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接连双反 中国光伏将重演惨剧?
美、印接连双反 中国光伏将重演惨剧?尽管中国光伏无论是在制造业还是在电站装机方面都已是全球市场老大,但综合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仍存在不小的疑问。制造业方面,虽然美国
尽管中国光伏无论是在制造业还是在电站装机方面都已是全球市场老大,但综合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仍存在不小的疑问。
制造业方面,虽然美国新一轮“双反”结果尘埃落定,但印度却正虎视眈眈、蓄势待发。这两个国家,均是中国的贸易逆差国。因此,从大的博弈角度看,中国并没有太多可用于讨价还价的工具。
而在光伏应用上,尽管国内市场装机规模确实很快,但提到发电能力——设备利用小时数方面,则与美国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了。
根据美国能源署发布的数据,2016年美国光伏电站发电量约为580亿千瓦时,与之相对应,截至当年,其光伏装机规模约为28GW;而反观中国,截至2016年,累计装机规模约为77GW,是美国的两倍还多,但全年发电量仅为662亿千瓦时,设备利用小时数大致也就相当于美国的50%。
如若考虑“双反”因素,对中国较为有利的是组件价格相对便宜,但包括融资成本高、发电量低、电价补贴拖欠等不利优势同样不可忽略。
美、印接连双反
近日,美国商务部就对华光伏产品第三次反补贴行政复审作出终裁,中国企业被裁定17.14%-18.3%的反补贴税率。
相较于2012年的美欧双反,此次“双反”似乎并没有引起业内太多的关注和争论。原因除了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的需求比较强劲外,估计业内企业对此也已有些习惯成自然波澜不惊了。
不过,应该引起行业重视的是,与2012年相比,此次“双反”的主角除了依然有美国外,另一个主角已经从欧盟换成了印度。近日有传言称,印度也将启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
而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从2017年前4个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格局看,亚洲市场已占据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额约77%的份额。其中,印度成为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最大市场,大幅增长84%,占比41.8%。
来自《福布斯》的报道则称,根据印度太阳能发展规划,至2022年,该国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100GW。与之相对应,在接下来五年内,印度市场需求将为光伏组件企业带来超过400亿美元的收入。
上述报道还援引印度本土光伏组件企业的表述称,中国产品的进口价格大概要比本土企业产品低8%—10%,但这是基于政府补贴、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产业保护主义之上的。
从大的贸易格局来看,中印双边贸易额为715亿元,但印度对中国的进口为613亿美元,出口102亿美元,并由此导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达到了511亿美元。
电站发电量差距较大
除了制造业的外需环境有重蹈2012年的覆辙外,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光伏电站发电效率也有较大的差距。
同样是来自《福布斯》的报道,得益于光伏电站的风声水起,作为美国主要的能源统计机构——美国能源署,已开始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相关信息纳入统计范围。
根据美国能源署的数据,2016年,规模较小的分布式电站的发电量为194.67亿千瓦时,预计2017年将达到254亿千瓦时,而2018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至329亿;与之相比,大型电站的发电量约是小规模电站的两倍,2017年预期将达到508亿千瓦时。
即便不考虑2016年新增的部分电站并没有全年发电,美国光伏电站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也达到了惊人的2200小时。
而反观中国的数据,最好的西部省份的光伏电站,利用小时数也就略超1500小时,中东部的则在1200小时左右,甚至一些地区还不到1000小时。
数据还显示,就美国的小规模的分布式电站来看,约一半属于居民屋顶,工、商业屋顶分别只占8%和32%。从地区分布来看,41%的小规模的分布式电站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其他三个主要区域包括新泽西州、马萨诸塞州、亚利桑那州。
2012会否重演?
2012年,正是在欧、美轮番“双反”的背景下,中国光伏遭遇强冷冬季,业内企业纷纷亏损,诸多知名企业倒闭、破产,乃至出现企业家跳楼、出逃等极端现象。
随后,是在国内市场及亚洲等新兴市场的启动下,危机才得以缓解,行业开始复苏。特别是国内市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跃居全球最大装机市场,并延续至今,为中国光伏产业整体的由危转机和稳步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不过,四年多的超速发展和市场布局的无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国内市场的未来。加之消纳难题和补贴拖欠等行业顽疾一直如影随形,以及宏观电力需求疲软的大背景,均使得国内市场高速装机支撑产业持续扩张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综合来看,今时,虽然全球光伏市场格局已不同当年,各新兴市场遍地开花,但其需求显然难以支撑行业现有产能。一旦美、印两大主要国际市场轮番“双反”,再与国内市场萎缩形成互动,中国光伏产业遭遇“2012”重演,并非没有可能。(张广明 吴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