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岭谷区水电工程胁迫对河流生态完整性影响的研究
纵向岭谷区水电工程胁迫对河流生态完整性影响的研究【摘要】:水电工程建设被认为是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扰动的主要因素,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文环境、河流地形地貌和栖息地环境的改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V7;X17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20
- 第一章 绪论20-37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0-2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21-31
- 1.2.1 生态完整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21-22
- 1.2.2 生态完整性评价指标与方法22-27
- 1.2.3 水电工程胁迫下生态完整性变化机理及表征27-31
- 1.2.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1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31-37
- 1.3.1 研究目标31-32
- 1.3.2 研究内容32-35
- 1.3.3 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35-37
- 第二章 水电工程胁迫下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价理论37-44
- 2.1 生态完整性理论37-39
- 2.1.1 概念内涵37-38
- 2.1.2 属性特征38-39
- 2.2 水电工程驱动效应39-42
- 2.3 水电工程胁迫下河流生态完整性变化机理及途径42-44
- 2.3.1 水电工程驱动效应途径及时空尺度特征42
- 2.3.2 水电工程累积效应42-44
- 第三章 水电工程胁迫下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44-69
- 3.1 研究区概况44-47
- 3.1.1 纵向岭谷区自然环境概况44
- 3.1.2 纵向岭谷区水电开发概况44-47
- 3.2 研究方法流程47-48
- 3.3 评价时空范围48-49
- 3.3.1 空间范围48
- 3.3.2 时间范围48-49
- 3.4 评价指标体系49-53
- 3.4.1 水电工程胁迫下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价原则49-50
- 3.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50
- 3.4.3 指标的筛选50-51
- 3.4.4 指标体系确定51-53
- 3.5 单项指标计算方法53-62
- 3.5.1 研究河段划分53
- 3.5.2 梯级累积效应和叠加效应53-54
- 3.5.3 土壤侵蚀54-58
- 3.5.4 河网密度58-59
- 3.5.5 地震诱发等级59
- 3.5.6 河道基底状态59-61
- 3.5.7 断面宽深比61
- 3.5.8 栖息地横向连续性61-62
- 3.5.9 栖息地纵向连续性62
- 3.5.10 栖息地环境和多样性62
- 3.5.11 水库调节库容62
- 3.5.12 库容系数62
- 3.5.13 水体流动性62
- 3.6 预测模型建构62-65
- 3.6.1 河流生态完整性量化63-64
- 3.6.2 水电开发压力量化64-65
- 3.6.3 水电开发压力胁迫下河流生态完整性预测模型65
- 3.7 阈值理论65-66
- 3.8 生态调控模型66-69
- 3.8.1 生态调控原理66-67
- 3.8.2 生态调控原则67-69
- 第四章 纵向岭谷区水电工程胁迫下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价69-104
- 4.1 澜沧江结构完整性变化69-77
- 4.1.1 土壤侵蚀69-71
- 4.1.2 河流断面形态71-72
- 4.1.3 河床形态72-75
- 4.1.4 河网密度75-76
- 4.1.5 库岸稳定性76-77
- 4.2 澜沧江功能完整性变化77-89
- 4.2.1 生物多样性维系功能77-84
- 4.2.2 水资源调节功能84-86
- 4.2.3 防洪功能86-88
- 4.2.4 污染物净化功能88-89
- 4.3 澜沧江生态完整性变化89-92
- 4.4 澜沧江水电开发压力92-95
- 4.5 模型构建95-98
- 4.5.1 预测模型95-97
- 4.5.2 模型适用条件及范围97-98
- 4.5.3 阈值模型98
- 4.6 水电开发胁迫下河流生态完整性变化理想模型98-100
- 4.7 讨论100-104
- 4.7.1 指标体系100-101
- 4.7.2 分级标准101-102
- 4.7.3 关键指标预测结果102-103
- 4.7.4 预测模型103-104
- 第五章 基于河流生态完整性和阈值理论的生态调控104-114
- 5.1 怒江、元江生态完整性变化预测及三江生态完整性对比104-105
- 5.1.1 怒江、元江使用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分析104
- 5.1.2 怒江、元江生态完整性变化预测及三江对比104-105
- 5.2 三江水电开发压力阈值105-106
- 5.3 生态调控类型106-110
- 5.3.1 压力调控106-108
- 5.3.2 响应调控108-110
- 5.4 生态调控目标110-111
- 5.5 调控建议和减缓措施111-112
- 5.5.1 水土流失控制111
- 5.5.2 鱼类保护措施111
- 5.5.3 水质的调控措施111-112
- 5.5.4 水库淹没112
- 5.5.5 水库运营112
- 5.5.6 环保意识112
- 5.5.7 特殊文物古迹112
- 5.6 讨论112-11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14-119
- 6.1 主要研究结论114-117
- 6.1.1 理论部分114
- 6.1.2 案例部分114-117
- 6.2 主要创新点117-118
- 6.3 研究展望118-119
- 参考文献119-131
- 致谢131-132
-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参与著作和科研项目情况132-133
- 已发表论文132-133
- 参与著作133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13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作用机制及评价研究 钟姗姗
国际河流水权制度构建与实证研究 郭思哲
水能梯级开发生态影响评价阈值研究 陈敏
澜沧江小湾水库水环境和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异特征初步研究 朱春灵
漫湾电站建成后澜沧江下游水质变化 张榆霞,刘嘉麒,王立前
漫湾电站库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 何云玲;
关注大坝对流域环境的影响 赵惠君,张乐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研究 吴绍洪,戴尔阜,何大明
澜沧江-湄公河水电梯级开发的生态影响 陈丽晖,何大明
云南纵向岭谷地区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 尤卫红,何大明,段长春
澜沧江河道冲淤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 尤联元
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特征及其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袁雯,杨凯,唐敏,徐启新
GIS支持下的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壤侵蚀空间分析 姚华荣;杨志峰;崔保山;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 何大明,吴绍洪,彭华,杨志峰,欧晓昆,崔保山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作用机制及评价研究 钟姗姗
西部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生态建设策略研究——以重庆永川市工业园为例 易成波;周波;丁海容;艾南山;陈洋;
从岩石水力学观点探讨水库诱发地震机理 谢向东;李彦强;秦丽;汪轩;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和支流富营养化研究 胡正峰;张磊;邱勤;韩光;李兴琼;
基于苗木生产视角探讨城市园林建设 陈贤;龚元圣;
刍论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 杨金;龚元圣;陈贤;
基于GIS的东至县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施申兰;
城市绿地系统文化特色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高欢;黄超;
弯道内非淹没丁坝附近水流流态的试验研究 周阳;郭维东;梁岳;董延超;
柳河泥沙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赵杰;吴永跃;郝立彦;
滹沱河岗黄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功能评价与开发研究 赵旭阳;刘立;
安徽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研究 许克福;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综述 邱波;彭尽晖;余文婷;
流域开发的生态效应问题初探 张雷;黄园淅;程晓凌;杨波;李江苏;
西北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评价研究——以兰新铁路二线红柳河至乌鲁木齐段为例 邹长新;李海东;张慧;孙俊;
城市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理论及措施 苏建雷;王宁;姚翔;
黄土高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生态经济功能区试验研究 李壁成;方炫;
干旱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初探 刘强;
河流生态建设健康评估及展望 李建华;黄亮亮;姜德刚;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型变化及成因分析 王卫红;田世民;孟志华;赖瑞勋;
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建设的响应 成六三;李妍均;吴普特;赵西宁;
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周兴东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 高晓阳
海底管线的冲刷与导流防护技术研究 韩艳
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 杨凡
亚高寒草甸弃耕地恢复演替过程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李文金
长江口水沙运动及三维泥沙模型研究 刘高峰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 伍学进
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 鲁为华
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姜宏瑶
基于数据挖掘的钱塘江河口水沙运动规律研究 曾剑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土壤侵蚀规律与坡面侵蚀经验模型的研究 陈晓安
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 安俊珍
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特征及原因研究 张燕
循环水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 杨慧君
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苏毅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聂斌斌
山地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研究 潘妍宇
基于LUCC与RS/GIS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 张京钊
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罗佳
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 吴鹏
复杂系统顶点赋权因果关系图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王翠霞;贾仁安;
大钟岭水库氮磷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柴夏;史加达;刘从玉;谢贻发;
重庆巫山千丈岩梯级水电站的生态评价 刘玉洁;
国际河流开发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 贾琳;
论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 韦芳;胡迎利;万涛;
龙川江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估算 何茂恒;徐文刚;可晓勤;
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法研究 孔令杰;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模型 孙玮玮;李雷;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性与原理 王先甲,肖文
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不良环境效应 苏维词
中国-东盟国际河流保护合作法律机制研究 余元玲
梯级水利枢纽多尺度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马超
国际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 张泽
基于RS/GIS的水电开发生态环境时空影响定量分析研究 李文波
石油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王林昌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付雅琴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研究 左正强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机制与对策研究 付薇
基于熵的单周期产品库存协调研究 丁正平
高山峡谷水库大型堆积体岸坡失稳机理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陈聪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 覃春丽
湖库化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高洪生
飞来峡水库运行初期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 何国全
嘉陵江水体中碳、氮、磷季节变化及其输出 刘婷婷
流溪河水库氮磷营养盐动态与收支分析 林国恩
太湖氮磷分布特征及其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丁静
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张广艳;
云南西双版纳鱼类名录及一新种 张春霖
云南西双版纳兽类调查报告 高耀亭 ,陆长坤 ,张洁 ,汪松
滇南地区爬行类的初步研究 杨大同,苏承业,利思敏
中国黑斑蛙种群的线粒体DNA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演化过程的初探 杨玉慧,张德兴,李义明,吉亚杰
桂西南缘兽类区系概貌 汪松
中国林地资源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徐新良,刘纪远,庄大方,张树文
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 卢宏玮,曾光明,金相灿,焦胜
长江中游洪水位变化初探 殷瑞兰
基于DEM的数字河网生成方法的探讨 熊立华,郭生练
长江上游流域地表侵蚀与河流泥沙输移 刘毅,张平
不同尺度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水系的尺度效应 张宏才
鸭绿江西水道建设工程的生态完整性影响评价 马丽;何春光;边红枫;
公路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的关键因子及评估框架 徐碧华;朱俊;马蔚纯;
江西省五河治理防洪工程(赣江干支流及渌水)对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研究 余锦龙;雷波;曹炳伟;黎湘虹;
桃山水库生态完整性影响评价 赵峰;吴计生;岳超俊;董惠民;迟国英;
辽河中下游水文生态完整性模糊综合评价 郭维东;王丽;高宇;赖倩;张智勇;徐星星;李杨;
双溪水电站工程对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研究 余明勇;汪富贵;马军;
基于PSR模型的刁口河流路生态完整性评价 吕龙龙;李新宝;蒋晓辉;董国涛;邵天元;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生态影响分析 吴春华;王晓峰;牛卫华;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西岭雪山景区为例 贾滨洋;刘孝富;王文国;刘宜;
保持生态完整性 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 记者 唐彪
纵向岭谷区水电工程胁迫对河流生态完整性影响的研究 翟红娟
长白山地区生态完整性遥感评价研究 齐新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研究 杨强
莫莫格湿地生态完整性变化与景观动态研究 关晓睿
上一篇:生物质沼气发电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
基于农村沼气的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示范2024-08-18
-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2024-08-18
-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补贴问题研究2024-08-18
-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Ⅰ.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2024-08-18
-
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与应用2024-08-18
-
景观生态学在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托口水电工程为例2024-08-18
-
坚持生态经济 发展核能事业 为核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努力奋斗2024-08-18
-
水电开发中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2024-08-18
-
河流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影响研究2024-08-18
-
大型水电工程复杂生态环境风险评价2024-08-18
-
日光温室——沼气生态模式及综合利用技术2024-08-18
-
西南江河梯级水电开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2024-08-18
-
风能开发与生态保护2024-08-18
-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 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2024-08-18
-
基于生物质燃气的农村地区生态校园供能模式研究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