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将显著拉动储能需求
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将显著拉动储能需求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公布,能源互联网进入“实操”阶段。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
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公布,能源互联网进入“实操”阶段。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公布了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示范项目的公示标志着能源互联网进入“实操”阶段,能源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未来将快速发展。
首批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为56个
能源互联网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早在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为促进能源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近中期将分为两个阶段推进,先期开展试点示范,后续进行推广应用,确保取得实效。2016~2018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2019~2025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 增长重要驱动力。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应用发展,推进能源与信息、材料、生物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储能体系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
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56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单是按照《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等文件相关要求,根据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布局,依据严格的项目申报和审核认定程序后择优确定的。首批示范项目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代表性、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将显著拉动储能需求
储能技术发展是保障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储能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增加电能存储环节,使得电力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特别是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储能技术一般分为热储能和电储能,未来应用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要是电储能。
储能技术应用广泛,潜在需求很大。光伏与风电等间歇性电源出力不稳定,当其发电占比达到较高比例时,会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需要配套一定比例的储能来稳定风光电站的出力。用电价格相对上网电价较高的地区,波峰波谷电价差异很大的地区,分布式配套储能往往很容易具经济性。微网、离网对于储能的需求也很直接。储能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将改变电能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步完成的模式,弥补电力系统中缺失的“储放”功能,以达到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在日渐兴起的能源互联网中,由于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能源在大电网中的大量接入,结合微网与电动车的普及应用,储能技术将是协调这些应用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储能环节将成为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将显著拉动储能的需求,助推储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能源互联网移动市场新业态出现
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的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其中,除智能电网建设先行驱动的快速增长外,能源互联网还会直接带动微网建设、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建设、屋顶太阳能系统建设、物联网建设、智能家居系统、储能系统等一系列制造产业的增长。同时,围绕能源管理相关的服务、融资甚至数据产业也将成为新型收入来源。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创新形式,将改变原有的能源行业分工。这一新兴业态,将重塑市场规则和管理方式,催生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能源生产、能源输配、能源消费领域,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领域,都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互联网+”能源打破了以往能源系统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将小、微型能源设备有机结合起来。任何一个能源设备可以同时生产、消费主网上的能源,形成信息透明、“源—网—荷”主动互动、节能高效的能源网络,有望消除各能源品种之间的隔离,促进能提供多品种、多层次能源综合服务商的到来。同时,围绕能源管理相关的服务、融资甚至数据产业也将成为新型收入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曾公开指出,能源互联网有助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金融的创新结合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当前我国能源行业正进行着一场能源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探索,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融资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电站融资方式,能源互联网的实时数据将更加有力地支撑电站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标准化和透明化,更加有助于快速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融资、运营、维护、交易等环节的健康高效发展。(王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