基因组柯斯质粒文库的构建和DNA提取技术的改进    庞浩;封毅;唐纪良;冯家勋;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垃圾堆肥中的应用    席北斗,刘鸿亮,孟伟,李捍东,王庆生

堆肥未培养微生物的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庞浩;靳振江;张鹏;李诚斌;段承杰;唐纪良;冯家勋;

石灰氮对牛粪堆肥中不同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斯木吉德;敖日格乐;王纯洁;李玉;白同日格;

台灣土壤微生物研究之過去與现在    趙震慶;

慈父情深    武峥

生物技术:使生活垃圾变为宝    林文

EM技术大有作为    窦光宇

日韩绘成土壤细菌基因组图谱    记者 张可喜

木质纤维素快速分解菌复合系及有机肥微好氧新工艺    王伟东

重金属污染土壤海州香薷诱导修复及其堆肥应用研究    唐明灯

基于分子生态学技术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杨朝晖

蜈蚣草富集砷能力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反应    蔡保松

堆肥未培养微生物的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新的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和表达    张鹏

耐高温乳酸菌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崔国艳

奶牛肠道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对机体内分泌的影响和体外抑制研究    吴美云

未培养微生物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和表达    庞浩

16S rRNA/rDNA序列分析技术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初步研究    肖勇

禽畜粪便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和应用    凌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