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机遇共存 固废处理奏响“冰与火之歌”
矛盾与机遇共存 固废处理奏响“冰与火之歌”随着经济发展,人均产生垃圾量会有所上升,也随着城镇化比例提高,垃圾产生量也必然上升。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略显滞后,但随着市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产生垃圾量会有所上升,也随着城镇化比例提高,垃圾产生量也必然上升。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略显滞后,但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固废处理市场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在垃圾焚烧、固废无害化处理、资源循环利用、餐厨垃圾、固体危废处置、环卫服务等市场领域也将逐步细化。
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伴随着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随之产生,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资源的日趋稀缺,石油危机以后,各国政府为了积极鼓励和引导对固体废物的回收与资源利用,相继颁布了引导和规范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法律法规,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对固体废物处理给予保障,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是一个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型行业,从而带来固体废物处理行业的蓬勃发展。
固废处理行业的矛盾与不足
反观我国,尽管垃圾的体量在不断壮大,但固废处理行业的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旧略显滞后,仍处于初级阶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显示,近十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规模以10万亿元到30万亿元的发展速度快速进行。预计到2017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将会突破50亿吨。
近年来,国家利好政策推动节能环保市场快速发展,在固废处理市场尚未出现具有行业支配地位的主流标准技术和市场垄断格局,部分环保细分领域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仍处于有序竞争状态,但随着市场商机的扩大,很多央企或国企进入环保细分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白热化。
一方面是体量大增,一方面是市场日益扩容,竞争越发激烈,分析认为,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的不足和矛盾更加凸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国内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致使固废资源化开展不起来,好的技术无用武之地。第二,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化模式,资源化水平较低,再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量低,市场效益趋近于零。第三,相关标准亟待完善,而标准的欠缺直接导致各种各样的违规操作,产生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和潜在的风险。
固废处理的新趋势与破题手段
矛盾的确有,有益的探索和进步同样存在。据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固废处理领域出现了诸多新趋势,譬如:
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垃圾焚烧竞争加剧及邻避现象扩散,污泥、危废和建筑垃圾处理处置受到重视,土壤修复开始启动,水泥窑协同扩大试点,PPP模式全面推进,国内外企业并购吸引眼球,村镇垃圾治理初见成效,“两网融合”获得政策支持,垃圾热解气化技术渐成热点。正是这些新趋势,使得固废领域在新常态下迎来重要的机遇期和发展期。
而如何利用固废为社会带来更大的财富,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继续深思并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业内普遍认为,需要从三大方面入手破题: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打通再生产产品出路,培育市场条件。其次,企业要认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困难与复杂性,依靠技术和创新,保证产品质量,用事实说服用户,用自身产业链的延伸发展盈利。最后,正确认识和固废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从规划、设计开始就抓减量和资源化,全过程协同配合,加大宣传和示范,营造业界重视,全社会支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