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大西洋洋中脊Logatchev热液场水柱中甲烷羽状流的探测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27:13
热度:

大西洋洋中脊Logatchev热液场水柱中甲烷羽状流的探测【摘要】:利用吹扫捕集法在“大洋一号”船上现场探测到Logatchev热液场水柱上方及附近存在明显的甲烷羽状流.测定结果显

【摘要】:利用吹扫捕集法在“大洋一号”船上现场探测到Logatchev热液场水柱上方及附近存在明显的甲烷羽状流.测定结果显示,热液区海水甲烷背景含量为1.05~1.68nmol/L,明显高于大西洋深海平原正常海水甲烷背景值(0.4~0.5nmol/L),表明热液系统是海水溶解甲烷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垂直剖面上,甲烷含量最大异常值的变化范围为7.14~113.90nmol/L,其对应的水深为离海底180~500m.羽状流中甲烷浓度分布以及羽状流的结构特征可能受下方热液喷发供应、洋流混合和微生物氧化消耗等过程控制.另外,MAR-CTD3站甲烷的分布规律明显不同于其他站位,可能暗示周围存在新的热液喷口.探测到甲烷羽状流之处同时还伴随温度和浊度的异常,有力证明了甲烷羽状流的存在是找寻海底热液活动地点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
【关键词】Logatchev热液场 热液羽状流 甲烷异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4730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532011和40403004)资助
【分类号】:P734
【正文快照】: 从海底热液喷口喷出的流体密度小于周围海水,形成“浮力羽状流”(Buoyant plume)并快速与周围海水混合,当浮力羽状流上升到离海底几十至几百米的高度与周围环境达到平衡后,可沿水平方向几十乃至几千公里的海水范围内运动和扩散,构成所谓的热液羽状流[1,2].热液羽状流化学物质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Logatchev热液场附近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杨伟芳;杨群慧;潘安阳;

海洋中溶解甲烷的原位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于新生;李丽娜;胡亚丽;兰志刚;

海底热液系统研究概述    姚会强;何高文;邓希光;宋成兵;朱克超;

基于流控技术的深海热液化学长期测量原位自校正平台研究    谭春阳

热液喷口生物群的研究现状    庞艳春,林丽,朱利东,陈志刚,李益民,熊永柱,付修根

珠江澳门河口沉积物柱样品正构烷烃研究    康跃惠,盛国英,傅家谟,麦碧娴,张干,林峥,闵育顺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逸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方银霞,黎明碧,初凤友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技术进展    翟世奎;李怀明;于增慧;于新生;

阀门密封性能的研究    方本孝,杨信平

CO_2和pH光纤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许昆明,鲁中明,陈进顺

热液硬石膏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实验研究——石膏子晶的形成对盐度和均一温度测量的影响    吴雪枚;周怀阳;彭晓彤;

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微生物    张进兴;

马里亚纳海槽热液区岩石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研究    吴世迎,刘焱光,李泽林,张德玉,张道建,王湘芹,白黎明,吴军瑞

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评价    李军;

海底原位地球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黄霞

深海热液原位探测技术研究及其原型系统集成    吴怀超

深海热液保真采样机理及其实现技术研究    吴世军

洋中脊探奇    王小波;

感到洋中脊的脉动    Joe Cann;黄信一;

Logatchev热液场附近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杨伟芳;杨群慧;潘安阳;

基于VB的海水温盐关系图形绘制    胡桂坤;张青田;

你看那地球的脸(续上期)    孙坦;

大西洋惊险之旅    童民;王小钦;

世界第五大洋    谈笑生;

深海魅惑    范振刚;潘依雯;

大西洋海底的“失落之城”    杨兰雯;

隐藏在深海里的秘密生活    莫知;

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区(26°10'N)三维地震结构研究    赵明辉;丘学林;J.P.Canales;阮爱国;卫小冬;敖威;

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    杨小凯;

东亚大西洋相关链与中国汛期降水    于淑秋;林学椿;

炸片型品种大西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郭雄;魏占花;蔡有华;刘守庆;雷生全;

大西洋原种掰芽快繁密度与施肥技术研究    闫振贵;梁文胜;郑有;韩飞;

大西洋深海气溶胶船基监测    张敏;林立;陈建民;

月日引力涡旋论的重要例证    刘新亭;郑权利;

海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富集分析技术综述    刘岩;孙继昌;

脱毒马铃薯大西洋生产栽培技术    罗世武;程炳文;王勇;岳国强;

海底地震仪在洋中脊构造调查中的应用    牛雄伟;阮爱国;吴振利;李细兵;

大乙烯“豪饮”海水    记者 柳悦 通讯员 董波 许洪全

海水异常原是浮游生物“作怪”    记者孟晓冬 实习生周文扬

海水,能替代淡水吗?    本报记者 叶晓楠

先储存再淡化 海水也能喝了    早报记者 顾文剑

“海水入疆”咋整得跟真事似的    韩哲

宁波近海较清洁海水仅为4.93%    本报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陆素忠 涂金珠 实习生 张迪 王姝莹

“这里的海水真干净!”    本报记者司玉明

“国联”首批海水活鱼直供香港    记者 杨东海 通讯员 刘海生 唐岸莲

海水污水“变脸”生活用热能    本报记者 钱卓 通讯员 王刚 宁友鹏

山东省首批海水蔬菜批量上市    本报记者刘书臻

东太平洋海隆13°N和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附近热液柱的研究    王晓媛

海水中总有机碳自动在线分析仪的研制和应用    谭丽菊

深海微生物多样性和嗜盐古菌乙醇代谢相关酶基因研究    曹轶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硫化物形成过程    陈代庚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及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王照丽

服役黄铜管及实海金属试片腐蚀电化学检测研究    尹立辉

海水中超痕量活性磷的检测方法研究    梁英

海水淹溺致急性肺损伤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变化及通气策略的影响    韩志海

海水中超痕量活性磷的检测方法及其船载式仪器研究及应用    马剑

海相碳酸盐—稀土元素共沉淀过程中的分异作用研究    刘刚

基于难溶碳酸盐沉淀形成的海水封存二氧化碳研究    胡明强

四川大西洋集团公司战略研究    唐敏

海水中溶解有机碳的测定方法研究    李月

海水中一氧化碳的分布、通量、光生产和微生物消耗的研究    张聪

沸石法海水提取硫酸钾新工艺的研究    刘景府

滨海电厂钛管凝汽器阴极保护电位场分布数学模型的研究    王爱萍

生物垃圾厌氧发酵的原理研究    涂卫峰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海水吸入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黄静霞

海水中石油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林志峰

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早期海水淹溺性肺损伤大鼠治疗效果的研究    梁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