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环保风暴致失业影响民生?专家:违法就该一刀切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7-06-20 11:30:11
热度:

环保风暴致失业影响民生?专家:违法就该一刀切至今,由环保部组织开展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以下简称大督查)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但是,28个督查组每天查出的存在环境问

至今,由环保部组织开展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以下简称大督查)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但是,28个督查组每天查出的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数量仍然居高不下。

根据环保部17日夜间的通报,6月16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发现211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

就在环保部28个督查组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督查时,近日,一篇题为“大面积停产、失业、民怨沸腾!国社发文质疑‘环保风暴’一刀切。”的博文(以下简称博文)在网络间盛传,该博文对环保部的督查横加指责。

尽管遭遇杂音干扰,但环保部17日夜间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巡查督办力度,对应罚未罚及整改进展缓慢的地方予以通报,并适时启动约谈机制。

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违法企业为何不能一刀切?他提出,正常执法不能容忍讨价还价。

京津冀“散乱污”企业屡查屡现

开始于今年4月初的大督查,打击的重点之一就是“散乱污”企业。然而,从环保部28个督查组的两个多月的督查情况看,要想彻底铲除“散乱污”企业并非易事。

据环保部透露,6月15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363家企业(单位),发现257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属于“散乱污”问题的90家;6月14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491家企业(单位),发现338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属于“散乱污”问题企业的96家;6月13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445家企业(单位),发现289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属于“散乱污”问题企业的83家。

同时,大督查发现,部分地区“散乱污”排查、整治不彻底,个别企业屡禁不止。根据环保部6月16日夜间的通报,此前一周检查发现的“散乱污”问题企业中,属于地方排查“散乱污”企业清单外的有557家,占查出“散乱污”问题企业总数的74.3%。督查组在检查中新发现“散乱污”企业集群9个,涉及相关企业200余家。

更为恶劣的是,被查封的“散乱污”企业撕毁封条违法生产事件频繁发生,至今已有16起。其中,山东省菏泽市11起、德州市2起,河北省邯郸市、沧州市、河南省焦作市各1起。环保部通报说,菏泽市成武县的山东万丽时装有限公司一再撕毁封条,违法生产。

据环保部介绍,6月9日至15日是环保部开展大督查的第10周。其间,28个督查组共检查3178家企业(单位),发现227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存在“散乱污”问题的企业达750家。

督查查处的都是违法违规企业

6月13日,环保部督查组检查发现,石家庄市藁城区有机械加工、不锈钢加工等14家当地“散乱污”名单外的企业。这些企业均无环保手续,在环保部督查组到现场时,这些企业或在生产或有生产痕迹,生产线未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或治污设施处理效果较差,烟尘、粉尘、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

6月14日,督查组对濮阳市濮阳县的濮阳市达森门业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企业无环保手续,擅自投产;喷漆工段产生废气收集不完全;两台生产燃煤锅炉无污染防治处理设施;无危废专用贮存间,危废随意堆放,未建立危废台账。

6月15日,督查组对天津市津南区振兴五金铸造厂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厂中频炉、筛选机均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厂区北侧有一座燃煤冲天炉尚未拆除。

6月16日,督查组对济南市长清区济南泉中鑫建材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这家企业燃煤锅炉正在使用,无污染治理设施,烟尘通过烟囱排放;焊接工段、抛丸机工段无烟气治理设施;喷涂车间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粉尘散排严重。

尽管处在不同省(市),尽管企业类型不同,但从环保部督查组的督查情况看,这些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违反了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就是说,这些企业或违法或违规。

据环保部介绍,对于督查中发现的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28个督查组均已移交当地环保部门调查处理。

博文称风暴致企业大面积停产

不可否认,环保部启动周期为一年的大督查以来,对违法排污企业特别是污染大气企业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确实对一些不法企业形成重创。令这些违法企业更加难以接受的是,这种“苦日子”还远远没有熬到头。

于是,违法企业非法扣留环保部执法人员;阻挠执法,不让执法人员进门检查;拆毁封条强行违法生产……高压下,违法企业使出种种伎俩,丑态百出。然而,这些都没有对环保部的督查造成影响,28个督查组一如既往,头顶酷暑,没日没夜地奔波于28个城市间。

于是,对环保督查的舆论打压出现在网络间:“环保重压之下,风暴所到之处,包括化工行业企业在内,企业大面积断水断电停产,工人停工失业,家庭生计堪忧!有点哀鸿遍野的味道。”博文说,很多中小化工企业主全部身家都压在工厂里,而无数工人正背负着房贷、车贷、养家、养老的巨大压力,政府采取一刀切式整治令不少无污染的企业也被强制关停。一时之间引发民怨沸腾。

事实真的如此吗?《法制日报》记者参加了今年年初环保部组织的空气质量督查,在督查时,曾到过廊坊市的多个“散乱污”企业现场,这些企业不仅没有任何污染治理设施,而且,也没有几个工人。关停这样的违法企业能对当地的民生造成多大的影响?

再者,包括此次大督查,环保部所有的执法行动打击的都是不法排放企业。从大督查每一天的通报情况看,查处的企业要么无环保手续,要么无任何污染治理设施,有超标排放的,有监测数据涉嫌弄虚作假的,有被抓正着的,有佯装停产的……

至于博文中提到有关停无污染企业问题,在大督查中,环保部确实发现有个别案例,环保部立即给予通报并提出严肃批评,此后,再无此类问题发生。

对违法违规企业就该一刀切

去年12月至今年停暖前,包括京津冀区域在内的一些区域遭遇到了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最强的空气重污染过程。

6月5日,环保部发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也就是说,338个城市中,超过7成的城市不达标;而京津冀13个城市在三大区域中,空气质量最差。2016年,京津冀13个城市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3.2%,其中,重度污染为7%,严重污染为2.2%。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这一数据,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近亿人口,在2016年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生活在超标的空气中。

必须说明的是,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只是跟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的下限接轨,如果用WHO的标准来监测我国的空气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更加突出。

据专家透露,目前情况下,即使所有污染企业全部达标排放,也未必就能保证空气质量百分之百达标。如果再有企业超标排放,特别是当不利气象条件出现时,空气必遭遇污染。

一方面,大气污染形势如此严峻,另一方面,企业违法肆无忌惮。

《法制日报》记者曾多次参加环保部组织的现场督查,不仅一些城市的“散乱污”企业污染触目惊心,而且部分相当规模的企业在督查组在时守规停产,督查组一走就开始违规生产。

“对这样的违法违规企业就该一刀切,该停产的停产,该治理的治理。”在竺效看来,法治精神就要求避免选择性执法,所谓“一刀切”就是要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他认为,以往对于违法违规企业就是因为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致使一些违法违规企业总能找到各种借口逃避处罚,逃避监管。

竺效指出,其后果不仅造成不公,更留下“只要闹闹,就能躲过处罚”的后患,有损法律的严肃性和威严。他认为,对于环境违法违规企业,不应该有商量特别是讨价还价的余地,就该依法依规处罚。

警惕违法企业借民生实施绑架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一些地方个别企业就出现过企业主动员职工闹事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以有银行贷款要还为名威胁监管部门,以达到不关停企业、不治理污染的目的。而且这些企业的做法在一些地方屡试不爽。

而近一两年,“舆论”被违法排污企业绑架的情形也开始出现。这些被绑架的“舆论”以污染治理“一刀切”严重影响民生为由,为污染企业找借口,主张对违法企业区别对待。其后果是严重削弱了法律的严肃性,让那些有办法“做工作”的企业得以开脱,而没有办法“做工作”的企业只能停产治理。

2015年,山东省临沂市政府被环保部约谈后,启动了该市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整治行动。有媒体以“休克式疗法”致工人失业,社会动荡,经济指标大幅下滑等为由,对临沂市政府的治污行动提出质疑,但最终的调查结果却是,媒体的质疑皆是子虚乌有。

至于博文,不排除被污染企业绑架的可能。

“事实上,执法首先应恪守依法办事原则,包括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在此前提下,才存在根据法定自由裁量权、依据具体案情进行‘灵活’处置的可能。执法中无法定依据的‘灵活’,或超出法定空间的过于‘灵活’,都违反了法治精神。”竺效认为:“企业也好,老百姓也好,政府部门也好,甚至舆论,整个社会都习惯了‘凡事差不多就行了’的思维,执法部门稍一认真即恪守依法办事的原则,马上就有企业喊受不了,就要以各种理由要你灵活,要你不要一刀切,其结果是违法企业以各种理由不断地跟政府部门讨价还价。”竺效表示,这样一来,不仅法律的严肃性被大打折扣,而且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一种错觉,喊冤、找理由就可以不执行法律要求,就可以得到差别化待遇。

竺效认为,无论是大督查还是其它环境执法,都应该严格依法依规处罚违法企业,不能变通,不能商量。“我们应提倡执法常规化,避免运动战;提倡严格公平执法,避免超法治的任意‘灵活’。”竺效说,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让这些违法企业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才能最终实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也才能让企业形成守法的习惯。




Baidu
map