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考虑风电出力波动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54:01
热度:

考虑风电出力波动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摘要】:近年来,由于风电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支持、能源危机以及环境保护的客观需求,风电装机容量逐年大幅上升;同时由于大区电网互联而带来的区

【摘要】:近年来,由于风电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支持、能源危机以及环境保护的客观需求,风电装机容量逐年大幅上升;同时由于大区电网互联而带来的区域之间的低频振荡弱阻尼现象备受关注,风电并网后对其产生的影响虽已得到初步研究,但是考虑风电出力波动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还欠缺分析。本文建立了不同类型的风机模型,并分析了风电并网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求取了系统特征值对风电场有功出力的灵敏度,以此为指导求取了风电出力波动区间内系统振荡模态的阻尼比区间。 本文首先建立了风电机组的机械系统模型,包括空气动力学系统模型、机械传动系统模型和桨距角控制系统模型,然后建立了异步风机的感应发电机模型,针对双馈变速风机建立了发电机变换器等效模型和变换器控制系统模型,针对永磁直驱风机建立了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并对与其相应的变频器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 然后分析了风电接入不同典型系统后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三种不同风机单机接入无穷大母线的简单系统,建立了其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状态方程,得到了系统状态矩阵的解析表达,通过特征值分析法对简单系统的振荡模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以4机2区域经典系统为例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等值风电场、不同的风电场出力的情况下风电接入对其原有振荡模态的影响;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研究了风电场接入位置不同时,与无风电接入时相比,系统阻尼特性的变化。 最后本文为了研究风电出力波动区间下的系统阻尼特性变化规律,推导了系统特征值阻尼比对风电场有功出力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并用扰动法通过算例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通过计算特征值灵敏度可以准确地得知风电场有功出力变化对系统振荡模态阻尼的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以此作为指导,使用迭代法求取了风电场有功出力区间内系统振荡模态的阻尼比极值,从而得到了阻尼比区间,通过分析振荡模态阻尼比达到极值时风电出力的状态,可以推断出详细的系统阻尼比在风电出力波动下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风电机组 风电场 阻尼特性 风电有功出力灵敏度 区间阻尼比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4;TM71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7
  • 1.2.1 风电系统的动态分析模型12-13
  • 1.2.2 含风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13-14
  • 1.2.3 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14-17
  • 1.3 本文主要工作17-19
  • 第2章 风力发电机组的模型19-35
  • 2.1 风电机组简介19-21
  • 2.2 风电机组机械系统建模21-25
  • 2.2.1 空气动力学系统21-23
  • 2.2.2 机械传动系统23-24
  • 2.2.3 桨距角控制系统24-25
  • 2.3 异步风电机组建模25-26
  • 2.4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建模26-31
  • 2.4.1 发电机变换器等效模型27-28
  • 2.4.2 变换器控制系统模型28-31
  • 2.5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建模31-34
  • 2.5.1 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31-32
  • 2.5.2 变频器控制系统模型32-34
  • 2.6 小结34-35
  • 第3章 风电接入对系统阻尼特性影响分析35-59
  • 3.1 单风机接无穷大系统特征值分析35-46
  • 3.1.1 异步风机接入无穷大系统35-38
  • 3.1.2 双馈变速风机接入无穷大系统38-43
  • 3.1.3 永磁直驱风机接入无穷大系统43-46
  • 3.2 等值风电场接入4机2区域系统46-51
  • 3.2.1 异步机风电场接入系统47-48
  • 3.2.2 双馈机组风电场接入系统48-50
  • 3.2.3 永磁直驱机组风电场接入系统50-51
  • 3.3 风电接入位置对系统阻尼特性影响分析51-58
  • 3.3.1 无风电接入10机39节点系统特征值分析51-54
  • 3.3.2 考虑风电接入位置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54-58
  • 3.4 小结58-59
  • 第4章 考虑风电场出力区间的系统区间阻尼比计算59-81
  • 4.1 引言59-60
  • 4.2 风电场有功功率的灵敏度计算60-67
  • 4.2.1 特征值灵敏度基本概念60
  • 4.2.2 风电场有功功率的灵敏度计算60-67
  • 4.3 区间阻尼比的计算67-70
  • 4.3.1 区间阻尼比的定义67-68
  • 4.3.2 区间阻尼比的计算方法68-70
  • 4.4 算例分析70-78
  • 4.4.1 灵敏度测试71-74
  • 4.4.2 异步机风电场接入系统74-76
  • 4.4.3 永磁直驱机组风电场接入系统76-78
  • 4.5 小结78-8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81-83
  • 附录A 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分析83-85
  • 参考文献85-89
  • 致谢89-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与项目研发91-9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点估计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概率分析    易海琼;程时杰;侯云鹤;倪以信;

关于低频振荡分析方法的评述    薛禹胜;郝思鹏;刘俊勇;Gerard LEDWICH;

不确定负荷下小干扰稳定的区间分析方法    邢洁;陈陈;

区间不确定信息下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    邢洁;陈陈;王杰;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    徐遐龄;查晓明;林涛;

改善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策略    郝正航;余贻鑫;曾沅;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概率计算的几种新方法    曹一家,王春林,程时杰

小干扰稳定中特征值对运行参数的灵敏度    马林,廖培金,彭书涛

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建模和仿真    汤宏,吴俊玲,周双喜

大容量风电场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和阻尼特性的影响    张红光;张粒子;陈树勇;安宁;

运行参数变化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    邢洁

风力发电对安徽电网的影响与对策    占勇;

基于电压风险的电力系统预防控制    余志国;陈为化;王超;朱韬析;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H_∞鲁棒控制    范普成;王长松;王志宇;杨建成;

单周期控制在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    付勋波;

考虑SVC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分析    蒋斌;马瑞;周志飞;

基于定子磁链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    宋战锋;夏长亮;

FFT结合神经网络的低频振荡主导模式识别    马建伟;竺炜;曾喆昭;杨芳;

The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of Variable-Speed Constant-Frequency Wind Turbine    窦金延;曹娜;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建模控制仿真    张帆;李国庆;张宇阳;张万林;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

基于叶素理论MW级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系统建模研究    高明;吴志强;

风电接入系统中TCSC的优化作用    吴玥;孔晓民;潘雄;师瑞峰;

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感应风电机组联网运行分析及实证研究    严干贵;周志强;穆钢;王晓波;郑太一;崔杨;董存;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系统的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    潘庭龙;纪志成;

关于风电场风速分布参数的确定    祝明佳;崔扬;黎平;

变动风速作用下风电场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分析    范高锋;于德龙;任普春;陶程;戴慧珠;

风电接入系统中TCSC的优化作用    吴玥;孔晓民;潘雄;师瑞峰;

计及异步风电机动态特性的风电接入点在线电压稳定指标    孙瑞;滕云;徐建源;

基于PTW软件的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分析    欧阳帆;

风电场继电保护适应性保护的探讨    文玉玲;晁勤;吐尔逊.依不拉音;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及其潮流计算    刘杨华

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    汪隆君

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    段志远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分析研究    张科

高压线路保护动作特性分析及新原理研究    李正天

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入网的运行分析及调度方案设计    侯佑华

兆瓦级双馈式三电平风电变流器关键技术研究    李渊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任海军

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陈建伟

分岔理论在风电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许珊珊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中特征值灵敏度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刘涛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仿真及谐波特性研究    李斌

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    徐琼璟

基于点估计法的电力系统随机潮流计算方法    曲福娣

基于SSI理论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与检测研究    袁明哲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刘小林

永磁同步风能转换系统的转速控制研究    王伟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实验平台开发及电磁兼容设计    李万杰

机械传动系扭振通用模型的研究    尹华兵,程瑞廷

我国风电开发及消纳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张运洲;白建华;辛颂旭;

甘肃陇南碧成系统低频振荡的分析与治理    刘峻;行舟;何世恩;郑伟;

双馈感应发电机动态模型的研究    李晶,王伟胜,宋家骅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理论与实践    鞠平

UPFC的模糊调制控制研究    黄振宇,刁勤华,孙岩,倪以信,陈寿孙,张宝霖

多机系统混沌现象的研究    檀斌,薛禹胜

基于概率特征根分析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设计    王克文,谢志棠,史述红,杨宛辉

多机电力系统中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    谢小荣,崔文进,陈远华,韩英铎

负荷模型动态特性不确定性对低频振荡的影响    孙衢,徐光虎,陈陈

可控串补阻尼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控制策略研究    律方成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    关宏亮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概率    付川

冲击电流计的研究    郭鸿章;王景阳;

动荷作用下路面材料阻尼特性分析    江晓霞,袁宏伟

线性定常系统电网络阻尼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郭培源,郭培晋,陈文华,曲世海

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模型参数识别研究    尹存涛;王刚;

空气弹簧隔振性能及试验研究    莫荣利;谢建藩;杨军;

摩托车磁流变阻尼器设计研究    周玉丰;吴龙;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理论分析与计算    邓志党;高峰;刘献栋;徐国燕;

摩托车减震器的结构特性分析    欧阳兆彰;王大承;

论油气悬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    李春艳;谢东升;陈轶杰;李彪;王亚军;

叶片式减振器内部泄漏量实验分析    冯占宗;张进秋;

快速凝固高阻尼Al-Fe-Mo-Si/Al合金的力学性能及阻尼特性    刘大博;戴圣龙;王田珍;李春玉;

螺栓连接接口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    付俊庆;荣见华;

夹层阻尼板的阻尼特性及其应用    杨广;堵永国;张家春;黄维湘;

INV阻尼计技术在减振器阻尼参数测量上的应用与分析    应怀樵;谭静;李磊;

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分析    任卫群;赵峰;张杰;

磁流变弹性体的阻尼特性    龚兴龙;陈琳;

空气中硅微机械陀螺的阻尼特性测试与分析    何小元;杨福俊;董萼良;康新;

空气中硅微机械陀螺的阻尼特性测试与分析    何小元;杨福俊;董萼良;康新;

标准滞弹性固体的阻尼特性    水嘉鹏;李健;

反应生成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    陈刚;朱震刚;

伊万诺夫:做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    张金燕

国外胆机技术系列专题(一)    成都 郑国川

奇瑞风云4代:志在千里的良驹    刘玲

上海大众细分市场两厢、三厢一个不能少    王贞

兰州理工大学科研结硕果    刘永军

理工大四项科研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 陈永德 通讯员 刘永军

全新奥迪TT跑车正式投产    戴静

正式投产的第二代奥迪TT跑车    谢涛

深耕高精技术领域 轴承企业闪耀制博会    本报记者 刘聪

美国PMI公司成功开发镁合金熔模铸造技术    苏鸿英

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中的索桥耦合振动和阻尼特性研究    布占宇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    关宏亮

含异步化汽轮发电机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稳定性研究    刘刃

陶瓷/ZA22复合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家安

磁流变弹性体的研制及其力学行为的表征    陈琳

喷射共沉积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研究    顾敏

高阻尼Zn-27Al合金阻尼特性及机理研究    赵玉珍

车装钻机油气悬挂系统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王智明

大跨度CFRP拉索斜拉桥的模态阻尼特性研究    申永刚

电磁馈能悬架阻尼特性研究    刘松山

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仿真研究    高海龙

基于MATLAB环境的汽车减震器阻尼特性仿真分析    赵锋

汽车双筒式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    黄胜

减振器试验台及其测控系统研究    郭华伟

可调阻尼减震器优化设计的研究    孙雪梅

场致流变体流变特性及测试技术的研究    徐伟

主动磁悬浮转子刚度、阻尼分析与研究    卢长明

汽车减振器虚拟试验研究    张弢

核泵水润滑轴承节流器阻尼特性研究    陈明华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研究    冯春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